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余载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馀干人,字景程。
赵汝愚曾孙。
少学于饶鲁。
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冗官二十余载
度宗咸淳末知吉州,加直秘阁。
元兵至,吴国定率援军留安吉,竟开南门引元兵入城。
城陷,良淳自缢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4—1315 【介绍】: 宋福州宁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号石堂,又号惧斋。从韩翼甫游。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开门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受聘主云庄书院,又留讲鳌峰、饶广,在德兴初庵书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众。其学以真知实践,求无愧于古圣贤而后已。有《周易解》、《尚书补微》、《四书句解钤键》、《字义》等。
元诗选
普字尚德,别号惧斋。
福宁州之宁德人,居石堂山下,淳熙间,朱紫阳尝过石堂,异其风土,曰:「后数十年,此中当出儒者。
」普生淳祐甲辰,鹧鸪百数绕屋。
七岁时,坐田间,有白鹭飞止。
有士人戏语之曰:「汝能赋一诗乎?
」应声曰:「我在这边坐,尔在那里歇。
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
」士人奇之。
稍长,闻韩翼甫倡道浙东,翼甫派出辅氏,而原于考亭。
遂负笈往游。
宋亡,绝意仕进。
朝廷三使辟为本省教授,不起,隐居授徒。
四方及门岁数百人,馆里之仁峰僧舍,至不能容。
大德初,建州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勿轩延讲鳌峰,寻讲德兴之初庵书院。
晚居莆中十有八年,延祐乙卯卒于家,年七十二。
学者称石堂先生。
所著《字义》、《四书句解钤键》、《学庸旨要》、《孟子纂图》、《周易解注》、《易说》、《书传补微》、《四书五经讲义》、《浑天仪论》、《天象赋》、《咏史诗断》,凡数百卷。
明嘉靖间,宁德训导浮梁闵文振访于其家,采之诸载,订汇为二十二卷,曰《石堂先生遗稿》,知县事揭阳程世鹏刊行于世。
出石堂门者如韩信同、杨琬、余载、黄裳辈,并以正学为时所宗云。
全宋诗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为本省教授,不起。隐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为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人物简介

沧海遗珠
沈联芳,字蕺山,江苏元和县监生,嘉庆六年(1801)莅任青县知县,兴利别弊,不厌计求,维时适值,河溢被水,次岁旱蝗沧静间,均优免征赋,独未及青,公条分缕晰,慷慨请令,咸为感动,专折入告,卒邀恩泽,又以县志修于康熙十二年,已历百余载,戴捐俸作,倡偕同志,于嘉庆八年修葺成书,而于河道尤为考历精详焉。

人物简介

沧海遗珠
王嘉言,字孔彰,号慎斋,沧州东光人。
嘉靖三十七年(1558)举人,四十四年(1565)进士。
选庶常,授浙江道监察御史。
以得罪高拱迁通州知州,转任夔州府同知、泸州知府。
后升礼部仪制司。
又以忤尚书潘晟出知山东濮州。
丁忧后悠游林泉二十余载,卒年七十,入祀乡贤。
著有《四书讲义》《太史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孔彰,东光人。嘉靖乙丑进士,选庶吉士改御史外历夔州知府有王大史集
