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昌龄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端叔。
孝宗乾道二年进士。
金人遣乌林答天钖贺生辰,怙强骄倨,众愤莫能制,逢上书乞借上方剑斩之,孝宗嘉其材气可尚。
累知安丰、盱眙二军,皆有政绩。
仕终宝谟阁待制、知郴州。
有《南征集》。
全宋诗
丁逢,字端叔,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中进士,为激赏所干官,除国子监书库官。历知安丰、盱眙、婺、庐等州军,潼川路转运使。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以行司农少卿兼知临安。曾一度閒居,晚年知郴州(《舆地纪胜》卷五七引王希居《送丁端叔守郴州》“燕居九见岁华周,晚得湘湖斗大州”)。官至宝谟阁待制。《咸淳临安志》卷四八有传。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五八二八
丁逢,字端叔,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乾道二年进士,为激赏所干办官。上书乞斩金国使节,孝宗甚嘉赏之,召对,除国子监书库官。历知安丰、盱眙军,迁湖北提刑、淮西安抚。庆元中以司农少卿兼知临安府,徙军器监,出知郴州。逢居官清廉,有守有为。著有《南征诗》一卷,《郴江前集》十卷、《后集》五卷、《续集》九卷。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二五、职官七四之一三、食货三一之三○、食货四四之一五、食货六二之七二,《咸淳临安志》卷四八,《咸淳毗陵志》卷一七,《宋史》卷二○八、二○九,《宋元学案》卷九七,《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永州楚丘人,字文伯。
李昌龄曾孙。
为内侍梁师成所引,授右列睿思殿应制。
少自文其身,徽宗赐号锦体谪仙。
艮岳成,奉诏与曹组撰《艮岳百咏》。
全宋诗
李质,字文伯,南京楚丘(今山东曹县东南)人。昌龄曾孙。晚始际遇,徽宗宣和间,为睿思殿应制(《挥麈录后录》卷二)。今录诗一○○首。
全宋文·卷三一二五
李质,字文伯,应天府楚丘(今山东曹县)人,昌龄曾孙。有才思,晚始际遇,宣和中为内侍梁思成所引,遂得徽宗爱幸,授右列睿思殿应制;又以质曾文身,赐号「锦体谪仙」。靖康之难,随徽宗被掳入北。见《挥麈后录》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宋州楚丘人,字仲纲。
李昌龄从子。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
历知歙、于潜、剡、灵池诸县,皆有惠政。
拜监察御史,累进侍御史。
建言加强西北边防,推荐种世衡等人,又奏罢贡余物遗近臣。
后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泰州。
性方介,有吏材,笃于交游。
范仲淹被谪,唯纮出郊饯之;又尝移任子恩官于其亡友刘颜之子。
全宋文·卷三二○
李纮,字仲纲,应天楚丘(今山东曹县东南)人,克明子,昌龄从子。大中祥符元年进士。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歙县。历知于潜、南新、剡县,所至有惠爱。天禧二年,以吕夷简荐,改著作佐郎,监丹阳县酒税,知灵池县。拜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判三司开拆司,改盐铁判官。历梓州、陕西、河北转运使。官至龙图阁学士、知秦州,卒。《宋史》卷二八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6—1010 【介绍】: 宋齐州人,字直道。
第进士。
调补安阳主簿。
历知淄、饶州,皆有政绩。
真宗咸平二年,累迁河东转运使,旋兼侍御史知杂事,劾李昌龄、董俨等,又举吴奋等堪任大郡,皆从之。
官终膳部郎中。
全宋文·卷五八
范正辞(九三六——一○一○),字直道,齐州(治今山东历城)人。太祖时登第,太宗朝为国子博士,迁膳部员外郎,历江南转运副使等官。真宗即位,迁膳部郎中,出为河东转运使,后兼侍御史知杂事。《宋史》卷三○四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虞卿,宋州楚丘(今山东曹县)人。
真宗大中祥符中,以父昌龄荫试将作监主簿(《宋史》卷二八七《李昌龄传》)。
仁宗时,历知建昌军南城县、登封县(《元宪集》卷二四、二六制词),迁盐铁判官,提点陕西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六)。
至和元年(一○五四),为利州路转运使。
二年,改东川路(《金石萃编》卷一三四《白水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