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叶经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6—1582 【介绍】: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子仁,号湛川,更号笠江。嘉靖二年进士。授祁州知州,调钧州,约束徽藩宗戚。累迁山东副使,坐试录忤旨,下狱谪官。数迁为浙江布政司左参政。御倭有功。旋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制止徽、伊两王不法行为,名大著。官至左都御史。有《笠江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仁,上海人。嘉靖癸未进士,累官南工部尚书改左都御史赠太子少保谥恭靖有笠江集
维基
潘恩(1496年—1582年),字子仁,号湛江,又号笠江,直隶上海(今上海市黄浦区)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
嘉靖元年(1522年)举壬午科应天乡试,嘉靖二年(1523年)联捷癸未科进士,授祁州知州,调钧州知州。
升任南京刑部主事,升南京刑部员外郎,母丧服阙,除刑部员外郎。
嘉靖十二年(1533年)任广东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校,署按察使事。
嘉靖十六年(1537年)任四川布政司左参议。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任山东按察副使。
御史叶经以试录忤旨,潘恩连坐下诏狱,后贬为广东河源典史。
此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任云南按察使、江西右布政使。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任浙江左布政使。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弹劾徽王朱载埨贪虐。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入京任刑部右侍郎,改工部左侍郎。
同年升任南京工部尚书。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任刑部尚书。
嘉靖四十年(1561年)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廷试读卷官。
万历十年(1582年)去世,赠太子太保,后赠少保。
谥恭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9—1567 【介绍】: 明浙江上虞人,字如卿,号狷斋。嘉靖十一年进士。由南御史改北,累疏劾郭勋、胡守中、张瓒、严嵩,为嵩所恶,假大计除名,遂废弃终于家。隆庆初复官,赠太仆少卿。有《游蛾集》、《狷斋诗稿》。
维基
谢瑜(1499年—1558年),字如卿,号狷斋,浙江上虞人,同进士出身。
嘉靖十一年(1532年)登壬辰科进士,授浦城县知县。
嘉靖十六年(1537年)改南京广东道试监察御史。
次年,实授南京广东道监察御史,后改云南道监察御史。
嘉靖十九年(1540年)两次上书弹劾严嵩,后被贬归乡。
隆庆初年(1567年)复官,赠太仆寺少卿。
与徐学诗、叶经、陈绍合称“上虞四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希孟。朱矞三妻。精研史籍及汉魏三唐诸家,喜吟咏。有《闲远楼稿》。
闺秀词钞
字希孟,钱塘人,湖南观察云岑公第五女,秀水朱矞三室。有《闲远楼稿》。
众香词
云岑有女六人,幼承庭训,自课诗书。
月候花时,绣床分咏,有眉山之风。
长出字,俱得佳配,今则天各一方,惟承光众中翘楚,精研史藉,汉魏三唐,百家诸子,无不通晓。
而夭桃未赋,已知其宜室宜家;绿绮初调,咸颂其说书说礼。
仪度克端,善于应对,观察钟爱特甚。
年及笄,归秀水朱矞三,朱亦佳公子,咸谓名流闺秀,诚足千秋美谈。
于女红之外,则嚼商吐徵,晨夕唱随。
朱即丁酉甲辰掇巍科选,庶常簪笔紫薇,刺郡江宁,历摄诸县篆。
凡有不便于民之弊,尽详革除,大得制府北溟于公奖赏,又五马云间,政多遗爱。
后衡文山左,簿书鞅掌,夫人每捉刀粉署,故鲸钟声里,班管频拈;燕寝香中,锦笺时展。
造就群英,玉尺冰壶,亦赖其劻勷藻鉴也,所著《闲远楼稿》竟尺。
如《题来仙楼》曰“高楼山半景悠然,俗虑全消意若仙。
遥望晴峦横远黛,坐凭云树半参天。
临窗灯火欺新月,别浦渔舟泊晚烟。
独倚偏惊秋气早,一时清兴欲逃禅。
”《和外》曰“谁剪轻绡点太清,嫦娥隐见自分明。
瑶台照影浮金盏,绣阁浸光减玉檠。
俗虑不消诗失律,尘襟未涤调难平。
何时得遂南湖兴,岂羡楼头彩凤声。
”《同侄女坐月》“桂花香满小山庄,挥麈论文待月光。
叶经风随意落,蛩声入夜若为忙。
沧州远结云书阻,松菊空存带草长。
富贵清闲两相负,晚临青镜鬓添霜。
”《同外题济南文署燕室》曰“双飞何必羡分茅,官舍清清构小巢。
漫忆惊涛曾阅历,且将险韵共推敲。
梅花乍落蜂黄褪,柳叶方舒燕羽交。
稚子若能成素志,他年偕隐碧山坳。
”难弟昊野出示全集,属余评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7—1567 【介绍】: 明浙江上虞人,字以言,号龙川。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历郎中。
俺答薄京师,既退,诏陈制敌策。
学诗疏言严嵩父子罪恶,谓“罢嵩父子,别简忠良代之,外患自无不宁。
”世宗读之颇感动,而方士陶仲文谓学诗以私怨谋报复,竟下狱削籍。
隆庆初起南京通政司右参议,未之官,卒。
学诗与同里叶经、谢瑜、陈绍先后劾嵩,时称上虞四谏。
有《石龙庵诗草》。
维基
徐学诗(1517年—1567年),字以言,号龙川,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军籍,进士出身。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浙江乡试第七十三名举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联捷甲辰科会试第八名,二甲四十八名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历职刑部江西司郎中。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汗逼近京师。
蒙古军退,世宗下诏邀廷臣陈述退敌之策。
诸臣多以细枝末节应付,徐学诗则愤然表示:“大奸秉国,是祸乱之根本。
乱本不除,岂能攘外患?
”于是他上疏称:世宗在看过奏章,颇为感动。
然而方士陶仲文向皇上密言称,严嵩是孤立尽忠,而徐学诗乃携私怨报复。
世宗大怒,投徐学诗入诏狱。
严嵩感到不自安,以退为进,得到世宗慰留。
徐学诗终被削籍归里。
叶经、谢瑜、陈绍合称“上虞四谏”。
隆庆元年(1567年),穆宗起徐学诗为南京通政使司右参议。
未上任卒,赠大理寺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