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宸

相关人物:共 29 位
共 2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郁采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郁采(1476年—1512年),字亮之,浙江山阴县人。
治《诗经》,行八,由国子生中式弘治十七年(1504年)浙江乡试第十二名举人,年三十三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一百七十七名,第二甲第五十二名进士。
授刑部主事,贬大名府教授,迁河南裕州同知。
正德六年(1511年),刘六刘七起义爆发,畿内混乱。
次年初,其军南下攻裕州,郁采率州民抵抗,城陷巷战身死。
追赠光禄寺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7—1546 【介绍】: 明浙江兰溪人,字虞佐,号渔石。正德三年进士。任郯城知县,嘉靖时,累迁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诸府,罢榷税及虚田之租。进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军务。赈陕西饥,屡败吉囊及俺答。累官至吏部尚书。以年老多病,每事咨僚佐,辄为所欺,罢为民。卒后复官,谥文襄。有《渔石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虞佐,兰溪人。正德戊辰进士,累官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赠少保谥文襄有渔石集
明诗纪事·戊签·卷十
龙字虞佐,兰溪人。正德戊辰进士,除郯城知县。入为御史,擢陕西提学副使,历山西按察使。召拜太仆卿,改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连,兼巡抚凰阳诸府。进左副都御史,历吏部侍郎,进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召拜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乞归。寻起南刑部尚书,就改吏部,入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进吏部,黜为民卒。后以子修撰汝楫疏辨,诏馒官,赠少保,谥文襄。有《渔石集》四卷。 (《四库总目》:龙所著有《黔南集》、《江右集》、《关中集》、《晋阳集》,其文颇具浩瀚之气,诗尤长于五言。《艺苑卮言》:唐虞佐如苦行头陀,终少玄解。 《国雅》:唐文襄风度环爽,颇臻古雅。集为蔡子木所编辑。中有「长淮接江水,千里映空色」,「夜雨分芝草,晴天落囊鱼」,亦作玄解语。 《明诗选》:陈卧子曰:「渔石五言本之少陵,已涉藩篱,浙窥堂奥。」李舒章曰:「渔石五言律诗刁斗精明,风云狎竞,足为名家。」)
维基
唐龙(1477年—1546年),字虞佐,号渔石,浙江兰溪县(今浙江省兰溪市)人,正德戊辰进士,嘉靖间累官吏部、刑部、兵部尚书。
谥文襄。
唐龙早年受业于同县章懋。
弘治十四年(1501年)举辛酉科浙江乡试,正德三年(1508年),登进士,授山东郯城县知县。
正德六年(1511年),畿内爆发刘六刘七起义,席捲多省,唐龙数次抵禦刘六进攻。
父丧丁忧去职。
服除,授监察御史,出按云南。
钱宁义父参将卢和坐罪当死,钱宁为奏辩,下镇抚覆勘。
恰会遣官录囚,钱宁下属欲出面和解,为唐龙所逮捕,正其罪。
再出按江西。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世宗即位。
月唐龙升任陕西提学副使,嘉靖五年(1526年)十一月迁山西按察使,六年十二月召为太仆寺卿。
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唐龙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诸府。
八年十月召拜为右副都御史,回都察院管事。
