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林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36 【介绍】: 宋僧。和州含山人。十五岁得度受具。后五年,谒长芦信禅师,得其大略。又谒圆悟于夹山,言下得悟。初主彰教,寻迁住平江虎丘寺,大振临济之风。
全宋诗
释绍隆(一○七七~一一三六),和州含山(今属安徽)人。
九岁出家,十五岁削发,二十岁遇长芦净照禅师。
复谒宝峰湛堂准禅师、黄龙死心禅师。
得法于圆悟克勤禅师。
初住和州开圣禅院,后主彰教寺,迁住平江府虎丘寺。
为南岳下十五世。
高宗绍兴六年卒,年六十。
事见徐林撰塔铭(《续藏经·虎丘绍隆禅师语录》附),《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二有传。
今录诗三十二首。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三
禅师和之含山人也。名绍隆。机投佛果勤禅师。出世开圣。次迁彰教。果还□移居虎丘。时佛果门贤虽有妙喜辈。尚庵居。楚吴衲子惟趋虎丘。故虎丘法筵之盛。无异佛果之住蒋山也。师凡见学流。必以湛堂死心诸宗匠而龟镜之。盖师初为大僧。辄知有于长芦信公。言下因慕。佛果老人造夹山。而道繇宝峰。见器于湛堂。又过黄龙。抗机于死心。抵夹山。适佛果移道林。师从其行。佛果问曰。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竖拳云见么。对曰见。曰头上安头。师脱然契證。佛果复召曰。见个甚么。师曰。竹密不妨流水过。佛果深肯之。于是二十载。侍从于果。而隆睡虎之名。饫惊丛社矣。宣和间。辞归省亲。因住褒禅山。靖康改元。领开圣。为建炎之扰。退隐铜峰。尚书李公光。起师居彰教。间有老宿。闻而笑曰。瞌睡虎今插翅矣。绍兴癸丑。迁平江之虎丘。虎丘为南国衣冠之薮。怀香请益外。掀禅床喝。大众之辈。腾腾不绝。僧问。为国开堂一句作么生道。师曰。一愿皇帝万寿。二愿重臣千秋。曰秖如生佛未兴时一著。落在甚么处。师曰。吾常于此切。曰官不容针。更借一问时如何。师曰。据虎头收虎尾。曰中间事作么生。师曰。草绳自缚汉。曰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如今不得妙。师曰。几行岩下路。少见白头人。问九旬禁足意旨如何。师曰。理长即就。曰秖如六根不具底人。还禁得也无。师曰。穿过鼻孔。曰学人小出大遇。师曰。降将不斩。曰恁么则和尚放某甲逐便也。师曰。停囚长智。问如何是大道真源。师曰。和泥合水。曰便恁么去时如何。师曰。截断草鞋跟。问古人到者里因甚么不肯住。师曰。老僧也恁么。曰忽然一刀两段时如何。师曰。平地神仙。问如何是截铁之言。师曰。满口含霜。曰何必如此。师曰。阇黎又作么生。曰痛领一问。师曰。也须吐却。诸方以师之机。类于五祖。其上堂曰。凡有展托。尽落今时。不展不托。堕坑落堑。直饶风吹不入。水洒不著。简点将来。自救不了。岂不见道。直似寒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拈拄杖一划云。划断古人多年葛藤。点头石。不觉拊掌大笑。且道。笑个甚么。脑后见腮。莫与往来。又曰。目前无法。万象森然。意在目前。突出难辨。不是目前法。触处逢渠。非耳目之所到。不离见闻觉知。虽然如是。也须踏著它向上关棙子始得。所以道。罗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佛祖不安排。至今无处所。如是则不劳敛念。楼阁门开。寸步不移。百城俱到。还委悉么。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诸方又以师语类于白云。白云端和尚尝立祖堂。昭享先泽师追绎其事。图其像而安奉之。故有语曰。天子之庙九。诸候之庙七。况金轮世谱。宁甘草草饮水。遽昧其源。于义安乎。于是丛林咸遵行焉。师前后据室。严展化仪。不以狮乳。暴迸非器。所以得法于师者。气宇如王。丙辰五月。佛果讣始至。师乃白众曰。当以第一座宗达。承虎丘院事。复索笔书最后法语。俨然化去。寿六十。坐四十五夏。塔于本山。有门人应庵华禅师。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绍隆,合山人也。
年九岁辞亲,投佛慧院,六年得度,受具足戒,精研律部五夏,而后游方。
首访长芦信,得其大略而已。
一日,见有僧传圆悟勤语录,隆读之,欢曰:“想酢生液,虽未得浇肠沃胃,要且使人庆快,但恨未聆謦咳耳。
”遂至宝峰,依湛堂。
次见黄龙死心,然后参圆悟于夹山。
一日,入室,圆悟问曰:“见见之时,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悟忽举拳曰:“还见么?
