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罗之纪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6—? 【介绍】: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词学图录
陶宗仪(1316-1403) 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人。学博杂,丰著述。有《南村诗集》、《南村辍耕录》。编有《说郛》等。
钦定四库全书·南村诗集·提要
臣等谨案:南村诗集四卷,明陶宗仪撰。宗仪有国风尊经,已著录。是编毛晋尝刻入十元人集。刘体仁七颂堂集有与张实水尺牍,称读史不载陶南村,窃谓此君靖节一流人。今考十元人集内,如倪瓒、顾阿瑛,亦皆亲见新朝。然瓒遁迹江湖,阿瑛随子谪徙,未沾明禄,自可附朱子纲目、陶潜书晋之例,宗仪则身已仕明,孙作沧螺集中有陶九成小传可證。晋仍列之元人,非事实矣。观集中洪武三十一年皇太孙即位诗曰:老臣忭舞南村底,笑对儿孙两鬓霜。则宗仪、臣明原不自讳。又集中三月朔日至都门,二日早朝,三日率诸生赴礼部考试,十日给赏,十一日谢恩诸诗,即明史本传所谓洪武二十九年率诸生赴礼部试时作也。是又岂东篱采菊之人所肯为之事,又何必曲相假借,强使与栗里同称乎?是集不知何人所编,考其题中年月及诗中词意,入明所作十之九。惟铙歌鼓吹曲诸篇,似为元时作耳。其编次年月,颇为无绪。殆杂收遗稿而录之,未遑铨次。又顾阿瑛玉山草堂雅集所载澄怀楼七律一首、送殊上人七律一首,皆不见收。知非宗仪自编也。毛晋品其诗如疏林早秋,殊不甚似。然格力遒健,实虞、杨、范、揭之后劲,非元末靡靡之音。其在明初,固屹然一巨手矣。
南村诗集
陶宗仪字南村,号九成,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元末举进士不第,明洪武中曾任教官。洪武二十九年(1396)率诸生到南京赴礼部试,赐钞而归。宗仪学识广博,不但长于诗文,精于书法,还勤于记述典章制度。著有《国风尊经》、《南村诗集》四卷、《南村辍耕录》三十卷、《沧浪棹歌》一卷,又节录前人的小说笔记等为《说郛》。《南村诗集》卷一为古诗,卷二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卷三为七言律诗,卷四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毛晋尝刻入《十元人集》。刘体仁《七颂堂集》有与张实水尺牍,称“读史不载陶南村,窃谓此君靖节一流人”。今考《十元人集》内,如倪瓒、顾阿瑛亦皆亲见新朝。然瓒遁迹江湖,阿瑛随于谪徙,未沾明禄,自可附朱子纲目陶潜书晋之例。陶宗仪则身已仕明,孙作《沧螺集》中有陶九成小传可证。毛晋仍列之元人,非事实。观集中洪武三十一年(1398)《皇太孙即位诗》曰:“老臣忭舞南村底,笑对儿孙两鬓霜”。则陶宗仪臣明,原不自讳。又集中三月朔日至都门、二日早朝、三日率诸生赴礼部考试、十日给赏、十一日谢恩诸诗,即《明史》本传所谓洪武二十九年(1396)率诸生赴礼部试时作。是又岂东篱采菊之人所有为之事,何必曲相假借,强使与栗里同称。是集不知何人所编。考其题中年月及诗中词意,入明所作十之九。惟铙歌、鼓吹曲诸篇,似为元时所作。其编次年月,颇为无序,殆杂收遗稿而录之。其诗平实顺畅,虽受元末纤秾风气的影响,但格力遒健,在明初,颇有影响。有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毛晋汲古阁刊本(收于《元人十种诗》)行世。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三
宗仪字九成,黄岩人。
洪武六年,举人才至京,以病辞,放归。
有《沧浪棹歌》、《南村集》。
(《四库总目》:陶宗仪《南村诗集》四卷。
是集不知何人所编,考其题中年月,及诗中词意,入明所作十之九。
惟《铙歌鼓吹曲》诸篇,似为元时作耳。
其编次年月,颇为无绪,殆杂收遗稿而录之,未遑诠次。
又顾阿瑛《玉山草堂雅集》所载《澄怀楼》七律一首,《送株上人》七律一首,皆不见收,知非宗仪自编也。
毛晋品其诗如「疏林早秋」,殊不甚似。
然格力遒健,实虞、杨、范、揭之后劲,非元末靡靡之音。
其在明初,固屹然一巨手矣。
孙作《沧螺集》:陶先生宗仪冲襟粹质,洒然不凡,务古学,无所不窥。
出游浙东、西,师潞国张公翥、永嘉李孝光、京兆仕本,问文章为事,故其绳检家法,过人远甚。
尤刻志学,工舅氏赵集贤雍篆笔。
至正间,辟举行人、校官,皆不就。
张士诚开阃姑苏,数郡之士毕至,其部帅议以军咨屈,谢不往。
洪武辛亥,命守令举人才,以病免。
艺圃一区,果蔬薯蓣,度给宾祭已,馀悉种菊,栽接溉壅,身自为之。
间遇胜日,引觞独酌,歌所自为诗,抚掌大噱,人莫测也。
晚益闭门著书,世所共传《说郛》一百卷、《辍耕录》三十卷、《书史会要》九卷、《四书备遗》二卷、其未脱者不预焉。
周亮工《因树屋书影》:馀幼时在金陵,闻旧栅中老寇四家有《说郛》全部,以四大厨贮之。
近见虎林刻本才十六套,每一种为数少者尚全镌,多者咸为逸去,甚至每集有存不四五叶者。
陶氏当时即有弃取,未必如是之简。
此刻未出,博古之士多有就寇家钞录者,及刻出,不知者以为《说郛》尽于此,更不知求其全。
余常言自刻本《说郛》出,而《说郛》亡矣!
