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赓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临晋人,字信之。隐内乡山中,日以作诗为业,教授以终。人称贻溪先生。有《贻溪集》。
元诗选
革字信之,临晋人。
父秉彝,登金皇统九年进士第,历官兵部侍郎。
革生中条王官五老之下,长侍其先人西观太华,迤逦东游至洛,遂避地家焉。
北渡后,尝自代门踰代岭之北,留滞居延。
己亥夏,赴试武川。
及秋归,道浑水,访刘祁京叔于浑源。
登龙山绝顶,自作游记。
隐居教授而终,人称为贻溪先生,有诗文行世。
信之正大中与张澄仲经、杜仁杰仲梁隐内乡山中,日以作诗为业。
遗山元好问裕之评仲梁诗如偏将军将突骑,利在速战,屈于迟久,故不大胜则大败;仲经守有馀而攻战不足,故胜负略相当;信之如六国合从,利在同盟,而敝于不相统一,有连鸡不俱栖之势,虽人自为战,而号令无适从,故胜负未可知。
当时以为知言。
当金源北渡后,裕之首为河汾倡正学。
时信之与张宇彦升、陈赓子飏、庚子京、房皞希白、段克己复之、成己诚之、曹之谦益甫诸老与裕之游,从宦寓中,一时雅合,并以诗鸣。
元大德间,大同路儒学教授房祺自号横汾隐者,纂录信之等八人编集成帙,得古律诗二百一首,号曰《河汾诸老诗集》。
明副使濩泽车玺称其词藻风标,如层峰荡波,金坚玉莹,绝无突梯脂韦之习,纤靡弛弱之句。
录此,亦足见金源一时河汾诗学之盛,虽易世不衰云。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四
麻革,字信之,临晋人。秉彝孙隐居不仕,教授王官谷,号贻溪先生,有文集行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1—1217 【介绍】: 金泽州陵川人,字晋卿。举进士不第。元好问从之学。天挺谓:“读书不为艺文,选官不为利养。”又勉之云:“大丈夫若不能耐饥寒,一事不可为。”生平专事教学,虽落魄困穷,终不一至豪富之门。
中州集
天挺,字晋卿,陵川人。
家世儒素。
伯父子飏有诗名,号东轩老人。
先生少日有赋声,早衰多疾,厌于名场,遂不复就举。
贞祐之兵,避于河南,往来淇、卫间。
为人有崖岸,耿耿自信,宁落薄而死,终不一傍富儿之门。
年五十七,卒于舞阳。
临终浩歌自得,不以死生为意,其平生自处为可见矣。
好问十四五,先人令陵川时,从先生学举业。
先生教之曰:今人赋学,以速售为功。
六经百氏,分磔缀缉,外或篇题句读之不知。
幸而得之,不免为庸人,况一败涂地者乎。
又曰:读书不为艺文,选官不为利养,唯通人能之。
又曰:今世仕宦,多用贪墨败官,皆苦于饥冻,不能自坚者耳。
男子生世不耐饥寒,则虽小事不能成,子试以吾言求之。
先生工于诗,时命好问属和。
或言令之子欲就科举,诗非所急,将无徒费日力耶?
先生曰:君自不知所以教之作诗,正欲渠不为举子耳。
子思温,字和之。
孙经,字伯常,今居顺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4—1261 【介绍】: 金元间平阳府人,字子京,号澹轩。
陈赓弟。
金末兵乱,隐庐氏山中,后署平阳教授。
耶律铸奏置经籍所于平阳,命庾领之。
世祖中统元年荐授平阳路提举学校官。
诗见《河汾诸老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