”隆曰:“见。
”悟曰:“头上安头。
”隆闻,脱然契證。
悟曰:“见个什么?
”隆对曰:“竹密不妨流水过。
”悟首肯之,俾掌藏錀。
有僧问于圆悟,曰:“隆藏主其柔易若此,乌能为哉?
”悟笑曰:“瞌睡虎耳。
”后因圆悟回蜀,隆乃住邑之城西开圣。
宋建炎间,结庐于桐峰之下,郡守李光延居彰教。
次迁虎邱,道大显著。
尝登座云:“此柱杖一划,划断生法师多年葛藤,有人于此著眼,知前阿师住此山者都从一鼻孔出气,庶不负点头石,拊掌一笑也。
”因追绎白云端立祖堂故事,乃曰:“为人之后,不能躬行遗训,于义安乎?
”遂图像奉安,题赞其上。
达摩赞曰:“阖国人难挽,西携只履归。
只应熊耳月,千古冷光辉。
”百丈赞曰:“迅雷吼破澄潭月,当下曾经三日聋。
去郤膏肓必死疾,丛林从此有家风。
”开山明教大师赞曰:“春至百花触处开,幽香旖旎袭人来。
临风无限深深意,声色堆中绝点埃。
”盖白云以百丈海禅师创建禅规之功,宜配享达摩,可谓知本矣。
隆既为赞,且发明其道,亦为知礼者欤。
绍兴六年丙辰示微恙,白众曰:“当以首座宗达承院事。
”索笔,大书伽陀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所以佛法,无有剩语。
”加趺而逝,年六十,夏四十五,塔于寺之西南隅。
司农少卿徐林铭曰:“于穆初祖,一花东土。
谶至马驹,益昭益著。
派衍而蕃,实惟圆悟。
圆悟得师,如马之絷。
大座虎丘,雷动云骛。
临济中兴,杨岐再住。
只履忽西,聿严龛墓。
有神在天,来诃来护。
咨尔后昆,展转流布。
”后一百七十四年,当元至大二年岁在己酉,吴兴赵孟頫重书,住山寿永立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4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徙居吴兴,字常之。葛胜仲子。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历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博极群书,以文章名。有《西畴笔耕》、《韵语阳秋》、《方舆别志》、《归愚集》等。
全宋诗
葛立方(?
~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江阴(今属江苏)人。
胜仲子。
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
十七年,为秘书省正字。
十九年,迁校书郎。
二十一年,除考功员外郎。
以忤秦桧得罪。
桧死召用,二十六年以左司郎中充贺金国生辰使。
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
二十九年,出知袁州,未几以事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五、一七七、一八二),退居吴兴。
孝宗隆兴二年卒。
著《归愚集》、《韵语阳秋》。
事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宋徐林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葛立方诗,以宋抚州刻本《侍郎葛公归愚集》为底本(藏上海图书馆,存五至十三卷,其中诗五卷),校以清光绪《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光绪本)。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词学图录
葛立方,字常之。丹阳(今属江苏)人,徙吴兴。词学晏殊。有《西畴笔耕》、《韵语阳秋》、《归愚集》、《归愚词》。
全宋文·卷四四三四
葛立方(?
