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谦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2—1293 【介绍】: 金元间广平永年人,徙汝州鲁山,字文炳,号鹿庵。金哀宗正大四年进士,不就官。肆力于经史百氏,文辞宏放,浩无涯涘。避兵淮、襄间,为南宋小吏。金亡后北归,寓河内,东平总管严实迎之为师。世祖即位,拜益都等路宣抚副使,寻以疾免。李璮以礼延致之。及璮谋反蒙元,磐脱身入京。拜翰林直学士。迁太常少卿。时朝仪未立,磐上疏言之,仪制始定。后以资德大夫致仕。磐资性刚方,每奏对,必以正,帝尝以古直称之。卒谥文忠。
元诗选
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徙居汝之鲁山。
登金至大四年经义进士第。
元中统初,擢益都等路宣慰副使。
顷之以疾免,乐青州风土,乃买田渳河之上,题其居曰「鹿庵」,有终焉之志。
师围济南,授参议行中书省事,迁翰林直学士,出为真定宣慰使。
至元元年,复召入翰林,兼太常少卿,进拜承旨,累乞致仕,不许,年八十二,始遂所请。
三十年卒,年九十二。
赠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洛国公,谥文忠。
文炳人品高迈,气概一世,尝曰:文章以自得不蹈袭前人一言为贵。
又曰:为学务要精熟,当镕成汁,泻成锭,团成块,按成饼。
故其文词波澜宏放,浩无津涯。
李野斋称其为文冲粹典雅,得体裁之正,不取尖新以为奇,不尚隐僻以为高。
诗则述事遣情,閒逸豪迈,不拘一律。
其居翰林也,持文柄者馀二十年,天下学士大夫想闻风采,得从容晋接,终身为荣。
元初开国诸公,未有出其右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涿州人,字处道,号疏斋。仕至翰林学士。博学有文思,元初称能诗者,以挚与刘因为首。散曲为元初大家。有《疏斋集》。
元诗选
挚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涿郡人。
至元五年进士,博洽有文思。
累迁少中大夫、河南路总管。
真人吴全节代祀岳渎,过洛阳,嘉其治行,力荐之。
大德初,授集贤学士、大中大夫。
出持宪湖南,迁江东道廉访使。
复入为翰林学士,迁承旨卒。
所著曰《疏斋集》。
元初,中州文献,东人往往称李、阎、徐,推能文辞有风致者曰姚、卢,盖谓李谦受益、阎复子靖、徐琰子方、姚燧端父及疏斋也。
而推诗专家,必以刘因静修与疏斋为首。
钱唐张雨谓《疏斋集》校官本读之一过,生风凛然。
赵郡苏天爵曰:国家平定中原,士踵金、宋馀习,率皆粗豪衰苶,涿郡卢公始以清新飘逸为之倡。
延祐以来,则有蜀郡虞公、浚仪马公以雅正之音鸣于时,士皆转相效慕,而文章之习,今独为盛焉。
临川吴澄曰:涿郡卢学士所作古诗,类晋清言,古文出入《盘诰》中,字字土盆瓦缶,而倏有三代虎蜼瑚琏之器,见者莫不改视。
疏斋尝著《文章宗旨》云:大凡作诗,须用《三百篇》与《离骚》,言不关于世教,义不存于比兴,诗亦徒作。
又云:清庙茅屋谓之古,朱门大厦谓之华屋可,谓之古不可。
太羹玄酒谓之古,八珍谓之美味可,谓之古不可。
知此可与言古文之妙,极与临川之论相合,亦即疏斋自言其得力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4—1326 【介绍】: 元东平平阴人,字伯宗,号果斋。
李谦弟子。
世祖至元末,以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修《世祖实录》。
历翰林待制、国子祭酒,夙夜孳孳,惟以教育人材为心。
官至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
告老归。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伯宗,号果斋,东平平阴人。以荐应奉翰林,累官国子祭酒,历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5—1333 【介绍】: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
李谦弟子,笃于学问。
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
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
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
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
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
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
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元诗选
伯启,字士开,济宁砀山人。
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改江阴路经历,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廉访浙西,遂引年归。
乡人贤之,表所居为曹公里。
天历初,起使淮东,拜陕西诸道行台御史中丞。
喟然曰:「吾年且八十,尚忘知止之戒乎!
