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乐韶凤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2—1644 【介绍】: 即朱由检。明朝皇帝。光宗子,熹宗弟。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天启二年,封信王。七年八月,以光宗遗诏嗣位。次年,改元崇祯。即位后,杀魏忠贤、客氏,毁生祠,赠恤天启间被害诸臣,定逆案,将阉党分别治罪。然自天启七年陕西农民起义爆发后,声势日大。崇祯二年,后金(清)兵首次入关迫京师,帝中反间计,杀督师袁崇焕。以后内困于农民军,外则无力御清。又刚愎自用,十七年中,用辅臣至五十人,杀兵部尚书二人、总督七人;初年不用宦官,既而以为文武均不堪用,乃复任宦官;理财则一再加派,名“剿饷”、“练饷”,合万历所加“辽饷”为三饷,于事无补,而深结民怨。自崇祯六年起,河南成为战区,以后更波及湖广、四川及江北各地,遂为燎原之势。清朝益强,尽占关外地,九年、十一年、十五年三次入关,兵锋曾远达海州、赣榆。十六年三月,李自成破京师,帝自缢死。南明谥思宗,清朝谥庄烈悯皇帝。
明诗纪事·甲签·卷一(上)
帝讳由检,光宗第五子。
天启七年,以信王入践大位,建元崇祯。
在位十七年,寇陷京师,殉社稷,葬思陵。
(沈寿世《破梦闲梦》:上经营天下十有七年,恭俭似孝文,英果类世庙。
白皙丰下,瞻视威严,声若洪钟。
读书日盈寸,手书逼似欧阳率更。
杜浚《变雅堂集》:烈皇帝作「松风」二字,大不盈尺,端劲轩翥,非一时文士笔力所及。
翰林记》:吴元年七月乙亥,先是,命选道童俊秀者充乐舞生,至是始集。
上御戟门,召学士朱升领之入见。
设杂乐阅试。
上亲击石磬,命升辨识五音。
升以宫音为徵音。
上曰:「何乃以宫作徵耶?
」 因命乐生登歌一曲。
上复叹曰:「古者作乐以和民声,格神人,而与天地同和。
近世儒者,鲜知音律之学,欲乐和,顾不难耶!
」其后命升等撰《圜丘》、《方丘》乐章,而朝享太庙诸乐章,则诏翰柞诸儒臣梁寅等分为之。
永乐元年九月,诏侍臣曰:「皇考功德隆盛,祖宗乐章未有称述,尔等其议为之。
」于是学士王景等拟述以闻,然竟未施行,盖缺典也。
静志居诗话》:魏乐府不成于曹、刘,而成于缪袭;晋乐府不成于潘,左、张、陆,而成于傅玄;宋乐府不成于鲍、谢,而成于何承天;北齐乐府不成于萧悫,而成于陆印;皆属恨事。
明洪武乐章率出四学士之笔,嘉靖乐章率出议礼诸贵人之词。
假孝陵改命伯温、季迪,永陵改命樨钦、君采,则其辞定远追奚斯、考父之盛,不若是懦钝矣!
田按:明初郊社朝庙乐章,孝陵御制之外,其可考者《圜丘》、《方丘》乐章,黄才伯谓命学士朱升等撰进。
余检梁寅《石门集》有《拟告天地乐章》。
是时,寅在礼局,承诏分撰郊社宗庙乐章,故有此作。
则撰乐章当不止寅一人。
王子充有《拟郊祀乐章》,顾谨中有《拟朝会乐章》,当亦此时作也。
《实录》:「洪武四年六月,吏部尚书詹同、礼部尚书陶凯制《宴享九奏乐章》成,上之。
其曲,一曰《本太初》,二曰《仰大明》,三曰《民初生》,四曰《品物亨》,五曰《御六龙》,六曰《泰阶平》,七曰《君德成》,八曰《圣道成》,九曰《乐清宁》。
先是,上厌前代乐章率用谀词以为容悦,其者鄙陋不称。
乃命凯等更制其词,既成,命协音律者歌之,谓侍臣曰:「所制乐章颇协音律,有和平广大之意。
自今一切流俗喧譊淫亵之乐,悉屏去之。
」六年,翰林承旨詹同、学士乐韶凤等上所制《释奠先师孔子乐章》。
」又:「历代帝王庙成,命钱宰撰乐章称旨。
」此皆可一一指数者也。
明初词人率多钜手,惜不得与于朝廷制作之列。
汪朝宗《凤池吟稿》有《大祀诗》,末云:「载歌《周颂》篇。
庸拟被乐章。
」颇致企羡之意。
至嘉靖一朝制作率出议礼贵人之手,竹之言信矣。
今录明一代乐章播诸坛庙朝宁者,取其有合雅制。
其当时拟制诸篇,亦附见于俊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名作,以字行,一字次知。为文醇正典雅,动有依据。尝著书十二篇,号为《东家子》。元末避兵吴中,尽弃他物,独载书两簏。张士诚廪禄之,旋以母病谢去。明洪武六年聘修《大明日历》,授编修,乞改太平府教授。召为国子助教,累擢司业,归卒于家。有《沧螺集》。
槜李诗系·卷六
