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劭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4 【介绍】: 宋徽州婺源人,字少章,号观如居士。朱熹族祖。弱冠入太学。高宗建炎初,以通问副使赴金,言和战利害甚悉,为金拘留。绍兴初,金人迫仕伪齐,弁誓死不屈,被留十七年。和议成,得归,官终奉议郎。善文章,在金思念故国之诗,婉转深切。有《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聘游集》等。
全宋诗
朱弁(一○八五~一一四四),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婺源(今属江西)人,移居新郑(今属河南)。
钦宗靖康末避乱江南。
高空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以修武郎、閤门宣赞舍人为通问副使,随正使王伦赴金探问徽、钦二宗,留金十七年,持节不屈。
绍兴十三年(一一四三),宋金和议成,才与洪皓、张劭同时遣返。
迁宣教郎、直秘阁,主管佑神观。
十四年卒,年六十。
著有《聘游集》、《輶轩唱和集》,已佚;《曲洧旧闻》、《风月堂诗话》等,今存。
事见《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卷九八《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宋史》卷三七三有传。
 朱弁诗,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州集》及《永乐大典》等书所录,辑为一卷。
中州集
弁,字少章,宋吉州团练使。天会六年,以通问见留,命以官。托目疾,固辞。猝然以锥刺之,而不为瞬用,是得归。凡居云朔二十年,自号观如居士,有《曲洧风月堂诗话》行于世。绍兴十二年,皇子生,大赦宋使,洪皓、张邵、朱弁南归。
全宋文·卷三八○二
朱弁(一○八五——一一四四),字少章,自号观如居士,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弱冠入太学,补内舍生,第进士。建炎初,奋身自献,奉使金国,被拘云中十六年,守节不屈。绍兴十三年和议成,得归,除右宣教郎、直秘阁、主管佑神观。十四年卒,年六十。弁能诗文,著有《曲洧旧闻》四卷(存)、《通玄真经注》七卷(存)、《续骫骳说》一卷(存)、《风月堂诗话》二卷(存)、《聘游集》四十二卷、《书解》十卷、《杂书》一卷、《新郑旧诗》一卷、《南归诗文》一卷。见《朱文公集》卷九八《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一之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一四九、一五二,《宋史》卷三七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山阳金乡人,字巨卿,一名泛。
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
至死不相负,有“死友”之称。
举州茂才,四迁荆州刺史,后迁庐江太守,有威名,卒于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大名开州人,字大用。
历学官,除钓台书院山长。
善作杂剧。
卒于常州。
有《范鸡黍》等。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不知何许人。
欲造丈六金像。
闻湘川铜溪伍子胥庙。
多铜器。
而庙神威灵。
莫敢犯。
亮造焉。
两大镬皆容百斛。
有蛇长丈馀。
遮护之。
亮祝数十言。
俄隐不见。
有神出曰。
愿施以营福。
亮从刺史张劭
借人力船具。
运所获。
惟馀一唾壶在。
或曰此神之尤爱者。
像成置于彭城寺。
文帝为造金薄圆光。
太始中。
明帝移置湘宫寺。
今尚存焉。
神僧传·卷第三
释僧亮。
未详何许人。
以戒行著名。
欲造丈六金像。
闻湘州伍子胥庙多有铜器。
亮告刺史张劭借健人一百大船十只。
曰。
庙既灵验犯者必死。
且有蛮人守护。
讵可得耶。
亮曰。
若果福德则与檀越共。
如其有咎躬自当之。
即给人船。
三日至庙。
庙前有两镬容百馀斛。
中有巨蛇。
长十馀丈。
出遮行路。
亮乃执锡咒之。
蛇即隐去。
俄见一人秉笏出云。
闻师道业非凡营福事重。
今特相随喜。
于是令人辇取庙铜。
既多十取一。
而舫已满。
及归遇风水甚利。
群蛮相报追不及矣。
还都铸像既成。
唯焰光未备。
文帝为造金薄圆光。
安置彭城寺。
至太始中明帝移像湘宫寺焉。
高僧传·卷第十三 兴福
释僧亮。未知何人。少以戒行著名。欲造丈六金像。用铜不少。非细乞能办。闻湘州界铜溪伍子胥庙多有铜器。而庙甚威严无人敢近。亮闻而造焉。告刺史张邵借健人百头大船十艘。邵曰。庙既灵验犯者必毙。且有蛮人守护。讵可得耶。亮曰。若果福德与檀越共。如其有咎躬自当之。邵即给人船。三日三夜行至庙所。亮与手力一时俱进。未至庙屋二十许步。有两铜镬容百馀斛。中有巨蛇长十馀丈出遮行路。亮乃正仪执锡。咒愿数十言。蛇忽然而隐。俄见一人秉竹笏而出。云闻法师道业非凡营福事重。今特相随喜。于是令人辇取。庙铜既多十不取一。而舫已满。唯神床头有一唾壶。中有一蝘蜓长二尺许。乍出乍入。议者咸云。神最爱此物。亮遂不取。于是而去。遇风水甚利。比群蛮相报追逐不复能及。还都铸像既成。唯焰光未备。宋文帝为造金薄圆光安置彭城寺。至宋太始中。明帝移像湘宫寺。今犹在焉。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少以戒行著名。
欲造丈六金像。
用铜不少。
非细乞能办。
闻湘州界铜溪。
伍子胥庙。
多有铜器。
而庙甚威严。
无人敢近。
亮闻而造焉。
告刺史张劭
借健人百头。
大船十艘。
曰庙既灵验。
犯者必毙。
且有蛮人守护。
讵可得耶。
亮曰若果福德。
与檀越共。
如其有咎。
躬自当之。
即给人船。
三日三夕。
行至庙所。
亮与手力。
一时俱进。
去庙屋二十许步。
有两铜镬。
容百馀斛。
中有巨蛇。
长十馀丈。
出遮行路。
亮乃正仪执锡。
咒愿数十言。
蛇忽然而隐。
俄见一人。
秉竹笏而出云。
闻法师道业非凡。
营福事重。
今特相随喜。
于是令人辇取。
庙铜既多。
十未取一。
而舫已满。
惟神床头有一唾壶。
中有一蝘蜓。
长二尺许。
乍出乍入。
亮不取而去。
遇风利。
群蛮追不能及。
还都铸像既成。
惟燄光未备。
宋文帝为造金薄圆光。
安置彭城寺。
至宋太始中。
明帝移像湘宫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乐陵厌次人,字林伯。
出身寒素。
仕魏,历尚书郎、御史中丞。
晋武帝即位,封堂阳子,累迁豫州刺史。
坐虚报战功免官。
久之,拜光禄勋,累迁右光禄大夫、领司空。
晋武帝死,与中护军张劭监统山陵。
杨骏使讨汝南王司马亮,鉴缓发兵为时人所称。
封昌安县侯。
惠帝元康初,为太尉,卒谥元。
全晋文·卷三十三
鉴字林伯,乐陵厌次人。仕魏,历尚书郎、侍御史、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出为并州刺史,假节护匈奴中郎将。武帝受禅,封堂阳子,入为司隶校尉,转尚书,都督陇右诸军事,免。后为镇南将军,豫州刺史,免。后拜光禄勋,复为司隶校尉,加特进,迁右光禄大夫,开府领司徒。太康末拜司空,领太子太傅,武帝崩,监统山陵,封昌安县侯。元康初为太尉,卒,年八十馀。谥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