维基
王嘉言(1533年—?),字孔彰,号慎斋,直隶河间府景州东光县人,民籍。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科顺天乡试第九十三名举人,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一百三十九名,二甲第十五名进士。通政司观政,改庶吉士,隆庆元年(1567年)三月授浙江道御史,巡视工程,九月升通政司右参议,乞告,改尚宝司卿,三年(1569年)三月降泰州知州,五年(1571年)五月升夔州府同知,万历二年(1574年)正月升南京户部郎中,三月调南京礼部郎中,六年(1578年)二月降濮州知州,终养归。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周岸登(1872-1942) 字道援,号癸叔、二窗词客,四川威远人。历任广西阳朔、苍梧知县及全州知州。辛亥革命后任四川会理、莲溪等县知事,未几赴赣,先后任宁都、清江、吉安等县知事及庐陵道尹。民国间历任安徽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教授。有《蜀雅》、《梦碧簃曲稿》、《戏剧新花子拾金》。
蜀雅
1872-1942,字道援,号癸叔,威远一和乡人。1892年中举,历任广西阳朔、苍梧两县知县,全州知州。辛亥革命后,先后任四川省会理、蓬溪,江西省宁都、清江、吉安等县知事,江西省庐陵道尹。周岸登工于词曲,兼善诗赋。词风崇尚吴梦窗,自号“二窗词客”。博学专精,其作品“博雅矜炼,语出已铸,律细韵严,气度弘远”。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他依然辞官,赴厦门大学讲授词曲,编著《唐五代词》、《北宋慢词》讲稿。1931年秋,任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双十节填《六州歌头》词一首:“年年国庆,都不是今番。悲风满,旌旗卷,广州边,雨声酸。杂迷人声怨……仗吾人群起,整顿好河山,百日青天。”同年,还勘定出版了他的词集《蜀雅》12卷,收词370首,以及《蜀雅别集》2卷,收词213首。1932年,到重庆大学讲授词曲与金石学,编《金石学讲稿》。1935年,转四川大学文学院执教。1938年,闻台儿庄大捷,立成《破阵乐》词一首,以“指黄龙,相将痛饮”,抒发若狂之喜。1939年,迁往峨嵋报国寺,与住持果玲,容县进士赵尧生等,以“能、登”为韵,作诗130首,《能登集》流传至今。与谢无量、郭沫若、程复初等十篇酬答,著有《曲学讲稿》、《楚辞训纂》、《南征日记》、《贤女传讲稿》、《韩民血泪史》、《莞子故训甄》等。1942年病逝。
蜀雅·序
庚午岁暮,得北梦翁书,以勘定词集蜀雅将竣,属为之序。
余不文,何足序翁之词。
然自丙辰邂逅翁于金陵舟次,有大酺之唱酬,忘年定交,忽忽十余载,关河阻隔,交谊弥挚。
知翁之身世,嗜翁之词翰,环顾海内,鲜有余若,则于翁以定稿问世之际,又乌能已于一言。
翁蜀人也。
蜀本词邦,相如子云导之先路,太白东坡腾其来轸。
自汉魏以还,迄于今世,言词赋者,必称蜀彦。
而花间一集,岿然为词家星宿海,盖其名山大川郁盘湍激,峰回峡转,亦秀亦雄,清奇瑰伟之气,毓为人灵,有以致之也。
尝考风诗雅乐,本处一原,后世莫能兼擅,乐府与诗,遂歧而为二。
隋唐嬗衍,倚声代兴,宋贤从而发扬广大之。
体洁韵美,陵铄百代,元明以降,此道寖衰。
有清初叶,重振坠绪,而斠律铸辞,则光宣作家乃称最胜,半塘彊村久为盟主,樵风蕙风赓相鼓吹。
至异军突起,巍峙蜀中者,则香宋与翁也。
香宋词人禀过人之姿,运灵奇之笔,刻画山水极隽妙,追踪白石,而生新过之,余夙有文论之矣。
翁词则沈酣梦窗,矞皇典丽,与香宋殊轨,而异曲同工焉。
