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法相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求那跋摩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此云功德铠。刹利种。世王罽宾国。大父呵黎跋陀。此云师子贤。父僧伽阿难。此云众喜。皆有奇德。跋摩年十四。天姿秀发。其母尝须野兽肉羹。使办味。跋摩曰。有生之类。莫不恶死。以彼之所恶。充己之所嗜。岂亦仁人之用心哉。母恚曰。汝谓端有地狱报耶。佗日我替汝偿。所不悔也。已而跋摩偶覆羹烂手。谓母曰。痛可柰何。母其替我乎。母笑曰。痛在汝。我安能替耶。跋摩跪曰。杀寔三涂极苦之因。身作身受。固无替理。昨者大人之言。其无乃过乎。母为止杀。终其身。 年十八。去为沙门。有相者曰。君三十当南面称孤。今兹出家。其获道果必矣。及期王薨。国人欲迎立之。跋摩翻然自引。游狮子国。入阇婆。阇婆王婆多伽母先梦圣者至。见跋摩从受五戒。王始不信。以母故。亦从受焉。久之乃笃信。邻国来寇。王将禦之。因问跋摩以不战而胜之术。对曰其惟慈悲乎。虽然国有患难。而岂可弗加驱驰哉。王行矣。既凯旋。王中流矢。跋摩咒水洗之而愈。王欲出家。群臣固争不可。王曰吾有三愿。苟诸君听之。则吾亦当听诸君请。不然则否。其一应同奉大和尚。其二应禁杀。其三应有馀积。以赈给贫乏。于是群臣谨奉约。而率遵五戒。王躬治精舍。以延跋摩。名震诸国。元嘉元年九月。京师沙门慧观慧聪等。表请迎至。诏交州刺史。并沙门法长道冲道俊等。航海以往至广州。诏听乘驿诣阙。道由始兴。爱其虎市山。形类耆阇。因改山中寺额为灵鹫。留居之一年。太守蔡茂之深加敬仰。将死。说法安慰。而家人梦其在寺为众僧讲法。寺有宝月殿。跋摩于东壁戏作定光儒童布发像。极妙。夜辄有光。山故多虎。自跋摩至屏绝。禅定必累日。寺僧尝遣沙弥侯之。见白狮子。仰蹑柱而戏。弥空皆青莲华。沙弥惊走大呼。僧争至。豁无所见。八年正月至建邺。引对。劳问甚勤。曰寡人欲持斋不杀。迫以身徇万几。不获所愿。法师远来陋邦。何以见教。对曰道在身。不在事。法由己。不由人。且帝王所脩。与匹夫异。匹夫身贱名微。言令不威。傥不克己苦节。何以为用。帝王以四海为家。万民为子。出一嘉言。则士庶皆悦。布一善政。则人神以和。刑不夭命。役不劳力。则使风雨时若。寒暑应节。百谷滋繁。桑麻郁茂。以是为持斋不杀。亦大矣。安在辍半日之飧。全一禽之命。然后为弘济耶。帝抚几叹曰。俗迷远理。僧滞近教。迷远理者。谓至道虚旷。滞近教者。但拘名相。如法师所谕。开奖人意。可与论天人之际矣。止祇洹寺。讲法华及十地品。法席之盛。前所未见。译菩萨善戒三十品。优婆塞五戒法等二十六卷。足成伊叶波罗所译杂心十卷。元嘉六年。坐夏定林。夏休还祇洹。九月二十八日。中食未毕还室。弟子从至。泊然已化。寿六十五。则一日谓弟子曰。我已證二果矣。又说偈三十六行。授阿沙罗曰。可以示天竺僧。及此土僧。有诏建塔。译遗偈。偈多不载。
神僧传·卷第三
求那跋摩。此云功德铠。本刹利种。累世为王治在罽宾国。年十四便机见俊达深度。仁爱汎博崇德务善。其母尝须野肉令跋摩办之。跋摩曰。有命之类莫不贪生。夭彼之命非仁人矣。年二十出家受戒。洞明九部博晓四舍。诵经百馀万言。深达律品妙入禅要。时人号曰三藏法师。至年三十罽宾国王薨。绝无绍嗣。众咸议曰。跋摩帝室之胤。又才明德重。可请令还俗以绍国位。群臣数百再三固请。跋摩不纳。乃辞师违众林栖谷饮。孤行山野遁迹人世。后至阇婆国。初未至一日阇婆王母夜梦见一道士飞舶入国。明旦果是跋摩来至。王母敬以圣礼从受五戒。母因劝王曰。宿世因缘得为母子。我已受戒而汝不信。恐后生之因永绝今果。王迫以母敕。即奉命受戒。渐染既久专精稍笃。顷之邻兵犯境。王谓跋摩曰。外贼恃力欲见侵侮。若与斗战伤杀必多。如其不拒危亡将至。今唯归命师尊不知何计。跋摩曰。暴寇相攻宜须禦捍。但当起慈悲心勿兴害念耳。王自领兵拟之。旗鼓始交贼便退散。王遇流矢伤脚。跋摩为咒水洗之。信宿平复。后为跋摩立精舍。躬自琢材伤王脚指。跋摩又为咒治之。有顷平复。时京师名德沙门慧观慧聪等远挹风猷思欲参禀。以元嘉元年九月。启文帝求迎请跋摩。帝即敕交州刺史令泛舶延致。观等又遣沙门法长道冲道隽等往彼祈请。文帝知跋摩已至南海。于是复敕州郡令资发下京。路由始兴经停岁许。始兴有虎市山。仪形耸峙峰岭高绝。跋摩谓其髣髴耆阇。乃改名灵鹫。于山寺之外别立禅室。去寺数里磬音不闻。每至鸣椎。跋摩已至。或冒雨不沾。或履泥不污。时众道俗莫不肃然增敬。寺有宝月殿。跋摩于殿北壁手自画作罗云像。及定光儒童布发之形。像成之后每夕放光。久之乃歇。始兴太守蔡茂之深加敬仰。后茂之将死。跋摩躬自往视说法安慰。后家人梦见茂之在寺中与众僧讲法。此山本多虎灾。自跋摩居之。昼行夜往。或时值虎以杖按头抒之而去。跋摩尝于别室坐禅。累日不出。寺僧遣沙弥往候之。见一白师子缘柱而立。亘室弥漫生青莲花。沙弥惊恐大呼。往视师子豁无所见。未终之前预造遗文偈颂三十六行。自说因缘云。已證二果。手自封缄付弟子阿沙罗云。我终后可以此文还示天竺僧。亦可示此境僧也。既终之后即趺坐绳床。颜貌不异似若入定。道俗赴者千有馀人。并闻香气芬烈。咸见一物状若龙蛇。可长一匹许。起于尸侧直上冲天。莫能诏者。即于南林戒坛前。依外国法阇毗之。春秋六十有五。
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下
求那跋摩。
此云功德铠。
本刹利种。
累世为王治在罽宾国。
祖父呵梨跋陀。
此言师子贤。
以刚直被徙。
父僧伽阿难。
此言众喜。
因潜隐山泽。
跋摩年十四便机见俊达深有远度。
仁爱汎博崇德务善。
其母尝须野肉令跋摩办之。
跋摩启曰。
有命之类莫不贪生。
夭彼之命非仁人矣。
母怒曰。
设令得罪吾当代汝。
跋摩他日煮油误浇其指。
因谓母曰。
代儿忍痛。
母曰。
痛在汝身吾何能代。
跋摩曰。
眼前之苦尚不能代。
况三途耶。
母乃悔悟终身断杀。
至年十八相公见而谓曰。
君年三十当抚临大国南面称尊。
若不乐世荣当获圣果。
至年二十出家受戒。
洞明九部博晓四含。
诵经百馀万言。
深达律品妙入禅要。
时号曰三藏法师。
至年三十罽宾王薨。
绝无绍嗣。
众咸议曰。
跋摩帝室之胤。
又才明德重。
可请令还俗以绍国位。
群臣数百再三固请。
跋摩不纳。
乃辞师违众林栖谷饮。
孤行山野遁迹人世。
后到师子国观风弘教。
识真之众咸谓已得初果。
仪形感物见者发心。
后至阇婆国。
初未至一日阇婆王母夜梦见一道士飞舶入国。
明旦果是跋摩来至。
王母敬以圣礼从受五戒。
母因劝王曰。
宿世因缘得为母子。
我已受戒而汝不信。
恐后生之因永绝今果。
王迫以母敕。
即奉命受戒。
渐染既久专精稍笃。
顷之邻兵犯境。
王谓跋摩曰。
外贼恃力欲见侵侮。
若与斗战伤杀必多。
如其不拒危亡将至。
今唯归命师尊不知何计。
跋摩曰。
暴𡨥相攻宜须禦捍。
但当起慈悲心勿兴害念耳。
王自领兵拟之。
旗鼓始交贼便退散。
王遇流矢伤脚。
