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光

相关人物:共 40 位
共 4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居灵泉山,字和甫。精医术,深研《素问》、《难经》,见解超人。常济贫病。与黄庭坚友善。有《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等。
全宋文·卷一八二八
初虞世,字和甫,儒医。
削发为僧。
著《养生必用方》十六卷。
见《庄简》卷一七,《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三,《郡斋读书志》卷一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占龟,字十朋,黄岩(今属浙江)人。
与石公弼、李光为内外兄弟。
人称双桂隐士。
事见宋《嘉定赤城志》卷三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28 【介绍】: 宋温州瑞安人,字少伊,世称横塘先生。从程颐学。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徽宗宣和六年,召授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请削三公权,忤时相王黼;又论童贯不可用;言和买、和籴、盐法害民;奏免江浙茶盐比较之法。旋遭斥逐。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进中书舍人,旋因言落职。高宗建炎元年,除御史中丞,为权相黄潜善等谮罢,以资政殿学士提举洞霄宫,至京口卒。谥忠简。有《横塘集》。
全宋诗
许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
早年纵学程颐,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进士。
徽宗大观中为敕令所删定官。
久之,除通判大名府,未行,改逮判福州。
后奉祠馆。
宣和二年(一一二○),除殿中侍史。
以忤王黼去官。
钦宗嗣位,以左正言召,避亲嫌改太常少卿,兼太子论德,旋试中书舍人。
以为李光等辨白,罢与宫祠。
高宗即位,除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
为黄潜善等排沮,罢为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
至京口,得暍疾卒,年五十七。
谥忠简。
有《横塘集》三十卷,已佚。
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横塘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
事见《斐然集》卷二六《许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六三有传。
 许景衡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横塘集》为底本,校以瑞安孙氏《永嘉丛书》所收《横塘集》(简称永嘉本)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八五
许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宣和六年,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钦宗时,迁中书舍人。建炎元年,除御史中丞,进尚书右丞。黄潜善等恶其异己,谮罢为资政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二年卒,年五十七,谥忠简。景衡得程颐之学,学者称横塘先生。有《横塘集》。《宋史》卷三六三有传,又见《斐然集》卷二六《许公墓志铭》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明州慈溪人,字颖彦。徽宗政和二年上舍及第。历仕徽、钦、高宗三朝,建炎中累迁检正中书门下省诸房公事。立朝敢言,与宰相议论不合,引疾求去,主管崇道观。从杨时学,旁搜远绍,不趋时好,文辞俊迈宏远。有《磨衲集》。
全宋诗
王庭秀(?
~一一三六),字颖彦,先世居鄞,父徙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
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登上舍第。
历乐寿尉,泗州、随州教授。
李光荐为御史台检法官。
金人扶掖张邦昌称帝,致仕。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为监察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
三年,为殿中侍御史(同上书卷二一)。
出知筠州。
绍兴三年(一一三三),为吏部员外郎,守尚书左司员外郎(同上书卷六二、六三)。
因与宰相黄潜善议多不合,主管江州太平观。
归老于乡。
六年,卒(同上书卷一○四)。
有《相山集》(《延祐四明志》卷四)、《航海记》、《磨衲集》(《甬上耆旧传》卷二)等,已佚。
《乾道四明志》卷二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一三二
王庭秀(?