九年十二月升任吏部右侍郎,十年八月升左侍郎。
嘉靖十一年(1532年),陕西发生大饥荒。
吉囊拥众临边,延绥告警。
明世宗命唐龙担任兵部尚书、三边总督并兼理振济,发内帑金三十万前往。
唐龙用总兵官王效、梁震,屡次击退敌军。
嘉靖十四年(1535年),召为刑部尚书。
九庙修成,唐龙上充军应赦者一百四十人,除丰熙、杨慎、王元正、马录、吕经、冯恩、刘济、邵经邦外,其馀人全部释放。
尚书六年考满,十六年(1537年)八月加太子少保。
十七年四月,唐龙遂以母老乞归侍养。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八月,再起用为南京刑部尚书,随即于十二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
次年兵部尚书戴金罢免,世宗召还唐龙替任,四月兼提督团营军务。
太庙修成后,加太子太保。
十二月代熊浃为吏部尚书,其为官劳绩,凡事均咨询僚佐,因年迈多病,动辄为僚佐所欺。
御史陈九德劾前选郎高简罔上行私,连及唐龙衰暮。
高简下诏狱,唐龙引疾辞职未成,吏科给事中杨上林、徐良辅又疏论高简之事,世宗下诏,高简杖刑六十遣戍,杨上林、徐良辅因不早言罢官,唐龙则黜为民,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七月卒于回乡途中。
经过数年,其子翰林院修撰唐汝楫上疏辩解,朝廷复其原职,追赠少保,谥文襄。
唐龙曾与严嵩为善,其罢官之事,实为夏言所为。
牛鸾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牛鸾(1481年—1556年),字鸣世,号竹坡,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
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顺天府乡试八十九名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联捷戊辰科会试十七名,三甲一百七十四名进士。
初任山东钜野县知县,又改益都县。
正德六年(1511年),河北爆发刘六刘七起义,席捲多省。
牛鸾禦敌有功,破格提升为兵备佥事。
正德九年六月奉命巡察海道仍带管青州兵备,十一年六月被巡按御史张羽弹劾,被降一级。
后历任太原府同知,十六年正月升山西按察司佥事,嘉靖元年(1522年)十二月添注山东佥事,令其军前督兵剿贼,时流贼猖獗,都御史李瓒荐鸾在山西时勇略过人,因有是命。
三年四月升本司副使,整饬青州兵备如故。
七年六月率山东枪兵,调往山西潞城围剿青羊山贼陈卿等群寇。
八年十月以冒费军饷被劾,念其平贼功,姑降一级为右参议。
十二年二月以荐起为陕西右参议,月升陕西按察司副使。
其墓碑至今尚存,现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许逵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4—1519 【介绍】: 明河南固始人,字汝登。
正德三年进士。
授乐陵知县。
以镇压刘七等,超擢兵备佥事。
十二年迁江西按察司副使,惩治宁王朱宸濠党羽。
宸濠反,被杀。
维基
许逵(1483年—1519年),字汝登,号亹轩,河南汝宁府固始县人,祖籍福建闽县,同进士出身。
正德末,官至江西副使。
宸濠之乱时,不屈被杀。
北宋状元许将后裔。
正德二年(1507年)登丁卯科河南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联捷戊辰科进士。
其人长身大嘴,猿臂燕颔,为人沈静而有谋略。
授山东乐陵县知县。
任内抗击刘六刘七起义有功。
正德十二年(1517年)迁江西按察使司副使。
与巡抚孙燧密谋商议对抗宁王朱宸濠欲反之事。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宸濠果然谋反,许逵与孙燧不屈被杀,享年三十六岁。
明世宗即位,赠许逵为左副都御史,追谥忠节。
嘉靖元年(1522年)因许逵死事尤烈,改赠其为礼部尚书,荫其子为指挥佥事。
叶宽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叶宽(1484年—?
