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邓文原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3—1303 【介绍】: 宋元间杭州崇德人,字师道。宋末曾举进士,累官太学录。入元,授杭州路儒学教授,擢福建廉访司知事。因荐,世祖遣使召问,入见,所对悉称旨,将重用之,固辞,遂授翰林直学士。迁庆元路总管府治中,行省檄按疑狱衢、秀,皆得其情。累拜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穆。有《养蒙文集》。
元诗选
伯淳,字师道,杭州崇德人。
少善书法,宋末应童子科,□宗命给巨笔大纸写之。
伯淳书天字在纸中间以进,诘之,对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宗喜,遂中选。
寻举进士,累除太学录。
元至元二十三年,用荐者言,授杭州路儒学教授,迁浙东道按察司知事。
二十八年,擢福建廉访司知事。
岁馀,召至阙下,论事数十条,皆当世急务,辞意剀切,世祖为之动容。
命至政事堂,将重用之,固辞。
授翰林直学士,谒告归,授庆元路总管府治中。
大德四年,即家拜侍讲学士。
明年造朝,扈从上都。
又明年卒,谥文穆。
师道称赵魏公孟頫为内弟,与巴西邓文原同直词林,情义款洽。
文原尝谓师道为文,耻尚钩棘,而春容纡馀,铿乎如金石之交奏,然不喜以藻翰自能,殁后无成稿。
其子河东宣慰副使采,长孙武康县尹炯,访求遗逸,釐为十卷。
蜀郡虞集为序,刊之右塾,时至正六年也。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师道,杭州崇德人。宋末举进士,官太学录。入元,用荐授杭州路儒学教授,累迁翰林直学士、庆元路总管府治中,即家拜侍讲学士。卒谥文穆。有养蒙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6—1302 【介绍】: 元大都人,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又号西溪子、寄直道人。世祖时曾官两浙转运使经历。辞归,居钱塘西溪,筑困学斋。起为江浙行省都事,后以太常寺典簿致仕。善诗文,工书画。尤工草书,酒酣吟诗作字,奇态横生,赵孟頫极推重之。有《困学斋杂录》、《困学斋诗集》。
元诗选
枢字伯机,渔阳郡人。至元间,以材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改江浙行省都事。意气雄豪,每晨出则载笔椟,与其长廷争是非。一语不合,辄飘飘然欲置章绶去,渔猎山泽间而后为快。轩骑所过,父老环聚指目曰:此我鲜于公也。及日晏归,焚香弄翰,取数十百年古鼎彝器,陈诸阶除,搜抉断文废款,若明日急有所须而为之者。宾至则相对吟讽林竹之间,或命觞径醉,醉极作放歌怪字,亦足自悦,见者以为世外奇崛不凡人也。公卿以词翰屡荐入馆阁,不果用,迁太常典簿。晚年懒不耐事,闭门谢客。营一室,名曰「困学之斋」,自号「困学民」,又号「直寄老人」。大德六年卒。元初,车书大同,弓旌四出,金、宋之故老,交相景慕,一时人物,称为极盛。伯机与李仲芳、高彦敬、梁贡父、郭佑之,皆以北人仕宦于南,俱嗜吟,喜鉴定法书、名画、古器物。而吴越之士因之引重,亦数人焉。伯机居钱唐时,吴兴赵子昂常貌其神,蜀郡虞伯生赞之曰:「敛风沙裘剑之豪,为湖山图史之乐,翰墨轶米薛而有馀,风流拟晋宋而无怍。」当时伯机文望,亦与子昂相伯仲云。
词学图录
鲜于枢(1256-1301) 字伯机,号困学民、寄直老人。大都渔阳(今天津蓟县)人。工诗文、词赋、散曲,善鉴定法书名画及古器物,而尤以书名家。善行草书,赵孟頫极推重之。有《困学斋集》。存词四首。
槜李诗系·卷五
