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吕坤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任甲第(1543年—1602年),字子荐,四川成都府资阳县人,民籍。
九月二十六日生,行二,治《诗经》,由县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六十六名举人,年三十二岁中式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会试第三十八名,第三甲第六十四名进士。
官至山西平阳府知府,二十一年七月被山西巡抚吕坤弹劾去职。
李晢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晢,字仲白,一字叔明,河南归德府永城县人。
进士出身。
李皙多髯,自称髯生。
万历十三年中乙酉科河南乡试举人,旋举十七年己丑科进士,因作勤学励政箴,除庐州府推官,明司李陪巡,权与御吏等。
公下车谓僚属曰:古言明察之官,忠信之长,是忠信为本也。
且谳狱曰审,具狱曰详,以明不可造次也。
故虽有成,输必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然后定之。
至其廉访官职之贤否,公出其衡鉴,杜一切夤缘之弊,一时守令悉禀约束。
故例都御史、御史或共值一郡,则先谒都御史。
偶御史先出莅,公谒之,白事久,失谒都御史,夕甫入谒,同事曰:宜谢过。
公曰:以政务羁耳,何谢?
为署六安守,公曰:署虽暂,亦一州利弊之所依也。
锄强扶弱不小宽假。
司李例先巡方查盘,公所临处,案牍细为研度,疑者驳之。
冬夏常燃烛,达曙不寐。
擢南户部主政,当是时吏等分为九一,北铨九,南五部,公之戆直竟居九。
公欲请养家居,封公止之曰:季子诸孙皆在左右,且尔兄楠在京师,勉赴白下,官有要散,皆靖共之地也。
公遵命往,以仲冬病卒滁州。
无子,封公命以季子子之。
公长于诗,有开元、大历之风沙。
吕公坤来永城,初馆于封公家,公甫八岁,英伟不凡,吕公异之。
及后登贤书,常谓吕公曰:穷通命也,利钝时也,须自立根基,不随人俯仰,然后可以天下为己任。
吕公推重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7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章尹。万历十七年进士。除新建知县,擢吏部给事中,屡直言极谏。日本侵朝鲜时,上防倭八事,后皆如所言。调蕲州判官,改陕西盐课副提举。未赴,以全椒知县樊玉衡上疏指斥郑贵妃事,被诬为指使人,谪戍廉州二十余年,卒于戍所。天启中赠太仆少卿。
维基
戴士衡(?
—1617年),字章尹,福建莆田县人。
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除江西新建县知县,擢吏科给事中。
蓟州总兵官王保滥杀南方士卒,士衡极论其罪;又弹劾石星误国大罪。
因仁圣太后梓宫事,弹劾郑一麟、陈增等人。
万历二十五年,因日本事弹劾沈惟敬、杨方亨、南京工部尚书叶梦熊、刑部侍郎吕坤、蓟辽总督孙幰及通政参议李宜春等人,随后因此被贬,乃授陕西盐课副提举。
未抵,恰逢《忧危竑议》起,竟连坐遣戍。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死于戍所。
天启年间,赠太仆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0—1821 【介绍】: 清河南固始人,字旭临,一字鉴庵。
乾隆五十二年进士,授编修,累官兵部、工部、礼部侍郎。
宗其乡薛文清(瑄)、吕新吾()、孙夏峰(奇逢)、汤潜庵(斌)诸先生之学,为人耿直光明,常以历代名臣言行、往哲格言教其子弟及门下士。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
吴烜,字鉴庵,固始人。乾隆丁未进士,官至吏部侍郎。

人物简介

维基
陈九畴,字时叙,号东华,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人,民籍。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科山东乡试第二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二百九十五名,登三甲第二百一十四名进士历官至工部都水司郎中,二十一年正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分巡河东,七月为山西巡抚吕坤所弹劾免职。
子陈载春,万历庚辰科进士,官至河南副使。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六四
何南凤(一五八七—一六五一),字道见。
兴宁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
性最颖异,十五食饩,即落发逃禅,父心吾明经苦留之,乃还俗,领举人。
会试燕京,遇黄山普门禅师,谈论相契,遂决意出家。
游齐鲁吴越山水,访朱蓼水相国于聊城,访支宁瑕、周开鸿、任采石诸子于嘉善,禅盟诗社,遍相印證,远近皈依者甚众,号牧原和尚。
尝居平远文殊、龙川石岭、罗浮祥云、萧岩同峰,及闽之汀杭诸刹,晚栖豫章普济,其徒迎归兴宁。
明桂王永历五年正月,忽作偈别大众,复还普济,六月六日,沐浴更衣,端坐而逝,年六十四。
有《讱堂馀稿》。
所著诗文语录,散行于世,康熙间,所刻诸稿多佚,邹慕山、明经涛,刊其诗文一卷,曰《讱堂馀稿》。
近人罗香林《兴宁二十五家诗选》有传。
事又见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三。
何南凤诗,以罗香林辑《兴宁二十五家诗选》之《讱堂诗选》为底本。
张毓泰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毓泰(1585年—1662年),号履素,山东济南府邹平县军籍。
明朝官员。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山东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
初官邢台县知县。
事无巨细,皆躬亲之。
父就养官署,闵其过劳,对曰:士行运甓,且日习劳。
儿乃当惜分阴者,敢泄泄乎?