),字栗夫,福建泉州卫军籍,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人,正德戊辰进士。
累官浙江参政。
治《易经》,由国子生中式甲子科(1504年)福建乡试第七十三名举人,年二十五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一百九十一名,第三甲第六十九名进士。
授蒙城县知县,抵禦刘六、刘七进犯,历升工部主事、工部营缮司郎中。
嘉靖二年(1523年)七月,被外戚陈万言陷害捕入诏狱,不久被释放。
嘉靖六年四月出任浙江右参政,八年二月考察,革职闲住,不久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尧仁。
举乡贡,知叶县。
刘六刘七起义军压境,城陷,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6—1512 【介绍】: 明河间府故城人,字天禄,号东田。
成化十一年进士,授刑科给事中。
万贵妃弟骄横,再疏斥之,再被杖。
又劾汪直违恣罪。
弘治五年任大理右少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
劾罢贪婪老耄之总兵官马仪,禁止官吏私役兵士。
武宗即位,起抚辽东,入为兵部左右侍郎。
以拒宦官刘瑾党羽冒功,下狱押充官役,斥为民。
瑾诛,起抚大同。
以杨一清荐,为右都御史提督军务,率兵镇压刘六、刘七起事。
中锡虽有时望,实不知兵,见诸将怯弱,乃议招抚。
朝议谓中锡纵“贼”,被劾下狱死。
能诗文。
有《东田漫稿》、《别本东田集》。
沧海遗珠
马中锡(1446-1512)字天禄,别号东田,直隶故城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历兵部侍郎,官至右都督御史。著有《东田漫稿》《中山狼》剧。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天禄,故城人。成化乙未进士,拜刑科给事中历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正德间起抚辽东复抚大同累官左都御史有东田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三
中锡字天禄,故城人。成化乙未进士,授给事中。出为云南按察佥事,改陕西,入为大理少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引疾归。起抚辽东,召拜兵部侍郎,以忤刘瑾改南工部,寻勒致仕,逮系韶狱,斥为民。瑾诛,起抚大同,迁右都御史,提督军务,进左都御史,以师老无功下狱,寻死狱中。有《东田集》六卷。 (孙绪《沙溪集》:东田诗悯时痛俗,以极于体物尽性,而要诸变雄浑深沈,无急蹙狭小之病。间于闺情幽思、旅怀宫怨以自况,而闲情逸兴时得之讽诵之外。 田按:《东田集》句律浑成,有明珠走盘、弹丸脱手之妙。是时茶陵执盟诗坛,东田别派孤行,可谓特立之土。
维基
马中锡(1446年—1512年),字天禄,号东田,明朝直隶故城(今属河北省)人。
明朝官员。
成化十年(1474年)甲午科顺天乡试第一名举人,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进士,任刑科给事中。
官至右都御史、兵部侍郎。
曾统兵镇压刘六、刘七叛乱,以诱降手段试图瓦解叛军;所计失败为朝廷论罪,下狱死。
后因巡按御史卢雍鸣冤,追复官职,赐祭,给予荫官。
陶琰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9—1532 【介绍】: 明山西绛州人,字廷信,号逸庵。陶铨子。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官刑部右侍郎,以忤刘瑾,下狱革职。瑾诛,起左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嘉靖初,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恭介。
维基
陶琰(1449年—1532年),字廷信,号逸庵,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阳府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人。
成化间乡试解元,再中进士,累官户部、工部尚书。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卒谥恭介。
成化七年(1471年),陶琰登山西乡试第一;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式辛丑科二甲第三十八名进士,授刑部主事。
弘治初年,晋升为刑部员外郎,二年(1489年)升任陕西按察司佥事,以抚臣举荐,升固原兵备副使,九年后,升福建按察使,因每次吃饭只有一个蔬菜,闽人谓之“青菜陶”。
升浙江右布政使,转福建左布政使,正德元年(1506年)调任山东左布政使,不久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二年(1507年)迁刑部右侍郎。
陕西甘肃游击将军徐谦讦攻巡按御史李高、兵备副使张天衢、兰州知州姜闳三人,徐谦为刘瑾馀党,欲诬陷李高;陶琰调查后上书,刘瑾大怒,借其他事情逮捕陶琰入诏狱,禠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
刘瑾被诛后,起用为左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
正德六年(1511年),转为南京刑部右侍郎。
次年,刘七率众侵犯江南,王浩八又入衢州。
陶琰担任右都御史,巡视浙江。
此后平定叛乱,并赈灾飓风灾害。
此后又命总督漕运,连续上疏次乞求归乡。
明世宗继位后,起用恢复官职。
此后加升户部尚书。
嘉靖元年,召拜为工部尚书。
同年冬,改南京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致仕归乡后九年去世。
赠少保,谥恭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1 【介绍】: 明河南裕州人。
弘治间举人,官监察御史。
正德间刘六、刘七义军攻裕州,贤方里居,军民共守,城陷被杀。
杨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1—1525 【介绍】: 明河南原武人,字廷佩,号静轩。
杨铎子。
弘治三年进士,授兵部主事。
正德中累迁长芦都转运盐使,驻沧州。
以镇压刘六、刘七,升山东布政使右参政。
共 2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