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浚

相关人物:共 129 位
共 12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华翻喜。西域人。建中初。至岷蜀。𢹂三尼。皆年少有颜色。醉饮狂游。所在则庸妄群聚。时魏公张延赏守成都。务以礼义绳下。戍将闻而深恶之。遣卒逮捕。陀至。谓之曰。贫道自幼学佛。得如幻三昧。入水不濡。入火不爇。变土石为金玉。其术不可穷尽。因指三尼曰。此辈殊妙于伎乐。押衙其试之。于是开燕。使见所能。而歌声舞态。莫不中节应律。酒酣。陀更命为踏舞。其曳练回雪。迅起摩趺。尤绝异。戍将方笑乐相酬酢。而陀忽咄曰。妇女敢尔。凡舞。曲终则止。今犹低昂欹侧不已。岂风邪。遂取刀断其首。三尼随踣地。血流丈馀。坐客惊视。则三竹杖也。而其血则向所饮之酒耳。陀徐举三杖首。钉柱上。别倚三杖身于壁。酒行则酌竹杖断处。而柱上之首。辄面赤。陁歌则竹杖之首亦有声。陀舞则竹杖之身。亦作动势。既罢燕。而竹杖之身。遽自就竹杖之首。为三尼如初。察其断处。略无痕。 又尝住一檀家。已数日。将辞而他往。檀家因留之。不可。即闭户以绝陀意。而陀匿入壁罅中。主人急揽其衣。得袈裟一角。自袈裟愈掣愈深入。竟没不复得。明日壁有陀影如画。又明日色渐微暗。犹陀影也。七日而陀影非矣。但墨迹耳。八日而并墨迹失之。或遇陀于彭州境云。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感通篇第六之三
释难陀者。
华言喜也。
未详种姓何国人乎。
其为人也诡异不伦恭慢无定。
当建中年中。
无何至于岷蜀。
张魏公延赏之任成都喜自言。
我得如幻三昧。
尝入水不濡投火无灼。
能变金石化现无穷。
初入蜀与三少尼俱行。
或大醉狂歌。
或聚众说法。
戍将深恶之。
亟令擒捉。
喜被捉随至。
乃曰。
贫道寄迹僧门别有药术。
因指三尼曰。
此皆妙于歌舞。
戍将乃重之。
遂留连为置酒肉。
夜宴与之饮唱。
乃假襦裤巾栉。
三尼各施粉黛并皆列坐。
含睇调笑逸态绝世。
饮欲半酣。
喜谓尼曰。
可为押衙蹋舞乎。
因徐进对舞曳练回雪。
迅起摩趺伎又绝伦。
良久曲终而舞不已。
喜乃咄曰。
妇女风邪。
喜忽起取戍将刀。
众谓酒狂。
坐者悉皆惊走遂斫三尼头。
皆踣于地。
血及数丈。
戍将大惊。
呼左右缚喜。
喜笑曰。
无草草也。
徐举三尼乃筇竹杖也。
血乃向来所饮之酒耳。
喜乃却坐饮宴。
别使人断其头钉两耳柱上。
皆无血污。
身即坐于席上。
酒巡到即泻入断处。
面色亦赤。
而口能歌舞手复击掌应节。
及宴散其身自起就柱取头安之。
辄无瘢痕。
时时言人吉凶事。
多是谜语。
过后方悟。
成都有人供养数日。
喜忽不欲住。
乃闭关留之。
喜即入壁缝中。
及牵之渐入唯馀袈裟角。
逡巡不见。
来日见壁画僧影。
其状如日色。
隔日渐落。
经七日空有墨迹。
至八日墨迹已灭。
有人早见喜已在彭州界。
后终不知所之。
系曰。
难陀之状迹为邪正。
邪而自言得如幻三昧。
与无厌足王同。
此三昧者即诸佛之大定也。
唯如幻见如幻。
不可以言论分境界矣。
四神通有如幻通。
能转变外事。
故难陀警觉庸蜀之人多尚鬼道神仙。
非此三昧不足以化难化之俗也。
神僧传·卷第八
释难陀者。
华言喜也。
未详种姓何国人。
其为人诡异不伦。
恭慢无定。
当建中年中。
无何至于岷蜀。
张魏公延赏之任成都。
喜自言。
我得如幻三昧。
入水火贯金石。
变现无穷。
初入蜀与三少尼俱行。
或大醉狂歌。
戍将将断之。
及僧至且曰。
某寄迹桑门别有药术。
因指三尼此妙歌管。
戍将反敬之。
遂留连。
为办酒肉。
夜会客与之剧饮。
其三尼及坐。
舍睇调笑逸态绝世。
饮将阑僧谓尼曰。
可为押衙踏某曲也。
因徐进对舞曳绪回雪。
迅赴摩跌技又绝伦也。
良久曲终而舞不已。
僧喝曰。
妇女风耶。
忽起取戍将佩刀。
众谓酒狂惊走。
僧乃拔刀斫之背踣于地血及数尺。
戍将大惧。
呼左右缚僧。
僧笑曰无草草。
徐举尼三枝筇枝也。
血乃酒耳。
又尝在饮会令人断其头钉耳于柱无血。
身坐席上。
酒至泻入脰(徒垢切)疮中面赤。
而歌手复抵节。
会罢自起提首安之。
初无痕也。
时时预言人凶衰。
