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种师道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42 【介绍】: 宋河南人,字彦明,一字德充。
尹源孙。
少师事程颐。
尝应举,见试题为诛元祐诸臣议,不答而出,终身不应举。
钦宗靖康初,种师道荐召京师,赐号和靖处士。
高宗绍兴初历崇政殿说书、礼部侍郎兼侍讲。
上书力斥与金议和,乞致仕。
有《论语解》、《门人问答》、《和靖集》。
全宋诗
尹焞(一○七一~一一四二),字彦明,一字德充,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少师程颐,曾应举,发策有诛元祐诸臣议,焞不对而出,终身不就举。钦宗靖康初,赐号和靖处士。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以秘书郎兼崇政殿说书。八年,除秘书少监。未几,直徽猷阁,主管万寿观,留侍经筵。除太常少卿、权礼部侍郎兼侍讲。九年,提举江州太平观。十年,致仕,十二年,卒,年七十二。有《和靖集》传世。事角《和靖文集》卷一○附《和靖先生墓志铭》,《宋史》卷四二八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三○五一
尹焞(一○七一——一一四二),字彦明,一字德充,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人,尹源孙。少师程颐。颐晚年得二士,其一即焞。以笃行称。靖康初,召至京师,不欲为官,赐号和靖处士。金人陷洛,避走蜀。绍兴初因范冲荐,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又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复提举江州太平观致仕,隐于平江虎丘西庵。绍兴十二年卒,年七十二。景定元年谥「萧公」。焞精研《论语》、《孟子》,著有《论语解》、《门人问答》及《和靖集》(存)。见《宋史》卷四二八《道学传》二本传及吕德元撰《和靖先生墓志铭》。
和诜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濮州鄄城人,字子美。
和斌子。
以荫补官,为河北副将。
累官威州刺史、知雄州。
上制胜强远弓式,能破坚于三百步外,边人号为凤凰弓。
童贯攻燕,诜预取燕之谋,从种师道进军。
见势不利,复以为不宜出师。
败归,贬濠州团练副使,筠州安置。
平燕后以其曾议不战,独未赦。
后复官正奉大夫、宣州观察使。
全宋文·卷二九一二
和诜(?——一一二四),字子美,鄄城(今山东鄄城)人,斌子。以荫为河北副将,累官至右武大夫、威州刺史、知雄州。宣和中历河北路沿边安抚使、相州观察使,以童贯劾,贬濠州团练副使、筠州安置。六年复官正侍大夫、宣州观察使,卒。见《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二六,《东都事略》卷一○五,《宋史》卷三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 【介绍】: 宋庆阳人,字子尚,号当叟。
徽宗崇宁五年进士。
种师道荐,通判怀德军。
高宗建炎初为鄜延路经略使兼知延安府,屡立战功。
绍兴间历利夔路制置使、湖北经略安抚使、兵部尚书、枢密副使。
时相秦桧主和,庶力诋和议,以资政殿学士知潭州。
十二年,被劾以讥讪朝政,责向德军节度副使、道州安置。
卒谥敏节。
全宋诗
王庶(?~一一四二),字子尚,庆阳(今属甘肃)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知泾州保定县,通判怀德军。高宗即位,为鄜延经略使兼知延安府,节制陕西六路军马。延安失守,张浚以为参议官,未几服母丧。建炎四年(一一三○),起知兴元府,兼利夔路制置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三)。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忤张浚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二年,复为张浚参谋官(同上书卷五九、六三)。六年,起知鄂州,旋改知荆南府、湖北经略安抚使。七年,召为兵部侍郎。迁尚书,拜枢密副使。因反对秦桧出知潭州,未几夺职。再贬道州安置,十二年,卒于贬所(同上书卷一四五、一四七)。《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全宋文·卷四○五一