枢字伯机渔阳人中岁始刻苦读书因号困学遂善词翰工行草虞集云渔阳吴兴巴西翰墨擅一代谓枢与赵孟頫邓文原也枢尝于废圃中得怪松一株移植之呼为支离叟朝夕抚玩温日观至其家醉即抱之或歌或泣又尝爱一蛮狮水滴乃汉物也偶坠其吸子于西湖水阁百计求之不得既他往三年复来忽获于水中以为神一时诗人多咏其事时浙省广济库岁以富户司出纳侵用官资者府判王某辄拘其妻子以小舟载之西湖趁逐游人收其奸钱纳官枢因作湖边曲云湖边荡桨谁家女绿惨红愁羞不语低回忍泪傍郎船贪得金钱强歌舞玉壶美酒不消忧鱼腹熊蹯弃如土阳台梦短去匆匆鸳锁生寒愁日暮安得义士掷千金坐令桑濮歌行露予阅顾玉山草堂集秋华亭扁联系枢所书自署槜李当亦流寓吾禾故为入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4 【介绍】: 元温州永嘉人,字宗海。幼力学,有令誉。以青田教谕,迁诸暨州学正。泰定帝时选充国子助教卒。工诗文,尤善于鉴辨古物。有《宗海集》。
元诗选
汉字宗海,永嘉人。
幼力学有令誉,以青田教谕迁诸暨州学正。
始拟北郊制宫悬于杭,众推汉董务,乐成,驿传上之,大臣以太祝荐。
延祐五年,待铨京国,辟功德使,授休宁县主簿。
将行,祭酒邓文原荐之,遂留止。
泰定元年春二月,选国子助教,四月,大驾北幸,用故事赴教上都。
八月还,九月三日卒居贤坊寓舍。
宗海于古今制度名物创作变易,年考月究,无或有爽。
赵文敏公号为鸿识,得古遗器书画,必宗海辨之乃定。
与司业虞伯生、博士柳道传友善。
其卒也,二君哭之甚哀。
鲁子翚志其墓,称其诗律书楷严缜有法,而慎悫不矜,非雅交莫克知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6—1327 【介绍】: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元诗选
桷字伯长,庆元人,宋同知枢密院事韶之曾孙也。
童子时有能文名,部使者举茂才异等,授丽泽书院山长。
大德初,阎复、程文海、王构交荐之,改翰林国史院检阅官。
时初建南郊,疏十议以进。
礼官推其博,多采用者。
擢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累进翰林待制、集贤直学士,同修国史。
至治元年,迁侍讲学士。
泰定初辞归,卒年六十有一。
赠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追封陈留郡公,谥文清。
伯长初师事剡源戴帅初。
稍长,在王深宁之门,复从舒岳祥游。
家固多藏书,又亲见中原文献,其学最为有本。
及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
家居以后,修辟南园故址,结小亭,读书其中。
翰墨所传,极于海内。
所著有《易说》、《春秋说》及《清容居士集》五十卷。
元兴,承金宋之季,遗山元裕之以鸿朗高华之作振起于中州,而郝伯常、刘梦吉之徒继之。
故北方之学,至中统、至元而大盛。
赵子昂以宋王孙入仕,风流儒雅,冠绝一时。
邓善之、袁伯长辈从而和之,而诗学又为之一变。
于是虞、杨、范、揭,一时并起,至治、天历之盛,实开于大德、延祐之间。
伯长没后二十馀年,会修宋、辽、金三史。
遣使者求郡国遗文故事,惟袁氏所传为最多。
故家文物,萃于东南,百年以来,流风未坠,论者以伯长实有功焉,良不诬也。
词学图录
袁桷(1266—1327)元代学官、书院山长。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庆元鄞县(今属浙江)人。有《清容居士集》。
甬上耆旧诗·卷三
字伯长袁氏最为世族公少负异才读先世遗书至穷日夜初事戴剡原稍长在王深宁先生之门复从舒岳祥游尽传诸公之学既家有赐书又亲见中原文献得接风流故其学最为有本以辟茂异授丽泽书院长用荐入国史院历翰林院直学士侍讲早引年归里公在翰林三十年上郊祀定制十议纂脩三朝大典酌定宪令疏请购宋辽金三代遗书一时制词碑版高文典册多出公手家居以后脩辟南园故址结小亭读书其中翰墨所传极于海内卒年六十二赠行参知政事陈留郡公自宋南渡而后吾乡学者以多识相尚文清得王氏之传其于近世礼乐之因革官阀之选次朝士大夫之族系九流诸家之略录俱能溯源执本得其旨归浙河以东于斯为盛公尝言余少读书有五失泛观而无择其失博而寡要好古人言行意常退缩不敢望其失懦而无立纂录故实一未终而屡更端其失劳而无功闻人之长将疾趋而从之辄出其后其失欲速而好高喜学为文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公所自责俱深中学者之弊故具述之至公殁二十馀年会脩宋辽金三史遣使者求郡国遗文故事唯公家上藏书数千卷足备典实至今袁氏尚盛余初选此集其后人即手钞世传遗草见示数百年文献未坠于地斯可谓故家矣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伯长,庆元人。