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寇准

相关人物:共 43 位
共 4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1040 【介绍】: 宋益都人,徒居曹州,字穆之。
登进士第。
寇准所知。
数典刑狱,累知审刑院。
曾建言州郡疑狱及情可悯者处死刑须经复奏获准,方得施行。
性精巧,曾造指南车、记里鼓车及欹器以献;又创记时莲花漏法,世称精密。
喜为诗。
工画山水,尤擅古木折竹。
曾在知明州任上绘《海潮图》,著《海潮论》。
官至礼部侍郎。
全宋诗
燕肃(九六一~一○四○),字穆之,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举进士,为凤翔观察推官,改知临邛、考城等县,通判河南府。迁提点广南西路刑狱,徙广南东路,又知越州、明州。入为定王府记室参军,擢知审刑院。后历知梓、亳、青、颍、邓州,以礼部侍郎致仕。仁宗康定元年卒(《图画见闻志》卷三),年八十(《东都事略》卷六○)。《宋史》卷二九八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一八八
燕肃(九六一——一○四○),字穆之,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家曹州(治今山东曹县西北)。咸平三年举进士,补凤翔府观察推官,历任知县、通判、提刑、知州,迁侍御史、直昭文馆。天圣中,判刑部,擢龙图阁待制,知审刑院,历知梓、亳、青州。景祐中判太常寺兼大理寺,进龙图阁直学士,知颍、邓州。宝元中以礼部侍郎致仕,康定元年卒,年八十。肃雅多巧思,精审音律,尝造指南、记里鼓二车,又上《莲花漏法》,为《海潮图》,著《海潮论》。能画,尤善山水寒林,入妙品。又喜为诗,多至数千篇。《宋史·艺文志》著录其诗集二卷。《宋史》卷二九八有传,又见《图画见闻志》卷三,《东都事略》卷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2—1025 【介绍】: 宋临江军新喻人,字定国。
太宗淳化三年进士。
真宗咸平初判三司理欠凭由司,建言放逋负一千余万、释系囚三千余人。
历知制诰、翰林学士。
咸平四年为参知政事。
景德元年契丹入侵,密请真宗赴金陵,为寇准所阻。
累表罢职。
判尚书都省,领修《册府元龟》,揽功委过。
大中祥符中,承密旨造天书,献符瑞,以天书仪卫副使从封泰山,祀汾阴。
累迁吏部尚书,加枢密使、同平章事。
天禧元年加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
三年罢相出判杭州。
仁宗天圣元年再相。
智数过人,奸邪险伪,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圭交结,时谓之“五鬼”。
卒谥文穆。
有《卤簿记》、《圣祖事迹》等。
全宋诗
王钦若(九六二~一○二五),字定国,新喻(今江西新馀)人。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文庄集》卷二八《王公行状》),为亳州防禦推官。真宗咸平三年(一○○○)擢翰林学士(《同上》)。四年,参知政事(《学士年表》),加给事中。景德元年(一○○四)判天雄军。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为枢密使、同平章事(《隆平集》卷四)。天禧元年(一○一七)拜左仆射(《东都事略》卷四九本传)。三年,出判杭州。四年,判河南府(《隆平集》),以擅去官守降分司南京。仁宗天圣元年(一○二三)复同平章事。二年,封冀国公。三年卒,年六十四(《文庄集》卷二九《王公墓志铭》)。谥文穆。《宋史》卷二八三有传。今录诗四首。
黄鹤楼志·人物篇
王钦若(962~1025) 北宋官员。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淳化三年(992)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参知政事、刑部侍郎、山南东道(治所湖北襄阳)节度使等职。宋真宗时期两度出为宰相,人称为“瘿相”,是主和势力代表。追赠太师、中书令,谥“文穆”。曾主持编纂《册府元龟》。《宋史·王钦若传》载王钦若出生于黄鹤楼:“父仲华,侍祖郁官鄂州。会江水暴至,徙家黄鹤楼,汉阳人望见楼上若有光景,是夕,钦若生。”
全宋文·卷一九一
王钦若(九六二——一○二五),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
淳化三年进士甲科,为亳州防禦推官。
召试学士院,拜右正言、知制诰,翰林学士。
咸平四年参知政事。
景德初,契丹南下,密请迁都金陵,为寇准所阻。
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判天雄军,提举河北转运司,又以尚书左丞知枢密院事,大中祥符间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力主封泰山,祀汾阴。
历礼、户、吏三部尚书,天禧元年迁枢密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三年,出判杭州。
仁宗时复拜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进司徒,封冀国公,天圣三年卒,赠太师、中书令,谥文穆。
曾领修《册府元龟》及道书,撰《翊圣保德真君传》二卷(存)、《先天记》三十卷、《五岳广闻》一百卷等。
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1034 【介绍】: 宋河南人,字晦叔。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累官知益州,为政峻严。仁宗天圣七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以疾请罢,出知陕州,徙河南府,复召为枢密使。景祐元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喜佛,深自抑损,方严简重。卒谥文康。有文集及《周书音训》、《唐书备问》等。
全宋诗
王曙(九六三~一○三四),字晦叔,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为巩县主簿,调定国军节度推官。
真宗咸平中又举贤良方正(《隆平集》卷一○),授著作佐郎,预修《册府元龟》。
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五)。