王庶(?——一一四二),字子尚,庆阳(今甘肃庆阳)人。崇宁五年登进士第,知泾州保定县,通判怀德军。高宗即位,除直龙图阁、鄜延经略使兼知延安府,节制陕西六路军马。绍兴五年,除知兴元府、利夔路制置使,徙知成都,改嘉州。六年,为湖北经略安抚使、知荆南府。七年,以兵部侍郎召赴阙,寻拜枢密副使。时秦桧再相,力主和议,庶力诋之,乞诛金使,语甚激切。凡七上疏乞免官,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潭州。十二年,御史劾其讥讪朝政,再责向德军节度副使,道州安置,至贬所卒。孝宗时追谥敏节。见《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五,《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九,《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江致一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六九
江致一,字得之,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
宣和中乡举首选,继入太学。
靖康中伏阙上书,乞斩蔡京等,又乞复用李纲、种师道,名震天下。
寻中兵科优等,授承信郎。
高宗即位,访求致一,有旨特换文资,与正录。
力辞不拜,乃归营别墅,学者号石室先生。
有文集五十卷。
见《新安文献志》卷七七《江石室致一传》,《宋元学案》卷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6—1127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字少阳。以贡入太学。钦宗即位,率其徒伏阙上书论蔡京、梁师成、李彦、王黼、童贯、朱勔为六贼,请诛之以谢天下。金兵围开封,又屡上书。李纲主战遭罢职,东再率诸生伏宣德门下上书,从者数万,钦宗乃复用李纲。除太学录,又请诛蔡氏,且力辞官以归。高宗即位,被召往南京,适李纲复罢,因上书乞留纲而罢黄潜善、汪伯彦,不报。会布衣欧阳澈亦上书言事,潜善因以语激怒高宗,与澈同斩于市。东临刑,从容,言笑自若,识与不识者皆为流涕。有《少阳集》、《靖炎两朝见闻录》。
全宋诗
陈东(一○八六~一一二七),字少阳,镇江丹阳(今属江苏)人。年十七入学,后以上舍贡入太学。钦宗即位,上书首论蔡京、王黼等六贼误国,乞正典刑。时李纲罢相,复率诸生伏阙上书乞留,从者数万。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再上书乞留纲,而罢黄潜善、汪伯彦,同年八月,会布衣欧阳澈亦上书言事,潜善遽以不亟诛,将复鼓众伏阙激怒高宗,遂与澈同斩于应天府,年四十二。遗著元大德中刻有《尽忠录》八卷(《四库总目提要》),已佚;明天启五年贺懋忠刻有《陈少阳先生文集》十卷。事见本集附录诗人弟陈南撰行状,《宋史》卷四五五有传。 陈东诗,以明天启本为底本(有宋魏了翁序,藏北京图书馆)。校以清乾隆二十二年活字本《少阳公文集》(简称活字本,藏清华大学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少阳集》(简称四库本)。
全宋文·卷三八三二
陈东(一○八六——一一二七),字少阳,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少俶傥,以贡入太学。
钦宗即位,率太学生伏阙上书,请诛蔡京等「六贼」。
靖康初又多次上书。
时宰相李邦彦主割地议和,李纲、种师道主战。
东复率诸生伏宣德门下上书,请用李、种,罢邦彦,军民从者数万。
朝廷亟召纲入,除东太学录,辞去。
高宗初即位,相李纲,召东入。
未得对,会纲又罢去,东复上书乞留纲而罢黄潜善、汪伯彦,请亲征迎还二帝。
会布衣欧阳澈亦上书言事,潜善以语激怒高宗,乃并斩于市,时年四十二。
绍兴四年赠秘阁修撰。
著有《少阳集》、《靖炎两朝见闻录》,并存。
宋史》卷四四五《忠义传》一○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八五四
康随,宣和间为种师道属官。
绍兴元年提点夔州路刑狱,曾杀名将曲端。
五年以武功大夫、秀州防禦使为江南西路马步军副总管。
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三、九一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8 【介绍】: 宋漳州漳浦人,字彦先,号东溪。
