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尹源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42 【介绍】: 宋河南人,字彦明,一字德充。
尹源孙。
少师事程颐。
尝应举,见试题为诛元祐诸臣议,不答而出,终身不应举。
钦宗靖康初,种师道荐召京师,赐号和靖处士。
高宗绍兴初历崇政殿说书、礼部侍郎兼侍讲。
上书力斥与金议和,乞致仕。
有《论语解》、《门人问答》、《和靖集》。
全宋诗
尹焞(一○七一~一一四二),字彦明,一字德充,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少师程颐,曾应举,发策有诛元祐诸臣议,焞不对而出,终身不就举。钦宗靖康初,赐号和靖处士。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以秘书郎兼崇政殿说书。八年,除秘书少监。未几,直徽猷阁,主管万寿观,留侍经筵。除太常少卿、权礼部侍郎兼侍讲。九年,提举江州太平观。十年,致仕,十二年,卒,年七十二。有《和靖集》传世。事角《和靖文集》卷一○附《和靖先生墓志铭》,《宋史》卷四二八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三○五一
尹焞(一○七一——一一四二),字彦明,一字德充,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人,尹源孙。
少师程颐。
颐晚年得二士,其一即焞。
以笃行称。
靖康初,召至京师,不欲为官,赐号和靖处士。
金人陷洛,避走蜀。
绍兴初因范冲荐,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又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复提举江州太平观致仕,隐于平江虎丘西庵。
绍兴十二年卒,年七十二。
景定元年谥「萧公」。
焞精研《论语》、《孟子》,著有《论语解》、《门人问答》及《和靖集》(存)。
见《宋史》卷四二八《道学传》二本传及吕德元撰《和靖先生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1—1047 【介绍】: 宋河南府人,字师鲁。
尹源弟。
仁宗天圣二年进士。
历知光泽、伊阳等县,有能名。
召为馆阁校勘。
会范仲淹贬,洙奏称师友被罪,不可苟免,黜监唐州酒税。
曾上《叙燕》、《息戍》诸篇,论述西北军政,言之甚切。
西夏攻宋时,屡为陕西帅府判官,数上疏论兵事。
历知泾、渭等州,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坐以公使钱为部将偿债,贬监均州酒税。
性内刚外和,博学有识度,与欧阳修等提倡古文,世称河南先生。
有《河南集》。
全宋诗
尹洙(一○○一~一○四七),字师鲁,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官绛州正平县主簿。历知光泽、伊阳县。召为馆阁校勘。景祐三年(一○三六),范仲淹贬,洙以为仲淹忠亮有素,自承为仲淹之党,贬监唐州酒税。康定元年(一○四○),为永兴军经略判官。庆历元年(一○四一),坐擅发兵,徙通判濠州。三年,改太常丞知泾州,历知渭州、庆州、潞州。五年,因在泾州时争议营造水洛城事被诬陷,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七年卒,年四十七。有《河南集》二十七卷。事见《安阳集》卷四七《尹公墓表》、《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八《尹师鲁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五有传。 尹洙诗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春岑阁钞本《河南先生文集》为底本,参校《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北京图书馆藏黄丕烈校明钞本(简称明钞本)、清光绪三年刊《三宋人集》翻嘉庆十二年秦瀛校本(简称光绪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全宋文·卷五八一
尹洙(一○○一——一○四七),字师鲁,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仲宣次子,源弟。天圣二年进士,调绛州正平县主簿,历河南府户曹参军、安国军节度判官、知光泽县。举书判拔萃,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召试,为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会范仲淹贬,敕榜朝堂,戒百官为朋党,独上书愿与俱贬,遂落校勘,复为掌书记、监唐州酒税。作《叙燕》、《息戍》及《述享》等九篇,言朝廷军政之弊甚切。大将葛怀敏辟为陕西经略判官,因诸将兵败好水川,降为濠州通判。韩琦知秦州,奏为秦州通判,迁知泾、渭二州,兼泾原路经略公事。坐城水洛与边将异议,徙知庆、晋、潞州。又坐以公使钱为部将偿债,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庆历七年病卒,年四十七。少尝师事穆修,深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实欧、苏古文之前导。有《五代春秋》(存)、《河南先生文集》二十七卷。见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八)。《宋史》卷二九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