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潜善

相关人物:共 26 位
共 2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 【介绍】: 宋青州人。
徽宗朝进士。
为监察御史。
高宗即位,上书言河东、河北为天下之根本,且论黄潜善奸邪,谪凤州团练副使,江州安置。
李纲入相,荐为河北西路招抚使。
方招来豪杰王彦、岳飞等为恢复之计,而为汪伯彦所责,会李纲罢相,遂落职安置岭南,入潭州界遇害。
全宋文·卷三四○三
张所,青州(今山东益都)人。
登进士第,靖康中官监察御史。
在围城中尝以蜡书募河北兵,应募者十七万人,由是声震河北。
建炎元年,以言黄潜善奸邪不可用,罢御史,改兵部郎中,寻谪凤州团练副使、江州安置。
李纲入相,为直龙图阁、充河北西路招抚使,一切便宜从事。
方招来豪杰,纲已罢相,遂落直龙图阁、岭南安置,卒于贬所。
见《宋史》卷三六三本传、卷三五八《李纲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8 【介绍】: 宋东平人,字时中,一字时举,人称东平先生。
哲宗绍圣四年进士。
徽宗崇宁间任西京法曹,从程颐学《中庸》。
钦宗靖康初,为监察御史。
张邦昌称帝,胁众推戴,伸独执不可,首具书请邦昌速迎康王。
高宗即位,擢殿中侍御史。
以劾黄潜善、汪伯彦不法误国事,被贬监濮州酒税,卒于道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常州府无锡人,字材老。袁默弟。徽宗崇宁二年进士。宣和六年复中词学兼茂科。累官监察御史,陈边防十三事,以诛佞臣为先,不纳,遂引疾致仕。高宗建炎初召为左司谏,直言忤宰臣,黜守岳州。会金兵大入,叛臣李允文据鄂州剽掠荆湖,植条奏其状,不久遇害。
全宋诗
袁植(?~一一三○),字材老,无锡(今属江苏)人。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进士。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又举词学兼茂科。为监察御史,金人入侵,建言边防以诛佞臣为先,不纳,引疾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复为监察御史、左司谏(《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八)。四年,以言事出知岳州,十一月,宣抚处置司参议官李允文叛,遇害。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赠直龙图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三七、三九、四七)。事见《咸淳毗陵志》卷一一、一七。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一一九
袁植(?
——一一三○),字材老,常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崇宁二年进士。
复中宣和六年词学兼茂科。
建炎三年为监察御史,擢右司谏。
金人入寇,陈边防十三事,不纳。
乞斩黄潜善、汪伯彦,被斥,出知池州,徙岳州。
四年十一月,于鄂州为李允文所杀。
绍兴初赠直龙图阁。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三九,《咸淳毗陵志》卷一七,《无锡志》卷三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28 【介绍】: 宋温州瑞安人,字少伊,世称横塘先生。
从程颐学。
哲宗绍圣元年进士。
徽宗宣和六年,召授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
请削三公权,忤时相王黼;又论童贯不可用;言和买、和籴、盐法害民;奏免江浙茶盐比较之法。
旋遭斥逐。
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进中书舍人,旋因言落职。
高宗建炎元年,除御史中丞,为权相黄潜善等谮罢,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至京口卒。
谥忠简。
有《横塘集》。
全宋诗
许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
早年纵学程颐,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进士。
徽宗大观中为敕令所删定官。
久之,除通判大名府,未行,改逮判福州。
后奉祠馆。
宣和二年(一一二○),除殿中侍史。
以忤王黼去官。
钦宗嗣位,以左正言召,避亲嫌改太常少卿,兼太子论德,旋试中书舍人。
以为李光等辨白,罢与宫祠。
高宗即位,除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
黄潜善等排沮,罢为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
至京口,得暍疾卒,年五十七。
谥忠简。
有《横塘集》三十卷,已佚。
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横塘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
事见《斐然集》卷二六《许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六三有传。
 许景衡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横塘集》为底本,校以瑞安孙氏《永嘉丛书》所收《横塘集》(简称永嘉本)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八五
许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
宣和六年,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
钦宗时,迁中书舍人。
建炎元年,除御史中丞,进尚书右丞。
黄潜善等恶其异己,谮罢为资政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
二年卒,年五十七,谥忠简。
景衡得程颐之学,学者称横塘先生。
有《横塘集》。
宋史》卷三六三有传,又见《斐然集》卷二六《许公墓志铭》等。
黄潜厚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三
黄潜厚(?
