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鸿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释显示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示瞽庵。
脱白于一山元公。
一山度四弟子。
取法华开示悟入为名。
师当第二。
名显示。
号瞽庵。
出台之宁海卢氏之子。
古貌长身。
寡言笑清。
俭自持。
一榻二十年。
潇然如在逆旅。
习教观。
从师于万寿。
师见其天资峻利。
有一泻千里之势。
乃曰。
子盖从吾师游乎。
他日大显南岳一宗。
吾于子有望矣。
示。
遂事佛海。
至正初。
出世隆寿教寺。
大唱台衡为海内名浮屠。
寔师启之也。
盐官海岸崩。
民朝夕揣惴。
恐为鱼鳖。
行省脱驩公忧之甚。
请师亲履其地。
建水陆大会七昼夜。
师冥心观想。
取海沙祝之。
帅其徒遍掷其处。
凡足迹所及。
岸为弗崩。
人咸异之。
天历改元。
升主显慈集庆二寺。
皆杭之名刹。
师处之泊然。
至正七年。
师八十矣。
钱塘诸名山。
以耆旧凋谢。
唯师一人岿然。
如鲁灵光。
又以大普福起之。
师坚卧不应。
门人进曰。
和尚自为计固善矣。
其如斯道何。
师强赴之。
居亡何竟。
拂衣旋故丘。
开镜清阁。
而深蛰焉。
因览诸家所注首楞严。
繁简失当。
方将折衷其说。
为之疏解。
俄疾作。
召至四众。
以唯心净土。
惓惓为勉。
其中或未解师意。
师厉声曰。
死生难。
死生难。
遽索觚书偈而寂。
寿八十六。
腊七一十。
寂后七日。
法属以陶器奉蜕质。
葬于里之峨眉山松花坞。
师之所自卜也。
师梵貌魁硕。
言吐清丽。
诸书一过目。
终身不忘。
平生以流通教法。
为第一义。
苟有召者。
未尝不应。
屡感天雨华之祥。
然于佛乘文事。
俱不偏废。
出处语默。
则未始离乎止观。
所著书。
有四教仪纪正。
天岸外集。
并行于世。
示瞽庵。
寿六十九而化。
则入我明矣。
二师。
孜孜为教。
其弘阐开化。
一本山家诸师之论。
罔敢违越。
可谓知尊者翼道之功。
而号善继善述者矣。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显示,字瞽庵。姓卢氏,宁海人也。母金氏,梦宝陁大士,见五色云中,觉而有娠,及生男。幼而凝静,不好嬉逐。稍长,神气洒然,有出尘之思。二十一,投会稽悟本院为沙弥,一山元为之脱白。一山度弟子四人,取醍醐经开示悟入为之名曰:显示。元天历初,受比邱大戒,即踰涛江而西,欲讲天台教观。时天岸济方主万寿圆觉寺,显示往事焉,久之,济见其天机峻利,一日千里之势,乃曰:子盍从吾师游乎?他日大显南岳一宗,吾于子有望矣。济之师即佛海也,佛海倡道于上天竺灵感观音教寺,来受经者云蒸海涌。显示杂多士中,昼夜研摩三观十乘之旨,察其密微,至于蚕丝牛毛,设有疑难,进而质诸佛海。退与四方俊彦纵横切磋,不至于洞达弗止。精积日久,大小乘部,文义字句,瞭于心胸。有叩之者,辩口如水东注,不见所穷,朋类推服,恒以为不可及。佛海器之,命为司宾。