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乌春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温敦蒲剌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隆州女真人。
乌春裔孙。
初摄猛安谋克事。
海陵时,充护卫,迁宿直将军,与众护卫射远,皆莫能及。
以显德军节度使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1—1381 【介绍】: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钦定四库全书·槎翁诗集·提要
臣等谨案,《槎翁诗集》八卷,明刘崧撰。崧,字子高,初名楚,泰和人。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以人材荐,授职方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输作京师。十三年,手敕召为礼部侍郎,署礼部尚书,致仕。十四年,复召为国子司业,未旬日,卒。崧,七岁能赋诗。及长,日课一篇,读书天寒,皲裂不少辍。其在官舍,孤灯讽诵,夜分不休,盖其一生耽嗜吟咏,刻苦甚至故。年愈老而诗亦愈工。清江刘永之、金华宋濂辈,皆极称之。当明之初,雄才角立,吴中诗派昉于高启,越中诗派昉于刘基,闽中诗派昉于林鸿,岭南诗派昉于孙蕡,而江右诗派则昉于崧。以清和婉约之音,提导后进,迨杨士奇等嗣起,豫章人士,复变为台阁博大之体,而骨力不坚久之,遂浸成冗漫。北地信阳,乃乘其弊而力排之,遂分正嘉之门户。然崧之平正典雅,实不失为正声,固不能以末流放失,并咎创始之人矣。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高,初名楚,太和人。明初以人材举授兵部职方即中,迁北平按察副使,坐事输作京师。寻,放还,徵拜礼部侍郎,署吏部尚书。请老归。复召为国子司业,有《槎翁集》。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一
崧初名楚,字子高,泰和人。
元未举于乡。
洪武初以经明行修举,授兵部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
坐事输作京师,寻放归。
徵拜礼部侍郎,署吏部尚书,致仕归。
复徵为国子司业。
有《槎翁诗选》十二卷、《补遗四卷》、《文集》十八卷。
(王士禛《古诗选》:有明一代,作者众多。
七言长句,在明初则高季迪、张志道、刘子高为最,后则李宾之。
至何、李学杜,厌诸家之坦迤,独于沈郁顿挫处用意,虽一变前人,号称复古,而同源异派,实皆以杜氏为昆仑墟。
田按:子高诗有《钟陵》、《五云》、《邓溪》、《双溪》、《凤山》、《瑶峰》、《墨池》、《东门》、《珠林》、《龙湾》、《北岩》、《龙门》、《戊巳》十有三集,合为《槎翁诗选》。
其自序云:「年十六,得临川虞翰林、清江范太史诗诵之,昼夜不废。
益求汉、魏而下,盛唐以来号为大家者,究其意之所在。
知成乐必本于众钧,故未尝执一器,以求八音之备;调膳必由于庶味,故未尝设一品,以求八珍之全。
其不能自己于言者,譬如幽鸟之鸣春,秋虫之号寒。
」可谓究极此事之甘苦。
宋潜虚、刘仲修、乌春草作集序,甚致推崇。
王弇州「胡元瑞、钱牧斋、朱竹亦有论定。
余独赏渔洋「七言为最」一语。
故此选七言采掇为多云)。
完颜桓赧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女真完颜部人。
国相雅达子。
尝事乌古乃(金景祖)、劾里钵(金世祖)。
初,与季父跋黑联合温都部乌春起兵。
辽大安七年,兵败,以其属降。
习不失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 【介绍】: 又作辞不失。
女真完颜部人。
石鲁之孙。
从劾里钵与桓赦、散达作战,自阵后奋击,大败敌军,功居多。
又佐平乌春、杯乃之乱。
以功与盈歌、阿骨打等同受辽封为详稳。
后从阿骨打起兵,带千人为左右侍卫。
出河店之役,所谋与阿骨打相合,大破辽师。
与吴乞买、撒改等共劝阿骨打称帝。
太祖收国元年七月,为阿买勃极烈。
太祖天辅七年阿骨打西追辽帝,与吴乞买居守。
追封金源郡王,谥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