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亓诗教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2—1619 【介绍】: 明山东掖县人,字文光,号吉亭。
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授乌程知县。
入为工部主事,改御史。
神宗时累官至刑部尚书,议事失帝意,引疾归。
家居十四年,复召为刑部尚书。
万历四十年,改署吏部。
时六部长官惟焕一人,累疏乞补,不报。
焕本无派别,惟素不喜东林,诸攻东林者乘间入之,所举措往往不协清议,被劾乞归。
四十六年,齐党亓诗教势盛,以焕为乡人老而易制,引为吏部尚书。
既至,一听亓诗教指挥,素望益损,寻卒。
维基
赵焕(1542年—1619年),原名赵宦,字文光,号吉亭,山东掖县人。万历年间吏部尚书。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甲子科山东乡试五十二名,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会试六十三名,廷试三甲九十一名进士,兵部观政,本年任乌程县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升工部主事,五年改任河南道御史,六年差巡按陕西茶马。万历元年(1573年)养病。三年复除江西道御史,巡按河南。五年回道管事,十二月巡视京营,七年京畿道刷卷,监试顺天乡试,次年监殿试,八年闰四月升任顺天府丞,十年十二月升大理寺左少卿,十一年二月升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十三年四月改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十四年二月署掌院篆,同年升工部右侍郎,十五年三月改吏部右侍郎,十六年十月升本部左侍郎,十七年七月以疾乞归,回籍调理。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起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九月称亲老乞休,以兄巡抚辽东右佥都御史赵耀回乡奉亲。十一月升刑部尚书。二十三年四月以疾乞休,准驰驿回籍。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八月起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二十七年五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赍捧回籍,十二月以疾乞休,不允。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二月起为工部尚书,以亲老乞在籍侍养,许之。后家居十六年,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四月再次召拜为刑部尚书,四十年二月署掌吏部尚书印信,八月改任吏部尚书。时明神宗怠于政事,曹署多空,「六卿止一焕在」。赵焕多次上疏要求增补官员,神宗皆“留中不报”。赵焕请求去职还乡,神宗又优诏抚慰挽留。九月,赵焕请求去职还乡,神宗仍下诏挽留。给事中李成名劾赵焕「党同伐异」,赵焕于是称疾不出。逾月终于请辞成功。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六月,起赵焕为吏部尚书,铨印暂付侍郎史继偕署掌,十一月赴任,四十七年(1619年)七月,辽东事起,萨尔浒之战大败,死四万馀人,开原、铁岭沦陷,北京震动。赵焕亲率群臣至文华门,「九卿伏阙」,坚请神宗急发兵饷。直到傍晚,神宗才遣太监传旨:「退。」然军机要务仍废置如故。赵焕再次上疏:「他日蓟门蹂躏,敌人叩阍,陛下能高枕深宫称疾谢却之乎!」此语竟为神宗所恶。其部属满考升迁,赵焕上疏请准,神宗又不理睬。十一月初二日,赵焕「郁郁卒」,享年七十八。明熹宗天启初,追赠太子太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3—1626 【介绍】: 明福建侯官人,字兆震,号青阳。尝为龙溪教谕。万历二十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迁礼部左侍郎。屡言政事缺失,帝不省。寻以侍养归。天启元年起为礼部尚书,以忤魏忠贤,乞归。为人端肃,风度严正。
维基
翁正春(1553年—1626年),字兆震,号青阳,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今福州郊区建新镇洪塘村)人,明朝状元,政治人物。
官至礼部尚书。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生,不善言谈,《明史》称他“风度峻整”,“见者肃然”,早年在奎光阁里读书,万历七年中式福建乡试举人,二十年(1592年)在龙溪教谕任内,以职官参试,擢进士第一。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拜礼部左侍郎,趁“万寿节”,向万历帝陈述“清君心、遵祖制、振国纪、信臣僚、实贤才、谨财用、恤民用、重边防”等8策。
万历四十年(1612年),给事中赵兴邦和亓诗教联合上疏弹劾正春,正春愤而辞职,帝不准。
天启元年(1621年)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疏劾魏忠贤24条大罪,被反劾,辞官归里。
天启六年(1626年)逝世。
崇祯初谥文简。