跋摩为咒水洗之。
信宿平复。
王恭信稍殷。
乃欲出家修道。
因告群臣曰。
吾欲躬栖法门。
卿等可更择明主。
群臣皆拜伏劝请曰。
王若舍国则子民无依。
且敌国凶强恃险相对。
如失恩覆则黔首奚处。
大王天慈宁不悯念。
敢以死请申其悃愊。
王不忍固违。
乃就群臣请三愿。
若许者当留治国。
一愿凡所王境同奉和上。
二愿尽所治内一切断杀。
三愿所有储财赈给贫病。
群臣欢喜佥然敬诺。
于是一国皆从受戒。
王后为跋摩立精舍。
躬自引材伤王脚指。
跋摩又为咒治。
有顷平复。
导化之声播于遐迩。
邻国闻风皆遣使要请。
时京师名德沙门慧观慧聪等。
远挹风猷思欲餐禀。
以元嘉元年九月。
面启文帝。
求迎请跋摩。
帝即敕交州刺史令汎舶延致观等。
又遣沙门法长道冲道俊等往彼祈请。
并致书于跋摩及阇婆王婆多加等。
必希顾临宋境流行道教。
跋摩以圣化宜广不惮游方。
先已随商人竺难提舶欲向一小国。
会值便风遂至广州。
故其遗文云。
业行风所吹遂至于宋境。
此之谓也。
文帝知跋摩已至南海。
于是复敕州郡令资发下京。
路由始兴。
经停岁许。
始兴有虎市山。
仪形耸孤峰岭高绝。
跋摩谓其髣髴耆阇。
乃改名灵鹫。
于山寺之外别立禅室。
室去寺数里磬音不闻。
每至鸣椎跋摩已至。
或冒雨不沾。
或履泥不湿。
时众道俗莫不肃然增敬。
寺有宝月殿。
跋摩于殿北壁手自画作罗云像及定光儒童布发之形。
像成之后每夕放光。
久之乃歇。
始兴太守蔡茂之深加敬仰。
后茂之将死。
跋摩躬自往视说法安慰。
后家人梦见茂之在寺中与众僧讲法。
实由跋摩化导之力也。
此山本多虎灾。
自跋摩居之。
昼行夜往。
或时值虎。
以杖按头。
弄之而去。
于是山旅水宾去来无梗。
感德归化者十有七八焉。
跋摩尝于别室入禅。
累日不出。
寺僧遣沙弥往候之。
见一白师子缘柱而上。
亘空弥漫生青莲华。
沙弥惊恐大呼往逐师子。
豁无所见。
其灵异无方。
类多如此。
后文帝重敕观等。
复更敦请。
乃汎舟下都。
以元嘉八年正月达于建邺。
文帝引见劳问慇勤。
因又言曰。
弟子常欲持斋不杀。
迫以身殉物不获从志。
法师既不远万里来化此国。
将何以教之。
跋摩曰。
夫道在心不在事。
法由己非由人。
且帝王与匹夫所修各异。
匹夫身贱名劣。
言令不威。
若不剋己苦躬。
将何为用。
帝王以四海为家。
万民为子。
出一嘉言则士女咸悦。
布一善政则人神以和。
刑不夭命役无劳力。
则使风雨适时寒暖应节。
百谷滋繁桑麻郁茂。
如此持斋斋亦大矣。
如此不杀德亦众矣。
宁在阙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
然后方为弘济耶。
帝乃抚机叹曰。
夫俗人迷于远理。
沙门滞于近教。
迷远理者谓至道虚说。
滞近教者则拘恋篇章。
至如法师所言。
真谓开悟明达。
可与言天人之际矣。
乃敕住祇洹寺供给隆厚。
公王英彦莫不宗奉。
俄而于寺开讲法华及十地。
法席之日轩盖盈衢。
观瞩往还肩随踵接。
跋摩神府自然妙辩天绝。
或时假译人而往复悬悟。
后祇洹慧义请出菩萨善戒。
始得二十八品。
后弟子代出二品。
成三十品。
未及缮写失序品及戒品。
故今犹有两本。
或称菩萨戒地。
初元嘉三年。
徐州刺史王仲德于彭城请外国伊叶波罗译出杂心。
至择品而缘碍遂辍。
至是更请跋摩译出后品。
足成十三卷。
并先所出四分羯磨优婆塞五戒略论优婆塞二十二戒等。
凡二十六卷。
并文义详允梵汉弗差。
时影福寺尼慧果净音等。
共请跋摩云。
去六年有师子国八尼至京云。
宋地先未经有尼。
那得二众受戒。
恐戒品不全。
跋摩云。
戒法本在大僧众发。
设不本事无妨得戒。
如爱道之缘。
诸尼又恐年月不满。
苦欲更受。
跋摩称云。
善哉。
苟欲增明甚助随喜。
但西国尼年腊未登。
又十人不满。
且令学宋语别因西域居士。
更请外国尼来足满十数。
其年夏在定林下寺安居。
时有信者采华布席。
唯跋摩所坐华彩更鲜。
众咸崇以圣礼。
夏竟还祇洹。
其年九月二十八日中食未毕。
先起还阁。
其弟子后至。
奄然已终。
春秋六十有五。
未终之前预造遗文偈颂三十六行。
自说因缘云。
已證二果。
手自封缄付弟子阿沙罗云。
我终后可以此文还示天竺僧。
亦可示此境僧也。
既终之后即扶坐绳床。
颜貌不异似若入定。
道俗赴者千有馀人。
并闻香气芬烈。
咸见一物状若龙蛇。
可长一匹许。
起于尸侧直上冲天莫能詺者。
即于南林戒坛前依外国法阇毗之。
四部鳞集。
香薪成𧂐。
灌之香油以烧遗阴。
五色焰起氛氲丽空。
是时天景澄朗道俗哀叹。
仍于其处起立白塔。
欲重受戒。
诸尼悲泣望断不能自胜。
初跋摩至京。
文帝欲从受菩萨戒。
会虏寇侵彊未及咨禀。
奄而迁化。
以本意不遂伤恨弥深。
乃令众僧译出其遗文云。
前顶礼三宝  净戒诸上座 浊世多谄曲  虚伪无诚信 愚惑不识真  怀嫉轻有德 是以诸贤圣  现世晦其迹 我求那跋摩  命行尽时至 所获善功德  今当如实说 不以谄曲心  希望求名利 为劝众懈怠  增长诸佛法 大法力如是  仁者咸谛听 我昔旷野中  初观于死尸 膀胀虫烂坏  臭秽脓血流 系心缘彼处  此身性如是 常见此身相  贪蛾不畏火 如是无量种  修习死尸观 放舍馀闻思  依止林树间 是夜专精进  正观常不忘 境界恒在前  犹如对明镜 如彼我亦然  由是心寂靖 轻身极明净  清凉心是乐 增长大欢喜  则生无著心 变成骨锁相  白骨现在前 朽坏肢节离  白骨悉磨灭 无垢智炽然  调伏思法相 我时得如是  身安极柔软 如是方便修  胜进转增长 微尘念念灭  坏色正念法 是则身究竟  何缘起贪欲 知因诸受生  如鱼贪钩饵 彼受无量坏  念念观磨灭 知彼所依处  从心猿猴起 业及业果报  依缘念念灭 心所知种种  是名别法 是则思慧念  次第满足修 观种种法相  其心转明了 我于尔焰中  明见四念处 律行从是竟  摄心缘中住 苦如炽然剑  斯由渴爱转 爱尽般涅槃  普见彼三界 死焰所炽然  形体极消瘦 喜息乐方便  身还渐充满 胜妙众生相  顶忍亦如是 是于我心起  真实正方便 渐渐略境界  寂灭乐增长 得世第一法  一念缘真谛 次第法忍生  是谓无漏道 妄想及诸境  名字悉远离 境界真谛义  除恼获清凉 成就三昧果  离垢清凉缘 不涌亦不没  净慧如明月 湛然正安住  纯一寂灭 非我所宣说  唯佛能證知 那波阿毗昙  说五因缘果 实义知修行  名者莫能见 诸论各异端  修行理无二 偏执有是非  达者无违诤 修行众妙  今我不宣说 惧人起妄想  诳惑诸世间 于彼修利  我已说少分 若彼明智者  善知此缘起 摩罗婆国界  始得初圣果 阿兰若山寺  道迹修远离 后于师子国  村名劫波利 进修得二果  是名斯陀含 从是多留难  障修离欲道 见我修远离  知是处空闲 咸生希有心  利养竞来集 我见如火毒  心生大厌离 避乱浮于海  阇婆及林邑 业行风所飘  随缘之宋境 于是诸国中  随力兴佛法 无问所应问  谛实真实观 今此身灭尽  寂若灯火灭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此云功德铠。