」辞疾不起,天下之士高之。
至顺三年,子震亨殁于常州,伯启往拊之。
其明年卒,年七十九。
赠河南行省左丞,追封鲁郡公,谥文贞。
所著诗文有《汉泉漫稿》十卷,子复亨所编。
士开弱冠,从学于李文正公谦
其筮仕幕僚,江南初定,里居乡寓,大夫士殷集,公馀每与陆宪使垕、史总管孝祥、陆文圭辈讲磨义理,诗咏酬答,未尝废滞府事也。
遭遇承平,扬历清望,宦辙所至,多寄寓纪述之辞。
如《村居》云:「露坐分藜榻,郊行解葛衣。
」《宿吕梁》云:「澹烟新店舍,斜月旧河山。
」《赠周可山》云:「立谈千古意,坐占一生间。
」《嘉祥道中》云:「积水不胜流水碧,远山翻比近山青。
」《乡饮礼罢次诸公韵》云:「十年人事成今古,数老天留载典刑。
」《除夜》云:「去岁关心如昨日,平明回首又东风。
」《江阴咏怀》云:「山色欲冥知雨信,岸痕齐剥记潮生。
」欧阳文公以为思致敏赡,襟韵朗夷。
临文抒志,造次天成。
斯足以称其为人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法海,姓于氏,固陵人。
祖尝任光化军节度使,昆季联镳,门多贵显,家赀巨万。
值兵燹离散,时海才弱冠,遁迹魏博间,至馆陶东北舍馀地,得招提故基,曰“白佛堂”。
榛莽蒙蔽,芟而除之,结茅以处,得念佛三昧,昼夜寒暑,不为变易。
岁在甲辰二月,遇师披剃,如宝珠出泥,光溢众目。
于是缁俗听信,力宏是愿,相与住持,踰六十晦。
中起演法之堂,斋僧之室,香厨库囷,以次俱新,揭其额曰“净土院”。
时中书右丞严公总管东平,乃具书疏,请诣郡之四禅寺,徒众云聚,亦复如是。
乃创为绘塑,大雄、萨埵、护法神将,百有馀躯,华光灿显。
丁未,僧录云公同众比丘请主开元,自是法缘洪振,众悉归依。
居无几何,东振齐鲁,北抵幽燕,西踰赵魏,南距大河,莫不闻风趋赴。
其送施者,朝暮不绝,资贿衣物,积如邱阜。
于是乃重修雷音堂、文殊殿、方丈寮舍、钟楼廊庑,百有馀间,四方下院三百馀处。
剃度小师千有馀人,俗素豪士受持三归者,莫知其数。
前后斋僧,几千百万。
给缯纩以赈单贫,设糜粥以饲饥馁。
慈悲方便,靡所不至。
国师法云闻其道价,特赐号曰“明慧大师”。
一日宴居,语诸徒曰:“吾欲韬光,宜何而处?
”有近待曰:“泰山竹林,古迹犹存,山水佳丽,人境幽僻,可作终焉之计。
”海闻之告密窃记,异日弗辞,只影曳杖,独跨宝峰,达斯古础。
折草为庐,苟避风雨,宴坐习禅,方遂雅怀。
于是岩花争秀,野鸟声喈,云山以之变色,幽谷为之生春。
未及旬日,门徒缁素蹑踵相觅,愿奉衣餐者,继日不辍。
奉高一郡,莫不归崇。
居之未久,云徒既众,欲广其厦,奄示维庥,召诸弟子,付以衣盂曰:“吾缘尽矣,树此兰若。
功输尔辈,勿忘吾瞩。
”言讫,移时而逝。
自兹以降,五世相继,排肩戮力,方始见成。
能仁有殿,祖真有堂,云宾有舍,香积有庖,三门挟库,悉皆备矣。
复以馀力,树松塞户,植竹封窗。
又抉川流,萦纡而通诸庭宇,沧浪而贯诸阶除。
漱石砌以便汲烹,灌蔬圃而滋生长。
㳬归大壑,复入湍流。
瀑作水帘,崖悬百丈。
浍集龙池,湛碧千寻。
逼之则毛寒,过之则胆战。
真所谓遁世之桃源,栖心之福地矣。
历历勤苦,后不乏人,而乙乙萌虇,实自海始。
海春秋三十有九,僧夏一十有七,依法茶毗,起塔灵台。
翰林侍读学士同修国史野斋李谦为之记,具详《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