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介绍】: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全粤诗·卷五三一
维基韩日缵(一五七八-一六三五),字绪仲,号若海。博罗人。鸣凤(一五四三-一六一二)子。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一六〇七)进士。选授翰林院检讨。历官至礼部尚书、经筵讲官,纂修两朝实录。前后两充会试同考,得士如方应祥、黄道周、倪元璐、冯元飙等,皆以文章气节事功著称于时。晚年奉命教习馆员,条上馆规六款,曰端心术、习启沃、敦素风、正文体、练经济、养器识,砥砺士风,切于时弊。卒谥文恪。清光绪《惠州府志》卷三十二、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一等皆有传。有《韩文恪公文集》首二卷(拟御制文、日讲讲章、疏稿)、二十一卷、末一卷(启、杂著、询荛录、敬梓录)。清屈大均《广东文选》卷九、卷一一有传。
韩日缵(1578年—1636年),字绪仲,号若海,广东惠州府博罗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二十五年丁酉科广东乡试第三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登丁未科会试第十名,三甲七十五名进士,授翰林院检讨,耻与魏忠贤为伍,以“德业声施在天下”累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赠太子太保,谥文恪。著有《韩文恪公集》等。
人物简介
维基【生卒】:1586—1644 【介绍】: 明浙江慈溪人,字尔赓,号留仙。崇祯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与弟冯元飙俱以论中官有直声,时称二冯。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颇得帝宠。以老乞休,代者未至而京城陷,乃由海道逃归。
冯元飏(1586年—1644年),字尔赓,又字元冲、元仲,号留仙,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今慈城)人,进士出身。崇祯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进士,授工部都水司主事,不久上疏告归还乡。但很快就起任为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迁苏松兵备参议。后迁福建提学副使。当朝大臣同族之子弟在乡里横行,冯元飏将其绳之于法,得罪廷臣,因而谪山东盐运司判官。崇祯十一年(1638年)辽东告急,山东守备紧急,因而摄济宁兵备事。崇祯十四年(1641年)迁天津兵备副使。同年十月,擢右佥都御史、任天津巡抚,兼督辽饷。崇祯十五年(1642年)因军功荫一子为锦衣卫。当时其弟冯元飙已任兵部尚书,掌朝廷中枢。冯元飏以年老上疏辞职告归,但崇祯帝多有挽留,待之甚厚。与弟冯元飙并称“二冯”。不久京师城陷,冯元飏从海路撤退,回到家乡。崇祯十七年(1644年)九月秋,卒。
人物简介
【生卒】:?—1645 【介绍】: 明扬州江都人,字绳海。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任会稽、归安、鄞县知县。崇祯二年迁户部主事,官至兵部侍郎,乞休。扬州被围,与当事固守,城破自经死。维基
张伯鲸(1590年—1645年),字瀚伯,别号绳海,直隶扬州府江都县民籍。庚寅年生。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府乡试第三十三名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会试一百二十九名,三甲五十七名进士。知浙江会稽、归安、鄞三县。天启中,大计,调补卢氏。崇祯二年稍迁户部主事,出督延、宁二镇军储。大盗起延绥,擢榆林兵备佥事,辖榆林中路,击破贺思贤,擒金翅鹏、一座城等逆贼,败套寇于长乐堡。擢陕西右参政,仍视兵备事。七年春,巡抚陈奇瑜迁总督,遂擢伯鲸右佥都御史代之任巡抚。明年,以拾遗论罢。寻论延绥功,诏起用,荫子锦衣千户。十年,即家起为户部侍郎,驻池州,专理兵食。又明年,熊文灿抚事败,杨嗣昌自出督师,移伯鲸襄阳。熊文灿被逮下狱,言剿饷不至者六十余万,伯鲸坐贬秩。十五年召拜兵部左侍郎,明年,尚书冯元飙在告,伯鲸摄部事。寻以足病乞休。又明年,京城陷,微服遁还归扬州。清兵至扬州,与史可法固守,城破自经死。
人物简介
【介绍】: 明末清初扬州府江都人,字质夫,号螺山。崇祯十六年进士,任慈溪知县。清军陷北京,从鲁王起兵。事败返扬州,隐居乡里。慨世运之艰,闭门谢客,怡情诗酒间。后作绝命词,飘然而逝。维基
王玉藻,字质夫,直隶江都县人。明末官员。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进士,授浙江慈溪县知县。少詹事项煜因曾向李自成投降,而被慈溪人所不容,被当地人投水溺毙,王玉藻及冯元飙均为其门生,项煜在慈溪遇害时,王玉藻却置之不问,有人质疑其不顾师生情谊,王玉藻却回道:「吾岂能为向雄之待钟会哉!夫君臣之与师友,果孰重?」听到的人无不对其肃然起敬。南京城破,鲁王监国,王玉藻与沈宸荃起兵响应,晋御史,仍行使知县职权。又招募义勇,自请防守钱塘江。于是以兵科都给事中往军前效力。时驻兵江上者,有方国安、王之仁、孙嘉绩、熊汝霖、章正宸、郑道谦、钱肃乐、沈光文、陈潜夫、黄宗羲,均各自为战,无人敢先进军,且不分发王玉藻部军饷。王玉藻只得还朝。王玉藻身居谏垣,履行职责,上疏论事,言辞激烈,致使诸臣不悦。王玉藻于是力求罢职,经太常寺卿庄元辰竭力挽留,方继续供职。浙东陷落后,王玉藻未能赶上鲁王逃离,投水池自尽,水干未死。于是逃往剡溪,以野草为食,每日临水作诗,仰天起舞,慷慨悲歌。最终归隐北湖,誓不剃发易服,作绝命词而离世。遗命不冠收殓。《清史稿·遗逸》有传。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