本刹利种。累世为王。治在罽宾国。跋摩年十四。机见俊达。深有远度。仁爱务善。其母尝须野肉。令跋摩办之。跋摩启曰。有命之类。莫不贪生。夭彼之命。非仁人矣。母怒曰。设令得罪。吾当代汝。跋摩他口煮油。误浇其指。因谓母曰。代儿忍痛。母曰。痛在汝身。吾何能代。跋摩曰。眼前之苦。尚不能代。况三途耶。母乃悔悟。终身断杀。至年十八。相工见而谓曰。君年三十。当抚临大国。南面称尊。若不乐世荣。当获圣果。至年二十。出家受戒。洞明九部。博晓四含。诵经百馀万言。深达律品。妙入禅要。时人号曰。三藏法师。至年三十。罽宾国王薨。绝无绍嗣。众咸议曰。跋摩帝室之胤。又才明德重。可请令还俗。以绍国位。群臣数百。再三固请。跋摩不纳。乃辞师违众。林栖谷饮。孤行山野。遁迹人世。后到师子国。观风弘教见者发心。后至阇婆国。至前一日。阇婆王母。夜梦见一道士。飞舶入国。明旦果跋摩至。王母敬以圣礼从受五戒。母因劝王曰。宿世因缘得为母子我已受戒而汝不信。恐后生之因。永绝今果。王迫以母敕即奉命受戒。顷之邻兵犯境。王谓跋摩曰。外贼恃力。欲见侵侮。若与斗战。伤杀必多。如其不拒。危亡将至。今唯归命师尊。不知何计。跋摩曰。暴寇相攻。宜须禦捍。但当起慈悲心。勿兴害念耳。王自领兵拟之。旗鼓始交。贼便退散王遇流矢伤脚。跋摩为咒水洗之。信宿平复。王恭信稍殷。乃欲出家修道。因告群臣曰。吾欲躬栖法门。卿等可便择明主。群臣皆拜伏劝请曰。王若舍国。则子民无依。且敌国凶强。恃崄相对。大王天慈。宁不悯命。敢以死请。王不忍固违。乃就群臣请三愿。若许者当留治国。一愿凡所王境。同奉和尚。二愿尽所治内。一切断杀。三愿所有储财。赈给贫病。群臣欢喜敬诺。于是一国皆从受戒。王后为跋摩立精舍。躬自琢材。伤王脚指。跋摩又为咒治。有顷平复。道化之声。播于遐迩。邻国闻风。皆遣使要请。时京师名德。慧观慧聪等。远挹风猷。以元嘉元年九月。面启文帝。求迎跋摩。帝即赐交州刺史。令泛舶延致。观等又遣沙门法长道冲道俊等。往彼祈请。并致书于跋摩。及阇婆王。希临宋境。流行道教。跋摩以圣化宜广。不惮游方。路由始兴。经停岁许。始兴有虎市山。仪形耸峙。峰岭高绝。跋摩谓髣髴耆阇。乃改名灵鹫。于山寺之外。别立禅室。去寺数里。磬音不闻。每至鸣椎。跋摩已至。或冒雨不沾。或履泥不污。时众道俗。莫不肃然增敬寺有宝月殿。跋摩于殿北壁。手自画作罗云像。及定光儒童布发之形。像成之后。每夕放光。此山本多虎灾。自跋摩居之。昼行夜往。或时值虎。以杖按头抒之而去。于是山旅水宾。去来无梗。文帝重敕观等复更敦请。乃汎舟下都。以元嘉八年正月。达于建业。文帝引见。劳问慇勤。因言曰。弟子常欲持斋不杀。不获从志。法师既不远万里。来化此国。将何以教之。跋摩曰。夫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己。非由人。且帝王与匹夫。所修各异。匹夫身贱名劣。言令不威。若不克己苦躬。将何为用。帝王以四海为家。万民为子。出一嘉言。则士女咸悦。布一善政。则人神以和。刑不夭命。役无劳力。使风雨适时。寒煖应节。百谷滋繁。桑麻郁茂。如此持斋亦大矣。不杀亦众矣。宁在阙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方为弘济耶。帝乃抚几叹曰。夫俗人迷于远理。沙门滞于近教。迷远理者。谓至道虚说。滞近教者。则拘恋篇章。至如法师所言。真开悟明达。可与言天人之际矣。乃敕住祇洹寺。供给隆厚。王公英彦。莫不宗奉。俄而于寺开讲法华。及十地。法席之日。轩盖盈衢。观瞩往还。肩随踵接。其年九月二十八日。食未毕。奄然已终。春秋六十有五。

人物简介

比丘尼传·南齐
妙智。
本姓曹。
河内人也。
禀性柔明陶心大化。
执持禁范如护明珠。
心勤忍辱与物无忤。
虽有毁恼必以和颜。
下帷穷年终日无闷。
精达法相
物共宗之。
禅堂初建。
齐武皇帝敕请妙智讲胜鬘净名开题。
及讲帝数亲临。
诏问无方。
智连环剖析初无遗滞。
帝屡称善。
四众雅服。
齐竟陵文宣王疆界钟山集葬名德。
年六十四。
建武二年卒葬于定林寺。
南齐侍中琅琊王伦妻江氏为著石赞文序立于墓左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6 【介绍】: 即菩提达摩。或作达磨。高僧。南朝梁时南天竺国王子。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师从般若多罗尊者,为西土禅宗二十八世传人。梁武帝大通元年泛海至广州。普通中迎至金陵与谈佛理。谈不契合,乃渡江入魏传布佛教。居嵩山少林寺面壁参禅九年,人莫测其玄妙。传《楞伽经》及其心法于慧可,于是禅宗得流传中国。世称中土禅宗初祖。
全后魏文·卷六十
菩提达磨姓刹帝利,天竺王子。梁大通元年(即普通八年)。来至东土,与梁武语,机缘不契,度江来归,止嵩山少林寺,明年终(大通二年即孝庄建义元年)。梁武帝追慕为碑,昭明为祭文,是为初祖。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 传宗科
南天竺香至国王之季子也。刹帝利种。资性开朗。神慧无方。志存大乘本名菩提多罗。后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游化其国。受王供养。以神通力。知其密迹。使与二兄月净多罗功德多罗。辨所施珠。而磨才智无碍。二兄不能屈。尊者因谓之曰。汝于诸法。已得通量。夫达磨者。通大之义也。宜名达磨。以承统寄。磨恭禀教义。服勤左右。垂四十年。迨尊者顺世。遂躬行阐导。破伏六宗。然观震旦。有大乘气象。故附舶东来。阅三寒暑。达于南海。时梁大通元年也。广州既备礼迎接。即驿奏武帝。帝诏至。慰劳勤渥。问曰。朕自御极以来。造寺写经度僧。有何功德。答曰。人天小果耳。上曰。何谓大乘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上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答曰。廓然无圣。上曰。对朕者谁。答曰不识。上终无所领悟。乃北抵魏。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危坐。终日嘿然。人竞以壁观婆罗门称之。时则孝明帝武泰元年也。帝钦磨道德。三诏不起。就赐摩衲袈裟。金钵银水瓶。以致供养。 俄有沙门惠可道副道育尼总持者。从其诲励九年。乃命之曰。时至矣。汝等宜各言其所得乎。副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磨曰。汝得吾皮。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閦佛国。一见更不再见。磨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磨曰。汝得吾骨。慧可礼拜后。依位而立。磨曰。汝得吾髓。于是顾谓慧可曰昔如来。以王法眼藏。付迦叶大士。展转嘱累。以至于吾。我今付汝。汝当护持。拜授袈裟。以表信。听吾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又曰吾观震旦。惟楞伽经。可以印心。汝等宜加勉。乃往禹门千圣寺。端坐示灭。即太和十九年丙辰岁。十月五日也。其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葬熊耳山之定林寺。塔其上焉。后三岁。奉使宋云自西域回。遇磨葱岭手𢹂只履。翩然独迈。问之曰。西天去云归以闻。诏启。圹视之。仅只履而已。唐代宗朝追谥圆觉禅师。塔曰空观。
