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安

相关人物:共 29 位
共 25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苍云堂后有桂树,为冬青遮蔽,低垂将陨矣。戊午八月,呼梓人为伐而去之,赋□
斫却凡柯,放岩桂、出些头地。
从此去,引风披露,畅条昌蕊。
待得清香千万斛,且饶老子为知己。
趁今宵、新月驾空来,浮觞里。

刘安笑,淹留耳。
吴猛约,何时是。
想故山深处,翠垂金缀。
须信人生归去好,他乡未必江山美。
问钗头、十二意如何,非吾事。
金陵帝王居,佳气郁以苍。
幽人无外慕,遁迹含其章。
结庐城之南,谢喧聊尚羊。
鸟鸣青松下,麈挥白门傍。
芳兰转光风,蕙帐霏芸香。
纤鳞时泳跃,翠羽恣翱翔。
对此忘利达,日澹心弥良。
身逢明盛时,雅志羞岩廊。
默坐草太玄,高卧同羲皇。
朗咏太冲篇,远慕淮南王
至理巳云得,寿考日以强。
逍遥尘寰中,此乐殊未央。
《汉书》曰:武帝遣细君为公主,以妻乌孙王昆莫。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昆莫年老,言语不通,公主悲欢离合。乃自作歌曰: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
按:《汉书》西域传。玉台新咏九。《书钞》一百六。《类聚》四十三。《御览》五百七十。《乐府诗集》八十四。广《文选》十四。事类赋歌赋注。草堂诗笺十二留花门诗注。《诗纪》二。又《书钞》百三十四引方、王、墙三韵。《文选》二十七王明君辞注引方、王、墙三韵、四十一答苏武书注引浆一韵。《御览》七百八引王、坛二韵。又七百九十五引通典。录方、王、墙、浆四韵。○逯案。此歌。广《文选》作刘安乌孙公主歌。殊谬。
淮南王,慕灵仙,服食丹药求大年。
重楼十二罗五城,玉童吹箫作凤鸣。
左石室,右丹台。
枕中鸿宝不可开,咸阳帝子非仙才。
八公一去神鼎空,化为双白鹤飞云中。
飞云中,游天际,鸡犬无声空城闭。
茂陵神宫树成列,淮南丹灶狐兔穴。
濛濛竹径压云寒,黯黯微花带雨残。
溽暑尽随闲里散,好山宜共静中看。
青灯短榻情何限,白雪阳春和独难。
须信市城饶福地,莫将鸡犬羡刘安
乐府云。崔豹《古今注》曰:淮南王。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淮南王服食求仙。遍礼方士。遂与方士相携俱去。莫知所往。小山之徒。思恋不已。乃作淮南王曲焉。
淮南王。自言尊。
百尺高楼与天连。后园凿井银作床。
金瓶素绠寒浆。汲寒浆
饮少年。少年窈窕何能贤。
扬声悲歌音绝天。我欲渡河河无梁。
愿化双黄鹄还故乡。还故乡。
入故里。徘徊故乡苦身不已。
繁舞寄声无不泰。徘徊桑梓游天外
⑴ ○《宋书》乐志。《晋书》乐志。《乐府诗集》五十四。《文选》补遗三十四。广《文选》十二。《诗纪》六。又南《齐书》乐志引尊、连、梁、乡四韵。
佛屋苇帘卷。
步空庭、斗杓西指,雁鸣南遣。
彩笔缠绵裁锦字,清泪盈盈欲泫。
探愁绪、丝抽独茧。
缥缈烟萝云叶外,漾愁心、似海同深浅。
眉间锁,浑难展。

弹鱼宁傍朱门显。
倩收罗、牛溲马渤,羞逢卢扁。
玉宇迢遥天上路,谁是刘安鸡犬。
邯郸道、驱驰那免。
空对夜珠悬碧汉,向西邻、赊酒无衣典。
心上事,须频剪。
一室那堪字隐居,十年踪迹混樵渔。
幽篁遗箨妨投履,丛桂成阴好曳裾。
绿水游鱼花落后,青天归鸟月明初。
北窗半卷南华在,不是刘安枕畔书。
堪笑 其三 南宋 · 方岳
七言绝句
堪笑刘安苦学仙,云中鸡犬事茫然。
早知官职乃如许,悔不人间差自贤。
① 南《齐书》乐志曰:白符鸠舞。出江南。吴人近造。其歌本本云。平平白符。思我君惠。集我金堂。言白者。金行。符。合也。鸠亦合也。符鸠虽异。其义实同。《宋书》乐志曰:晋杨泓舞序云。自到江南。见白符舞。或言白凫鸠舞。云有此来数十年矣。察其辞旨。乃是吴人患孙皓虐政。思属晋也。晋辞曰:翩翩白鸠。载飞载鸣。怀我君德。来集君庭。盖晋人改其本歌云。
《晋书》乐志曰:拂舞出自江左。旧云吴舞也。晋曲五篇。一曰白鸠。二曰济济。三曰独漉。四曰碣石。五曰淮南王。○齐多节略旧辞。而因其曲名。碣石篇四章已见曹孟德。淮南王一首已见汉古辞。今不录也。
翩翩白鸠,载飞载鸣。
怀我君德,来集君庭。
白雀呈瑞,素羽明鲜。
翔庭舞异,以应仁乾。
交交鸣鸠,或丹或黄。
乐我君惠,振羽来翔。
东璧馀光,鱼在江湖。
惠而不费,敬我微躯。
策我良驷,习我驱驰。
与君周旋,乐道亡馀。
我心虚静,我志沾濡。
弹琴鼓瑟,聊以自娱。
凌云登台,浮游太清。
扳龙附凤,目望身轻
⑴ ○《宋书》乐志。《晋书》乐志。《乐府诗集》五十四。《文选》补遗三十四次诸葛亮梁甫吟后。《诗纪》四十。
共 25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