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任士林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9—1295 【介绍】: 宋建宁浦城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全宋诗
谢翱(一二四九~一二九五),字皋羽,自号晞发子,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浦城(今属福建)。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文天祥开府延平,署咨事参军。文天祥兵败,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鄞、越、婺、睦州等地,与遗民故老方凤、吴思齐、邓牧等多有交接,名其会友之所曰汐社,义取“晚而有信”。元成宗元贞元年卒于杭州,年四十七。著有《晞发集》、《西台恸哭记》、《天地间集》等。事见《晞发集》附录方凤《谢君皋羽行状》、吴谦《谢君皋羽圹志》,《宋季忠义录》卷一一有传。 谢翱诗,第一至五卷以明弘治唐文载刻本为底本,校以明嘉靖程熙刻本(简称程本)、清康熙平湖陆大业刻本(简称陆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第六卷以陆大业刻《近稿杂诗》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晞发遗集》(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八三四三
谢翱(一二四九——一二九五),字皋羽,自号晞发子,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浦城。
少时倜傥有大节,试进士不第,不以为意。
德祐间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于南剑,传檄勤王,翱率乡兵数百人投之,署为咨议参军,复别去。
及闻天祥被俘死节,翱过严子陵钓台,作《西台恸哭记》祭奠。
宋亡不仕,流寓浙江,与友人收宋皇陵遗骸葬之,与方凤、吴思齐结月泉吟社。
贞元元年卒于杭,年四十七。
著有诗六卷、杂文五卷、《唐补传》一卷、《南史赞》一卷、《楚辞芳草图谱》一卷、宋铙歌鼓吹曲骑吹曲各一卷、《浦阳先民传》一卷、《浙东西游录》九卷等。
见《晞发集》附录方凤《谢君皋羽行状》,任士林《谢处士传》,宋濂《谢翱传》,邓椿《宋处士谢皋羽先生墓碑记》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59—1328 【介绍】: 元绵州人,徙钱塘,字善之,一字匪石。博学工古文。世祖时辟为杭州路儒学正,调崇德州教授,擢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累迁翰林待制,出佥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鞫狱明敏。英宗至治间,召为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泰定帝时,召拜翰林侍讲学士、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均以疾辞。为人内严而外恕,家贫而行廉。有后人所辑《巴西集》。
元诗选
文原,字善之,一字匪石,绵州人。
父漳,徙钱唐。
文原年十五,通春秋,在宋时以流寓试浙西转运司,魁四川士,至元间,行中书省辟为杭州路儒学正。
大德间,调崇德州学教授,擢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
至大三年,出授江浙儒学提举。
皇庆元年,召为国子司业。
科举制行,文原校文江浙,虑士守旧习,大书朱子《贡举私议》揭于门。
延祐四年,升翰林待制,出佥江南浙西道廉访司事,移江东。
至治二年,召为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
泰定元年,以疾乞致仕归,致和元年卒,年七十一,制赠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谥文肃。
所著有《读易类编》、《内制集》、《素履斋稿》。
义乌黄溍曰:公为文精深典雅,温润而有体,确实而有徵,诗尤简古而丽逸。
句章任士林曰:善之浑厚以和,沈潜以润,如清球在悬,明珠在乘。
当大德、延祐之世,承平日久,善之与袁伯长、贡仲章辈振兴文教,四海之士,望风景附,王士熙、冯思温名位为最显,亦皆出善之之门。