人物简介

维基
徐绍吉,四川保宁守禦所军籍,湖广平江县人。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四川乡试第二名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登乙未科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
万历三十年主晋府河东王朱慎键丧事,擢户科给事中,升工科右给事中,上言织造内监吕贵之罪。
四十四年十一月,升为吏科左给事中,署该科印务,再升吏科都给事中。
四十五年四月,升太常寺少卿。
四十八年二月,升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地方。
天启二年六月,山西巡抚徐绍吉屡以病请,部复,许之。
五年四月,起升原任山西巡抚徐绍吉为户部左侍郎。
六年闰六月,福建道御史李灿然疏参户部侍郎徐绍吉、职方郎中郑履祥窜入冯铨之幕,甘心依附,无非以铨能侵票拟之权,擅翻天之手,如吴殿邦横参巡方之公祖,则不难逐陈保泰以快其私,亓诗教欲锄异己之正人,则不难驱李徵仪、蔡国用以劝其驾。
今冰山溃矣,绍吉等淟涊就列,能无愧于心哉。
得旨:徐绍吉患得热中,投身去辅,营谋要地,尽丧生平,著冠带闲住。
郑履祥夙附权门,今夸入幕,驱除同辈,绾符职方;吴殿邦多事居乡,横参公祖,立逐豸绣,以快己私,都著削籍为民,当差仍追夺诰命。
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以户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督理京省钱法,不久以魏忠贤党,引退閒住。
陈显道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显道,四川重庆府合州铜梁县人。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初授推官,擢吏部稽勋司主事,四十年起复为验封司主事,升考功郎中,为亓诗教所逼离职。
周永春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金乡人,字孟泰,号毓阳。
万历二十九年进士。
以知县治绩优良,擢礼科都给事中,升太常少卿。
亓诗教为齐党之魁。
后为辽东巡抚,值丧败之后,调度军食拮据劳瘁,越二年罢归。
天启初言官追论开原失陷罪,遣戍。
有《殿诤录》、《兵机密纂》。
维基
周永春(1573年4月6日—1639年),字孟泰,号毓阳,山东金乡县城北关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山东乡试第十四名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会试第四十五名,三甲六十九名进士。授洪洞县知县,调阳曲知县,三十五年四月考选,三十六年八月授礼科给事中,三十八年六月升礼科右,四十年正月升兵科左,八月升礼科都,四十六年八月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数日后再升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次年因开原失陷,泰昌元年(1620年)丁祖母忧归,天启三年(1623年)因多次被弹劾,被逮入诏狱,六月遭遣戍充边。后遇赦免还乡,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初一卒于家。

人物简介

维基
熊江(16世纪—17世纪),字云邱,四川叙州府富顺县人,民籍。
熊江是熊迥之孙,为亓诗教门生,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成进士,获授黄冈县知县,擢升兵部主事,历任礼部仪制司主事、山东济南监军道参议、东昌兵巡道副使,任事精勤,卒于行间,崇祯帝诏赠太仆寺少卿。
李懋芳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懋芳(?
—1637年),字国华,号玉完,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浙江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扬州府兴化县知县,弭盗锄奸,洁己守正。
有黠胥进金,叱之胆裂。
场民某以女私人,自焚其庐,觅他尸投烬,以女死诳婿。
懋芳烛其奸,叱捕密侦,获女于所私家,邑颂神明。
岁大旱,飞蝗蔽天,懋芳潜祷,甘霖如注,蝗悉赴水,民乐有秋。
六载奏最,天启二年考选,擢福建道御史。
值内艰旋里,五年十二月服阕入都,复除山东道御史,疏论枢辅孙承宗糜费金钱,当关碌碌无一奇策,力求卸担,未奉明旨召还而擅离信地,中外惊疑。
又弹劾总兵马世龙、亓诗教、太常寺少卿赵兴邦。
点差巡青,值魏珰焰张,青厂灾,珰为麾救,廷臣皆称厂臣功,懋芳独归福主上,不及珰一字。
后差苏松,督学吴中,搜罗名宿,靡遗乡会,得人特盛。
时周延儒擅权,抗疏论其植党营私,蠹政害民,周胆悸,出懋芳南京刷卷,寻擢廷尉,狱多平反。
会流寇告警,崇祯八年,命代朱大典巡抚山东,护漕整旅,累建奇功。
适雨雹报灾,疏内有小人害君子句,又忤温体仁,劾去之,出其党颜继祖代抚。
廷议懋芳去留系东省存亡,交章推荐,会事迫不果覆。
逾年,懋芳卒于家。

