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郭雍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八一六
曾穜,字献之,泉州(治今福建泉州)人。
从学于郭雍
淳熙时知舒州,命郡博士方闻一辑《大易粹言》七十三卷(存)。
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舒州人。
孝宗淳熙中为郡博士。
曾植守舒州,命闻一采二程、张载、游酢、杨时、郭忠孝、郭雍之说,辑为《大易粹言》十卷。
今郭忠孝之说赖此书以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1189 【介绍】: 宋宗室,字静之,一字德广,号恕斋。
孝宗乾道五年试礼部第一。
知临川县,累迁大理丞、湖北常平茶盐提举,移潼川路提刑、转运判官。
引年乞祠,归处一室,以图书自娱。
著述甚丰,郭雍、朱熹尝获益其《易说》。
全宋文·卷六三五○
赵善誉(一一四三——一一八九),字静之,号恕斋,宗室不倚子。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昌国簿。知临川县,添差常州通判。累迁大理丞、湖北常平茶盐提举、潼川路提刑、转运判官。淳熙十六年卒,年四十七。有《易说》(存)、《东南进取舆地通鉴》。见楼钥撰《赵公墓志铭》(《攻愧集》卷一○二),《宋史》卷二四七《宗室传》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0—1212 【介绍】: 宋隆兴分宁人,字子耕,号复斋。
尝从郭雍、朱熹学。
举太学进士。
累官通判处州,有政绩。
先后主管官告院,任大理寺簿、军器监丞。
后知台州,理政事夙夜勤苦,郡称平治。
尝建济粜仓、抵当库以惠民,又置养济院,及创安济坊以居病囚。
迁知袁州,以疾卒。
有《复斋集》。
全宋诗
黄㽦(一一五○~一二一二),字子耕,号复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早从郭雍、朱熹学。
孝宗淳熙进士,调瑞昌主簿。
历知卢阳县,通判处州。
召为主管官告院、大理寺簿、军器监丞。
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知台州(《嘉定赤城志》卷九)。
五年,改袁州,道卒,年六十三。
有《复斋集》,已佚。
事见《水心文集》卷一七《黄子耕墓志铭》,《宋史》卷四二三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四三四
黄㽦(一一五○——一二一二),字子耕,隆兴府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庭坚弟叔敖之孙。
尝从郭雍、朱熹学。
举太学进士,为瑞昌主簿,监文思院,知庐阳县,通判处州,以最闻。
入主管官告院,大理寺簿、军器监丞。
求外,知台州,有政绩。
迁袁州。
嘉定五年卒,年六十三。
有《复斋集》。
见叶适《水心文集》卷一七《黄子耕墓志铭》,《宋史》卷四二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1—1194 【介绍】: 宋临江军新喻人,字昌国,人称艮斋先生,亦称桂山先生。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
摄乐安尉,有能声。
改吉州录事参军、知分宜县,皆有惠政。
擢监察御史,上所创《义役法》,诏行于诸路,民以为便。
光宗即位,献十箴,又论当节宴饮、去妄费等。
除御史中丞、权工部尚书。
请祠,以提举太平兴国宫而归。
尝学于郭雍,传程颐之学,教弟子数百人,重躬行。
有《性学渊源》、《艮斋集》等。
全宋诗
谢谔(一一二一~一一九四),字昌国,号艮斋,晚号桂山老人,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调峡州夷陵县主簿,未至,先摄抚州乐安县尉。三十一年至夷陵,移吉州录事参军,知袁州分宜县。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领宫祠以便亲。丁父忧,起授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除国子监主簿、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十四年,除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十六年,为御史中丞,权工部尚书,未几奉祠。光宗绍熙五年卒,年七十四。著作仅《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八存《艮斋集》一卷。事见《周文忠集》卷六八、《诚斋集》卷一二一《谢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九有传。今录诗十八首。
全宋文·卷四八七二
谢谔(一一二一——一一九四),字昌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乐安尉、吉州录事参军、知分宜县。丁父母忧,服阕,除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迁国子监簿,寻擢监察御史。上义役法,迁侍御史,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光宗登极,献十箴,又论二节三近,除御史中丞、权工部尚书。请祠,以焕章阁直学士知泉州,又辞,提举太平兴国宫而归。绍熙五年卒,年七十四,赠通议大夫。谔为郭忠孝门人,学者称艮斋先生,又称桂山先生,著述颇丰,有《性学渊源》、《论语诗书解》、《春秋左氏讲义》、《柏台谏垣奏议》、《经筵总录》、《孝史》、《艮斋集》等。见周必大《朝议大夫工部尚书赠通议大夫谢公神道碑》(《文忠集》卷六八),杨万里《谢公神道碑》(《诚斋集》卷一二一)及《宋史》卷三八九本传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郭时雍,字子和。
孝宗时官河东提举。
事见《宋诗拾遗》卷一八。
按:又有郭雍(?
~一一八七),字子和,洛阳(今属河南)人。
传其父忠孝之学,隐居长杨山谷间,号白云先生。
乾道中赐号冲晦处士,年八十三更封颐正先生。
淳熙初,学者汇集程颢及忠孝、凡七家为《大易粹言》行世,今存。
十四年卒。
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二者或为同一人,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