续高僧传·卷第十六 习禅初
菩提达摩。
南天竺婆罗门种。
神慧疏朗。
闻皆晓悟。
志存大乘冥心虚寂。
通微彻数定学高之。
悲此边隅以法相导。
初达宋境南越。
末又北度至魏。
随其所止诲以禅教。
于时合国盛弘讲授。
乍闻定法多生讥谤。
有道育慧可。
此二沙门。
年虽在后而锐志高远。
初逢法将知道有归。
寻亲事之经四五载。
给供咨接。
感其精诚诲以真法。
如是安心谓壁观也。
如是发行谓四法也。
如是顺物教护讥嫌。
如是方便教令不著。
然则入道多途。
要唯二种。
谓理行也。
藉教悟宗。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
客尘障故。
令舍伪归真。
疑住壁观。
无自无他凡圣等一。
坚住不移不随他教。
与道冥符寂然无为名理入也。
行入四行万行同摄。
初报怨行者。
修道苦至当念往劫。
舍本逐末多起爱憎。
今虽无犯是我宿作。
甘心受之都无怨对。
经云。
逢苦不忧。
识达故也。
此心生时与道无违。
体怨进道故也。
二随缘行者。
众生无我苦乐随缘。
纵得荣誉等事。
宿因所构今方得之。
缘尽还无何喜之有。
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违顺风静冥顺于法也。
三名无所求行。
世人长迷处处贪著。
名之为求。
道士悟真理与俗反。
安心无为形随运转。
三界皆苦谁而得安。
经曰。
有求皆苦。
无求乃乐也。
四名称法行。
即性净之理也。
摩以此法开化魏土。
识真之士从奉归悟。
录其言诰卷流于世。
自言年一百五十馀岁。
游化为务不测于终。
神僧传·卷第四
菩提达磨。南天竺婆罗门种。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梁武帝普通初至广州。刺史表闻。武帝遣使诏迎至金陵。帝亲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舍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并无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师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帝不省玄旨。师知机不契。十九日遂去梁。折芦一枝渡江。二十三日北趋魏境。寻至雒邑。初止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九年。遂逝焉。葬熊耳山。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师于葱岭。见手携只履翩翩独逝。云问何去。曰西天去。又谓云曰。汝主已厌世。云闻之茫然别师。东迈暨复命明帝已登遐矣。迨孝庄即位。云具奏其事。帝令起圹。惟空棺一只革履存焉。
僧范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6—555 【介绍】: 北齐僧。平乡人,俗姓李。通儒书,旁及天文筮术。二十九岁闻讲《涅槃经》开悟。出家后,博通诸经。讲经时有神异,僧俗归之如市。卒于邺都东大觉寺。有《华严经疏记》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相州平乡李氏也。
幼习群书。
至二十三。
备通七曜九章。
天文地理。
卜筮之学。
游从者众。
抵掌解颐。
相与为乐。
而年盛貌都。
思附法门。
烧一指节以自誓。
伉俪之义。
情欲之念。
未尝少动其心。
二十九时闻讲涅槃。
神开理会。
遂师事僧始于邺下。
而出家焉。
初宗涅槃。
俄入林虑山。
禀禅诀。
未几。
从洛下献公。
听法华华严。
后徙辙光公逮行化齐魏。
弘物尤多。
旋趾邺都。
声誉斯重。
故使崔觐注易。
咨而取长。
宗景造历。
求而舍短。
大儒徐遵明季宝顶等。
愿受菩萨戒。
皂白归之如市。
讲华严十地地持维摩胜鬘。
各有疏记。
复变疏引经。
制为论。
以是涅槃大品等。
并称论焉。
独地持名述。
然言行相辅。
禛祥屡降。
尝于显义寺。
为胶州刺史杜弼。
讲华严。
至六地忽有一雁飞下。
自浮图东。
顺行入堂。
正对高座。
伏地若听。
席散还顺塔西而出。
尔乃鴹逝。
又夏讲。
雀伏座之西南。
终于九旬。
又在济州有鸮来听。
讫席便去。
其感异类如此。
方阐华严。
僧或骂曰。
是伽斗竟何所解。
夜觉有物捶其僧。
死复苏。
偶过他寺。
值布萨日。
意欲闻戒。
寺僧升座将竖义。
且曰。
布萨僧常事耳。
竖论法相
不亦可乎。
忽见神人雄特。
问座上僧曰。
今日何日。
答曰。
布萨日。
神即搭之。
拽于座下。
委顿垂死。
次问第一座。
搭拽如之。
由是自励不敢说欲。
乃至疾重。
舆而就僧。
将终之日。
延像入房。
下床跪地。
惟悔宿触而已。
日正午。
卒于邺东大觉寺。
春秋八十。
天保六年三月二日也。
续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篇四
释僧范。
姓李氏。
平乡人也。
幼游学群书。
年二十三备通流略。
至于七曜九章天竺咒术。
咨无再悟。
徒侣方千指掌解颐誇矜折角。
时人语曰。
相州李洪范。
解彻深义。
邺下张宾生领悟无遗。
斯言诚有旨矣。
兼以年华色美都无伉俪之心。
思附法门烧指而修供养。
年二十九栖迟下邑闻讲涅槃。
辄试一听开悟神府。
理思兼通。
乃知佛经之秘极也。
遂投邺城僧始而出家焉。
初学涅槃经顿尽其致。
又栖心林虑静其浮情。
复向洛下从献公听法华华严。
宗匠前修是非衢术。
后徙辙光师而受道焉。
耽味虑宗岁纪迁贸。
既穷筌相学志无杂。
乃出游开化利安齐魏。
每法筵一举听众千馀。
逮旋趾邺都可谓当时明匠。
遂使崔觐注易咨之取长。
宋景造历求而舍短。
大儒徐遵明李宝顶等。
一对信于言前。
授以菩萨戒法。
五众归之如市。
讲华严十地地持维摩胜鬘各有疏记。
复变疏引经制成为论。
故涅槃大品等并称论焉。
地持一部独名述也。
然属词繁壮不偶世情。
亦是一家之作。
故可观采。
而言行相辅祥徵屡降。
尝有胶州刺史杜弼。
于邺显义寺请范冬讲。
至华严六地忽有一雁飞下。
