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吴师道

相关人物:共 17 位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6—837 【介绍】: 唐宜州华原人,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德棻后裔。宪宗时,以能为辞章,尤善笺奏制令,进中书舍人。以与皇甫镈、李逢吉结党逐裴度,出为华州刺史。元和十四年,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时进门下侍郎,出为宣歙观察使,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敬宗时迁宣武节度使,召为尚书右仆射,拜彭阳郡公。所至皆有善政。卒于山南西道节度使。谥文。有《漆奁集》,又选有《元和御览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6—837 字壳士,别号白云孺子,排行四。
其先敦煌(今属甘肃)人。
家于太原(今属山西)。
德宗贞元七年(791)登进士第,为桂州、太原从事。
宪宗元和年间入朝为右拾遗,累官至河阳节度使。
元和十四年(819)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因亲吏脏污事发,贬宣歙观察使,再贬衡州刺史。
文宗大和末为尚书左仆射,封彭阳郡公。
卒于山南西道节度使任所,谥文。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五。
令狐楚才思俊丽,与刘禹锡、李逢吉、广宣唱和甚多。
曾向朝廷奏进张祜诗卷,又向李商隐传授骈文。
其诗“宏毅阔远”(《吴礼部诗话》),尤长于绝句。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续拾》补2首,题2则。
唐诗汇评
令狐楚(766-837),字悫士,祖籍敦煌(今属甘肃),实居并州(今山西太原)。贞元七年(791)登进士第。授校书郎。桂管观察使王拱辟为从事。佐太原节度使府,历掌书记、节度判官。元和初,入为右拾遗、礼部员外郎。丁父忧。免丧,为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十三年出为华州刺史,转河阳怀节度使。十四年拜相,十五年贬为宣歙观察使,再贬衡州刺史,量移郢州。长庆四年,自河南尹迁宣武军节度使。大和二年,入为户部尚书,历东都留守及天平、河本二镇。入为吏部尚书,迁尚书左仆射、领盐铁转运事。开成初,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楚工诗,长于乐府。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又与刘禹锡唱和诗《彭阳唱和集》三卷,与李逢吉唱和诗《断金集》一卷,均佚。元和中编《御览诗》一卷进呈,今存。《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九
楚字壳士。燉煌人。自言十八学士德棻之裔。贞元七年进士。元和十四年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穆宗朝罢为宣歙观察使。敬宗文宗朝历宣武天平河东节度使。大和七年入为吏部尚书。转太常卿。进左仆射。封彭阳郡公。开成元年拜山南西道节度使。卒年七十二。赠司空。谥曰文。子绹贵。累赠至太尉。

