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中期

相关人物:共 53 位
共 5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简介
李山海(朝鲜语:이산해,1539年7月20日—1609年8月23日),李氏朝鲜政治家,作家,诗人。
字汝受(여수),号鹅溪(아계)、终南睡翁(종남수옹)、竹皮翁(죽피옹)、枾村居士(시촌거사)。
谥文忠。
他是李氏朝鲜前期的死六臣之一——白玉轩李垲的从4代孙、《土亭秘诀》的著者土亭李之菡的侄子。
李山海于1590年-1592年、1600年-1602年两次任领议政(李氏朝鲜的首相)。
朝鲜中期政党东人党的首领,1580年东人分党为南人,北人时,李山海是北人党的党首,被称作文章之能,韩国朝鲜八大家之一。
李添保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李添保(?-1460年),明朝中期贵州民变首领,麻城(湖北省麻城)人。

人物简介

简介
柳成龙(1542年—1607年6月7日,万历三十五年五月十三日),字而见,号西厓,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河回村人,朝鲜王朝中期宰相、学者。
黄海道观察使柳仲班次子,属南人党,曾于朝鲜宣祖时担任领议政一职。
在壬辰倭乱时期担任领议政并总管军务,为抵御日本增强军事能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启用了李舜臣、权栗等有才之士,并跟随国王宣祖击退倭军。
1598年受西人党尹斗寿等人诬陷,被告与日本密谋进攻明朝而遭到弹劾,1600年查清真相后被复职。
但此时的柳成龙厌倦官场,辞官回到故乡河回。
1604年被封为扈圣功臣,死后又被追封为丰原府院君。

人物简介

简介
李景奭(이경석,1595年—1671年),朝鲜王朝中期大臣。
字尚辅,号双溪、白轩,本贯全州,是朝鲜定宗之子德泉君李厚生的六世孙。
在仁、孝、显三朝作为西人党的一员而活跃,官至领议政,谥号“文忠”,有《白轩集》及大清皇帝功德碑碑文传世。

人物简介

简介
郑逑(朝鲜语/谚文:정구,1543年7月9日-1620年1月5日)字道可、可父,号寒冈、桧渊野人,谥号文穆。
庆尚北道出身人物。
韩国朝鲜王朝的性理学者及礼学者,哲学者,历史家,医学者,诗人。
他的朝鲜王朝中期的性理学和礼学的大家,朝鲜忠北清州人,南人党的思想的地主。
朝鲜巨儒退溪李滉,南冥曹植两人的门人。
他是南人和北人党的学文的师祖兼理论家,南人党的党首许穆的老师。
赵宪 朝代:

人物简介

简介
赵宪(朝鲜语:조헌,1544年—1592年),朝鲜王朝中期学者、官员、义兵将。
字汝式,号重峰、陶原、后栗,本贯白川。
壬辰倭乱中殉国。

人物简介

简介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리순신;英语:Yi Sunshin/Lee Sunshin,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朝鲜王朝中期武臣,朝鲜半岛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李舜臣出生于朝鲜汉城(今韩国首尔),后迁居忠清道牙山。
万历四年(1576年,朝鲜宣祖四年)中武科,在咸镜道、忠清道、全罗道等地任职,后经柳成龙举荐而出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
万历二十年(1592年,宣祖二十五年)爆发日本入侵朝鲜的“壬辰倭乱”,李舜臣与元均、李亿祺等四次出海打击日军,取得了以闲山岛大捷为代表的一系列胜利。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宣祖二十六年)升任三道水军统制使,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宣祖三十年)因朝鲜宣祖中日本反间计而被革职逮捕,不久获释,成为普通士兵。
同年秋,因朝鲜水师被日军击溃而官复原职,重建水师,取得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
邵自镇,字尹东,号笠塘,宛平人。乾隆辛巳进士,官大名教授。有《夷白山人行卷》、《不须编》。
维基
邵自镇,清中期儒学者、诗人。
字尹东,号笠塘,宛平人。
出自浙东望族余姚邵氏,祖籍浙江余姚县,移籍京师大兴,遂为宛平人。
清乾隆六年(1742年),考中举人。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考中辛巳恩科进士。
官大名府儒学教授,以伯乐名,弟子逾百人。

人物简介

简介
金长生(朝鲜语:김장생,1548年7月8日-1631年8月3日),字希元,号沙溪,谥号文元。
本贯光山金氏。
是朝鲜王朝的学者和政治家、诗人、思想家,朝鲜中期的巨儒及士林派政治人,礼学者之一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17—1795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绍弓,号矶渔,又号抱经。卢存心子。乾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直上书房,官至侍读学士。乞养归,主讲钟山、崇文、龙城诸书院。生平喜校书,后取其最精者,著《群书拾补》,收书三十八种;又汇刻所校书有《抱经堂丛书》,最称精审。另有《抱经堂文集》、《钟山札记》、《龙城札记》等。
晚晴簃诗汇·卷八十一
卢文弨,字召弓,号檠斋,仁和人。乾隆壬申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历官侍读学士,降六品京堂,有《矶渔诗稿》。
维基
卢文弨(1717年—1796年),字召弓,一字檠斋,号矶渔,晚号弓父,“抱经”是其堂号,世称抱经先生,浙江杭州人(先世居于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市管辖,后徙于仁和,今杭州)。
清朝中期著名学者、校刊学家、考据学家、目录学家、教育家。
父亲卢存心,恩贡生,乾隆元年,荐举博学宏词,不遇。
工诗,著有《白云诗集》七卷,别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母亲冯景女。
乾隆戊午,参加顺天乡试。
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及第,高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入直南书房,历仕侍读学士,湖南学政,后因母亲年老病多,辞官回乡,致力于学问。
曾主讲于浙江江苏的大小书院长达二十余年。
乾隆乙卯,逝世于常州龙城书院,享寿79岁。
卢文弨与戴震、段玉裁友善,潜心汉字,以校勘古籍称名于世。
共 5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