从浮图东顺行入堂。
正对高座伏地听法。
讲散徐出还顺塔西尔乃翔游。
又于此寺夏讲。
雀来在座西南伏听终于九旬。
又曾处济州。
亦有一鸮飞来入听讫讲便去。
斯诸祥感众矣。
自非道洽冥符。
何能致此。
尝讲花严。
辄有一僧加毁云。
是乃伽斗。
竟何所解。
当夜有神加打。
死而复苏。
其见闻者皆深敬异。
尝宿他寺意欲闻戒。
有僧升座将欲竖义。
乃曰。
竖论法相深会圣言。
何劳布萨。
僧常闻耳。
忽见一神形高丈馀貌甚雄峻。
来到座前问竖义者。
今是何日。
答曰。
是布萨日。
神即以手拓之曳于座下。
委顿垂死。
次问上座。
拓曳同前。
由是自励。
至终僧事私缘竟无说欲。
乃至疾重舁而就僧。
将终之日延像入房。
下床跪地惟悔宿触而已。
时当正午遗诫而卒于邺东大觉寺。
时春秋八十。
即天保六年三月二日也。
初范背儒入释崇信日增。
寂想空门不缘世务。
口无流略之语。
身绝非法之游。
随得财贿即施门人。
衣食有无未曾宣述。
安忍善恶喜怒不形。
洗秽奉禁终始如一。
而留意华严。
为来报之业。
夜礼千佛为一世常资。
末岁年事既隆。
身力不济。
犹依六时叩头枕上。
自有英悟之量。
罕能继者。
而感通灵异。
则事全难准云。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李。平乡人。幼学群书。年二十三。备通疏略。至于七曜九章天文筮术。咨无再悟。时人语曰相州李洪范。解彻深义。邺下张宾生。领悟无遗。兼以年华色美。都无伉俪之心。思附法门。烧指而修供养。年二十九。栖迟下邑。闻讲涅槃。一听开悟。遂投邺城僧出家焉。复向洛下。从献公听法华华严。后从辙光师受道。耽味虚宗。出游开化。利安齐魏。每法筵一举。听众千馀。逮旋趾邺都。遂使崔觐注易。咨之取长。宗景造历。求而舍短。大儒徐遵明。李宝顶等。一见信于言前。受以菩萨戒法。五众归之如市。讲华严十地地持维摩胜鬘。各有疏记。复变疏引经。制成为论。故涅槃大品等。并称论焉。地持十部独名述也。然属词繁壮。不偶世情。言行相辅。祥徵屡降。常有胶州刺史杜弼。于邺显义寺。请范冬讲。至华严六地。忽有一雁飞下。从浮图东。顺行入堂。正对高座。伏地听法。讲散徐出。还顺塔西翔逝。又于此寺夏讲。雀来在坐。西南伏听。终于九旬。又曾处济州。亦有一鸟飞来入听。讫讲便去。诸祥感众。道洽冥符。
释僧实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续高僧传·卷第十六 习禅初
释僧实。
俗姓程氏。
咸阳灵武人也。
幼怀雅亮。
清卓不伦。
尝与诸僮共游狡戏。
或摘叶献香。
或聚砂成塔。
乡闾敬焉。
知将能信奉之渐也。
亲眷爱结不许出家。
喻以极言久而方遂。
年二十六乃得剃落。
有道原法师。
擅名魏代。
实乃归焉。
随见孝文便蒙降礼。
大和末从原至洛。
因遇勒那三藏。
授以禅法。
每处皇宫咨问禅秘。
那奇之曰。
自道流东夏。
味静乃斯人乎。
于是寻师问道备经循涉。
虽三学通览。
偏以九次调心。
故得定水清澄禅林荣蔚。
性少人事退迹为功。
所以高盖驷马未曾流目。
清流林竹顾便忘返。
加又口绕黑子欹若升形。
目有重瞳光明外射。
腋怀凤卵七处俱平。
奇相超伦有声京洛。
兼又道契生知化通关壤。
听业未广而无问不明。
能勤整四仪静修三法。
可宪章于风俗。
足师表于天人。
周太祖文皇。
以魏大统中下诏曰。
师目丽重瞳偏同虞舜。
背隆伛偻分似周公。
德宇纯懿轨量难模。
可昭玄三藏。
言为世宝笃志任持。
故有法相之宜兴。
俗务之宜废。
发谈奏议事无不行。
至保定年。
太祖又曰。
师才深德大。
宜庇道俗以隆礼典。
乃躬致祈请为国三藏。
实当仁不让默而受之。
是使栋梁斯在仪形攸寄。
周氏有国重仰玄风。
礼异前朝受于归戒。
逮太祖平梁荆后。
益州大德五十馀人。
各怀经部送像至京。
以真谛妙宗条以问实。
既而慧心潜运南北疏通。
即为披决洞出情外。
并神而服之。
于是陶化京华久而逾盛。
忽一旦告僧曰。
急备香火修理法事。
诵观世音以救江南某寺堂崩厄也。
当尔之时。
杨都讲堂正论法集。
数百道俗充满其中。
闻西北异香及空中妓乐。
合堂惊出同共闻听。
堂欻摧坏大众无损。
奏闻梁主。
乃移以问周。
果知实祐。
大送珍宝赐遗续。
而实但取三衣什物而已。
馀随散之。
由尔名振三国事参至圣。
以保定三年七月十八日。
卒于大追远寺。
春秋八十有八。
朝野惊嗟人天变色。
帝哀恸泣之。
有敕图写形像。
仍置大福田寺。
即以其日窆于东郊门外滕公郦食綦。
塳南。
碑石尚存。
弟子昙相等。
传灯不穷弥隆华实。
以业有从。
爰于墓所立寺。
还名福田。
用崇冥福。
并建碑于寺野二所。
大中兴寺释道安。
及义城公庾信制文。
今在苑内。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程。咸阳灵武人。幼怀雅亮。清卓不偷。尝与诸僮共戏。或摘叶献香。或聚砂成塔。知为信奉之渐。亲眷爱结。年二十六。乃得剃落。有道原法师。擅名魏代。实往归焉。随见孝文。便蒙降礼。大和末。从原至洛。因遇勒那三藏。授以禅法。每处皇宫。咨问禅秘。于是寻师问道。备经循涉。虽三学通览。偏以九次雕心。故得定水清澄。禅林荣蔚。兼又道契生知。化通关壤。勤整四仪。静修三法。周太祖文皇。以魏大统中。下诏曰。师目丽重瞳。偏同虞舜。背隆伛偻。分似周公。德宇纯懿。轨量难模。可昭玄三藏。言为世宝。至保定年。太祖又曰。师才深德大。宜庇道俗。以隆礼典。乃躬致祈请。为国三藏。实受之。益州大德。五十馀人。各怀经部。送像至京。以真谛妙宗。条以问实。既而慧心潜运。南北疏通。即为披决。洞出情外。并神而服之。于是陶化京华。久而逾盛。忽一旦告僧曰。急备香火。修理法事。诵观世音。以救江南。某寺堂崩厄也。当尔之时。扬都讲堂。正论法席。数百道俗。充满其中。闻西北异香。及空中妓乐。合堂惊出。同共闻听。堂歘摧坏。大众无损。奏闻梁主。乃移以问周。果如实祐。大送珍宝。锡遗相续。而实但取三衣什物而已。馀随散之。由尔名振二国。事参至圣。以保定三年七月十八日。卒于大追远寺。春秋八十有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9—569 【介绍】: 即拘那罗陀。
南朝陈时僧。
西天竺优禅尼国人。
以通三藏知名,特精世亲法相唯识之学。
历游诸国。
梁武帝太清二年至建康,帝深加敬礼,将事传译。
会侯景乱起,潜行南归,随方传译不辍。
法相唯识之学乃传中国。
后入南海卒。