居尝自谓古今作家之所成就系于天赋者,半系于其人之身世,遭遇者亦半。
翁少年蜚声太学,博闻强记,于学无所不窥,壮岁游宦粤西,娄宰巨邑,退食之余,寄情啸傲,穷桂海之奥区,辑赤雅之别乘。
柳州石湖以后,一人而已。
迨辛亥国变,更宰会理,抚循夷猓,镇慑反侧,暇则蒐讨其异俗,网罗其旧闻,歌咏其詄丽环奇之山川风物,一如在桂。
已而客居故都,落落寡合,黍离麦秀之慨,悲天悯人之怀,一寓于词,风格则祖述梦窗草窗,而气度之弘远时或过之。
盖翁之遍览西南,徼山水雄奇之胜,所遭世难,惝恍诪张之局,有非梦窗草窗所能比拟者也。
丙辰参赣帅幕,武夫不足以言治,乃益肆志为词。
徵考其邦之文献,友其士君子,酬唱谈宴,几无虚日。
所作气格艺苍坚,笔力益闳肆,差同杜陵客蜀以后之作。
乙丙而还,世乱弥剧,翁乃避地海疆,谢绝世事,讲学之暇,闲赓前操,命意渐窥清真,继轨元陆,以杜诗韩文为词,槎枒浑朴,又非梦窗门户所能限矣。
余少失学,束发就传,嫥治自然科学,于吟事为浅。
尝乙卯自美利坚归,闲与旧友王简庵然父昆季学为倚声,于宋人夙宗梦窗,近贤则私淑彊村,与翁所尚不谋而合。
自识翁后,益喜弄翰,篇什渐多,终以不习于声律之束缚,中道舍去,十载以还,虽不时为五七言诗,而倚声久废,惟把卷遣日,尚时翻宋贤之遗编而已。
视翁之老而益进,蔚为大宗者,惭恧奚如。
而翁不遗其僿陋。
一篇脱手,千里写似,宁谓余知词,无亦心神契合,有非形骸关塞所能外欤。
余之叙翁之词,盖不仅述翁之所造,亦以志余与翁不谖之交云尔。
民国二十年二月新建胡先骕。
蜀雅·序
余自逊清鼎革之际,与亡弟然父侍先大夫于梁园,始学倚声,昆弟唱詶,不一岁居然盈帙。遽刊行以示友朋,以谓文之能发人性情者莫词若,骤获之足以自壮,友朋亦姑息誉之,不与绳检,无以自发其蔽也。丁巳秋,二窗来南昌,倾盖莫逆,示以所作,则抨弹声律义法无隐,盖益我广矣。嗣二窗三为令,不废吟啸,余则陆沈黉序閒,辍响六七年,今二窗将往教厦门,汇所为倚声八稿属余序端。嗟夫,余曷能序二窗词。二窗为词未尝先余,而所就质量皆远过之,则其根柢盘错为何如,顾余自省于词有深嗜,旧岁于心远大学讲述词曲史,未竟,战祸忽起,震炮碎胆中尚闭门钩辑得稿数万言,以视二窗,力薄而好则同焉。二窗词博雅矜鍊,语出己铸,律细韵严,一以君特公瑾为宗,或微病其矜博而失情,牵律而害意。然余谓为是者宁涩毋滑,宁密毋疏,奚竞俗赏为。至于忧时念乱,契阔死生,自鸣不平,歌以代哭,亦犹是王风楚骚之志。而引商刻羽,不恤呕心,一篇甫成,如土委地,此中甘苦不足语于外人,惟余与二窗相向太息而已。 丁卯六月南昌王易。
邛都词·自序
不佞向不能词,亦少为诗。壬子浮湘归蜀,与长宁梁叔子俱,每有所触,辄寓之诗。癸丑复偕叔子南行,国忧家难,底于劳生,其情弥哀,志弥隐,诗所难达,壹托之词。行部鲜暇,恒于舆中枕上为之,自四月踰邛来,汔八月奉权会理。止得日百二十,得词百三十有八。嗟乎,鼎鼎中年,已多哀乐,悠悠当世,莫问兴亡。夫君美人之思,闲情检逸之篇,不无累得之言,抑亦伤心之极致。忆云生盖先我矣。排比既竟,乃付写官,叔子和作附焉。命曰邛都,读者但作游记观可也。 甲寅臈日蓬溪官廨舍书。
长江词·自序
邛都词既削稿,明年乃返成都,求词学旧书,渺不可得,华阳林山腴同年(思进)以万红友词律见贻,颇用弹正,未暇一一追改也。适再出知蓬溪,彭兼有唐长江、唐兴、青石三县地,而长江以贾簿故最名。江山文藻,触感弥深,从政之余,引宫比律,倚双白之新声,无小红之低唱,自歌谁答,良用慨然。历秋涉春,亦复成帙,中有和庚子秋词百余首,别录为卷,最而刊之,弁以长江,犹是邛都意也。 乙卯春分蓬溪官廨记。时将受代,漫卷诗书矣。
丹石词·自序
昔葛稚川闻勾漏有丹砂,求为令,求长生也,出世法也。予在江右,三为县,一尹庐陵,非求长生偷生而已,无出世法,度世而已。比之稚川,愧已。稚川求长生出世,不得,载郁林片石归耳。予求偷生度世,不得,载石无石,思归无归,其遇较稚川为何如也。姑亦曰:吾所求丹耳,所载石耳。噫,自诡而已。吾宁好丹,吾岂恶石,今将去赣,裒辛酉至甲子在官日所为词五十八首,命之云尔。 丁卯端午周岸登。