皆谜语事过方晓。
成都有百姓供养数日。
僧不欲住。
闭关留之。
僧因走入壁缝中。
百姓牵遽渐入。
唯馀袈裟角。
顷亦不见。
来日壁上有画僧焉。
其状形似日月色。
渐薄积七日空有黑迹。
至八日黑迹亦灭。
僧已在彭州矣。
后不知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
以善相术闻名。
高宗驻维扬时,馆于张浚家。
一日自外归,谓城中有金兵将至之兆,宜劝高宗南渡。
入奏,帝欲留元夜观灯,未决。
俄粘罕来犯,城中死者无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连州人,字晋叔。
幼领乡荐,俄厌科举,乃学为古文。
尝作《见山台记》,张浚称诵不已,名其读书处曰“致一堂”,作记而亲书之。
州民苦上供银额,献可上书州郡,乞奏免除,人咸称之。
欧阳直卿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一作仙游人,字温叟。
少嗜学,能属辞。
为剑浦县簿,张浚出镇福州,命其决长乐县滞囚,赏其才,特荐为惠州军事推官。
迁海阳令,改知漳浦县。
素有能声,所至号为易治。
转饶州判官,致仕归。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道谦,号密庵,俗姓游,建宁(今属福建)人。住开善寺。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宗杲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四二○九
道谦,号密庵,俗姓游,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少出家,谒佛果,从宗杲,二十年无所省发。得友人宗元启发,言下大悟。后主建宁府开善寺。编有《普觉宗杲禅师语录》(存)、《大慧宗门武库》(存)等。见《嘉泰普灯录》卷一八,《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四等。
大明高僧传·卷第六 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道谦本郡人。
未详氏族。
初依佛果无所入。
妙喜奉旨住径山。
谦亦在侍。
令往长沙通书于张紫岩
乃自谓。
参禅二十年尚无个入处。
又有此行。
岂不荒废了矣。
将辞友人宗元。
叱曰不可。
岂以在路参禅不得耶。
汝去吾与俱往。
一日在途泣曰。
一生参禅无得力处。
今奔波若此何得相应。
元曰。
尔但将诸方参得悟得并圆悟妙喜与尔说得底。
都不要理会。
途中我可替者尽替。
汝只有五事替不得。
须自承当。
曰何为五事。
元曰。
著衣吃饭屙屎放尿驮个死尸路上行。
谦于言下大彻。
不觉手舞足蹈。
元曰。
汝此回方可通书。
吾先归矣。
后半载返双径。
妙喜于山门外亭一见便曰。
建州子这回自别也。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本郡人。
初依佛果。
无所入。
妙喜奉旨住径山。
谦亦在侍。
令往长沙。
通书于张紫岩
乃自谓参禅二十年。
尚无个入处。
又有此行岂不荒废乎。
将辞。
友人宗元。
叱曰不可。
岂以在路参禅不得耶。
汝去。
吾与俱往。
一日在途泣曰。
一生参禅。
无得力处。
今奔波若此。
何得相应。
元曰。
你但将诸方参得。
悟得。
并圆悟妙喜与你说得底。
都不要理会。
途中我可替者。
尽替汝。
只有五事替不得。
须自承当。
曰何为五事。
元曰。
著衣吃饭。
屙屎放尿。
驮个死尸路上行。
谦于言下大彻。
不觉手舞足蹈。
元曰。
汝此回方可通书。
吾先归矣。
后半载返双径。
妙喜于山门外亭。
一见便曰。
建州子。