作,字大雅,后以字行,更字次知,江阴人。至正末挈家避兵于吴,尽弃他物,惟载敝书两簏而已。张士试闻而廪禄之以母病谢去众为买田筑室于淞后为嘉兴府学教授遂寓居南湖明洪武六年用礼部尚书牛谅荐召修日历书成当授翰林编修以老病乞外除太平府教授八年选天下学官内任作与焉廷对第一授国子助教明年分教中都又明年召还又明年升司业作为文醇正谨严弗尚异同或数年不获一字及遇得意穷日夜笔砚不辍著书十二篇号东家子宋景濂比之法言通书诗亦奇僻古雅有沧螺集六卷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四
作字大雅,以字行,一字次知,江阴人。
洪武六年召修《日历》。
书成,除翰林院编修,以老病乞外,授太平府教授。
入为国子助教,迁司业。
有《沧螺集》六卷。
(《澄江诗选》:孙次知五言古实近东坡,七言律绝气味淳厚。
田按:洪武六年召修《日历》,宋濂、詹同为总裁官。
乐韶凤为催纂官,其与纂修者:吴伯宗、朱右、赵埙、朱廉、徐一夔、徐尊生、孙作。
逾年书成,凡一百卷。
濂等又言:「《日历》秘天府,人不得见。
请仿唐《贞观政要》,分辑圣政,自敬天至制蛮夷凡四十类,名曰《皇明宝训》,宣示天下。
」明人诗派欲祧宋、元而宗唐人,次知取径苏、黄,录诗至《沧螺》,亦空谷之足音也。)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四
庄字敬孚,常熟人。
洪武初以荐授翰林典簿,与修正韵。
寻迁礼部员外郎,擢福建右参政,转左参政。
(《闽书》:出宁越门二里曰横山,迤西为南台山,崇阜屹立,俯瞰巨潭,闽王无诸庙在焉。
庙循汉制,王西坐,夫人东坐。
洪武十年,布政使叶茂祷雨有应,以闻。
中书下礼官议,从神故封,称汉闽越王之神。
右参政瞿庄为文刻石,系以诗曰:「炎荒之隅闽海滨,赫熛照耀光郁分。
维王奕叶神禹孙,首驱虎豹锄荆榛。
殿此荒服保黎民,斡旋机轴转化钧。
讴歌来归赤帝尊,铁骑汗血趋昆仑。
手扶烈日开冥昏,彤弓玈矢昭殊勋,草木衣被生阳春,渐摩风教俗以淳。
秀民挺拔宣人文,甘棠蔽芾森若云。
翼翼遗庙今尚存,岁时报祀罗酒樽。
手荐蕙郁香芬,翕张造化参乾坤,神灵赫若搏桑暾。
」 田按:洪武八年二月,《正韵》成,凡十六卷。
纂修者:侍讲学士乐韶凤、宋濂,待制王僎,修撰李叔允,编修朱右、赵埙、朱廉,典簿邹孟达,典籍孙蕡、答禄与权,敬孚与焉。
其书大旨斥沈约为吴音,一以中原之韵更正其失,以古来相传之二百六部并为七十有六。
颇为通人所讥。
李宝之云:「国初顾禄为宫词,有以为言者,朝廷欲治之,及观其诗集,乃用《洪武正韵》,遂释之。
」时此书初出,亟欲行之故也。
然终明之世亦鲜有遵之者。
敬孚诗颇有风致,宋景濂称其文学蔚茂,应制诸作,率皆称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徽州府婺源人,初名书,字同文。元末以茂才异等举,除郴州学正。陈友谅用为翰林学士承旨。朱元璋下武昌,召为国子博士,赐名同。官至吏部尚书兼学士承旨,与宋濂等修《日历》,为总裁官。书成,致仕。卒谥文敏。有《天衢吟啸集》、《海岳涓埃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同文,初名书,婺源人。元末官郴州路学正,仕陈氏为翰林学士。承旨归附,赐今名,授国子博士,历吏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谥文宪。有集曰天衢舒啸。
明诗纪事·甲签·卷五
同初名书,字同文,婺源人。
元茂才异等,除郴州学正,仕陈友谅为翰林学士承旨。
太祖下武昌,召为国子博士,迁考功郎中、直起居注。
洪武初,进翰林直学士,迁侍读学士,进吏部尚书,寻为学士承旨、兼吏部尚书致仕,复起为承旨。
弘光时赠礼部侍郎,谥文宪。
有《天衢舒啸》。
(黄左《翰林记》:洪武六年,开局修《大明日历》。
十一月十五日,前御史中丞诚意伯刘基偕学士宋濂、詹同侍上燕乾清宫之便阁,同被酒而还。
时缮书监生黄昶在馆,同爱其有俊才,赋诗赠之,字大如斝。
少选奉御传宣召濂等赴右顺门,会上适乘步辇而至,同馀酲犹未解,上谓之曰:「卿醉犹未醒耶?
」同对曰:「臣虽醉、犹能赋诗赠黄秀才。
」谓昶也。
上曰:「诗何在?
」同对曰:「在史馆中。
」上顾濂亟取之。
既上奏,上笑谓濂曰:「朕即和同诗,卿当为朕书之。
」濂于是受命书焉。
濂归与昶言之,以为词坛盛事。
田按:同文早岁,虞伯生呼为才子,及遭遇明主,赐《方竹》之记,和赠人之诗,谈者诧为盛事。
要其天才俊发,咳唾琳琅,不虚也。
当时与吴浚仲,乐致和,宋景廉号中朝四学士,魏杞山诗所谓「詹吴宋乐皆时彦,撰述承恩昼夜同」也。
景濂之文,同文之诗,良足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