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多同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振衣千仞快登临,平视尊前点点岑。
路指花桥碑有字,洞连苗寨树成阴(花桥、苗寨,皆地名。)
夜郎故国无秦汉(郡为夜郎故地。),仙客长流自古今
遁水不知何处所,空留慈竹碧森森(案《夜郎传》:昔有女浣遁水,见大竹流至足间,其中有声,剖之,得小儿,归而养之。以竹为姓,长即夜郎王也。)
⑴ 城内某巷口有石碑,刻“花桥大路”四字。
⑵ 城外龙川渡,为太白当日所经。故老传闻,见之郡志。
三节还乡驷马骋,林树溪山尽衣锦。
始终不作夜郎王,毕竟英雄命能审。
王气上烛牛斗缠,真人崛起鱼盐间。
罗平鸟送董昌死,一代功归石鉴山。
辟地千里馀,封国六朝久。
正朔禀中朝,宗祊能世守。
黄袍一领祸相寻,何若衣锦还乡乐杯酒。
呜呼,鸡鱼税,鷇卵征,剥民未免史官评。
亦思东南半壁粗得安耕凿,保障还资衣锦城。
把袂秋风白苧凉,垆头犹记旧清扬。
谈兵武略雄三署,校士文名擅八荒。
得句乍逢天姥客,飞书曾慑夜郎王
那堪后夜河桥别,落月啼乌上客航。
十年尘土敝衣裳,瞥见昆池旧景光。
无佛称尊鸡足老,与天孰大夜郎王
蛮娘乍隐溪花笑,番客遥怀瘴草香。
秘药如山砂似镞,试探何处有仙方。
东宁十咏 清 · 高拱乾
七言律诗
① (此组诗收于高拱乾《台湾府志》〈艺文〉,又载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其二〖此诗又载王礼《台湾县志》〈艺文〉、李丕煜《凤山县志》〈艺文〉。〗)
晓来吹角彻苍茫,鹿耳门边几战场。
流毒犹传日本国,偏安空比夜郎王
楼船将帅悬金印,郡县官僚辟草堂。
使者莫嫌风土恶,番儿到处绕车旁(施懿琳编校)
⑴ 编者按:「边」,李丕煜《凤山县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作「中」。
⑵ 作者注:「台地先为倭奴所踞,旋归荷兰,后属郑氏。」
感望四首(选二)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七言律诗
东来不见旧梯航,故国依稀入望长。
秦地埋头梁苑客,汉家俯首夜郎王
九边荒徼残云白,万里中原落日黄。
此后未知何处去?穷愁多泪在沅湘。
防匪 其三 (乙未(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 清末 · 许南英
七言律诗
练军小队驻南庄,号召团丁遍四乡。
从我袒衣周太尉,望君免冑沈诸梁。
忍闻中泽鸣鸿雁?那肯深山放虎狼!
剿抚兼施操胜算,管教争献夜郎王
送陈笔山守永昌 明 · 游朴
七言律诗
朱幡摇曳出明光,郁郁犹含汉署香。
旧草尽传都水使,新符雄压夜郎王
千山暝色啼猿合,万里春风去马长。
诸葛遗民应聚语,于今重见使君良。
礼乐皇舆远,恩波圣德长。
只今连帅地,自古逐臣乡。
水驿鱼羹美,山田穄饭香。
一城如斗大,人笑夜郎王
莫欺憔悴鬓苍浪,片纸能为百邑霜。
昨夜尚书来尺一,始知身是夜郎王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