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维基【介绍】: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元习。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南昌推官。正德初,擢南京御史。以养亲归,家居九年,始赴补。谏武宗南巡,夺俸。嘉靖初按四川。。帝亲审讯杨言,落其一指,察强谏,退又具疏申理,直声震朝野。又以请召还言官多人,贬海阳教谕。累迁山西左布政使,官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乞休,荐万镗等可用,忤旨斥为民。既归,敝衣粝食。有《虞山集》。
陈察(1482年—1539年),字元习,号虞山,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今江苏省常熟县)人,官至南赣巡抚。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科进士,授南昌府推官。正德初年,升任南京监察御史,随即改北京监察御史。刘瑾被诛后,明武宗仍然宠信重臣,陈察曾与同官请求勤务讲学,节制嗜欲等。因养亲而归乡。家居九年方谒部补官。宸濠之乱时,上疏请求武宗下罪己诏,夺俸一年。不久巡按云南等地,协助巡抚何孟春讨定弥勒州。世宗继位,陈察弹劾太监刘玉、都督沐崧之罪,二人罢官。嘉靖初,巡按四川、京营,与给事中王科弹劾武定侯郭勋贪污。此后升为南京太仆少卿,上疏辞去,而借此召前给事中刘世贤等二十馀人。世宗大怒,贬远方杂职。给事中王俊民、郑一鹏论救,皆被夺俸禄。补广东海阳县儒学教谕,升任广信府推官。嘉靖八年(1529年),任浙江按察司佥事。嘉靖十年,升任浙江按察司副使。同年升山西按察使。历任山西左布政使、山东右布政使。嘉靖十二年(1533年),任浙江左布政使、光禄寺卿。同年,以佥都御史巡抚南赣。两年后,乞求归乡,举荐前都御史万镗、大理卿董天锡等十四人可用。世宗以其徇私妄举,斥为民。陈察居官廉洁,居家敝衣粝食而已。《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生卒】:1492—1553 【介绍】: 明滁州全椒人,字秀夫,号南玄。嘉靖五年进士。授归安知县。师事王守仁。召为吏科给事中,数直言劾佞臣。官至刑科都给事中。以言选庶吉士当秉公,忤首辅夏言,谪山东布政司都事。寻自免归。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秀夫,全椒人。嘉靖丙戌进士,工科给事维基
戚贤(1492年—1553年),字秀夫,初号南山,晚年改号南玄,南直隶滁州直隶州全椒县人,进士出身。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应天乡试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联捷丙戌科进士,授归安县知县,丁忧归,起知唐县。嘉靖十二年(1533年),升吏科给事中。嘉靖十四年(1535年),升兵科右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嘉靖二十年(1541年),升刑科都给事中,同年弹劾郭勋及尚书张瓒、樊继祖,并举荐闻渊、熊浃、刘天和、王畿、程文德、徐樾、万镗、吕楠、魏校、程启充、马明衡、魏良弼、叶洪等人,得罪明世宗,谪山东布政司都事。诸被荐者皆夺俸。不久辞职归乡。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四十【生卒】:1503—1583 【介绍】: 明松江华亭人。字子升,号少湖,又号存斋。嘉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忤张孚敬,斥为延平府推官。累官为国子祭酒,迁礼部侍郎,改吏部。接见庶官,常咨边腹要害,吏治民情。寻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进礼部尚书。为严嵩所忌,度未可与争,乃谨事之,而精治斋祠迎帝意,嵩不能图。未几,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密疏发仇鸾罪恶,鸾因此诛。进武英殿大学士,改兼吏部尚书。四十一年,使邹应龙劾嵩子世蕃,勒嵩致仕,代为首辅。世宗卒,阶草遗诏,悉罢斋醮、土木等弊政,牵复言事得罪诸臣。后为高拱所扼,于隆庆二年致仕归。卒赠太保、谥文贞。有《世经堂集》。
号存斋华亭人官宰相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升,松江华亭人。嘉靖癸未赐进士第三,授编修,斥延平府推官,迁江西提学副使,召为司经局洗马,累官少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贞。有少湖集。维基