——一一三六),字颖彦,慈溪(今浙江慈溪东南)人。
登政和二年上舍第,历官州县。
侍御史李光荐为御史台检法官,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建炎三年出知筠州,次年弃城遁,勒停。
起复为承议郎,召为吏部侍郎、检正中书门下省诸房公事。
与宰相议多不合,引疾求去,提举崇道观。
绍兴六年八月卒。
庭秀为学旁搜远绍,不苟趋时好,造诣深远,有《磨衲集》。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一八、二五、四二、四六、六二、六五、一○四,《乾道四明志》卷二,《宝庆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宋史》卷三九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36 【介绍】: 宋僧。和州含山人。十五岁得度受具。后五年,谒长芦信禅师,得其大略。又谒圆悟于夹山,言下得悟。初主彰教,寻迁住平江虎丘寺,大振临济之风。
全宋诗
释绍隆(一○七七~一一三六),和州含山(今属安徽)人。九岁出家,十五岁削发,二十岁遇长芦净照禅师。复谒宝峰湛堂准禅师、黄龙死心禅师。得法于圆悟克勤禅师。初住和州开圣禅院,后主彰教寺,迁住平江府虎丘寺。为南岳下十五世。高宗绍兴六年卒,年六十。事见徐林撰塔铭(《续藏经·虎丘绍隆禅师语录》附),《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二有传。今录诗三十二首。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三
禅师和之含山人也。
名绍隆。
机投佛果勤禅师。
出世开圣。
次迁彰教。
果还□移居虎丘。
时佛果门贤虽有妙喜辈。
尚庵居。
楚吴衲子惟趋虎丘。
故虎丘法筵之盛。
无异佛果之住蒋山也。
师凡见学流。
必以湛堂死心诸宗匠而龟镜之。
盖师初为大僧。
辄知有于长芦信公。
言下因慕。
佛果老人造夹山。
而道繇宝峰。
见器于湛堂。
又过黄龙。
抗机于死心。
抵夹山。
适佛果移道林。
师从其行。
佛果问曰。
见见之时。
见非是见。
见犹离见。
见不能及。
竖拳云见么。
对曰见。
曰头上安头。
师脱然契證。
佛果复召曰。
见个甚么。
师曰。
竹密不妨流水过。
佛果深肯之。
于是二十载。
侍从于果。
而隆睡虎之名。
饫惊丛社矣。
宣和间。
辞归省亲。
因住褒禅山。
靖康改元。
领开圣。
为建炎之扰。
退隐铜峰。
尚书李公光
起师居彰教。
间有老宿。
闻而笑曰。
瞌睡虎今插翅矣。
绍兴癸丑。
迁平江之虎丘。
虎丘为南国衣冠之薮。
怀香请益外。
掀禅床喝。
大众之辈。
腾腾不绝。
僧问。
为国开堂一句作么生道。
师曰。
一愿皇帝万寿。
二愿重臣千秋。
曰秖如生佛未兴时一著。
落在甚么处。
师曰。
吾常于此切。
曰官不容针。
更借一问时如何。
师曰。
据虎头收虎尾。
曰中间事作么生。
师曰。
草绳自缚汉。
曰毗婆尸佛早留心。
直至如今不得妙。
师曰。
几行岩下路。
少见白头人。
问九旬禁足意旨如何。
师曰。
理长即就。
曰秖如六根不具底人。
还禁得也无。
师曰。
穿过鼻孔。
曰学人小出大遇。
师曰。
降将不斩。
曰恁么则和尚放某甲逐便也。
师曰。
停囚长智。
问如何是大道真源。
师曰。
和泥合水。
曰便恁么去时如何。
师曰。
截断草鞋跟。
问古人到者里因甚么不肯住。
师曰。
老僧也恁么。
曰忽然一刀两段时如何。
师曰。
平地神仙。
问如何是截铁之言。
师曰。
满口含霜。
曰何必如此。
师曰。
阇黎又作么生。
曰痛领一问。
师曰。
也须吐却。
诸方以师之机。
类于五祖。
其上堂曰。
凡有展托。
尽落今时。
不展不托。
堕坑落堑。
直饶风吹不入。
水洒不著。
简点将来。
自救不了。
岂不见道。
直似寒潭月影。
静夜钟声。
随扣击以无亏。
触波澜而不散。
犹是生死岸头事。
拈拄杖一划云。
划断古人多年葛藤。
点头石。
不觉拊掌大笑。
且道。
笑个甚么。
脑后见腮。
莫与往来。
又曰。
目前无法。
万象森然。
意在目前。
突出难辨。
不是目前法。
触处逢渠。
非耳目之所到。
不离见闻觉知。
虽然如是。
也须踏著它向上关棙子始得。
所以道。
罗笼不肯住。
呼唤不回头。
佛祖不安排。
至今无处所。
如是则不劳敛念。
楼阁门开。
寸步不移。
百城俱到。
还委悉么。
路逢死蛇莫打杀。
无底篮子盛将归。
诸方又以师语类于白云。
白云端和尚尝立祖堂。
昭享先泽师追绎其事。
图其像而安奉之。
故有语曰。
天子之庙九。
诸候之庙七。
况金轮世谱。
宁甘草草饮水。
遽昧其源。
于义安乎。
于是丛林咸遵行焉。
师前后据室。
严展化仪。
不以狮乳。
暴迸非器。
所以得法于师者。
气宇如王。
丙辰五月。
佛果讣始至。
师乃白众曰。
当以第一座宗达。
承虎丘院事。
复索笔书最后法语。
俨然化去。
寿六十。
坐四十五夏。
塔于本山。
有门人应庵华禅师。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绍隆,合山人也。
年九岁辞亲,投佛慧院,六年得度,受具足戒,精研律部五夏,而后游方。
首访长芦信,得其大略而已。
一日,见有僧传圆悟勤语录,隆读之,欢曰:“想酢生液,虽未得浇肠沃胃,要且使人庆快,但恨未聆謦咳耳。
”遂至宝峰,依湛堂。
次见黄龙死心,然后参圆悟于夹山。
一日,入室,圆悟问曰:“见见之时,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悟忽举拳曰:“还见么?
