人物:汉哀帝

相关人物:共 47 位
共 4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房凤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琅邪不其人,字子元。
以射策乙科为太史掌故。
后以明经通达,擢为光禄大夫,迁五官中郎将。
刘歆建议列《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于学官,哀帝问诸儒,皆不对,而凤许之。
歆与凤等乃移书责太常博士。
后为大司空师丹所劾,歆等惧诛,求出补吏。
凤出为九江太守,终青州牧。
定陶傅太后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十一
后,河内温人。
少为上官太后才人。
元帝为太子,得进幸,及即位,立为婕妤,生定陶恭王,进号昭仪。
恭王生哀帝
时成无子,征立哀帝为皇太子。
及即位,尊为恭皇太后,寻尊为太太后,后又更号为皇太太后,称永信宫。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五十六
光,哀帝初为司隶校尉。
御史中丞众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五十六
众,史不著其姓,哀帝初为御史中丞。
朱诩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沛人,为哀帝幸臣董贤所厚。
哀帝卒,贤为王莽所劾免,自杀,裸其尸。
诩自劾去大司马府,买棺衣收殓贤尸。
莽怒,后借他罪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8—11 【介绍】: 西汉楚国彭城人,字君宾。
少好学,通《五经》,与龚舍并著名节。
初为郡吏,州举茂才,为重泉令。
哀帝时,征为谏大夫。
数上书批评刑罚严酷,赋敛苛重。
迁光禄大夫。
后因不满哀帝宠幸董贤,出为渤海太守,托病辞官。
王莽秉政,归乡里。
王莽始建国元年,被强征为太子师友、祭酒,拒不受命,绝饮食,卒。
全汉文·卷五十
胜字君宾,彭城人。成帝时为郡吏,三举孝廉,再为尉,一为丞,州举茂材,为重泉令,病去官。哀帝即位,征为谏大夫,迁丞相司直,进光禄大夫,守右扶风,复为光禄大夫,除勃海大守,谢病免。复征为光禄大夫。元始中策遣归乡。王莽篡位,遣使再征,闭口不饮食,卒,年七十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前3 【介绍】: 西汉扶风平陵人,字子游。家本高密大族,祖父迁平陵。少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哀帝时,大司马傅喜荐为尚书仆射。数直谏。以谏封傅太后弟傅商及帝幸臣董贤贵宠过度,得罪。尚书令赵昌诬奏崇与宗族通,疑有奸。上责崇以“君门如市,何以欲禁切主上”,崇以“臣门如市,臣心如水”对。帝怒,下狱穷治,死。
全汉文·卷五十五
崇字子游,高密人。
居平陵。
成帝时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
哀帝擢为尚书仆射,以谏下狱死。
毋将隆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东海兰陵人,字君房。
初为从事中郎,迁谏大夫。
成帝末,奏宜征定陶王使在国邸。
后帝竟立定陶王为太子。
迁冀州牧、颍川太守。
哀帝即位,以高第入为京兆尹,迁执金吾。
隆奏言武库兵器不宜给董贤及帝乳母,又奏傅太后贱买官婢,应更平直。
帝不悦,降为沛郡都尉。
王莽少时,慕隆与之交,隆不甚附。
莽秉政,使孔光劾奏隆前为冀州牧治中山冯太后狱,冤陷无辜,免官,徙合浦。
全汉文·卷五十
隆字君房,东海兰陵人。成帝时为大司马从事中郎,迁谏大夫,历冀州牧、颍川太守。哀帝即位,入为京兆尹,迁执金吾。忤旨,左迁沛郡都尉,历南郡太守。王莽秉政,免官徙合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 【介绍】: 西汉渤海高城人,字子都。
好学明经。
哀帝初,两度为谏大夫。
时外戚丁、傅多贵宠,董贤得幸,遂上书切谏,并抨击时政,指出“水旱为灾”,“县官重责更赋租税”,“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民有七死而无一生”。
后任司隶。
因得罪丞相孔光,乃减死一等,髡钳,徙上党。
平帝时,王莽秉政,宣被陷下狱自杀。
全汉文·卷五十
宣字子都,勃海高城人。
为县乡啬夫,守束州丞。
后为都尉太守功曹,举孝廉为郎,病去官,复为州从事,入为议郎,又以病去。
哀帝初为谏大夫,迁豫州牧,免。
复征为谏大夫,拜司隶,以罪髡钳,徙上党。
平帝初系狱,自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 【介绍】: 西汉平陵人,字公仲。
以明经射策甲科为郎,后为南陵丞、长陵尉。
成帝鸿嘉中,超迁太中大夫,出为九江、河南太守。
征入为大鸿胪,徙京兆尹,迁御史大夫。
哀帝建平三年为丞相。
封新甫侯。
哀帝宠幸佞臣董贤,诏益封之。
嘉封还诏书,极谏。
召诣廷尉狱。
系狱二十余日,不食呕血死。
追谥忠。
全汉文·卷四十八
嘉字公仲,平陵人。元帝时以明经射策甲科为郎,坐事免。建昭中除光禄掾,察廉为南陵丞,复察廉为长陵尉。鸿嘉中举敦朴,超迁太中大夫,出为九江河南太守,征拜大鸿胪,徙京兆尹。建平中迁御史大夫,代平当为丞相,封新甫侯。元寿元年下狱死,元始四年追谥曰忠侯。
共 4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