徐阶(1503年—1583年),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及思想家,官至内阁首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徐阶自幼善于读书,少年时期结识阳明学江右学派门人聂豹。他弱冠之年乡试中举,殿试联登探花,受到杨廷和极高的赞赏。嘉靖早年张璁执掌朝廷时,徐阶直言反对张璁的提议,被贬出京城。当时嘉靖帝因此刻石说「徐阶小人,永不录用」,而徐阶在地方督学十数年后,在夏言的帮助下回到京城。徐阶回京后先主事国子监数年,在内结识杨继盛等谏臣,随后辗转六部之间。他先后主事礼部、吏部、翰林院等重要机构,在翰林院结识了后来的重臣张居正、高拱等学生。徐阶随后依靠其出众的青词入直无逸殿,冷静处理了危在旦夕的庚戌之变,期间以礼部尚书之职负责北京城防,拖延敌军,成功保护京城不被攻入。他又改革了吏部、礼部、太医院所存在的旧弊,提高了他们的办事效率。于嘉靖三十一年入阁后徐阶因严嵩独断朝政,隐忍多年,最终取代严嵩的首辅之位,尽反严嵩之政,试图以“三语”政纲改良内阁的运作现状。嘉靖末,徐阶成功劝阻皇帝南幸承天府,叫停当地大兴土木;帝弥留之际,徐阶又劝其停服丹药,并将左右方士和相勾结的太监一体斩决。嘉靖驾崩后徐阶拟写了《嘉靖遗诏》和《隆庆登极诏》,在两张诏书下达后,朝野大臣都举手相贺,将此举和杨廷和所拟《嘉靖登极诏》被统称为正始正终第一政。但是,明人支大纶却批评徐阶说他只是依靠玄奇的青词入直,在任期间献媚讨好他人,没有做出任何政绩,只有到了隆庆时期才有所改善。嘉靖死后,由于早年辅佐穆宗有功,隆庆年间徐阶依旧担任首辅,他多次调和穆宗和外廷的矛盾,在两年中多次上疏阻止宦官(中官)获得更多的权力,于隆庆二年成功引退致仕。徐阶共入内阁十七年,元辅七年,从政长达四十余年,时人誉为“元臣”、“名相”。他不但足智多谋,本身度量、器识都是上品,受到冯梦龙等人的推崇;现代学者对其则多有争议,也有一些人对他持有肯定态度,如谭平先生认为徐阶对比与其学生张居正,更加沉稳也更少贪恋权位。徐阶在任内培养了张居正等政治家,在任期间试图改变内阁在朝廷中的位置,对后期内阁制度做出很大影响;同时又试用新晋官员用他的方法教导宦官,试图依靠义理让他们不成为刘瑾等人的后继者,也可以藉此改变宦官在朝廷的面貌和作用。另一方面,抗倭寇名将张经被冤杀,以及胡宗宪瘐死狱中,也都是徐阶所一手造就,甚至高拱与张居正日后不和,亦与徐阶不无关系。。在徐阶致仕后,由于家中子弟作恶多端,徐阶被牵扯其中,多次与牢狱只有毫厘之差,甚至不得不致书好友求救,高拱等人同时又以旧案诘难徐阶。直到万历十一年,徐阶于华亭家中逝世,赠太师、谥文贞。
人物简介
【生卒】:1516—1589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抑之,号裕春。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礼科给事中。劾严嵩党羽数人,被出为福建按察佥事,历湖广布政司参政,所在以清节著。严嵩败,召为南京太仆少卿,迁太常。隆庆时以疾归。万历中复起,官至南京吏部尚书。维基
袁洪愈(1516年—1589年),字抑之,号裕春,南京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嘉靖丙午解元,联捷进士。万历年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安节。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应天乡试中举第一名(解元);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联捷进士,授中书舍人,升任礼科给事中。他弹劾检讨梁绍儒阿谀攀附权贵,文选郎中白璧揽权卖官,尚书万镗、侍郎葛守礼没有尽到督察下属的职责。明世宗下诏痛责万镗、葛守礼,将白璧投入诏狱,梁绍儒被贬出京城。梁绍儒是大学士严嵩的亲信,严嵩因此大怒,授意吏部尚书吴鹏,将他调出京城,担任福建佥事。此后历任河南参议、山西按察司井陉兵备道副使。嘉靖四十年,担任山东提学副使;嘉靖四十二年,担任湖广布政使司左参政,均以清正廉洁著称。严嵩垮台,世宗召他担任南京太仆少卿。嘉靖四十四年,担任南京鸿胪寺卿。嘉靖四十五年,任南京太仆少卿。隆庆元年,担任南京太常寺卿。隆庆五年(1571年),因病回乡。万历十一年,出任原职。同年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升任右都御史,负责南京翰林院事务。万历十二年,担任南京礼部尚书。南京御史谭希思上奏抨击宦官、外戚,并请求遵循旧制,在内阁设置丝纶簿,在宫门设置铁牌。神宗下诏指派南京都察院负责勘查、问讯,打算以诬陷、期满罪名处理谭希思。袁洪愈已经改任别职,代替他的人还没到任,于是他详细陈述谭希思意见,在王可大《国宪家猷》和薛应旗《宪章录》两书中都有记载。神宗认为他的依据不是朝廷颁布的制书,仍然降下谭希思职务。不久袁洪愈上奏请求禁止私自拜见显贵,并极力陈述屯田荒废的害处,请求商人依法承担盐售,以免内地急速运送。朝廷讨论后都予以施行。万历十五年(1587年),任南京兵部尚书,改南京吏部尚书,同年冬辞职,加太子少保致仕。袁洪愈为官四十馀年,住所不曾增加一根椽木,出入朝廷均徒步而行。七十四岁去世,巡抚周孔教捐款将其安葬。赠太子太保,谥安节。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