及佛海退居南天竺,虎岩颐来绍,其后升掌忏摩,而贤叟思又延居首座,鍊徒牧众,不异常时。至正五年,始出世隆寿教寺,田亩侵蚀,董而理之,殿宇颓坏,葺而新之。如是者,十有二载。虽蕞尔兰若,声望日增,迁雷峰显严教寺,破屋残僧,触目皆凄凉之境。显示既至,学侣渐集。复其旧规,蔚为胜地,人以为难。越六年,江浙省丞力聘主崇恩演福教寺,寺当兵燹之馀,鞠为荒墟。显示为创丈室五楹,以纳负笈之士,遇有咨问,悉竭平昔所蕴,亹亹而语之。至于南屏霅川之同异,尤严于断制,𠪾引诸家经疏,辩證无遗。或惜其过劳,笑谢曰:桑门为法忘躯,义所应尔,子以为劳乎?会元季丧乱,兵祸日亟,飘然东迈,向悟本樵山栖焉。屏绝人事,颛志于西方净土之学,终日系念,未尝少忘,屡感瑞应。明室初兴,定鼎金陵,草创伊始,佛教复隆。洪武四年,出游虎林。未几,顺寂于太平兴国传法教寺,神思不乱,如返故庐。再踰年,其弟子知晓,函灵骨归,藏受经祖塔之侧。显示古貌颀躬,寡于言笑,以清俭自持,一榻二十年,萧然如在逆旅。当时齿腊相亚,职业相若,而据席名山,自显示视之,澹然如无所系念。其出世为人,皆迫于群情,不得已而起。性不乐时俗,藻丽章句,凡有述作,一本山家诸师之论,人谓:“能衍佛海之道,传之方来,动静出处,绰有可观。”诚不诬也。宋文宪濂为摭其遗行,而铭诸塔,具《芝园后集》。

人物简介

黔诗纪略补卷上
士章(榜姓陈),字含之,一字石渠,普安卫人,先世籍隶宁都。含之举万历壬子乡试,丙辰进士,除增城知县,有善政。(《广州府志》:谢士章,字含之,普安人,由进士知增城。豁达明敏,革羡耗,简讼狱,禁轻生,百姓赖焉。时把总缉盗,实为厉阶,悉罢去。计擒大盗骆亚八等,捕斩二十馀人,患乃息。)迁南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为重庆知府,累迁云南参政。性耽吟事,淡于仕进。其在增城,于衙斋构秋似亭,取唐人诗“秋光都似宦情薄”之意。自作《宦况》诗云:“春和看穑事,公暇办诗逋。”《怀归》云:“高亢偏投忌,疏狂已性成。松风官舍梦,萝月故园情。仙吏环滁醉,幽人谷口耕。买山储薄俸,己识主恩宏。”在留都,与林茂之、魏仲雪辈倡和。《转比部郎》云:“偶闻驽马新移厩,自笑蜣螂又转丸。”恬静之意,清俊之篇,不亚君采。诗有《计偕》《笑玉轩》《退食轩》《秋似亭》《罗浮》《七星岩》《燕台》《懒云》《郢中》《巴音》十集。余谓嘉、隆以后黔中诗家,若邵台山、杨泠然、邱献之,各有诗名在人口,含之则姓字湮如,其循绩清才,方志不载。傅竹庄父子、莫子偲辑黔诗,不能举其名。余薄游厂肆,偶尔获之,亦可谓厚幸已。
谢石渠诗·黄良臣序
谢石渠先生令增江四年,载其清净,民以宁一,殆古所谓鸣琴而理者。
尝于衙署西偏构秋似亭,盖取唐人诗“秋光似宦薄”之义。
自公退食,啸咏其中,澹如也。
黄子两溯增江,见邑庭阒寂,弦诵之声,洽于阛阓,则知先生固以风教,不然,何彼邑人士一时顾化若是?
先生素负山水癖,尝一再游罗浮,登飞云绝顶,夜半见海日,有翘视八荒、蝉蜕尘壒之想。
已穷大、小石楼及黄龙、铁桥诸胜,各赋诗而归。
归而合其先后旧作为二帙,函之奚囊,远致黄子,且属以执殳之役。
黄子燥发弄柔翰,今犹困公车家言,安所语古而得当先生?
