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孚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3—1644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玉绳,号挹斋。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崇祯初拜大学士,参与机务,善伺意旨,帝甚信任。实庸懦无才略。清军逼近畿,自请督师,驻通州不敢战,谎称奏捷。后事泄,十六年十二月勒令自尽。
维基
周延儒(1593年—1644年),字玉绳,号挹斋,直隶宜兴县宜城镇人,明末政治人物、状元,东阁大学士。
因贻误军机,被赐死。
周延儒少时聪颖,被誉为神童,有名文。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连中会元、状元。
时年二十余岁,又与同年冯铨友善,其后结为姻亲。
天启中期升迁右中允,掌管司经局事务。
冯铨罢相后,周延儒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
崇祯帝即位,诛魏忠贤,召延儒为礼部右侍郎。
周延儒“性警敏,善伺意指”,且为复社领袖,曾深得崇祯信任,屡蒙召对,崇祯二年(1629年),崇祯帝召周延儒密议,“漏下数十刻乃出,语秘不得闻”,崇祯三年正月,韩爌致仕,三月李标致仕,九月成基命致仕,延儒得以任首辅。
崇祯六年(1633年)三月,刑科都给事陈赞化劾周延儒“招权纳贿、游客李元功借丛威人”,又揭发延儒尝告诉李标云:“今上羲皇上人也”。
六月,周延儒被温体仁逐出京城,温体仁把持了内阁,民间的对联说“礼部重开天榜,状元探花榜眼,有些惶恐。
内阁翻成妓馆,乌龟王八篾片,总是遭瘟”。
崇祯十年(1637年)温体仁被罢免。
周延儒再度入阁。
崇祯十四年,重任首辅的周延儒在其门生张溥的劝说筹划下,悉反温体仁时的弊政,凡周延儒所请减税、施恩、恤民、用心等事,崇祯帝皆忻然允许。
周延儒又言「老成名德,不可轻弃。
」于是当时被罢免的名臣郑三俊掌吏部,刘宗周掌都察院,范景文掌工部,倪元璐佐兵部。
其他如李邦华、张国维、徐石麒、张玮、金光辰等,布满九列。
又释放在狱的傅宗龙等,追赠已故文震孟、姚希孟等荣誉,中外一时都说周延儒贤能。
崇祯十五年(1642年)周延儒又劝皇帝剥夺东厂的权力,史称“都人大悦”,东厂特务恨之入骨,当时崇祯皇帝十分重视尊敬周延儒,曾经在新年时向他一揖说:「朕以天下听先生」,但是周延儒实际上庸驽无材略,且性贪,根本不能勉救局势。
同年五月,山东兵备佥事雷演祚弹劾周延儒门生范志完督师山东时纵兵淫掠,并赴京与其对质。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旗压境,震动燕都。
内阁首辅周延儒请求督师抗击清兵,并明言说「但言愿捐躯报国,援兵事实非所长」。
但周延儒带兵出京后,驻军通州,不敢迎战。
每日与部属饮酒作乐,“每日幕客攒集,午后始开门收文书,应故事”,向朝廷谎报军情,伪造胜绩。
崇祯不知内情,对周延儒褒奖有加。
后来,周延儒得知清军兵退,遂谎报战功。
朝廷论功加周延儒为太师。
后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上疏揭发真相,其他的官员也相继弹劾延儒。
崇祯大骂:“最恨周延儒对朕使乖(玩弄计谋欺瞒)。
”崇祯十六年七月,崇祯在中左门召见群臣,亲自审讯范志完,最后范遭诛杀,并逮治董廷献,而周延儒的地位受到动摇。
崇祯十七年(1644年)周延儒受命缢死。
当骆养性持圣旨及吊绳至延儒官邸时为酉时,周延儒向家人一一哭别,拖延至第二天清晨近卯时才自缢,相隔两个月后,崇祯也在此黎明破晓时分自缢。
清廷列周延儒入《明史·奸臣传》。
李郛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孚。
宋抚州宜黄人,字子经。
博识强记,人号“书橱”。
尝上《北事罪言》,请迁都建康,以谋复兴,未被采纳,遂退而著书。
孝宗淳熙间,遍游江淮。
有《纬文琐语》等。
郑格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福清人,字迪民。
孝宗淳熙间进士。
博闻强记,时号书橱
历建宁司理,知攸县,以清介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伯可。
以文名其乡,未第时,授徒城北,从学者岁数百人,诸史百家随问而口答,人号曰书橱
累官通判邵武军。
唐允功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筠州高安人,字汝贤。
博贯经史百家,时号书橱
丞相赵鼎尝书“潜心居士”四字赠之。
有《饴经倦录》。

人物简介

维基
陈赞化(16世纪—17世纪),号金铉,山东东昌府濮州朝城县人。
陈赞化是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举人,天启二年(1616年)成进士,获授太湖知县。
县内突然有一只猪跟随他,不能驱逐,于是派人跟从猪只,就发现一具尸体,调查后将真凶伏法;之后调任桐城,适逢魏忠贤抄查左光斗家宅,他毅然对抗,不久魏珰败亡,县民上告朝廷,让他升任礼科给事中。
崇祯六年(1633年),温体仁授意陈赞化弹劾首辅周延儒招权纳贿、亲近武官李元功借势逼人,又揭发周延儒私下称崇祯帝为「羲皇上人」;李元功因此被锦衣卫缉拿入狱,周延儒就称病归乡。
事后,他升任太常少卿,历任通政使、太仆寺卿,晋左副都御史,不久去世,追赠左都御史,入祀乡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