——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归愚老人,江阴(今江苏江阴)人,胜仲子。
中绍兴八年进士第。
十四年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附赞和议,为秦桧亲厚。
十七年除秘书省正字,十九年除校书郎,二十一年为考功员外郎。
兼权中书舍人,寻罢。
二十六年为尚书左司郎中,充贺大金生辰使。
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
为台官论罢,出知袁州,又知宣州。
复以言者罢,遂不复起,归休于吴兴。
隆兴二年卒。
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徐林序,《宋史》卷三三三《葛宫传》附,《归愚集》卷末缪荃孙撰《葛立方传》,《南宋馆阁录》卷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五。
著作有《西畴笔耕》五十卷、《外判》五卷、《方舆别志》二十卷,俱佚。
今存《韵语阳秋》二十卷、《归愚集》残本九卷、《归愚词》一卷,后人合编为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1—1153 【介绍】: 宋和州历阳人,徙居吴县,字明叔,号自信居士。
徐林弟。
年十八入太学。
徽宗宣和六年为国信所提辖官,随使高丽,撰《奉使高丽图经》。
徽宗召对,赐同进士出身,擢知大宗正丞事兼掌书学。
善画山水人物,尤工篆籀。
全宋诗
徐兢(一○九一~一一五三),字明叔,号自信居士,建州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徙居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年十八入太学,长于歌诗书画。徽宗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荫补将仕郎,授通州司法参军。摄知郑州原武县,调济州士曹参军,监元丰库。宣和六年(一一二四)以奉议郎充奉使高丽国信所提辖人船礼物官。还,撰《高丽图经》上之,召对,赐同进士出身,擢知大宗正丞事兼掌书学,迁刑部员外郎。谪监池州永丰监,授沿江制置司参谋官,主管南京鸿庆宫。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三。事见《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徐蒇序及附录张孝伯《徐公行状》。今录诗二首。
黄鹤楼志·人物篇
徐兢(1091~1153) 北宋官员。字明叔,号自信居士。祖籍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县)人,生于武昌。以父荫补将仕郎,历任雍丘(现河南杞县)、原武(今河南原阳县原武镇)县令;因擅长书画以国信使提辖官随使高丽,归来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徽宗因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刑部员外郎。其父徐闳中官至朝请大夫、直秘阁,值鄂州水漫城郭,时任州法曹的徐闳中将全家安置在黄鹤楼,当日夜里,徐兢降生于楼内(“大水冒城郭,官府悉迁避,秘阁寓居黄鹤楼上,是夜实生公。”)。
全宋文·卷四○三○
徐兢(一○九一——一一五三),字明叔,号自信居士,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徙居吴县,林弟。政和五年以荫补官,历通州司刑,摄事雍丘、原武二县。宣和中随使高丽,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存),徽宗召对,赐出身。擢知大宗正丞事,兼掌书学。迁尚书刑部员外郎,以时相册免,坐亲嫌谪居池州永丰。起为沿江制置司参议,奉祠二十年,累官至朝散大夫。能诗工画,洞晓音律。绍兴二十三年五月卒,年六十三。见《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附录张孝伯《宋故尚书刑部员外郎徐公行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5—1162 【介绍】: 宋越州嵊县人,字令威,号西溪。
姚舜明子。
以荫补官。
吕颐浩、李光帅江东,皆招至幕中。
秦桧执政,以旧怨抑而不用。
后以贺允中、徐林、张孝祥荐,权尚书户部员外郎、枢密院编修官。
博学强记,精天文历算。
工词章、篆隶及工技之事,尝集古今用弩事实及造弩制度,为《弩守书》以献。
有《西溪集》、《史记注》、《战国策补注》、《西溪丛语》等。
全宋诗
姚宽(一一○五~一一六二),字令威,号西溪,嵊县(今属浙江)人,舜明子。以父荫补官,初监进奏院六部门,官至权户部员外郎、枢密院编修官。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召对时卒于殿廷,年五十八。有《西溪集》十卷,已佚,传世有《西溪丛话》二卷。《宝庆会稽续志》卷五有传。 姚宽诗,以《江湖后集》及他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四三八○
姚宽(一一○五——一一六二),字令威,号西溪,嵊县(今浙江嵊州)人,舜明子,宏弟。以父任补官,一时名流争礼致之。以贺允中等荐入监进奏院六部门,权尚书户部员外郎,兼权金、仓、工部、屯田郎,枢密院编修官。博洽工文,绍兴三十二年卒,年五十八。著有《西溪集》十卷、注司马迁《史记》一百三十卷、《补注战国策》三十一卷、《西溪丛语》三卷(存)、《五行秘记》一卷、《玉玺书》一卷。见《宝庆会稽续志》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