姚弘绪《松风遗韵》:郁文博尝手录《说郛》一百卷,其校《说郛》有作云:「白头林下一耆儒,终岁楼中校说郛。
」今坊间所刻《说郛》,首列郁序,知即文博手定本也。
田按:汲古阁刻《元十家集》有《南村诗》四卷。
每疑南村在明初亦一作家,而明人选本多不之及,大抵皆以为元人,则不自毛晋始矣。
至牧斋引《丙子率诸生赴礼部考试》,疑其曾列官教授。
竹又援其《乙卯人日》等诗,谓此等诗可以不作而作之,宜录入明诗。
《四库》收入明人集类,论乃定矣。
易代之际,非特出处不可苟,即著作亦不宜轻易下笔,义严矣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1 【介绍】: 明僧,江西丰城人,俗姓王,字见心。少出家于邑之西方寺。明内典,通儒术,能诗善文。明初以高僧召至京,与宗泐齐名。洪武二十四年坐胡惟庸党诛。有《蒲庵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见心,丰城人,姓黄氏。洪武初以高僧召见,览所著诗称旨,赐锦襕袈裟,授僧录司左觉义。诏住凤阳槎芽山圆通院。后坐胡党,磔于市。有蒲庵、澹游二集。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来复。
字见心。
豫章丰城王氏子。
以日南至生。
故取易卦语识之。
有志行清净行。
欲绝尘独立。
遂归释氏。
与同袍恭肃翁。
誓屏诸缘。
直明涅槃妙旨。
久之。
窥见全体无碍。
然未以为至。
走双径。
谒南楚悦禅师。
自陈厥故。
当机交触。
如鹘落兔走。
不间一发。
悦。
深然之。
留司内记。
越三载。
复约标士瞻。
修西方净土。
于吴天平山。
刻期破障。
比禅观尤力。
浙省右丞相达公九成。
慕师精进。
起住苏之虎丘。
辞不赴。
会兵起。
避地会稽山中慈溪。
与会稽邻壤。
中有定水院。
直东海之滨。
幽阒辽夐。
可以缚禅。
复延师出主之。
师为起其废。
禅门典礼。
依次举行。
瓶锡翩翩来萃。
乞食养之。
共激扬第一义谛。
寻以干戈载途。
不能见母。
作室寺东涧。
取陈尊宿故事。
名为蒲庵。
示思亲也。
自时厥后。
鄞人士。
请师居天宁寺。
时寺为戍军营。
子女[狂-王+(廿/(土*自*土)/ㄆ)]杂。
其亵楼尤甚。
师言于帅。
阃移其屯。
斥群奴。
汛扫建。
治其弊坏。
一还旧贯。
师望日以重。
大夫士交疏劝。
主杭之灵隐。
适有诏徵高行僧。
师两至南京。
赐食内廷。
慰劳优渥。
洎建普荐会。
师奉敕升座说法。
辞意剀切。
闻者咸有警云。
师敏朗渊毅。
非惟克修内学。
形于诗文。
气魄雄而辞调古。
有识之儒。
多自以为不及。
其推师者。
李谕德好文。
则曰。
任道德为住持。
假文字为游戏。
陈状元祖仁则曰。
禅源妙悟。
教部精探。
内充外肆。
僧中指南。
至于楚国。
欧阳文公玄。
国张公翥。
见诸觚翰间者。
奖予为尤至。
学士宋公濂。
至称其文。
如木难珊瑚之贵。
公卿大夫。
交誉其贤。
皇上诏侍臣。
取而览之。
褒美弗置。
当今方袍之士。
与逢掖之流。
鲜有过之者焉。
洪武二十四年。
遂罹于难。
噫是亦数也已(时。
山西太原捕得胡党。
僧智聪。
供称胡惟庸谋举事时。
随泐季潭。
复见心等。
往来胡府。
二公繇是得罪。
泐责服役造寺。
师遂不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