——一一三六),邵武军邵武县(今福建邵武)人。
宣和末为京东转运副使,历直秘阁、直显谟阁。
靖康元年,康王赵构用兼大元帅府随军应副。
建炎元年,升直龙图阁,寻迁户部侍郎。
七月,拜户部尚书、提举行幸一切事务。
以避其弟宰臣潜善,除延康殿学士、同提举措置户部财用,升端明殿学士。
三年,潜善贬,潜厚亦罢官夺职,又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道州居住。
绍兴初,许自便。
六年八月,以中大夫、提举台州崇道观卒。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三九、三四之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五、七、十一、十六、二一、四四、一○四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明州慈溪人,字颖彦。徽宗政和二年上舍及第。历仕徽、钦、高宗三朝,建炎中累迁检正中书门下省诸房公事。立朝敢言,与宰相议论不合,引疾求去,主管崇道观。从杨时学,旁搜远绍,不趋时好,文辞俊迈宏远。有《磨衲集》。
全宋诗
王庭秀(?
~一一三六),字颖彦,先世居鄞,父徙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
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登上舍第。
历乐寿尉,泗州、随州教授。
以李光荐为御史台检法官。
金人扶掖张邦昌称帝,致仕。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为监察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
三年,为殿中侍御史(同上书卷二一)。
出知筠州。
绍兴三年(一一三三),为吏部员外郎,守尚书左司员外郎(同上书卷六二、六三)。
因与宰相黄潜善议多不合,主管江州太平观。
归老于乡。
六年,卒(同上书卷一○四)。
有《相山集》(《延祐四明志》卷四)、《航海记》、《磨衲集》(《甬上耆旧传》卷二)等,已佚。
《乾道四明志》卷二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一三二
王庭秀(?——一一三六),字颖彦,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登政和二年上舍第,历官州县。侍御史李光荐为御史台检法官,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建炎三年出知筠州,次年弃城遁,勒停。起复为承议郎,召为吏部侍郎、检正中书门下省诸房公事。与宰相议多不合,引疾求去,提举崇道观。绍兴六年八月卒。庭秀为学旁搜远绍,不苟趋时好,造诣深远,有《磨衲集》。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一八、二五、四二、四六、六二、六五、一○四,《乾道四明志》卷二,《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宋史》卷三九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9—1154 【介绍】: 宋饶州德兴人,字彦章。汪谷子。徽宗崇宁二年进士。累官著作佐郎。初在太学与王黼同舍,素不合,及黼执政,提点江州太平观,终黼之世不得进用。钦宗即位,入为太常少卿、起居舍人。高宗立,召试中书舍人,累拜翰林学士。工俪语,所撰制词人多传诵。尝论诸大将拥重兵,寝成外重之势。绍兴元年,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八年,上所修日历共六百六十五卷,升显谟阁学士。连知徽、宣等州。言者劾其曾为蔡京、王黼之客,夺职居永州。有《浮溪集》等。
全宋诗
汪藻(一○七九~一一五四),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
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进士,调婺州观察推官,改宣州教授。
除《九域图志》所编修官,迁著作佐郎。
政我八年(一一一八),因忤宰相王黼,出通判宣州,罢,提点江州太平观。
钦宗即位,召为起属舍人。
高宗即位,试中书舍人。
建炎二年(一一二八),为宰相黄潜善所恶,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六)。
未几,复召为中书舍人,擢给事中、兵部侍郎。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兼侍讲,拜翰林学士(同上书崇儒七之一、职官六之五三);出知湖州,因事停官。
起知抚州,岁馀罢,听辟属纂修日历。
八年,上所编书,除显谟阁学士知徽州。
十二年,知泉州,移宣州。
以尝为蔡京、王黼门客,夺驶居永州。
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六。
有《浮溪集》六十卷(《郡斋读书志》附志卷五下又有《龙溪集》六十卷,似为一书)及《猥稿外集》一卷、《裔夷谋夏录》三卷等,大多佚亡。
明洪武时,赵子常辑《浮溪文粹》十五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浮溪集》三十二卷。
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四《汪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汪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浮溪集》为底本。
参校清光绪福建布政使署刊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有孙星华辑《拾遗》三卷,简称聚珍本),清康熙汪士汉居仕堂刻本《浮溪遗集》(实校补《浮溪文粹》,藏北京图书馆,简称遗集)等。
新辑集外诗编为每五卷。
词学图录
汪藻(1079-1154) 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有《浮溪集》,词存四首。
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汪藻(一○七九——一一五四),字彦章,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登崇宁二年进士第,调婺州观察推官,改宣州州学教授,稍迁江西提举学事司干当公事,除九域图志所编修官,再迁著作佐郎。与时相王黼不合,出通判宣州。钦宗即位,召为屯田员外郎,进太常少卿、起居舍人。高宗践祚,转朝请郎,召为中书舍人,擢给事中、兵部侍郎、兼侍讲、直学士院,拜翰林学士,累转朝议大夫。后历知湖、抚、徽、泉、宣州及镇江府,以言者论其尝为蔡京、王黼之客,夺职居永州。绍兴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六。积官左大中大夫,爵新安郡开国侯。藻博极群书,工诗文,尤长四六,所作制词,人多传诵。尝修日历六百六十五卷上之,又著《靖康要录》十六卷(存)、《裔夷谋夏录》二卷(存)、《青唐录》三卷、《古今雅俗字》四十四篇。其诗文则有《浮溪集》、《龙溪文集》、《猥稿外集》等共一百二十一卷。见《浮溪文粹》附录孙觌《汪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五本传及《宋史艺文志》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1—1169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仲益,号鸿庆居士。