举茂才异等授丽泽书院山长以荐累擢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历侍讲学士卒谥文清有清容居士集五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69—1329 【介绍】: 元宁国宣城人,字仲章,号云林。十岁能属文。初为池州齐山书院山长。成宗时中书奏授太常奉礼郎,上书言礼制,朝廷多采其议。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应奉翰林文字,累拜集贤直学士。有《云林集》。
元诗选
奎字仲章,宁国路宣城人。
自少以文学名,檄为池州路齐山书院山长。
秩满,授太常奉礼郎,擢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编修。
延祐初,迁江西等处儒学提举,入为翰林待制。
至治初,以母年垂九十,谒告归。
益治园池,莳花木,筑亭曰「爱日」。
兄弟奉母游宴其间,乡人荣之。
泰定中,母忧服阕,拜集贤直学士。
天历改元,命代祠北岳、济淮、南镇。
其明年春,还自会稽,以疾归故里之南湖,至秋疾愈。
十月朔旦早作,谓犹子师文曰:「吾夜梦作诗,有『竹树萧萧夹泉石』之句。
其末云『九转丹成生羽翼』,是何祥也?
」语已,泊然而逝,年六十一。
赠翰林直学士,追封广陵郡侯,谥文靖。
仲章为文,闳放俊傀,不狃卑近。
大德中,朝廷方议行郊祀礼,诸大臣以仲章识鉴清远,引置礼属,多所讨论。
其在词林,与元复初、袁伯长、邓善之、马伯庸、王继学、虞伯生辈相唱和,皆一时豪俊声名之士。
晚年萃撷诸礼书,欲定为一家言而未竟。
所著诗文有《云林小稿》、《听雪斋纪》、《青山谩吟》、《倦游集》、《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凡百二十卷,悉藏在秘府。
明弘治间,曾孙吏部郎元礼编其所存者曰《云林诗集》,刊行于世。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仲章宣城人元初官集贤直学士有云林集
般若空利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二
高昌总统有般若空利者,每谓学兼华梵,出入经论,世无能敌,用其国语,与济共译《小止观》,文采焕发,高昌为之赧然。
盖济与相处既久,习其梵音而义理通澈,涵泳胸中,故从事翻译,人以为艰者,济则有馀裕焉。
泰定元年,开法于万寿圆觉寺,浙河左右杰伟之士,奔走其室,唯恐后之。
明年盐官海岸(崩) ,居民惴惴,恐为鱼鳖,江浙行省右丞相脱驩甚忧之,祈禜于上天竺,请济亲履其地,建水陆无遮大会七日夜,济冥心观想,取海沙诅之,步率徒侣,遍为洒布,凡足迹所及,岸为不(崩),人多异之。
天历元年,分主显慈集庆寺两院,皆杭之名刹,处之泊然。
苏人竞欲致之,以币来聘。
主大德万寿寺,阅六寒暑,莘莘小子,多所造就。
至元五年,江南行宣政院选主会稽圆通,寺宇久废,钟鱼绝响。
济念父母之邦,欣然东归。
辟斋馆,乞糗粮,摄授徒众,多至数百人,寺为中兴。
历四载,还隐宝集,专修西方念佛三昧,当会心处,不知念而非念,非念而念也。
至正七年,济年已八十矣,钱塘诸名山耆宿凋谢,唯济岿然独存,故士人又以大普福起之,济坚卧不应,门人强之以赴。
居亡何,竟拂衣旋故邱,辟镜清阁以深憩焉。
因览诸家所注《首楞严经》,繁简失当,方将折衷其说,为之疏解,俄疾作,召四众至,以唯心净土惓惓为勉,有未喻其意者,厉声曰:“死生难,死生难。