徽宗宣和间太学生。
金兵南下时,与陈东等上书乞斩蔡京等六贼。
廷臣复建和议,夺种师道、李纲兵权,登与东再次诣阙上书,力言和议之非。
高宗绍兴二年登进士第,廷对极言时政,授富川主簿。
召赴都堂审察,又上疏万言及《时议》六篇。
知静江府古县,不屈豪强,不阿权贵。
终为秦桧所忌,编管容州。
卒年五十余。
有《东溪集》。
全宋诗
高登(?~一一四八),字彦先,学者称东溪先生,漳浦(今属福建)人。徽宗宣和间太学生。钦宗靖康初与陈东等诣阙上书,乞斩蔡京、童贯等六贼。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举进士,廷对时力陈时政缺失,试官忌其直,调富川县主簿。八年,召赴都堂审察,又上书万言及时议六篇,秦桧恶其讥己,授静江府古县令。古县为桧父旧治,郡守胡舜陟讽为桧父建祠,拒不应,遂诬以事入静江狱,会舜陟死而免。十四年,为潮州归善令,因所出秋试题触怒秦桧,编管容州。十八年卒。著有《东溪集》,已佚。今传明嘉靖林希元重编本《东溪先生集》,仅上下两卷,已非其旧。事见《晦庵集》卷七九《漳州州学东溪先生高公祠记》、《东溪集》附录《东溪先生言行录》,《宋史》卷三九九有传。 高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东溪集》(据林希元重编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东溪集》(简称小集本)。另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九五九
高登(?
——一一四八),字彦先,学者称东溪先生,漳州漳浦(今福建漳浦)人。
徽宗时为太学生。
宣和七年十二月,金兵南下,登与陈东上书乞斩六贼。
次年,京师开封被困,因钦宗谋割地求和,并夺李纲、种师道兵权,又与陈东率军民数万伏阙上书,力言和议之非。
中绍兴二年进士,廷对,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
摄新兴令。
后召赴都堂审察,遂上疏万言及《时议》六篇。
知静江府古县,拒绝为秦桧父建祠,被诬下狱。
摄归善令,以考试命题忤秦桧,编管容州。
有《东溪集》行世。
见《宋史》卷三九九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39 【介绍】: 宋上党人,字子才。
初为清河尉,曾从种师道守边,有战功。
金兵攻汴,隶张所部,擢为都统制。
率兵收复新乡,旋被金兵包围,突围至共城西山,创“八字军”,屡破金兵,众至十余万,威震河朔。
高宗绍兴五年,知荆南府,屯田八百余顷。
后历浙西、淮东沿海制置副使、知邵州,卒于任。
全宋文·卷三九八九
王彦(一○九○——一一三九),字子才,河内(今山西永济一带)人,或作上党(今山西长治)人。政和五年以武艺中选,补下班祗应,为清河尉。金人攻汴京,彦弃家赴阙,河北招抚使张所异其才,擢都统制。聚众十馀万,号八字军,屡破金兵。建炎二年为武功大夫、忠州防禦使、制置两河军事。张浚奏为利州路兵马钤辖,改金均房州安抚使、知金州。绍兴中差知荆南府,充归峡荆门公安军安抚使,措置荆南屯田。为浙西淮东沿海制置副使,以言者论罢政。起复洪州观察使、知邵州。九年十月卒于官,年五十。彦累破坚敌,威震河朔,时称名将。见《王彦行状》(《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八),《宋史》卷三六八本传。
石君倚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八一
石君倚,绍圣间人,号辋川居士,与种师道往还。
有别墅在蓝田辋川谷,乃唐王维别业故地。
见嘉靖《高陵县志》卷二。
种师中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9—1126 【介绍】: 宋洛阳人,字端儒。
种世衡孙,种师道弟。
历知环、滨、邻州、庆阳府、秦州,累迁奉宁军承宣使。
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南下,奉诏率秦凤兵入援,未至而敌退,乃以二万人守滑州。
金人攻三镇,为河北制置副使,往援中山、河间,迫金退兵,乘胜收复寿阳、榆次,留屯真定。
知枢密院许翰责其逗留,遂进军抵寿阳之石坑,与金兵五战三胜,复为金军重围,力战而死。
谥庄悯。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