无已,请以尝从海内学士先生所谭说者扬榷之。
夫诗者,思也。
思无定位,随触而兴,气动声流而调出焉。
郊庙之词肃以雍,里巷之音质而坦,忠臣节士之气扬,戍夫思妇之怀惋。
忧喜悲愉,叱咤怒号,究其所感不同,音节亦异,莫不机圆应捷,调合神符。
温厚和平,荡涤情志。
君子审音声,识理乱,闻南风而知楚之不竞,所从来矣。
予观先生诗,大都用奇为平,寓深于浅,秾含淡傅,音节俱灵,如山回薄,日光晶晶,忽而雾簇涛翻,龙翔蛟舞,意存奇变,调合和平。
五言,古之冲而玄也;七言,古之豪而迈也;五七言律绝,或沉而扬,或贲而藻也。
试取而彼之金石,有不嘘风雨而泣鬼神乎?
先生顾自视欿然,恒谓生平慕古一念,半为铜墨绶夺去,假以十年积学,可酬初愿。
是先生进未可量,予乌能究竟之?
先生制义、诗法,并高一时,片语尺蹄,无不雅娴。
素善临池,遒劲飞动,得会稽内史笔意,世之知先生者止此。
乃其襟致洒落,作宦无长物,身在风尘,心存丘壑,若不知有进贤刻者。
倘所称陶弘景入官,松风之梦故在者乎?
予不揣,漫为缓颊,亦欲世知先生,不独其艺上,抑其品足高也。
岭外黄良臣顿首撰。
魏浣初《懒云集序》:江之右,石镜花洲,发剑投书之处,文心慧质,其彪炳无具论,即章贡之会,石龟灵气,随斗杓旋转,故其人有嗜书如杨孝先、耽《太玄》如王翼道者,由来者旧,又何惊奇于余同年含之兄之文而慧也?
含之妙龄即奇吐白凤,藻掞文螭,僩然以鲍、谢、潘、陆自命。
脱颖而去,牵丝于东粤之增江,自署为“增江傲吏”,而吏治之美,居然汉循卓、鲁之间。
然爬剔煦妪,心力为殚,而退食委蛇,悠游歌咏,日未尝废言诗也。
三年,邑大治,寻以卓异三最考功,因风调冷落,夷入含香之署,且南徙而秋司白云,人谓宜何如侘傺憔悴、不胜哀郢吊湘之感焉,而含之顾幸谢折腰,自喻适志,忘其蠖屈,日偕其素心僚友,课清虚萧散之业。
问何处有花竹泉石,谁家好事有法书、名画、彝鼎之玩,辄相与挈榼携枰,联镳而往,追欢竟日;或风雨之辰、朝参之暇,以一丸泥支双户,任三径草长,花落未扫,主人非颓然脱冠,蘧蘧漆园之梦,即香消酒熟,引满向子妇歌乌乌矣。
今味其诗,大都恬畅闲远,澹而不槁,嫣而不媚,宕而不放,幽而不畸,酝藉陶、韦,澄汰储、孟。
此岂有羊肠之高下、蜗角之胜负与夫蕉之鹿、槐之蚁足以劳形怵心而驱故吾以易之哉?
惟是含之数年宦辙,故园墟于兵燹,而身家萍梗,天地蘧庐,时一念来则仲宣登楼之流寓、子美卜居之播迁,发乎慨叹,不禁永言。
而微窥含之历落旷怀,亦花溪竹坞,到即为家;沙鸥旅燕,随得吾侣。
大丈夫何至楚囚相对,闻鹃啼而挥泣然者?
噫,又恶从测其中之所存也。
会分符五马,将之巴子之郡。
此地干戈甫定,凋敝光景,人将返辕却步。
含之叱驭之日,指白门柳条,黯然向余曰:“郎潜日久,重习吏事,鞅掌一方,非所敢辞,独舍此佳丽之都、知己晏笑之乐,而崎岖鸟道,收拾残山剩水,虽锦江春色为来逼人,欲复轻裘缓带,把盏赋诗,那可便得?
所谓见此茫茫,百端交集,不待滟滪堆前,实下听猿之泪矣。
子能为我南中诸咏草缀数言,使他日簿领稍闲,披对之馀,怃焉旧游,犹在清淮、石城间乎?
”送君南浦,倚马而果斯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