”索觚翰,书偈而寂。
时至正十六年三月十日也。
世寿八十六,僧腊七十一,葬于里之峨眉山松花坞,生时所自卜者。
济梵貌魁硕,言词清丽,诸书过目,终身不忘,故其本末兼该,无所渗漏。
乡先达韩壮节公性,巴西邓文肃公文原,皆钦其道范,遗书殷勤,赞叹不已。
平生孜孜以流布教化为务,建法华本部百数十会,茍有召者,未尝不应,屡感祥符,花雨缤纷,然不自侈,出处语默如未离止观。
所著书有《四教仪纪正》及《天岸外集》若干卷,并刊行之。
弟子灵隐元净为状其遗行,徵宋文宪公濂为之铭,曰:“佛法正传,实推台衡。
大者铿鍧,万鼓齐鸣。
彼旁宗者,自谓孤撑。
以此较之,苍蝇之声。
猗与上师,义观两融。
剋期破障,息念归宗。
煌煌神公,心与之通。
授以如意,无碍弗攻。
水虫鼓浪,涯岸善(崩) 。
凝神冥漻,咒沙为兵。
变化倏忽,风霆流形。
双足所蹑,凝如坚城。
此愿力故,非由外假。
妙经之宣,集于兰若。
天亦雨华,缤纷而下。
有感而应,理无愆者。
般若光中,无非妙相。
一鉴之明,实含万象。
生既不来,死亦非往。
何必兴嗟,涉有情想。
青山崔崔,流泉在下。
回景歛英,绝斥邪窳。
万松作花,黄金满坞。
舍利斯藏,永奠终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南康人,字可玉,号松瀑,又号狷叟。少多疾,父母强使为道士,所居室多唐宋杂迹。善诗。有《松瀑集》。
元诗选
石翁,字可玉,号松瀑,南康人。
世儒,家居庐山下。
少多疾,父母强使为道士。
所居室多唐、宋杂迹。
间疾作,闭户反复在手。
疾止危坐若思。
客至驰辩荣辱,石翁闭目不复答,人多咎之,因自号曰「狷叟」。
年几六十而死,常自作墓铭。
邓善之谓其学典丽该洽,贯儒名老而同归。
文章由古训诫,诚若拟金石而奏《韶濩》。
袁伯长称其静而不驰,溢于哀忿,砥砺志节,有古逸民之风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4—1344 【介绍】: 元龙兴富州人,字曼硕。家贫力学,贯通百氏,有文名。仁宗延祐初,程钜夫、卢挚荐于朝,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凡三入翰林。文宗时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以教勋戚大臣子孙,帝恒以字呼之而不名。与修《经世大典》。顺帝元统初,迁翰林待制,升集贤学士。及开经筵,升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诏修辽、金、元三史,为总裁官。留宿史馆,朝夕不敢休,因得寒疾而卒。谥文安。傒斯平生清俭,文章严整简当,诗尤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有《揭文安公集》。
元诗选
傒斯,字曼硕。
龙兴富州人。
幼贫,读书刻苦。
大德间,稍出游湘汉。
湖南帅赵淇素号知人,谓之曰:「君,他日翰苑名流也。
」程钜夫、卢挚先后为宪长,亦皆器重之。
钜夫因妻以从妹焉。
延祐初,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
天历初,开奎章阁,首擢授经郎,与修经世大典。
累进翰林侍讲学士,同知经筵事。
至正初,诏修宋、辽、金三史,与为总裁官。
卒年七十一,追封豫章郡公,谥曰文安。
曼硕初入史馆,平章李文忠公孟读其所撰《功臣传》,叹曰:「是方可名史笔。
若他人,直誊吏牍耳。
」既复受知于王枢密约、赵承旨孟頫、元学士明善。
东南文望如四明袁桷、巴西邓文原、蜀郡虞集,有盛名公卿间。
曼硕与清江范梈、浦城杨载继至,翰墨往复,更相酬唱。
曼硕在诸贤中,叙事严整,语简而当。
一时朝廷典册,及元勋茂德当得铭辞者,必以命焉。
殊方绝域,共慕其名。
得其文者,莫不以为荣。
善楷法,尤工行草。
诗长于古乐府选体,而律诗长句伟然有唐人风。
所著曰《秋宜集》。
虞学士评其诗,谓「如三日新妇」,又谓「如美女簪花」,殆即史所称清婉丽密者欤!
