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汉武帝

相关人物:共 141 位
共 112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短歌行 元末明初 · 释宗泐
白日去茫茫,清川流浩浩。
有生能几何,少壮忽复老。
王母蟠桃花,萎红不成好。
扶桑半摧枯,枝叶随瀛岛。
仙人王子乔,两鬓如秋草。
况闻安期生,形容亦枯槁。
汉武与秦皇,一生空自扰。
短歌咏至言,庶以安怀抱。
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其辞曰: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魂踰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欢心。
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
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
脩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
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
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恍恍而外淫。
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
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
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
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訚訚。
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啸而长吟。
翡翠胁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
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
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
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
间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
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
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
施瑰木之欂栌兮,委参差以槺梁。
时仿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
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
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玳瑁之文章。
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
抚柱楣以从容兮,览曲台之央央。
白鹤噭以哀号兮,孤雌跱于枯杨。
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
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
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
案流徵以却转兮,声幼妙而复扬。
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
舒息悒而增欷兮,踪履起而彷徨。
揄长袂以自翳兮,数昔日之󰋫殃。
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
抟芬若以为枕兮,席荃兰而茝香。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迋迋若有亡。
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
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
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
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
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
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秋风辞 西汉 · 刘彻
汉武帝故事曰: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
秋风起兮白云飞。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
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
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文选》四十五。《御览》五百七十、五百九十一并引《汉书》。《乐府诗集》八十四引汉武帝故事。合璧事类外集五十八引正本《汉书》本纪。《诗纪》一。又《书钞》百六引汉武故事。录河、波、歌、多四韵。《后汉书》马融传注引歌一韵。《文选》十三雪赋注引忘一韵。又十六别赋注引歌一韵。《御览》九引飞、归、河、波四韵。又七百六十八作武汾歌。引河、波二韵。○逯案。此辞《御览》数引皆曰《汉书》。合璧事类且谓出正本《汉书》。殊怪。事类谓案正本《汉书》本纪。天汉元年三月。上行幸河东。祀后土云云。秋风而曰三月。显有误字。考《汉书》。幸汾阴凡六次。然皆不在秋。惟郊祀志称。夏六月中。汾阴巫锦为民祠魏睢后土营旁。见地如钅句状。掊视得鼎。吏告河东太守胜。胜以闻之。乃以礼祀迎鼎至甘泉。从行上荐之云云。据武纪。事在元鼎四年。得鼎既在六月中。并经遣使验问。则之河东当值秋时。秋风辞其即此行之作乎。)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天马歌 西汉 · 刘彻