译有《摄大乘论》、《唯识论》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华言亲依。或云波罗末陀。华言真谛。西天竺优禅尼国人。梁武皇帝盛昌三宝大同中直后张汜等。送扶南贡使返国。且使请求名德三藏。彼国乃以谛应诏。而并赍至大乘论诸杂华经等。大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达南海。大清二年八月。届京师。帝顶礼于宝云殿。即欲传翻。属寇羯凭陵弗果谛亦漫游东土。檀越富春。令陆元哲。招延。与沙门宝琼等二十馀人。翻十七地论。昉五卷。太宝三年。侯景徵还供养。元帝启祚。止金陵正观寺偕愿禅师等二十馀人。翻金光明经。后随方传译。靡宁厥止。心欲汎舶往楞伽脩国。道俗结誓留之。遂停南越。重覈所翻。文帝天嘉四年。杨都建元寺沙门僧宗法准僧忍律师等。钦渴新闻。远承芳问。谛感其意。乃为翻摄大乘等论。旋至梁安。将返西国。而业风飘舶。还广州。刺史穆公頠。延住制旨寺。与沙门慧恺等。翻广义法门经及唯识论等。穆公薨。世子纥为檀越。仍事传译。然其神思通幽。非世所测。尝居绝岛。纥往候之。波涛𭰔涌。未即渡。谛望见。因敷坐具水上。跏坐。绝流达岸。而坐具略不沾。湿或折荷叶乘之。不少倾侧。 至光太二年六月。入南海北山。将捐身命。慧恺闻之。辍讲奔赴。刺史稽颡请留。群众遮挽。三日乃已。因是迎致王园寺。议还建邺。会有忌者。沮于上。乃止。大建元年。正月十一日。遘疾迁化。年七十有一。所译经论。僧宗法准等。奉还匡山。 谛虽广出众经。偏宗摄论。故随处翻传。亲流疏解。后疏则僧宗所释也。宗恺则穷括教源。诠题义旨。每面扬阐。情理无伏。 谛一日喟然长叹。而谓恺曰。君等实副参传。而遇非其时。则奈何。恺泣数行下。因跪启曰。法被中国。群生垢重。致是扰攘。必何时而可定耶。谛指西北。且曰。此方有大大国。非久当盛弘吾教。但恨君等不及睹耳。呜呼其亦有待于今日乎。 谛自梁武之末。陈宣之初。二十三载。所出经传记。六十四部。合二百七十八卷。 于时有中天竺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那首华言高空。以魏元象中。于邺城司徒公孙腾第。出僧伽吒经三部七卷。沙门僧昉笔受。属齐受禅。南抵金陵。大同间。译大乘顶王经一部。梁武诏那。总监外国诸使。大清二年。遇于阗沙门求那跋陀。华言德贤。赍胜天王般若梵本至。那从祈请得之。适丁侯景之乱。未暇翻传。陈天嘉乙酉岁。始译于江州兴业寺沙门智昕笔受。
续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初
拘那罗陀。陈言亲依。或云波罗末陀。译云真谛。并梵文之名字也。本西天竺优禅尼国人焉。景行澄明器宇清肃。风神爽拔悠然自远。群藏广部罔不厝怀。艺术异能偏素谙练。虽遵融佛理。而以通道知名。远涉艰关无惮夷险。历游诸国。随机利见。梁武皇帝。德加四域盛唱三宝。大同中。敕直后张泛等。送扶南献使返国。仍请名德三藏大乘诸论杂华经等。真谛远闻行化仪轨圣贤。搜选名匠惠益民品。彼国乃屈真谛并赍经论。恭膺帝旨。既素蓄在心涣然闻命。以大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达于南海。沿路所经。乃停两载。以太清二年闰八月。始届京邑。武皇面申顶礼。于宝云殿竭诚供养。谛欲传翻经教不羡秦时。更出新文有逾齐日。属道销梁季寇羯凭陵。法为时崩不果宣述。乃步入东土。又往富春令陆元哲。创奉问津将事传译。招延英秀沙门宝琼等二十馀人。翻十七地论。适得五卷。而国难未静。侧附通传。至天保三年。为侯景请。还在台供养。于斯时也。兵饥相接。法几颓焉。会元帝启祚承圣清夷。乃止于金陵正观寺。与愿禅师等二十馀人。翻金光明经。三年二月。还返豫章。又往新吴始兴。后隋萧太保。度岭至于南康。并随方翻译。栖遑靡托。逮陈武永定二年七月。还返豫章。又止临川晋安诸郡。真谛虽传经论。道缺情离本意不申。更观机壤。遂欲汎舶往楞伽修国。道俗虔请结誓留之。不免物议遂停南越。便与前梁旧齿。重覆所翻。其有文旨乖竞者。皆镕冶成范始末伦通。至文帝天嘉四年。扬都建元寺沙门僧宗法准僧忍律师等。并建业标领。钦闻新教。故使远浮江表亲承劳问。谛欣其来意。乃为翻摄大乘等论。首尾两载覆疏宗旨。而飘寓投委无心宁寄。又汎小舶至梁安郡。更装大舶欲返西国。学徒追逐相续留连。太守王方奢。述众元情重申邀请。谛又且修人事。权止海隅。伺旅束装未思安堵。至三年九月。发自梁安汎舶西引。业风赋命飘还广州。十二月中上南海岸。刺史欧阳穆公頠。延住制旨寺。请翻新文。谛顾此业缘。西还无措乃对沙门慧恺等。翻广义法门经及唯识论等。后穆公薨没。世子纥重为檀越。开传经论。时又许焉。而神思幽通量非情测。尝居别所四绝水洲。纥往造之。岭峻涛涌未敢淩犯。谛乃铺舒坐具。在于水上加坐其内如乘舟焉。浮波达岸。既登接对而坐具不湿。依常敷置。有时或以荷叶。拓水乘之而度。如斯神异其例甚众。至光太二年六月。谛厌世浮杂情弊形骸。未若佩理资神早生胜壤。遂入南海北山将捐身命。时智恺正讲俱舍。闻告驰往。道俗奔赴相继山川。刺史又遣使人。伺卫防遏。躬自稽颡致留三日。方纡本情。因尔迎还止于王园寺。时宗恺诸僧。欲延还建业。会杨辇硕望。恐夺时荣乃奏曰。岭表所译众部。多明无尘唯识。言乖治术有蔽国风。不隶诸华可流荒服。帝然之。故南海新文有藏陈世。以太建元年遘疾。少时遗诀。严正勖示因果。书传累纸。其文付弟子智休。至正月十一日午时迁化。时年七十有一。明日于潮亭焚身起塔。十三日僧宗法准等。各赍经论还返匡山。自谛来东夏。虽广出众经。偏宗摄论。故讨寻教旨者。通览所译。则彼此相发绮缋辅显。故随处翻传亲注疏解。依心胜相。后疏并是僧宗所陈。躬对本师重为释旨。增减或异大义无亏。宗公别著行状。广行于世。且谛之梁时逢丧乱。感竭运终道津静济。流离弘化随方卷行。至于部帙或分译人时别。今总历二代共通数之。故始梁武之末。至陈宣即位。凡二十三载。所出经论记传。六十四部。合二百七十八卷。微附华饰盛显隋唐。见曹毗别历及唐贞观内典录。馀有未译梵本书并多罗树叶。凡有二百四十甲。若依陈纸翻之。则列二万馀卷。今见译讫。止是数甲之文。并在广州制旨王园两寺。是知法宝弘博。定在中天。识量玼琐。诚归东夏。何以明之。见译藏经减三千卷。生便弃掷习学全希。用此量情情可知矣。初谛传度摄论。宗恺归心。穷括教源铨题义旨。游心既久怀敞相承。谛又面对阐扬情理无伏。一日气属严冬。衣服单疏。忍噤通霄门人侧席。恺等终夜静立奉侍。咨询言久情諠有时眠寐。恺密以衣被覆之。谛潜觉知。便曳之于地。其节俭知足如此。恺如先奉侍。逾久逾亲。谛以他日便喟然愤气冲口者三。恺问其故。答曰。君等款诚正法实副参传。但恨弘法非时。有阻来意耳。恺闻之如噎。良久声泪俱发。跪而启曰。大法绝尘远通赤县。群生无感可遂埋耶。谛以手指西北曰。此方有大国。非近非远。吾等没后当盛弘之。但不睹其兴。以为太息耳。即验往隔。今统敷扬有宗。传者以为神用不同。妄生异执。惟识不识其识不无慨然。时有中天竺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陈言高空。游化东魏。生知俊朗体悟幽微。专学佛经尤精义理。洞晓音韵兼善方言。译僧伽吒经等三部七卷。以魏元象年中。于邺城司徒公孙腾第出。沙门僧昉笔受。属齐受魏禅。蕃客任情。那请还乡。事流博观。承金陵弘法道声远肃。以梁武大同年辞齐南度。既达彼国仍被留住。因译大乘顶王经一部。有敕令那总监外国往还使命。至太清二年。忽遇于阗僧求那跋陀。陈言德贤。赍胜天王般若梵本。那因期请乞愿弘通。嘉其雅操豁然授与。那得保持用为希遇。属侯景作乱。未暇翻传。携负东西讽持供养。至陈天嘉乙酉之岁。始于江州兴业寺译之。沙门智昕笔受陈文。凡六十日。覆疏陶练勘阅俱了。江州刺史黄法𣰰为檀越。僧正释惠恭等监掌。具经后序。那后不知所终。时又有扶南国僧须菩提。陈言善吉。于扬都城内至敬寺。为陈主译大乘宝云经八卷。与梁世曼陀罗所出七卷者同。少有差耳。并见隋代三宝录。