文章之柄悉归焉,其盛事可想见也。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巴西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
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
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
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
其诗和平雅澹。
有《蓝山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静之,崇安人。有蓝山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六
仁字静之,崇安人。明初徙濠,寻放还。有《蓝山集》六卷。 (杭世骏《榕阴诗话》:二蓝集闽人无知者。何氏《闽书》:蓝仁有《蓝山集》,蓝智有《蓝涧集》。竹尝辑入《诗综》,以为十子之先。闽中诗派实其昆友倡之,集本合刻。吴明经焯尝于吴门买得《蓝山集》,是洪武时刊,有蒋易、张矩二序,与竹言忽合。而《蓝涧集》究不可购。徐惟和辑《晋安风雅》时,二蓝阙焉,则此集之亡久矣。 陆心源《仪顾堂题跋》:《蓝山诗集》六卷,明蓝仁撰。前有正统二年丁巳秋八月朔嘉议大夫礼部左侍郎陈琏序,洪武庚辰岁花辰日武夷文学西江吉水倪伯文序,云松樵者张矩序,橘山真逸蒋易序,计诗六百八十馀首。《蓝涧诗集》六卷,明蓝智撰,题曰友生程嗣祖奇远编。集前有至正壬寅冬戊子进士户部尚书西夏张昶序,张矩题,蒋易序,计诗五百馀首。案两集明正统以后无重刻本,故流传甚少,乾隆中开四库馆,亦无人进呈,馆臣从《永乐大典》抄出著于录,《蓝山集》得诗五百馀首,《蓝涧集》得诗三百五十首。此从明刻原本抄出,《蓝山集》多得诗一百五十馀首,《蓝涧集》多得诗一百五十馀首,较《大典》本约增三分之一。近闽中郭兼秋主事重刻二集,不言所据为何本,前无原序。核其诗与提要著录之数相符,当即《大典》传抄本也。《蓝山集》误收蓝涧诗五十馀首,《篮涧集》误收蓝山诗三十馀首。《永乐大典》本往往有此,此非馆臣之误,乃《永乐大典》纂修诸臣草率之故。 田按;竹称《蓝山》、《蓝涧》二集选家误有参错,今依明初雕本刊正。而陆氏《仪顾堂题跋》所谓郭氏新刻《蓝山集》误收蓝涧诗五十馀首者,中如《秋山怀友》、《拟贫士》、《宿田家》、《望武夷山》、《宿橘山田家》、《怀蒋先生》、《暮宿田家》、《正月十四日》,《西山感兴》、《风雨不已简我同志》、《暮秋怀郑居贞》、《西山暮归》、《暮归山中》、《云峰秋斋图》、《高彦敬画楚江存晓图》、《赠魏士达》诸诗,竹《诗综》均录作蓝山诗,正与郭氏本一一相合。大抵郭氏所据之《四库》木与竹所见之本相同。陆氏所得之本又与竹所谓选家误有参错之本相同,各据所见,纷如聚讼,今亦不能定为谁是谁非也。惟陆氏本《蓝山集》多有倪伯文序,《蓝涧集》多有张昶序,又二集诗各多至百五十馀首,此亦足广异闻耳。蓝山骨格老苍,蓝润音节高亮。二人才力各不相下。余录明人之兄弟称诗者,当以二蓝为开先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鄜州人,字师鲁。自胄学以文艺擢高科,由端本堂司经,拜西台监察御史。纠劾不避忤时贵。累官户部尚书。以诗鸣于时。有《师鲁集》。
元诗选
汶字师鲁,鄜州人。
宋鄜王琦六世孙也,父月心,为鄜后,占籍钱唐。
汶自冑学以文艺擢高科,由端本堂司经拜西台监察御史,纠劾不避,忤时贵,左迁,累官户部尚书。
至正二十三年,命以东南漕事,浮海而出。
师鲁以诗鸣,豪迈激昂,极为松乡任士林所赏识。
尝曰:自余得杨仲弘,人方翕然从余,后得师鲁而人益信余,将以二子自勖也。
郑鼎新 朝代:近现代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德初,揭阳市椟松乡港墘村人。
清末秀才。
〔民初〕曾任揭阳县第一高级小学校长、揭阳县督学、广东省军事编译处主编,少校衔。
早年参加孙中山之同盟会。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北伐第二次东征时,鼎新被聘任揭阳县农民协会顾问。
当时结识周恩来、陈卓凡,同于学宫〔孔庙〕称桃园三结义。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五日密报国民党清党消息与中共揭阳县委掩护卢笃茂等同志及时转移。
一九二七年逼于形势潜赴新加坡,积极办学。
抗日战争期间极力不断募捐支援抗战,积极于新加坡筹建潮州同乡会。
日寇侵占新加坡时,举家投入抗日斗争。
一九四二年为日寇捕杀。
其长子郑诗群〔黄埔一期学员〕为星洲抗日义勇军领导人,同年被捕牺牲。
次子和三子也成革命和抗日无名英雄。
揭阳县《榕城镇志》中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