《汉书》武帝纪。元鼎四年六月。得宝鼎后土祠旁。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宝鼎天马之歌。《史记》曰: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歌曲曰: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史记》乐书。《诗纪》一。又韵补三引里、友二韵。○逯案。此与郊祀天马歌文字稍异。故别入武帝集。)
① 广《文选》作蒲梢天马歌。《诗纪》同。
《汉书》武帝纪曰:太初四年。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作西极天马之歌。《史记》曰:后代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次作以为歌。歌《诗》曰:
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
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史记》乐书。《白帖》十六。广《文选》十四。《诗纪》一。○逯案。此与郊祀天马歌文字稍异。故别入武帝集。)
《汉书》曰:夫人早卒。帝思念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帝居帷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帝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令乐府诸家弦歌之。
是邪非邪。
立而望之。
偏何姗姗其来迟(《搜神记》作偏娜娜何冉冉其来迟。《类聚》同。○《汉书》外戚传。《搜神记》二。《类聚》四十三。《文选》五十八哀永逝文注。《御览》百四十四。《乐府诗集》八十四。《诗纪》一。○集氏笔乘云。武帝李夫人歌。是邪非邪。立而望之。翩何姗姗其来迟。之与迟一韵。许顗诗话云。立而望之偏。是退之走马看来立不正之所祖也。以偏字属上。不惟与韵不叶。立而望之偏。是何语邪。○逯案。焦说是也。又《类聚》此歌引《汉书》。与今本《汉书》绝异。与《搜神记》则同。未悉所据为何本也。)
洞仙传曰:车子侯者。扶风人。汉武帝爱其清净。稍迁其位至侍中。一朝语家云。我今补仙官。此春应去。至夏中当暂还。还少时复去。如其言。武帝思之。乃作歌曰云云。○逯案。《汉书》霍去病传。去病薨。子嬗嗣。嬗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为奉车都尉。从封泰山而薨。子侯之薨。又见郊祀志。《类聚》五十六引武帝集曰:奉车子侯暴病。一日死。上甚悼之。乃自为歌诗。《初学记》十八引汉武帝与秦车子侯家诏曰:春。时子侯于北馆。与家别。又文心雕龙哀吊篇曰:暨武帝封禅。而霍子侯暴亡。伤而作诗。亦哀辞之类也。及汉汝阳王亡。崔瑗哀辞始变前式。又卒章五言。颇似歌谣。亦仿佛乎汉武也。洞仙传作车子侯。《初学记》作秦车子侯。则文字有脱误也。
嘉幽兰兮延秀。蕈妖淫兮中溏。
华斐斐兮丽景。风徘徊兮流芳。
皇天兮无慧。至人逝兮仙乡。
天路远兮无期。不觉涕下兮沾裳
⑴ ○《云笈七签》百十洞仙传。《诗纪外集》一。又《书钞》十九引《汉书》录起首一句。
柏梁诗 西汉 · 刘彻
东方朔别传日。孝武元封三年。作柏梁台。诏群臣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者。乃得上坐。
日月星辰和四时。骖驾驷马从梁来。
郡国士马羽林材。总领天下诚难治。
和抚四夷不易哉。刀笔之吏臣执之。
撞钟伐鼓声中诗。宗室广大日益滋。
周卫交戟禁不时。总领从官柏梁台。
平理请谳决嫌疑。修饰舆马待驾来。
郡国吏功差次之。乘舆御物主治之。
陈粟万石扬以箕。徼道宫下随讨治。
三辅盗贼天下危。盗阻南山为民灾。
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领其材。
蛮夷朝贺常会期。柱枅欂栌相枝持。
枇杷橘栗桃李梅。走狗逐兔张罘罳。
啮妃女唇甘如饴。迫窘诘屈几穷哉(东方朔○《类聚》五十六。古文苑四。《诗纪》一。又书少五十引大将军镇抚四夷者也一句、五十三引台一韵、五十四引来一韵持一韵。匡谬正俗七引时、来、怠三韵。《初学记》十二引来一韵。《御览》三百五十二引东方朔传引时一韵、九百六十六引梅一韵、九百七十引梅一韵。○逯案。《诗纪》从章樵本古文苑。各官下附以人名。今据韩本删之。顾炎武日知录据史汉纪传年表。辨此诗年代官人皆相牴牾。因定为后世依托。然考《汉书》武帝纪。于建元六年即出大司农一官名。与此牴牾相同。吾人如信班书。不得独疑此诗。且此诗出东方朔别传。此别传即班书朔传所本也。)
《汉书》曰:武帝遣细君为公主,以妻乌孙王昆莫。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昆莫年老,言语不通,公主悲欢离合。乃自作歌曰: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
按:《汉书》西域传。玉台新咏九。《书钞》一百六。《类聚》四十三。《御览》五百七十。《乐府诗集》八十四。广《文选》十四。事类赋歌赋注。草堂诗笺十二留花门诗注。《诗纪》二。又《书钞》百三十四引方、王、墙三韵。《文选》二十七王明君辞注引方、王、墙三韵、四十一答苏武书注引浆一韵。《御览》七百八引王、坛二韵。又七百九十五引通典。录方、王、墙、浆四韵。○逯案。此歌。广《文选》作刘安乌孙公主歌。殊谬。
《汉书》曰:李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延年侍上。起舞。歌曰云云。上叹息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书》外戚传。玉台新咏一。《类聚》十八、四十三。《初学记》十、十九。《白帖》七。《文选》二十一秋胡诗注。古籍丛残石室本《文选》西京赋注。《御览》百三十六、百四十四、三百八十、三百八十一、五百十七、五百七十四。事类赋舞赋。草堂诗笺十六佳人诗注。《文选》补遗三十五作佳人歌。《诗纪》二。○刘子卷三辨乐篇。袁注云。延年者。李延年也。姿颜色艳。武帝嬖之。任为协律都尉。令造新声。延年于坐起舞而歌曰:南国有佳人。美者颜如玉。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不惜倾城国。佳人不再得。武帝宠之。问左右曰:天下更有美人乎。对曰:延年有一妹。极端正。姿容绝代。即诏之。美貌无匹。遂纳为夫人。时人语曰: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逯案。袁注殆凭记忆。未尝一检《汉书》。又一雌复一雄。本苻坚时谚。所以刺慕容氏者。袁氏亦竟误归延年。冯氏《诗纪》、杨氏古诗存目皆沿其误。)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共 112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