人物简介

全后周文·卷二十三
道安俗姓姚,冯翊胡城人,周武敕住中兴寺,建德三年,普灭佛道,削迹潜遁,搜访得之,位以朝列,不就。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五 护教科
姓姚氏。冯翊胡城人。早附法门。学无常师。然虚恬静泊。禅侣推服。后隐于太白山。究研竺典。披寻鲁诰。进具之后。尤尚涅槃等经。大智度等论。住大陟岵寺。常以二部谈海无替。善文藻。故名卿达士。日盈席。时周始平齐。中外禔福。安道为物宗。每以佛法之尊自任。武帝于安有故。颇敬事之。或过安则席地而坐。安居高座。自若也。侍卫皆侧目。尝进中食。帝举箸曰。弟子闻。俗人而僧食于律法宜有罪。师其以罪累我乎。安曰教有权实。律有开遮。王贼恶人。并道供给。贫道据法以拟。非徒然也。帝曰审如是。诚非佛意。且贼与恶人。岂复王之同类哉。即命彻去。 诏徙住大中兴寺。别加殊礼。帝南郊文物之备。踰于前朝。道俗聚观。塞衢术。安独不出。诏以天子卤簿之盛。必欲安一见。以诧其荣。安曰陛下方以诚敬事天。不宜使贫道。堕于流俗也。帝闻而叹善久之。 安之同学慧俊者。京兆三原之朱氏子也。平生于书不甚习读。而富于忆持。虽鸿材硕学。莫之抗。其论辨纵横。电掣泉涌。一日安讲涅槃。俊令章设问往还。迄暮竟不消文。明日又问搆难精拔。如是三日。仅成一义。及卒。安哭之恸曰。获与斯人俱。且三十年。其助我者。何可胜数。今已矣。天或者其亦弃我欤。 天和四年三月十五日。帝御正殿。诏集儒释道士。文武百官。二千馀人。较量三教优劣。以议废立。是月三十日。复集如前。终莫敢有抗上旨者。四月初。诏天下道俗。皆得极言三教优劣。又诏司隶大夫甄鸾。详定佛道二教。鸾乃上笑道论三卷。合三十六条。用笑三洞之名。经称三十六部之失。文极该赡。事多抑扬。五月十日。帝以鸾论伤蠹焚之殿廷。安伤诚见之昏。悯物情之蔽。乃作二教论一卷。凡十二篇。文具别集。帝揽之。废教之议中寝。建德三年五月十七日。诏佛道二教。并行罢黜。安由是削迹消声。深遁林泽。诏在处搜访。既至。尉赉优渥。欲宠以禄位。固辞久之卒。 初安之居中兴也。迎母以养。每且上食。而后上讲。甘旨之奉。必手自治。虽析薪汲水。亦不以役仆隶也谓其人曰。仲尼有言。徒以养而不以敬。至于犬马能之。此岂孝之至者哉。先佛之担父棺。亦可以为后世法矣。 作遗诫九章以训门。人语繁不录 弟子慧影宝贵。皆趾美敷导。 影著伤学存废厌脩等三论。贵于开皇末。合三家金光明。为一本八卷。复请崛多三藏。译银主陀罗尼。及嘱累品。沙门彦琮。覆梵本。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三 护法上
释道安。
俗姓姚。
凭翊胡城人也。
识悟玄理早附法门。
性无常师闻道而至。
兼以恬虚静泊凝心胜境。
谦肃为用动止施度。
凡厥禅侣莫不推服。
后隐于太白山。
栖遁林泉拥志经论。
思拔深定慧业斯举。
旁观子史粗涉大纲。
而神气高朗挟操清远。
进具已后。
崇尚涅槃。
以为遗诀之教。
博通智论。
用资弘道之基。
故周世渭滨盛扬二部。
更互谈诲无替四时。
住大陟岵寺。
常以弘法为任。
京师士子咸附清尘。
安内外既明特善文藻。
动言命笔并会才华。
而风韵疏通。
雅调翔简。
执礼居尊仁被朝贵。
故荣达儒宰。
知名道士。
日来请论咸发信心。
故得义流天下草偃从之。
周武廓清天步中外禔福。
频御彫辇躬礼安焉。
安道为物宗。
坐镇崇敬。
令帝席地而止。
安则如常敷化。
高谈正法词无涉世。
公卿侧目观者荣庆。
时及中食安命供设。
帝将举箸曰。
弟子闻。
俗人不合僧食。
法师如何以罪累人。
安曰。
佛教权实律制开遮王贼恶臣并通供给。
贫道据法相拟。
理非徒尔。
帝曰。
审如来言非佛意也。
但恐损道众耳。
又与贼臣同席。
诚无预焉。
即敕将去。
更论馀法。
曾不以介意。
斯即季代之高量也。
后敕住大中兴寺。
别加殊礼。
帝往南郊。
文物大备。
敕诸道俗同睹通衢。
敕别及安。
令观天子卤簿仪具。
安答曰。
陛下为民故出。
贫道为法不出。
帝闻弹指叹善久之。
安鉴悟绝伦德风远扇。
立形平准守道自遵。
皆此类也。
与同学慧俊知名周壤。
俊姓朱氏。
京兆三原人。
生不学书。
而耳餐取悟一闻不忘藏诸胸臆。
流略儒释谈如泉涌。
攻击关责锋锷丛萃。
曾于一日安公正讲涅槃。
俊命章设问。
遂往还迄暮。
竟不消文。
明旦又问。
讲难精拔。
安虽随言即遣。
而听者谓无继难。
俊终援引文理徵并相詶。
遂连三日止论一义。
后两舍其致方事解文。
故使惊唱前修预闻高揖。
俊后历寻华土。
纵学名师。
凡所沾耳。
皆义通旨得。
安与同室三十馀年。
言晤飞玄诚逾目击。
因疾而卒。
安抚尸恸哭曰。
宣尼有言。
信不虚矣。
至天和四年岁在己丑三月十五日。
敕召有德众僧名儒道士文武百官二千馀人于正殿。
帝升御座。
亲量三教优劣废立。
众议纷纭。
各随情见较其大抵。
无与抗者。
至其月二十日。
又依前集。
众论乖咎是非滋生。
并莫简帝心。
索然而退。
至四月初。
敕又广召道俗。
令极言陈理。
又敕司隶大夫甄鸾。
详佛道二教。
定其先后浅深同异。
鸾乃上笑道论三卷。
合三十六条。
用笑三洞之名。
及笑经称三十六部。
文极详据事多扬激。
至五月十日。
帝又大集群臣。
详鸾上论以为伤蠹道士。
即于殿庭焚之。
道安慨时俗之混并。
悼史藉之沈网。
乃作二教论取拟武帝。
详三教之极。
文成一卷篇分十二。
初归宗显本篇。
有客问曰。
仆闻。
风流倾坠。
六经所以缉修。
誇尚滋彰。
二篇所以述作。
故优柔弘润于物必济曰儒。
用之不匮于物必通曰道。
斯皆孔老之神功。
可得而详矣。
近览释教文博义丰。
观其汲引。
则恂恂善诱。
要其旨趣。
则亹亹兹始良。
然三教虽殊劝善一途。
教迹诚异理会则同。
至如老嗟身患孔叹逝川。
固欲后外以致存生感往以知物化。
何异释典之厌身无常之说哉。
但拘滞之流未驰高观。
不能齐天地于一指。
均是非于一气。
致令谈论之际每有不同。
此所谓匿摩尼于胎㲉。
掩大明于重夜。
伤莫二之淳风。
塞洞一之玄旨。
祈之弥劫奚可值哉。
主人答曰。
子之穷辩未尽理也。
夫万化本于生生。
三才兆于始始。
然则无生无始。
物之性也。
有化有生。
人之聚也。
聚虽一体。
而形神两异。
散虽质别。
而心数弗亡。
故救形之教。
教称为外。
济神之教。
教称为内。
是以智论有内外两经。
仁王辩内外两论。
大等明内外两律。
百论言内外二道。
若通论内外。
则该彼华夷。
若局命此方。
则可云儒释。
释教为内儒教为外。
备彰圣典非为诞谬。
详览载藉寻讨源流。
教惟有二宁得有三。
何者。
昔玄古朴素。
坟典之诰未弘。
淳风稍离。
丘索之文乃著。