人物简介

维基
任大冶(16世纪—1629年),字天卿,号九籥,浙江台州府宁海县墺娄乡人。
任大冶胸怀大志,领先同时代的诸生。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中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会试时,考官亓诗教对他的对策感到惊奇,觉得是刘蕡之后的人才而推荐他,但主考官史继偕觉得惊骇而置入三甲进士,获授无锡知县。
他在当地消灭豪强、清除积弊、谢绝请托,经常和权贵作对,被降为武昌教授,转为南京国子监博士,升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当时顾宗孟忤逆魏珰下刑部勘问,任大冶称病被刑部尚书周应秋强行起用,他说:「天日在上,讵可附会,予头可断,笔不可转也。
」不久外任庐州,查察民见疾苦、鼓励士民学习、禁止经商健讼,平反死囚冤狱,二州六邑的人民心悦诚服。
崇祯二年(1629年)他在任内去世,入祀庐州名宦,台州和宁海县祀乡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0 【介绍】: 明江西金溪人,字正甫,号静原。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御史,天启间先以攻击赵南星等,被魏忠贤矫旨褒纳,旋仍以忤珰罢。崇祯初起故官,以细事称帝意,累迁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然庸碌无能,无所建树。卒谥文恪。有《后乐堂集》、《周易汇解》。
维基
蔡国用(1579年—1640年),字正甫,号静原,江西金溪人,同进士出身。
蔡国用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进士。
由中书舍人擢御史。
天启五年(1625年)陈时政六事,诋叶向高、赵南星,而荐亓诗教、赵兴邦、邵辅忠、姚宗文等七人,魏忠贤喜,矫旨褒纳。
但不久即因事得罪魏忠贤,被罢官。
崇祯元年(1628年)后为工部右侍郎。
督修都城时,需石甚急,因建议取牙石用之,而受大用。
崇祯十一年(1638年)六月,朝廷要推举阁臣,蔡国用人望轻,并没有获得推荐,而由崇祯帝特旨任礼部尚书,入阁办事。
后累加少保,改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崇祯十三年(1640年)六月卒于官,赠太保,谥文恪。
明史》称蔡国用居位清廉谨慎,但与同列张四知皆庸才,碌碌无所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进贤人,字良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由知县擢兵科给事中,旋掌科事。疏陈时弊,言极危切。天启时,官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被指为东林党人,革职戍边。崇祯初,召还,累官至兵部尚书致仕。明亡后卒。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良,进贤人。万历辛丑进士,除长兴知县升礼部主事擢兵科给事中历官右佥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拜南刑部尚书改兵部尚书有绿雪楼槁
维基
熊明遇(1579年—1649年),字良孺(一字子良),号坛石山主人,江西南昌进贤北山人(今属江西南昌县泾口乡东湖村)。
万历二十八年庚子科江西乡试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联捷辛丑科三甲139名进士,三十三年任浙江长兴知县。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擢兵科给事中,多所论劾,疏陈时弊,言极危切。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礼科给事中亓诗教怀疑熊明遇与东林党通,上书弹劾他,建议将其外调。
后历任福建佥事、宁夏参议。
天启元年(1621年)以尚宝少卿进太仆少卿,不久,擢升南京右佥都御史,天启五年(1625年)被魏忠贤革职,并牵连汪文言案,被贬到贵州平溪卫。
崇祯元年(1628年)起复,任兵部右侍郎,次年进为左侍郎,迁南京刑部尚书,崇祯四年(1631年)任兵部尚书,次年清军入关劫掠,巡抚沈棨与中官王坤私自与清军议和,被给事中孙三杰弹劾,明思宗将其解职,不久以兵部尚书衔致仕。
致仕多年后又被人推荐起复为南京兵部尚书,改任工部尚书。
后因病归家,明亡后隐居不仕。
熊明遇在万历年间已与耶稣会人士庞迪我(Didacus de Pantoja, 1571-1618)、阳玛诺(Emmanuel Diaz, 1574-1659)、毕方济接触,并与徐光启往来。
对于西方科学有颇为深入的了解。
在福建佥事任内,他曾向方孔炤与方以智父子前展现他所接触的西学。
方氏父子与熊明遇曾一同登临游览太姥山并大谈西学,可说是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著作《格致草》和《则草》,是两部介绍西学的重要著作,于万历末年刊刻的《则草》是第一本由中国士人完成与出版的西学作品。
他又工诗善文,当时颇享盛名。
著有《南枢集》、《青玉集》、《格致草》、《绿云楼集》、《罗岕茶记》等。
乾隆四十三年(1778),《文直行书》与《绿雪楼集》被列入禁燬书。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