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荣嗣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四
孙中凤,字喈公,号冰崖,桐城人。
贡生。
有《云溪》、《半舫》、《越游》、《闽游》诸集。
倪于义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倪于义(1605年—1648年),字百宜,号铁山,四川重庆府荣昌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四川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礼部观政后,改翰林院庶吉士,六年授福建道监察御史,巡视中城、厂库、城工,七年巡视漕运,弹劾总督河道侍郎刘荣嗣,九年巡按山东,十年巡按云南,十二年降职为广西布政司简较。

人物简介

维基
朱光祚,字上愚,湖广省荆州府江陵县(今湖北省江陵县)人,进士出身。
万历二十二年湖广乡试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中式乙未科三甲二十九名进士。
二十八年任钱塘县知县,改授邯郸县,擢官吏部验封司员外郎,后改考功司员外郎。
万历三十五年,改文选司员外郎,同年升稽勋司郎中。
万历三十九年,担任太常寺少卿。
天启元年(1521年)三月起复太常寺少卿,二年三月,升任大理寺右少卿,四月升太常寺卿,十二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协理京营戎政。
三年八月升兵部左侍郎,仍旧协理戎政,闰十月升协理戎政左副都御史,加兵部尚书。
四年秋七月升工部尚书、总理河道,五年二月乞休归。
崇祯三年(1630年)十月起复为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后因黄河连年冲决,直犯泗陵,崇祯十三年(1640年)总督朱光祚、周鼎与刘荣嗣皆被逮入狱。
朱、刘皆毙于狱,周免死遣戍。

人物简介

梁溪诗钞
黄世则(1737-1778),字正衡,号可亭。
清乾隆时无锡人。
国子生。
工诗古文辞,善琴。
有《半舫诗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嘉定人,字介人,一字三侬。
诸生。
幼慧,九岁能诗,学问广博,儒家典籍以外,兼通佛道。
以教读、卖文为生,足迹半天下。
顺治末,受河南巡抚贾汉复聘修省志。
康熙间,辞博学鸿儒荐。
享寿颇高,康熙三十年,已超过七十岁。
有《侬雅》、《中州杂俎》、《三侬啸旨》、《半舫词》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6 【介绍】: 明河间府东光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金坛知县,征为兵科给事中。天启中,附魏忠贤,攻击东林党人,请改《光宗实录》。累官至兵部尚书。然为忠贤谋主而亦恐有后患,遇事偶而立异。忠贤败,更设法弥缝,故名入逆案而止戍徐州。后以复官无望,忧愤死。
维基
霍维华(?
—1636年),一作惟华,字应庚,号钟西,直隶东光(今河北)人,祖籍山西高平,同进士出身。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进士,任金坛、吴江县知县,授兵科给事中。
因太监陆荩臣之引荐,依附于阉党魏忠贤、崔呈秀。
天启元年(1621年)奏劾王安,魏忠贤矫旨将王安发配到南海子,为南海净军。
天启三年(1623年)至兵部尚书,人称“云中虎”,谚曰:“蓟州当前,东光接步”。
天启六年(1626年)四月初十,上疏数千字,抨击刘一燝、韩爌、孙慎行、张问达、周嘉谟、王之寀、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魏大中、顾大章等人,全盘推翻「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结论。
魏忠贤看了说:「这本条议一字不差!
」时人论说:「此疏乃一部三朝要典也」。
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病重,霍维华献“灵露饮”,五谷蒸馏而成,清甜可口,但几个月后病情加剧,浑身浮肿,八月十一日,熹宗召见信王朱由检,即行驾崩。
崇祯元年(1628年)及至魏忠贤自尽,阉党灭败,霍又以计谋保全了自己,任兵部尚书协理军务。
后因图谋取代袁崇焕,为时伦新等弹劾,定入逆案。
以逆案被弹劾,给事中颜继祖称其“满面骄容,浑身媚骨”。
崇祯七年(1634年)建议治河尚书刘荣嗣自宿迁到徐州开辟运河,引黄河水通漕,糜费五十万两银无功。
刘荣嗣下狱论死。
崇祯九年(1636年),边事紧急,都御史唐世济荐维华边才,霍维华却被下狱遣戍,郁闷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休宁人,占籍钱塘,字陛交。
康熙五十一年召试诗赋第一,赐进士。
授中书。
入内廷修纂。
善画花草,尤长松石。
有《半舫集》。
人物简介
汪泰来,字后山,钱塘籍徽州人,康熙壬辰进士,官潮州府同知,著《半舫集》。

人物简介

维基
周鼎,字实甫,一字在调,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初授平阳府推官,擢兵部武库司主事,天启元年四月往蓟州、昌平、真定、保定督发兵丁,兼程赴援。
调武选司主事,七月典试山东。
崇祯初任漕储道,移浙江兵备分巡道,三年调浙江左布政使,升南京太仆寺卿。
崇祯八年,仕至总督河道侍郎,以泇河功,加工部尚书。
崇祯初,运道中梗,京储告匮,先是侍郎李化龙大开泇河,避黄河之险,后河决泇淤。
崇祯五年,总河朱光祚浚骆马湖避河险,名顺济河。
六年,良城至徐塘淤为平陆,漕运愆期,夺光祚官。
刘荣嗣继之。
八年,骆马湖淤阻,荣嗣开河徐宿,引注黄水,被劾得重罪,鼎继之,乃专力于泇河,浚麦河支河,筑王母山前后,坝胜阳山东堤,马蹄厓十字河拦水坝,挑良城闸,抵徐塘口六千馀丈。
九年夏,泇河复通,又修高家堰,增筑天妃闸,次塞决口三百三十馀丈,次筑遥缕二堤五百馀里,又以邳州三面距河屡被水灾,特请于朝,改河行羊山外邳城以安,凡兴四大役,不忙迫,不劳扰,而厥功告成,说者谓近自潘季驯、杨一魁后,治河未有如鼎者也。
告归后,卒以漕舟阻浅被逮,科臣叠奏其有修泇功,乃免。
戊寅冬,京师告急,鼎奉命移镇临清,观军太监高起潜纵兵淫掠,鼎及其未至,喻以大义,将士皆受约束。
又策其必过济宁,飞檄禁谕,两境帖然。
以年老罢归。
鼎为人方严无机械,孝友出于天性,年八十九卒。
子周伯瑞,户部郎中;周仲球,宁波推官;周季琬,御史,皆以治行著。

人物简介

维基
胡琏(16世纪—1635年),字不器,云南腾越州民籍,江西饶州府馀干县胡坊乡人,原籍云南永昌府腾越州。
胡琏是崇祯七年进士胡璇的兄长,在天启元年(1621年)中云南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成进士,获授曹州知州,任内政简刑清,礼士爱民;京察时评价为「治行卓异」,升为工部虞衡清吏司员外郎、郎中,管理中河,崇祯八年总理河道工部尚书刘荣嗣因治河不力被逮,胡琏亦以坐赃多论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