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郑向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建阳人,字天隐。
仁宗天圣五年进士。
调镇江军节度推官。
景祐二年,郑向上逸所撰《乐论》并律管,命与胡瑗等校定钟律。
康定元年为太子中允,上《钟律制议》等。
历武学教授、国子监丞、睦亲宅教授。
以诗得罪,除名勒停窜远州。
皇祐二年,召赴大乐所更定钟磬制度。
次年,大安乐成。
五年,迁屯田员外郎。
有《易筌》等。
全宋诗
阮逸,字天隐,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景祐初知杭州。皇祐中与其师胡瑗同典乐事。至和中为王宫记室,坐事废(《临汉隐居诗话》)。著有《王制井田图》等。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有传。
全宋文·卷四七九
阮逸,字天隐,建阳(今福建建阳)人。
天圣五年进士。
景祐初,知杭州郑向荐逸知古乐,上其所撰《乐论》十二篇并乐管十三,召诣阙,与胡瑗同校钟律,造钟磬。
康定元年,入为太子中允,上《钟律制议》并图三卷。
庆历初迁太常寺丞,改兼国子监丞。
皇祐中,更铸太常钟磬,召逸与近臣太常议秘阁,遂典乐事。
迁屯田员外郎。
著有《易筌》、《王制井田图》、《文中子注》、《野言》等。
见《宋史翼》卷二三,同治《福建通志》卷一八七《宋儒林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7—1073 【介绍】: 本名敦实。宋道州营道人,字茂叔,号濂溪。周辅成子。以荫为分宁县主簿,历南安军司理参军、虔州通判等,有治绩。神宗熙宁初,知郴州,擢广南东路转运判官,移提点刑狱。后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精于《》学,喜谈名理,提出无极、太极、理、气、心、性、命等哲学范畴,以及立诚、主静学说,为道学创始人,程颢、程颐皆从其受业。卒谥元。有《太极图说》、《通书》及文集,后人合编为《周子全书》。
全宋诗
周敦颐(一○一七~一○七三),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以舅郑向荫得官,初仕分宁主簿,历知桂阳、南昌县,合州判官,虔州通判。
神宗熙宁初,迁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莲花峰下。
峰前有溪,以营道故居濂溪名之,学者因称濂溪先生。
六年卒,年五十七。
敦颐为宋代道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皆出其门下。
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赐谥元公,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从祀孔庙。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周敦颐诗,以清康熙张伯行刊《正谊堂集·周濂溪集》为底本,校以清乾隆董榕辑《周濂溪集》(简称董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周元公集》(简称四库本)等。
辑录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一○七三
周惇颐(一○一七——一○七三),原名惇实,避英宗旧讳改,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少孤,养于外家。
仁宗景祐中,以舅父郑向荫补试将作监主簿,授洪州分宁主簿。
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郴州郴、桂阳二县令。
知洪州南昌县,签署合州判官事,通判虔州、永州,摄邵州事。
熙宁中擢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提点刑狱。
移知南康军,自请分司南京而归。
六年六月卒,年五十七。
嘉定中赐谥曰「元」。
喜谈名理,精于《》学,程颢、程颐从之学,为宋代理学开山之祖。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见朱熹《濂溪先生事实记》,度正《濂溪先生周元公年表》(宋刻《濂溪集》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