”隆曰:“见。
”悟曰:“头上安头。
”隆闻,脱然契證。
悟曰:“见个什么?
”隆对曰:“竹密不妨流水过。
”悟首肯之,俾掌藏錀。
有僧问于圆悟,曰:“隆藏主其柔易若此,乌能为哉?
”悟笑曰:“瞌睡虎耳。
”后因圆悟回蜀,隆乃住邑之城西开圣。
宋建炎间,结庐于桐峰之下,郡守李光延居彰教。
次迁虎邱,道大显著。
尝登座云:“此柱杖一划,划断生法师多年葛藤,有人于此著眼,知前阿师住此山者都从一鼻孔出气,庶不负点头石,拊掌一笑也。
”因追绎白云端立祖堂故事,乃曰:“为人之后,不能躬行遗训,于义安乎?
”遂图像奉安,题赞其上。
达摩赞曰:“阖国人难挽,西携只履归。
只应熊耳月,千古冷光辉。
”百丈赞曰:“迅雷吼破澄潭月,当下曾经三日聋。
去郤膏肓必死疾,丛林从此有家风。
”开山明教大师赞曰:“春至百花触处开,幽香旖旎袭人来。
临风无限深深意,声色堆中绝点埃。
”盖白云以百丈海禅师创建禅规之功,宜配享达摩,可谓知本矣。
隆既为赞,且发明其道,亦为知礼者欤。
绍兴六年丙辰示微恙,白众曰:“当以首座宗达承院事。
”索笔,大书伽陀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所以佛法,无有剩语。
”加趺而逝,年六十,夏四十五,塔于寺之西南隅。
司农少卿徐林铭曰:“于穆初祖,一花东土。
谶至马驹,益昭益著。
派衍而蕃,实惟圆悟。
圆悟得师,如马之絷。
大座虎丘,雷动云骛。
临济中兴,杨岐再住。
只履忽西,聿严龛墓。
有神在天,来诃来护。
咨尔后昆,展转流布。
”后一百七十四年,当元至大二年岁在己酉,吴兴赵孟頫重书,住山寿永立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 【介绍】: 宋福州人,字柔直。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宣和元年,馆蔡京家,教其子弟,谓京子弟曰:“天下被而翁破坏至此,汝曹惟有善走,庶可逃死。”京即见其问计,因劝京亟引老成忠义之士,并以杨时荐。高宗绍兴元年知兴化军,改知南剑州,迁福建路转运判官,参与平定范汝为。后知虔州,进秘阁修撰,未几卒。
全宋诗
张觷(?
