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于定国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36 【介绍】: 西汉鲁国邹人,字少翁。韦贤少子。以父任为郎。少好学,谦逊下士,以明经擢为谏大夫,迁大河都尉。后以让爵辟兄事,宣帝高其节,以为河南太守。元帝即位,为少府,迁太子太傅,至御史大夫。永光中为丞相。好作四言诗,今存《自劾》、《戒示子孙》两首。
全汉文·卷三十三
玄成字少翁,鲁国邹人,丞相贤之少子。
为谏大夫,迁大河都尉,袭爵扶阳侯,拜河南(「表」作河内。
)太守。
神爵末徵为未央卫尉,五凤中迁太常,坐杨恽免。
起为淮南王中尉。
元帝即位,进少府,迁太子太傅。
永光初拜御史大夫,代于定国为丞相。
建昭三年卒,谥曰共侯。
于永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1 【介绍】: 西汉东海郯县人。
于定国子。
年少时,嗜酒,多过失。
年且三十,始折节修行。
以父任为侍中中郎将、长水校尉。
定国死,居丧以孝行闻。
嗣爵列侯,官至御史大夫。
尚宣帝长女馆陶公主。
史岑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京兆杜陵人。
乐陵安侯史高曾孙,平帝元始四年,袭封乐陵侯。
支楼迦谶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本月氏人。性姿纯敏。以严净毗尼著称。志弘大法。灵帝时至洛阳。光和中平之间。译般若道行首楞严等经。又译阿阇世王宝积等十馀部。后不知所终。
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上
支楼迦谶。
亦直云支谶。
本月支人。
操行纯深性度开敏。
禀持法戒以精勤著称。
讽诵群经志存宣法。
汉灵帝时游于雒阳以光和中平之间。
传译梵文。
出般若道行般舟首楞严等三经。
又有阿阇世王宝积等十馀部经。
岁久无录。
安公校定古今。
精寻文体云。
似谶所出。
凡此诸经皆审得本旨了不加饰。
可谓善宣法要弘道之士也。
后不知所终。
时有天竺沙门竺佛朔。
亦以汉灵之时。
赍道行经。
来适雒阳。
即转梵为汉。
译人时滞虽有失旨。
然弃文存质深得经意。
朔又以光和二年。
于雒阳出般舟三昧。
谶为传言。
河南雒阳孟福张莲笔受。
时又有优婆塞安玄。
安息国人。
性贞白。
深沈有理致。
博诵群经多所通习。
亦以汉灵之末。
游贾雒阳。
以功号曰骑都尉。
性虚靖温恭。
常以法事为己任。
渐解汉言。
志宣经典。
常与沙门讲论道义。
世所谓都尉者也。
玄与沙门严佛调共出法镜经。
玄口译梵文。
佛调笔受。
理得音正尽经微旨。
郢匠之美见述后代。
调本临淮人。
绮年颖悟。
敏而好学。
世称安侯都尉佛调三人传译。
号为难继。
调又撰十慧。
亦传于世。
安公称佛调出经。
省而不烦。
全本巧妙。
又有沙门支曜。
康巨。
康孟详等。
并以汉灵献之间有慧学之誉。
驰于京雒。
曜译成具定意小本起等。
巨译问地狱事经。
并言直理旨不加润饰。
孟详译中本起及修行本起。
先是沙门昙果。
于迦维罗卫国得梵本。
孟详共竺大力译为汉文。
安公云。
孟详所出。
奕奕流便足腾玄趣也。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唐氏。
湖州之安吉人。
母梅。
感异梦生光。
及薙落。
诵法华经。
三月即能忆持。
游京师。
肃宗燕见之熟视之曰。
畴昔之夜。
朕梦。
僧声演大乘。
而口出光明者。
兹非其人乎。
因赐今名。
属上生辰。
召齐于定国寺。
馆之千福寺。
看经道场。
遣中官赵温等。
宣谕以送。
仍赐墨敕。
许随意住持天下名山。
后徙蓝田精舍。