断豫让桥日泉水利之争,人以执法明允,刻石颂之。
以外艰归,起补汾阳县知县。
崇祯元年戊辰谷价方平,毓泰预占年不稔,听论民储谷菜为御灾计。
亡何,天大旱,斋戒取水,贺将军泉,步行二十里乞祷,至夜大雨盈尺,邻境若介休、平遥、文水田仍龟坼如故,同官何腾蛟戏谓造化有私,亦心折于汾令矣。
明年荐饥,立八厂煮糜粥食饿人,设法周诸生之急,择立社师四十三人,使教幼童六百。
天将寒,立冬生院,具暖洞煤炉,令男女异宿,晚给秫粥,晨饮以椒姜汤。
饥后疫起,乃设阳春局于书院前,及东郭达原,饮剂药日日施散,以活病者。
又因岁凶宜恤民,刊吕叔简刑戒普劝,同官都御史耿如杞下教曰:饥民一入汾境,便游华胥,顾安得为全活者一一致谢乎!
后以神京戒严,土贼大起,上官使来守城,毓泰以为惊众,力争罢其事。
唯简阅战守具待之,贼至即帅民兵与战,贼皆逃。
五年壬申入觐,改永年县知县,首剪王谦、刘三谦两巨蠹,捐赀修学宫及漳川书院,以临洺关为邑之门户,峻具台垣,增河外品字坑,暇日浚城河,教民种菱藕,蕃水利。
八年内擢武选司主事,十年出为宁武关兵备道。
适虎镇贾庄兵溃,回即略惩弃甲者。
吊国殇,恤孤儿,监军内珰牛某颐指气使,诸道司独毓秦盛气不为下,旋移大梁,再移通州监军。
十三年以内艰归,辛巳邹平大饥,煮粥协官赈济,收哺弃儿,俟长大归其父母,童子愿学者则推广父乡贤公(张奇策)义塾旧法,延师训之。
崇祯甲申革命,犹家居。
明年乙酉以人材徵授山西按察使,又明年升江西右布政使,顺治三年丙戌岁也。
江西有南昌、赣州两府归附,在是年十月部议豁其本年以前额税,布政左使忿其向化独迟,欲抗章尽征之,毓素力争乃免,任满注上考,已而罢归。
康熙二年卒,年七十有八,祀山西名宦祠,汾阳东郭及永安镇所立两生祠尚存,皆有碑。
毓泰裔孙以选贡再令山西时,手录其文以归焉。
墓在城西十里接官亭南。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875-1925,原名湘,行名贤钟,字惠如(作蕙如),又字云英。
安徽省旌德县人,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她三岁时,父亲吕凤岐乃于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后历任国史馆协修、玉牒纂修、山西学政等,家有藏书3万卷。
书香之家的熏陶,使得吕氏四姐妹聪颖而早慧。
清末时期,除小妹吕坤秀年龄尚小之外,吕惠如和她的妹妹吕美荪、吕碧城都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词学季刊·第三卷第二期
惠如女史,旌德吕佩芬太史长女。太史女三,次美荪,次碧城,与惠如并以文艺知名海内。惠如工书画,山诗词,尤长雅学。为人婉昵淑慎,在江南主持姆教有年,旧家名门慕其风,争遣子女来学,一时称盛。忆共事女学时,暇辄相与考证名物,予每取新说以订古笺,偶进一解,必为首肯。尝为予作采菊图,题句云:天下奇才三径远,人间冷眼万花空。可以觇其襟抱矣。其词长调雅近玉田,小令颇得易安神味,造境绝高。如踏莎行云:冰壶休涴九秋心,天寒珍重姮娥寡。洞仙歌咏菊云:端不负初心,寂寞东篱,总未向、春风低首。祝英台近云:似闻鹤语空山,忍寒餐雪,总不向、红尘飞到。忆旧游云:平生不愿枯寂,冷处亦清华。高阳台云:梅花懒续东风梦,抱幽香、自老青天。诸语均非寻常闺阃所能道。身后遗稿散佚,所为词或不止此卷,畴昔所得,仅此而已。榆生词长徵求海内遗著,特为录寄,并略识其生平如此。上犹蔡嵩云附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