徽宗大观三年进士。
官翰林学士,为钦宗草降金表。
后被李纲斥罢。
黄潜善等引为试中书舍人,历户部尚书,知温州、平江、临安等职,所至扰民,盗用军钱,除名。
依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阿谀万俟卨,毁谤岳飞,为世人不齿。
工诗文。
有《鸿庆居士集》。
全宋诗
孙觌(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清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卷一九)。政和四年(一一一四)又中词科(《重修毗陵志》卷一一),为秘书省校书郎(《鸿庆居士集》卷三二《与吴世范帖》)。钦宗即位,由国子司业擢侍御史,以论太学生伏阙事,出知和州。未几召试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金兵破汴京,曾草降表(以上《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七、四三、六二、七一)。高宗即位,以降表事斥罢,归州安置。未几再试中书舍人。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平江府。历试给事中、吏部侍郎,兼权直学士院。三年,出知温州,改知平江府,以扰民夺职,提举鸿庆居。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起知临安府。二年,以盗用军钱除名,象州羁管。四年,放还,居太湖二十馀年,致仕(以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六、一○、一二、一六、一八、二二、二七、四一、五三)。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宋史》无传。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牍》传世。 孙觌诗,以《常州先哲遗书》据宋钞本所刊《鸿庆居士集》(四十二卷,其中诗七卷,多为绍兴二年被贬后作品)为底本,校以宋刻残本《孙尚书大全文集》(五十七卷,今存三十三卷,诗见卷六、卷五七。简称宋刻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钞《南台陵孙尚书大全集》(七十卷,诗见卷一二至卷二○、卷六八,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钞本多出底本之诗和底本卷二八中二首乐语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二卷。
全宋文·卷三四一八
孙觌(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因尝提举南京鸿庆宫,故自号鸿庆居士。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大观三年进士,政和四年中词科。
历国子司业、侍御史、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建炎元年,李纲以其曾为张邦昌权直学士院,贬责归州安置。
二年,充显谟阁待制,知平江府。
三年三月为户部尚书;四月,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温州,寻改知平江府;八月,以扰民罢职。
绍兴元年复龙图阁直学士,知临安府。
二年,以盗用助军钱除名,象州羁管。
五年,归隐太湖。
十三年,以郊恩叙奉议郎。
二十六年,复左朝奉郎。
三十年,复敷文阁待制致仕。
封富阳县伯。
孝宗朝,尝受命编类蔡京、王黼等事实上之史官。
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
觌先附黄潜善、汪伯彦诬诋李纲;汴京破,又为钦宗草降表。
后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为时人所鄙。
然所为诗文颇工,尤长于四六,与汪藻、洪迈、周必大齐名。
其事迹见周必大《鸿庆居士集序》(《鸿庆居士文集》卷首),朱熹《记孙觌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一),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二二、二七、四一、五三、一八五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1—1129 【介绍】: 宋秀州华亭人,字商彦。
徽宗宣和元年进士。
累官秘书省校书郎。
六年,使金贺生辰,到燕山置币而返。
七年再使金,时金军南下,气焰甚盛,不为之稍屈。
钦宗靖康初始还,擢吏部员外郎。
高宗建炎中,历右谏议大夫、中书舍人,力持正议,凡命令不合公议者,皆极谏或即封还。
黄潜善、汪伯彦所恶,因事斥之。
三年,召赴行在平江,请高宗移驻江宁,并陈所以守长江之策。
扈驾至临安,迁礼部侍郎,寻卒。
全宋文·卷三五○三
卫肤敏(一○八一——一一二九),字商彦,嘉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宣和元年进士及第,授文林郎、南京宗子博士,累官秘书省校书郎。靖康初,迁吏部员外郎。建炎中,历起居舍人,拜右谏议大夫兼侍读,俄迁中书舍人。坐考试卤莽,以集英殿修撰提举洞霄宫。三年,召赴行在,除礼部侍郎。卒,年四十九。著有《谏议遗稿》二卷。见《浮溪集》卷二五《赠大中大夫卫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黄锷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
钦宗靖康元年九月,以给事中由海道使金国议和。
高宗南渡时为司农卿。
黄潜善误国,军民无不愤恨。
会锷至江上,军士闻其姓,以为潜善,争数其罪,挥刃向前,锷辨是非不及,被杀。
全宋文·卷三三四六
黄锷(?——一一二九),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人。大观三年登进士第。靖康初为给事中,奉使由海道至金国议和。建炎中官司农卿;三年二月,死于扬州兵乱。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六之二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宋史》卷二三《钦宗纪》、光绪《江西通志》卷二一。
共 2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