黄鹤楼志·人物篇
揭傒斯(1274—1344) 元代文学家。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县)人。由布衣经举荐而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参与纂修《皇朝经世大典》等,卒后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善散文,又能诗。山阴程巨夫为湖北宪使,奇其才,曾妻以从妹使其久客武昌。多次游赏黄鹤楼(或黄鹤楼故址),留有《别武昌》《梦武昌》等诗。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曼硕,龙兴富州人。以荐授翰林国史编修官迁翰林应奉累进侍讲学士同知经筵至正初诏修宋辽金三史充总裁官卒谥文安所著有秋宜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8—1348 【介绍】: 元绍兴诸暨人,字止善。为人尚气节,读书务明理致用。起家为吏。后历两浙都转运盐使司、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核减盐引,除运船为风所败者之粮。迁江浙行省检校官,迁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奸人诬两省民巨额迹避田赋,艮皆破其诳妄。后以淮东道宣慰副使致仕。
元诗选
艮字止善,绍兴诸暨人。
少受业郡庠,笃行励学。
淮东廉访司辟为书吏,考满,调庐州录事判官。
淮东宣慰司辟为令史,再调峡州路总管府知事,又辟江浙行省掾史,历建德县尹,除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经历,改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迁江浙行省检校官,除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在任岁馀。
以中宪大夫、淮东道宣慰副使致仕。
至正八年卒,年七十一。
止善弱冠游钱唐,与浦城杨仲弘、鄜州刘师鲁友善。
论诗务取法古人之雄浑,而脱去近世萎薾之习。
间挟其所为文登诸大老之门,最为牟隆山、胡汲仲、穆仲、赵子昂、邓善之所赏识。
拂衣归田后,家食者五年。
扁所居曰「止止斋」,仍自号鴳游子以见其志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8—1344 【介绍】: 元平江路人,字翼之,号江村民。武宗至大中署吴县儒学教谕,受代后,不复出。工书,篆隶真行小草无不精绝。有《江村先生集》。
元诗选
钱教谕良右(一作祐)良右,字翼之,平江人。
言谈举止,济济有儒者意。
吴兴赵孟頫、巴西邓文原遇之尤厚,数引拔之,良右殊无仕进意。
至大中,署吴县儒学教谕。
已代去,辄不复出。
閒居三十年,一室萧然,坐客常满,咏歌酣嬉无虚日。
聊城周驰举良右宜在馆阁,未报。
会被旨择工于书者,俾书《农桑辑要》、《大学衍义》,有司悉起良右以应令,竣事。
交章荐,亦不报。
至正四年以疾卒于家,年六十七。
有诗文杂著若干卷,虞学士集为之序。
翼之于古篆、隶、真、行、小草无不精绝,豪家贵人往往传藏以为珍玩。
或有所挟而强使为之,虽百金弗顾也。
晚自号江村民人,因以江村先生称之。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吴郡人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