这回自别也。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道谦。建州游氏子。家世业儒。幼聪慧。读书辄成诵。早失恃怙。叹曰。为人子者。不及甘旨之养。当从浮屠氏。学出世法。以报罔极。遂落发谒佛果。无所省发。后随妙喜庵。居泉南。及喜领径山。师亦侍行。未几。令师往长沙。通紫岩居士张公书。师自以参禅二十年。无入头处。更作此行。决定荒废。意欲无行。友人宗元者。叱曰。不可在路便参禅。不得也去。吾与汝俱往。师不得已而行。在路泣语元曰。我一生参禅。殊无得力处。今又途路奔波。如何得相应去。元告之曰。你但将诸方参得底悟得底。圆悟妙喜。为你说得底。都不要理会。途中可替事。我尽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须自家支当。师曰。五件者何事。愿闻其要。元曰。著衣吃饭。屙屎放尿。驼个死尸路上行。师于言下领旨。不觉手舞足蹈。元曰。你此回方可通书。宜前进。吾先归矣。师见张公。张公喜甚。书自信二字为赠。师笑而受之。回径山。妙喜见而喜曰。建州子。你这回别也。后还里住开善。声光大震。将化。侍者请偈。师笑曰。万法本空。三界非有。死生于何处安著。忍为骇俗态乎。师行峻而气和。接物优容。不言自化。亦宗门之杰出者也。 宗元。亦建州人。依妙喜最久。分坐说法。张公帅三山。虚数院迎之。不就。归里结茆。号众妙园。垂语云。这一些子。恰如撞著杀人汉相似。你若不杀了他。他便杀了你。未详所终。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道谦,建宁人,未详氏族。
初依佛果无所入,妙喜住径山,谦亦在侍。
令往长沙通书于张紫岩,乃自谓:“参禅二十年,尚无个入处,又有此行,岂不荒废乎?
”将辞之,同寮宗元叱曰:“不可,岂以在路参禅不得耶!
汝去吾与俱往。
”一日,在途泣曰:“一生参禅无得力处,今奔波若此,何得相应?
”元曰:“你但将诸方参得、悟得,并圆悟妙喜与说得底,都不要理会。
途中我可替者尽替汝,只有五事替不得,须自承当。
”曰:“何为五事?
”元曰:“著衣、吃饭、遗矢、放尿,驮个死尸路上行。
”谦于言下大彻,不觉手舞足蹈。
元曰:“汝此回方可通书,吾先归矣。
”后半载返双径,妙喜于山门外亭一见便曰:“建州子,这回自别也。”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通慧。
汴人。
姓张氏。
俗名文。
祝发隶白云寺。
寺主命掌厕。
厕有盥盆。
有市鲜者。
沃于盆。
慧怒偶击之。
仆地死。
惧奔华州总持寺。
久之。
为寺长老。
德行有声。
忽曰。
三十年前。
一段公案。
今日当了。
众问其故。
曰。
日午自见。
遂趺坐以待。
张魏公浚
提兵至关中。
一卒持弓矢入法堂。
睁目视慧。
将射之。
慧笑曰。
老僧相候久矣。
卒曰。
一见即欲相害。
不知何雠。
慧语以故。
卒悟曰。
冤冤相报何时了。
劫劫相缠岂偶然。
不若与师俱解释。
如今立地往西天视之。
已立化矣。
慧即索笔。
书偈云。
三十年前飘荡。
作下这般模样。
谁知今日相逢。
了却向时魔障。
书毕。
泊然而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河南新安人。
为太学内舍生,尝伏阙上书,论与金人和好非是,不报。
以此见知于张浚,因出入其门。
后赴建安问学于朱熹,以孝悌忠信教授其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永州零陵人,字庆曾。
张浚谪永州,昌裔登门受学。
与张栻友善。
杨载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涪州涪陵人。
以功名自负。
金人立刘豫,载言于张浚:“得白刃横行敌中,当手刃刘豫并敌酋以报丞相。
壮其言,遣其往。
载偕十士至金伪降,金任以官,未几刘豫果废,欲行谋而十士已亡其八,遂决归计。
以其名闻,特赐从事,知达州永睦县。
张献之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三○八
张献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张浚曾孙。
共 12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