精舍之僧先梦。
天童降谓曰。
大光经声。
彻于有顶。
功德不可量也。
一日忽有臂从天下。
抚其心匈。
又梦。
僧引乳使光吮其湩。
自尔神形舒畅。
气貌融裕。
久之山行。
偶坠穷谷龙泉中。
心不迷乱。
但发愿持多宝塔品十万遍。
俄觉此身跃然而出。
如有物捧持之者。
龙朔初。
诏住资圣寺。
寺即赵国公长孙无忌宅也。
二年诏为文德皇后追福。
七年资圣灾。
栋宇器物俱烬。
惟诸经卷无所损。
事闻。
所赐殊渥。
百姓亦捐弃财币盈钜万。
寺以再成。
未几。
疏乞归省。
诏未即允。
光随得疾莫疗。
欲赴水死。
强起跨驴往。
驴伏不行。
乌群噪其上。
人稍知之。
交开谕乃解。
复顶戴经卷行道。
寻有诏允所请。
既归。
构塔于乌程。
日持多宝品。
以偿昔愿。
永泰元年。
浙西廉使韦元甫。
表请光为六郡持念之首。
且为别立道场。
大历间。
鲁公颜真卿刺郡。
乌程宰则李绅公垂之父也。
绅生未期而疾作。
名光脩治佛事而愈。
绅小字光。
盖以此。
贞元中。
绅官于朝。
间出刺拜于持经道场。
永贞元年十二月既望之夕示灭。
寿七十。
绅时以相国制文勒碑。
噫荣矣。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四 读诵篇第八之一
释大光。
俗姓唐氏。
生于邑之安吉也。
母梅氏寄孕而梦协灵祥。
在娠乃恶荤臭焉。
既诞能言。
不为戏弄。
未龀之岁思求佛乘矣。
愿念法华三月通贯。
经声一发顽鄙革心。
及遂出家而寻登戒。
西游京邑。
朝见肃宗帝召对禁中。
拱而叹曰。
昔梦吴僧口持大乘五光随发。
音容宛若适朕愿兮。
因赐名大光。
属帝降诞节斋于定国寺。
因赐墨诏。
许天下名寺意往者住持。
令中官赵温送于千福寺住持经道场。
其诵经作吴音。
辽辽通于圣听。
帝甚异其事。
令中官而宣谕焉。
后居蓝田精舍。
先期而寺僧梦天童来降曰。
大光经声通于有顶。
光一日宴坐自见神手从天而下抚其心。
乃忆先达抱玉大师尝志斯言。
令高其法音当有神之辅翼。
又别夕梦神僧乳见于心命光口吮。
自尔功力显畅形神不劳。
又寻山探幽偶坠穷谷。
龙泉莫测沦溺其间。
心灵了然都无惑乱。
因思本经多宝塔。
为诚愿持此支品十万遍。
恍然奋身脱泉。
若有神捧焉。
后诏住资圣等。
此寺赵国公长孙无忌宅。
龙朔二年为文德皇后追福造。
长安七年遭火荡尽。
唯于灰中得数部经。
不损一字。
以事奏闻。
百姓舍施。
数日之间已盈钜万。
遂再造其寺。
光览此经倍加精进。
后以偏感有亲在吴未答慈力。
表乞归省养。
诏旨未允。
遂生有妄之疾。
策蹇强力将投于渊。
驴伏不前群乌拂顶。
心既晓觉疾亦随瘳。
乃以经顶荷行道。
忽有诏许还。
既止乌程构营宝塔。
日持华偈成报往愿焉。
永泰元年浙西廉使韦元甫表请。
光为六郡别敕道场持念之首。
大历癸丑岁颜鲁公真卿领郡。
相国李绅父为乌程宰。
绅未期岁。
乳病暴作而不啼。
不鉴者七辰。
召光至命乳母洗涤焚香。
乃朗讽经分别功德品。
遂超席而坐拱手开眸。
光授饮杯水令强乳哺之。
疾乃徐愈。
光笑而谓曰。
汝何愿返之遄速乎。
因以光名易绅小字。
贞元中绅重游霅上。
泊舟之次。
光早迟伫于溪侧而笑言。
戏抚之若稚孺焉。
后绅刺于吴兴饮醉于馆。
光引宿于道场。
夜分将醒白光满室朗然若昼。
往觇光公宴坐梵音方作。
光起面门如开毫相。
经音向息光色随敛。
绅归京相辞。
光曰。
汝得径山之言。
吾则无以为谕。
行矣自爱。
去留有时。
他日位处庙堂。
以教法为外护乎。
永贞元年十二月黑月既夕示灭于持经道场。
兽嗥鸟坠。
山木惊振。
异香芬馥信宿不消。
刺史颜防深怆悼之。
光一纳四十岁无浣濯。
而戒香郁然。
一饭七十载。
徵验绝多。
故相李公绅。
素于空门寡信颇规僧过。
而敦重光公。
自著碑题云墨诏持经大德神异碑铭布衣杨夔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