和庚子秋词·自序
庚子秋词者,临桂王幼遐给谏、归安朱古微侍郎、临桂刘伯崇殿撰所同作也。是时给谏居下斜街,予于五六月间拳祸初亟时曾屡过之。后余先出京,甲辰重入京师,始得秋词读之,半塘已归道山,每过斜街,辄踯躅移晷,不能为怀。革除已后,回忆旧所经历,时一展读,俯仰身世,都如梦影,之视今更不知当作何语。簿领多暇,取而和之,起甲寅腊日,汔乙卯灯节,得词百有十六,随所得为先后,不复排次。昔者方、杨、西麓俱和清真,陈三聘亦和石湖。兹之所和,未能终卷,意有愧焉。但以一时思感,寄诸文字,弃之未忍,姑录存之云尔。 乙卯花朝蓬溪县斋写竟记。
江南春柳词·跋
丁巳旅食北京,曾借比竹馀音韵,为蓟门春柳词三十首,劳者自歌,亦当世得失之林也。南来十载,德业靡进,世乱日亟,恒斡渐衰,读尊前、花间二集所载唐人柳枝词,触绪增感,乃遍和之。自四月十七初度日起,尽此月得七十二首,合之前作遂赢百首。不自用韵者,初无作意,趁韵为之,随人俯仰,或竟匪夷所思,见智见仁,亦随人甘苦之酸咸之而已。丁卯夏正四月三十日甲子记,将有厦门之行,漫捲诗书矣。旧交星散,孤弦独奏,书竟泫然。
董茧庵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董茧庵(1889-1981) 原名粹曾,号寂。
常州人。
青年时期做过教师、文书,中年时期任《武进商报》主编、上海《新闻报》驻常记者三十余载,期间还兼任多年图书馆主管。
抗战时飘泊于松江、苏州、泰兴等地。
解放后受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
致力于收藏、研究、诠注、著述等,搜求抄录乡邦先贤遗作数达万计,文革时遭焚烧两昼夜,片纸无存。
有《董茧庵词存》。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918.6.7-2004.4.10,满族,爱新觉罗氏,名启孮,字麓漴,为清乾隆帝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七世孙。五世祖母为清代著名女词人顾太清,父金光平(恒煦)为女真文和满文的著名学者。原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所长、教授、《满族研究》杂志主编,国内外著名女真文、满学、清史、蒙古史专家。有《漠南集》。
靺鞨余音·序
家传倚声之学,少年时花朝月夕每有所思,多形诸词章。自十七八岁至二十五六岁之作,曾编一集题曰《靺鞨余音》。靺鞨为余族系之所自出,又为红珠之别名,取义于此,盖双关也。集中大半之作,曾蒙溥心畲宗长批阅,又在《天地明朗》文艺副刊上发表,并曾印本单行,今已难觅。既编定四十岁以后之词为《丰州牧唱》,乃重订此集。所以不删者,并非以少作为佳,概欲留春梦之痕耳。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识于沈水之阳
丰州牧唱·序
余自五八年移家漠南,旅居青城二十余载,时序推移,仍未尽适。
春日苦短,桃李早残,冬季独长,边声盈耳。
静坐斗室,每起乡思,唯寄情倚声,发抒情感耳。
今收集成帙,亦仅三十阕有余。
因青城昔属辽金丰州地,边城吟咏,又多与牧歌相和,因命名曰《丰州牧唱》。
一九八二年九月识于绥远城南门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汪岳尊, 1905-1999,字石庐,晚号癯叟,安徽全椒人。
名中医汪文弼之子。
中医副主任医师。
家学渊源,从医六十余载,学验俱富,名噪皖东。
工诗词、楹联、书法。
曾为全椒吴敬梓纪念馆撰写楹联等。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著有《石庐文存》、《石庐诗词存》、《石庐联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