~一一三八),字柔直,怀安(今福建福州西南)人。
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
高宗建炎年间知南剑州(《侯官县乡土志》卷四)。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为福建路转运判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九)。
二年,迁尚书考功员外郎(同上书卷五一),又升左司(同上书卷五五)。
四年,以左朝奉郎知岳州(同上书卷八二)。
七年,由直宝文阁升直龙图阁,自鼎州移知处州(同上书卷一○九)。
再知虔州,进秘阁修撰。
八年,卒(《庄简》卷一八《祭张龙图柔直文》)。
宋史》卷三七九有传。
全宋文·卷三一四五
张觷(?——一一三八),字柔直,福州(治今福建福州)人。政和五年进士。为小官,不与世诡随。蔡京延为子弟师,劝京亟引耆德老成,以保宗庙社稷,并以杨时荐。绍兴初知南剑州,迁福建路转运判官,入为尚书考功员外郎、左司员外郎兼修政局检讨官,出知岳州。绍兴五年直秘阁,后以直徽猷阁知鼎州。绍兴七年以直龙图阁知处州、虔州,荡平范汝为馀部,进秘阁修撰。绍兴八年卒。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九、五一、五八、八二、九一、九八、一○九、一一二、一二○,《宋史》卷三七九有传。
张宇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五○二
张宇(一○八一——一一五八),字泰定,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守兄。
大观初以太学内舍生试上舍中科,三年,解褐为贞州司理参军。
历上饶县丞、太平州学教授、淮阴县丞。
宣和七年为福州路茶事司干办公事,改本州提刑司,绍兴二年秩满再任,孟庾辟为福建、江西、荆湖南北路宣抚司干办公事。
绍兴七年,召为司勋员外郎,改祠部,迁吏部郎中,出为福建路转运副使,移知湖州。
三请宫祠,以左朝请大夫致仕。
绍兴二十八年卒,年七十八。
著诗文、奏议、歌词三十卷。
见孙觌《张公墓志铭》(《鸿庆居士文集》卷三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1—1159 【介绍】: 宋洛阳人,字希真,号岩壑,世称洛川先生。
初以布衣负重望,屡辞徵召。
高宗绍兴二年,应召为迪功郎,赐进士出身。
历秘书省正字、浙东提刑。
因与主战派李光来往,被罢官,寓居嘉禾。
晚年受秦桧笼络,除鸿胪少卿,为时论所讥。
桧死,废黜。
善画山水,工诗词及乐府。
有《樵歌》。
全宋诗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岩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为枢密行府咨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岩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词学图录
朱敦儒(1081-1159) 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人。有词集《樵歌》三卷。
全宋文·卷三五○三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字希真,号岩壑老人,时称洛川先生,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志行高洁,虽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尝数召而不就。绍兴初,召为迪功郎。赐对,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六年,改左奉郎,兼权兵部郎中。历通判临安府、枢密行府咨议参军,除秘书郎,改都官员外郎。十四年,除两浙东路提刑。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守本官致仕。二十五年召对,落致仕,授鸿胪少卿,寻依前致仕。二十九年卒,年七十九。工诗词,著有《岩壑老人诗文集》、《猎较集》、《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樵歌》三卷(存)。《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明州定海人,字纯老,号放斋。
徽宗宣和六年进士。
为黄州教授。
秦桧在位,粹中岳丈李光为参知政事,桧欲因使见,辞不赴。
后光被逐,粹中隐居不复仕。
有《诗说》。
全宋诗
曹粹中,字纯老,号放斋,定海(今浙江宁波镇海区)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黄州教授。因不附秦桧,待次不偶。后以张浚荐,通判建宁(《延祐四明志》卷四)。有《诗说》三十卷,已佚。事见《宝庆四明志》卷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7—1152 【介绍】: 宋饶州浮梁人,字伯寓,号愚翁。徽宗政和六年上舍试第一。钦宗即位,拜左正言,极言时弊,请黜免徐处仁、吴敏、唐恪等。高宗即位,迁给事中,疏言皆切时务。进兵部尚书。因议论宋金关系不专主和,为秦桧所忌,出知信州,旋称疾提举宫观。有《论语说》、《周礼仪》、《饱山集》等。
全宋诗
程瑀(一○八七~一一五二),字伯宇,号愚翁,饶州浮梁(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上舍试第一,累官校书郎。钦宗时除左右正言。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提点江东刑狱。二年,拜给事中,再度出复。四年,知抚州。历知严州,宣州。十二年,除兵部侍郎兼侍读。十三年,拜兵部尚书,为秦桧所忌,出知信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九、一五○),称疾请祠,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六。有《饱山集》六十卷,已佚。事见《新安文献志》卷七八胡铨《程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一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三八八六
程瑀(一○八七——一一五二),字伯县,号愚翁,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人。
政和六年上舍试第一,授承事郎、太学博士。
钦宗时除右正言,极言时病。
高宗即位,召为太府少卿,迁给事中兼侍讲。
出知抚州,提举宫观。
复入兼侍读,除兵部尚书。
秦桧忌之,改龙图阁学士、知信州。
复提举宫观。
坐通书李光,降朝议大夫。
绍兴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六。
著有《论语说》、《论语集解》、《周礼义》、《尚书说》、《谏垣论疏》、《奏议》、《黄门忠告》、《经筵讲读》、《三朝对语》、《资善堂口义》、《饱山集》等。
见胡铨《宋龙图阁学士左中奉大夫提举江州太平观广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四百户赠左通奉大夫程公瑀墓志铭》(《新安文献志》卷七八。
简称《程瑀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一有传。
共 4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