故包论七典统括九流。
咸为治国之谟。
并是修身之术。
若派而别之。
则应为九教。
总而合之。
则同属儒宗。
论其官也。
各王朝之一职。
谈其藉也。
普皇家之一书。
子欲于一化之内。
令九流争川。
大道之世。
使小成竞辩。
岂不上伤皇极莫二之风。
下开拘放鄙荡之弊。
真所谓巨蠹鸿猷眩曜朝野矣。
佛教者。
穷理尽性之格言。
出世入真之正辙。
论其文则部分十二。
语其旨则四种悉檀理妙域中。
固非名号所及。
化擅系表。
又非情智所寻。
至于遣累落筌陶神尽照。
近超生死远證泥洹。
播阐五乘。
接群机之深浅。
该明六道。
辩善恶之升沈。
夐期出世。
而理无不周。
迩毗王化。
而事无不尽。
能博能要不质不文。
自非天下之至虑。
孰能与斯教哉。
虽复儒道千家农墨百氏取舍驱驰。
未及其度者也。
惟释氏之教理富权实。
有馀不了称之曰权。
无馀了义号之为实。
通言善诱何名妙赏。
子谓。
三教虽殊劝善义一。
余谓。
善有精粗优劣宜异。
精者超百化而高升。
粗者循九居而未息。
安可同年而语其胜负哉。
又云。
教迹诚异理会则同。
爰引世训以符玄教。
此盖悠悠之所昧。
未暨其本矣。
教者何耶筌理之谓。
理者何耶教之所诠。
教若果异理岂得同。
理若必同教宁得异。
筌不期鱼蹄不为兔。
将为名乎理同安在。
夫厚生情笃。
身患之诫遂兴。
不悟迁流。
逝川之叹乃作。
并是域内之至谈。
非踰方之巨唱。
何者。
推色尽于极微。
老氏之所未辨究心穷于生灭。
宣尼又所未言。
可谓瞻之似尽。
而察之未极者也。
经曰。
分别色心有无量
非诸二乘所知。
且二乘之与大行。
俱越妄想之乡。
菩萨则慧兼九道。
声闻则独善一身。
其犹露润之比巨壑。
微尘之比须弥。
况凡夫识想何得齐乎。
故经曰。
无以日光等彼萤火。
若夫以齐而齐不齐者未齐矣。
以齐而齐于齐者未齐焉。
余闻。
善齐天下者。
以不齐而齐天下者也。
何须夷岳实渊然后方平。
续凫截鹤于焉始等。
此盖狷夫之野议。
岂达士之贞观乎。
故谚曰。
紫实昧朱狂斯滥哲。
请广其类。
上至天子下至庶人。
莫不资色心。
以成躯。
禀阴阳而化体。
不可以色心是等。
而便混以智愚。
阴阳义齐。
则同之于贵贱。
此之不可。
至理咬然。
虽强齐之。
其义安在。
帝为张宾搆谮。
意遣释宗。
初览安论通问僚宰。
文据卓然莫敢排斥。
当时废立遂寝。
诚有所推。
至建德三年岁在甲午五月十七日。
乃普灭佛道二宗。
别置通道观。
简释李有名者。
并著衣冠为学士焉。
事在别传。
安削迹潜声逃于林泽。
帝下敕搜访。
执诣王庭。
亲致劳接。
赐牙笏䌽帛。
并位以朝列。
竟并不就。
卒于周世。
初安之住中兴。
携母近。
每旦出觐手为煮食。
然后上讲。
虽足侍人不许兼助。
乃至折薪汲水。
必自运其身手。
告人曰。
母能生养于我。
非我不名供养。
卒于母世初无一息。
斯准大圣担棺之像。
布化浇夫矣。
及其即世也乃作遗诫九章。
以训门人。
其词曰。
敬谢诸弟子。
夫出家为道至重至难。
不可自轻不可自易。
所谓重者。
荷道佩德萦仁负义。
奉持净戒死而有已。
所谓难者。
绝世离俗永割亲爱。
回情易性不同于众。
行人所不能行。
割人所不能割。
忍苦受辱捐弃躯命。
谓之难者名曰道人。
道人者行道人也。
行必可履言必可法。
被服出家动为法则。
不贪不诤不谗不匿。
学问高远志存玄默。
是为名称参位三尊。
出贤入圣涤除精魂。
故得君王不望其报。
父母不望其力。
普天之人莫不归揖。
捐妻减养供奉衣食。
屈身俯仰不辞劳役者。
以其志行清洁通于神明。
淡泊虚白可奇可贵故。
自顷荒流道法遂替。
新学之人未体法则。
弃正著邪忘其真实。
以小黠为智。
以小供为足。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退自推观良亦可悲。
计今出家或有年岁。
经业未通文字不决。
徒丧一世无所成名。
如此之事不可深思。
无常之限非旦则夕。
三涂苦痛无强无弱。
师徒义深故以申示。
有情之流可为永诫。
其一曰。
卿已出家永违所生。
剃发毁容法服加形。
辞亲之日上下涕零。
割爱崇道意陵太清。
当遵此志经道修明如何无心故在色声。
悠悠竟日经业不成。
德行日损秽迹遂盈。
师友惭耻凡俗所轻。
如是出家徒自辱名。
今故诲励宜当专精。
其二曰。
卿已出家弃俗辞君。
应自诲励志果清云。
财色不顾与世不群。
金玉不贵惟道为珍。
约己守节甘苦乐贫。
进德自度又能度人。
如何改操趋走风尘。
坐不暖席驰务东西。
剧如徭役县官所牵。
经道不通戒德不全。
朋友蚩弄同学弃捐。
如是出家徒丧天年。
今故诲励宜各自怜。
其三曰。
卿已出家永辞宗族。
无亲无疏清净无欲。
吉则不欢凶则不戚。
超然从容豁然离俗。
志在玄妙轨真守扑。
得度广济普蒙福禄。
如何无心仍著染浊空争长短铢两斗斛。
与世同利何异僮仆。
经道不明德行不足。
如是出家徒自毁辱。
今故诲示宜自洗沐。
其四曰。
卿已出家号曰道人。
父母不敬世帝不臣。
普天同奉事之如神。
稽首致敬不计富贫。
尚其清修自利利人。
减割之重一米七斤。
如何怠慢不能报恩。
倚纵游逸身意虚烦。
无戒食施死入太山。
烧铁为食融铜灌咽。
如斯之痛法句所陈。
今故诲约宜改自新。
其五曰。
卿已出家号曰息心。
秽杂不著惟道是钦。
志参清洁如玉如冰。
当修经戒以济精神。
众生蒙祐并度所亲。
如何无心随俗浮沈。
纵其四大恣其五根。
道德遂浅世事更深。
如是出家与世同尘。
今故诫约幸自开神。
其六曰。
卿已出家捐世形躯。
当务竭情泥洹合符。
如何扰动不乐闲居。
经道损耗世事有馀。
清白不履反入泥涂。
过影之命或在须臾。
地狱之痛难可具书。
今故戒励宜崇典谟。
其七曰。
卿已出家不可自宽。
形虽鄙陋使行可观。
衣服虽粗坐起令端。
饮食虽疏出言可餐夏则忍饥冬则忍寒。
能自守节不饮盗泉。
不肖之供足不妄前。
久处私室如临至尊。
学虽不多可齐上贤。
如是出家足报二亲。
宗族知识一切蒙恩。
今故戒汝各宜自敦。
其八曰。
卿已出家性有昏明。
学无多少要在修精。
上士坐禅中士诵经。
下士堪能塔寺经营。
岂可终日一无所成。
立身无闻可谓徒生。
今故诲汝宜自端情。
其九曰。
卿已出家永违二亲。
道法革性俗服离身。
辞亲之日乍悲乍欣。
邈尔绝俗超出埃尘。
当修经道制己履真。
如何无心更染俗因。
经道已薄行无毛分。
言非可贵德非可珍。
师友致累恚恨日殷。
如是出家损法辱身。
思之念之好自将身。
安有弟子慧影宝贵。
并列名隋世。
影传灯大论继踵法轮。
汎迹人间情多野外。
著伤学存废厌修等三论。
伤学除谤法之愆。
存废防奸求之意。
厌修令改过服道。
并藻逸霞烂。
焕然可遵。
后卒开皇末岁。
贵玩阅群典讲律为务。
见晋世支敏度合五家首楞严为一本八卷。
又合三家维摩经为一本五卷。
隋沙门僧就合四家大集为一本六十卷。
贵乃合三家金光明为一本八卷。
复请崛多三藏。
译银主陀罗尼及属累品。
以之成部。
沙门彦琮重覆梵本。
品部斯具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