作品评论

吴礼部诗话
武元衡、令孤楚皆以将相之玺,声盖一时,其诗宏毅阔远,与灞桥驴子上所得者异矣。
升庵诗话
令狐楚与王涯、张仲素同时为中书省舍人,其诗长于绝句,号“三舍人诗”,同为一集。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柏,字茂卿,号南塘,天台(今属浙江)人。
王柏长上蔡书院时,曾录柏《夙兴夜寐箴》教诸生(《吴礼部诗话》)。
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杜去轻,字端甫,号紫岩,兰溪(今属浙江)人。旃(一一四四~?)子。善书,有文名。有《紫岩集》,已佚。事见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上。
全宋文·卷七九九五
杜去轻,字端父,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旃子。
有文名,工书画,不事举业。
元吴师道礼部集》卷一六《杜端父墨迹》,《万姓统谱》卷七七,《宋诗纪事补遗》卷七三,《宋元学案补遗》卷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万哲,字愚公,仙居(今属浙江)人。
与释清壹、陈仁玉(碧栖)有唱酬。
事见《吴礼部诗话》。
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杨景,字如晦,颍昌(今河南许昌)人。
尝为洛阳工曹(宋胡稚注《简斋诗集》卷七《谢杨工曹》)。
又曾入鄜延幕府(《吴礼部诗话》)。
今录诗十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保暹,字希白,金华(今属浙江)人。
普惠院僧。
真宗景德初直昭文馆,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
有《处囊诀》一卷(元吴师道敬乡录》卷一四),已佚。
今录诗二十五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8—1075 【介绍】: 宋相州安阳人,字稚圭,号赣叟。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右司谏,疏罢王随、陈尧佐、韩亿、石中立等四人。益、利岁饥,为体量安抚使,缓赋调、逐贪吏、汰冗役,活饥民九十万。宝元间进枢密直学士、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久在兵间,名重一时,天下称韩范。后召为枢密副使,与范仲淹、富弼同时登用。庆历新政败,出知扬州,徙郓州、定州。嘉祐中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仁宗有疾,琦力请立皇嗣。英宗即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英宗病重,又力请建储。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寻改判永兴军、相州等地。卒谥忠献。有《安阳集》。
全宋诗
韩琦(一○○八~一○七五),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
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
初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不久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右司谏。
宝元初西夏事起,为陕西安抚使,久在兵间,功绩卓著,与范仲淹并称“韩范”。
庆历三年(一○四三)为枢密副使,与范仲淹、杜衍共主持新政,庆历五年新政失败,出知扬州,徙郓州、成德军、定州、并州。
嘉祐元年(一○五六)为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英宗即位,仍为相,封魏国公。
神宗立,琦坚辞相位,出判相州,建昼锦堂。
不久再次经略陕西。
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复请归相州。
河北地震、黄河决口,徙判大名府,充安抚使。
后因反对青苗法,与王安石不合,熙宁六年还判相州。
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
有《安阳集》五十卷。
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八宋李清臣《韩忠献公琦行状》,《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韩琦诗二十一卷,以明正德九年安阳张士隆河东行台刻《安阳集》为底本,校以明安成尹仁校本(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又从《吴礼部诗话》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韩琦(1008-1075) 字稚圭。相州人。弱冠举进士第二名。蚤有盛名,识量英伟,论者以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有《安阳集》,词存五首,见《能改斋漫录》及《青箱杂记》。
全宋文·卷八三二
韩琦(一○○八——一○七五),字稚圭,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天圣五年擢进士甲科,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累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元昊反,历陕西安抚使,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秦凤经略安抚使、观察使,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同除枢密副使,时称「韩、范」。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扬州,徙郓、定、并、相等州。嘉祐元年除枢密使,三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封仪国公。立英宗,加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平章事,进封卫国公,再进封魏国公。英宗崩,又被顾命立神宗。固请罢相,乃以节度使兼侍中判相州,复为陕西、河北等路安抚使,判永兴军、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后极言青苗不便,请解四路安抚,还判相州。熙宁八年六月卒,年六十八,谥忠献。政和五年,加封魏郡王。著有《二府忠论》五卷、《谏垣存稿》三卷、《陕西奏议》五十卷、《河北奏议》三十卷、《杂奏议》三十卷、《安阳集》五十卷等。事迹详神宗御制《两朝顾命定策元勋碑》、佚名《韩魏王家传》(《安阳集》附录),《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励,字深道,长乐(今属福建)人(《吴礼部诗话》)。
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
哲宗绍圣间历淮南、两浙转运副使(《摛文堂集》卷四《朝散郎淮南运副张励可两浙运副制》)。
徽宗崇宁中以集贤殿修撰知洪州(清乾隆《南昌府志》卷二一)。
政和元年(一一一一),知福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
三年,移知广州、建州。
有诗二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二、二六。
全宋文·卷二五二六
张励,字深道,福州长乐(今福建长乐)人。熙宁六年进士。哲宗时曾为淮南转运副使、两浙转运副使。崇宁初以朝散郎权发遣陕州军府;政和二年以朝请大夫知福州,次年春移知广州,七年知济南;重和二年以集贤殿修撰知洪州。有诗集二十卷。见慕容彦逢《朝散郎淮南运副张励可两浙运副制》(《摛文堂集》卷四),《淳熙三山志》卷二六,《宋史·艺文志》七,及其自撰诸文,并参《北宋经抚年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2—1151 【介绍】: 宋婺州兰溪人,字茂明,号香溪。高宗绍兴元年,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国,不起。闭门讲学,弟子数百人。有《香溪集》。
全宋诗
范浚(一一○二~一一五○),字茂明,兰溪(今属浙江)人。
学者称香溪先生。
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举贤良方正,不起,闭门讲学。
朱熹以浚所撰《心箴》全载入《孟子集注》,由是知名。
二十年卒,年四十九。
遗文由其侄端臣编为《香溪先生文集》二十二卷。
事见本集吴师道后序、明童品《香溪先生传》。
 范浚诗,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明万历十三年刊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全宋文·卷四二七一
范浚(一一○二——一一五一),字茂明,世称香溪先生,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祖上多居膴仕,浚绝意仕进。绍兴初举应贤良方正试,以秦桧当国辞不赴。讲学授徒,学生至数百人。潜心学问,精研六经诸子史传,所作词赋辞高意古。尝撰《策略》二十馀篇,皆经国之要务。绍兴二十一年卒,年五十。见童品《香溪范先生传》(《范香溪先生文集》卷首),《金华贤达传》卷八,《金华先民传》卷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金似孙,字叔肖,号兰庭,兰溪(今属浙江)人。
之焱(淳祐七年进士)子。
少工举子业,文科既废,遂一意于诗。
事见《吴礼部集》卷一六《金兰庭诗后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人,字叔肖,号兰庭。少隽敏强记,工举子业。为诗清新警拔,有思致,善讽切人,又傲俗寡交。好使酒,多与人忤。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