入为给事中兼太子宾客。
天禧四年(一○二○)因岳父寇准罢相,出知汝州。
乾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郢州团练副使。
仁宗天圣六年(一○二八)迁工部侍郎、知永兴军。
七年,入为御史中丞兼理检使,参知政事。
明道元年(一○三二)知陕州。
二年,知河南府,召为枢密使。
景祐元年加同平章事,卒,年七十二。
谥文康。
有文集四十卷,已佚。
事见《河南集》卷一二《王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八六有传。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一九七
王曙(九六三——一○三四),字晦叔,祖籍河汾,徙居河南(今河南洛阳)。淳化三年进士及第,任巩县主簿。咸平中,迁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定海县。代还,为群牧判官、太常丞、判三司凭由理欠司。再迁尚书工部员外郎、龙图阁待制,徙淮南转运、勾当三班院、权知开封府。后历知益、汝、襄、潞、陕州、河南府。明道二年为枢密使,明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景祐元年卒,年七十二,谥文康。著有《群牧故事》六卷、文集四十卷、《周书音训》十二卷、《唐书备问》三卷、《戴斗奉使录》二卷,集《两汉诏议》四十卷。见尹洙《河南先生文集》卷一二《王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二八六有传。
寇宗奭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四六
寇宗奭,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北)人,寇准曾孙。
政和末由承直郎、澧州司户参军迁通直郎、添差收买药材所辨验药材。
撰《本草衍义》二十卷(存),李时珍称其「参考事实,覈其情理,援引辨證,发明良多」。
又著有《莱公勋业》一卷。
见《郡斋读书后志》卷二,《重刻本草衍义序》(《本草衍义》卷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8—1041 【介绍】: 宋应天府人,徙居杭州馀杭,字公量。太宗端拱二年进士。补济阴尉。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契丹扰边,数上疏论边事。奉使陕西还,绘《西域图》、《河西陇右图》。累擢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坐交通周怀政,出知光州,再贬和州团练副使。复为翰林学士、给事中。仁宗景祐二年拜参知政事,迁知枢密院事,坐事罢。复知扬州,加资政殿学士知应天府。卒谥文肃。尝奉诏同编《续通典》、《文苑英华》,有《愚谷》、《银台》、《中书》、《枢中》等集。
全宋诗
盛度(九六八~一○四一),字公量,馀杭(今属浙江)人。
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进士(《咸淳临安志》卷六一),补济阴尉。
试学士院,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
奉使陕西,绘《西域图》以献。
改开封府判官,坐决狱失实,降监洪州税。
起知建昌军,三司盐铁判官,改起居舍人、知制诰。
为翰林学士,加史馆修撰,同编《续通典》、《文苑英华》。
寇准罢相,出知光州。
丁谓贬,起知筠州,更虔、滁、苏三州。
还知审刑院,出知扬州。
仁宗景祐二年(一○三五)为参知政事,迁知枢密院事。
罢知扬州、应天府。
以太子少傅致仕。
康定二年卒(《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四六),年七十四(《东都事略》卷五五)。
谥文肃。
有《愚谷》、《银台》、《中书》、《中枢》等集,已佚。
宋史》卷二九二、《东都事略》卷五五、《咸淳临安志》卷六五并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二一○
盛度(九六八——一○四一),原名玄,字公量,世居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后徙杭州馀杭县(今浙江临安东旧馀杭)。端拱二年进士。历直史馆、知制诰,入翰林为学士,加史馆修撰,进承旨,以礼部侍郎兼端明殿学士。景祐二年,拜参知政事,迁知枢密院事,后知应天府,以太子少傅致仕。庆历元年八月卒,年七十四。谥文肃。尝奉诏同编《续通典》、《文苑英华》,有《愚谷》、《银台》、《中书》、《枢中》四集,又有《中书》、《翰林》二制集。《宋史》卷二九二有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8—1022 【介绍】: 即宋真宗。
太宗第三子。
初封韩王、襄王、寿王。
至道元年,立为皇太子。
三年,太宗死,即位。
前期勤于政事,遣转运使赴各路询民事,蠲放欠税。
景德元年,辽军南下,从宰相寇准之议亲征,于澶渊订盟而还。
后期信用王钦若,东封泰山,西祀汾阴,广建宫观,劳民伤财。
在位二十六年。
全宋诗
宋真宗赵恒(九六八~一○二二),太宗第三子。淳化五年(九九四)封寿王。至道三年(九九七)即位,建元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在位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五。庙号真宗,葬永定陵。见《宋史》卷六、卷七、卷八《真宗本纪》。有《御制集》三百卷(《玉海》卷二八),尚存《玉京集》六卷,馀已佚。今录诗二十二首。
全宋文·卷二一二
宋真宗赵恒(九六八——一○二二),太宗第三子。
初名德昌,太平兴国八年授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韩王,改名元休。
端拱元年封襄王,改元侃。
淳化五年九月进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尹。
至道元年八月立为皇太子,改今名,仍判府事。
三年三月太宗崩,即帝位。
践位之初,勤于政事,凡置十五路,令各路转运使更互赴阙,询以天下物宜、民间利病;诏蠲放五代以来欠税。
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南进,宰相寇准坚请,乃亲征,遂与契丹订澶渊之盟。
后渐怠于政事,景德末迎奉天书,改元大中祥符。
于是东封泰山,谒孔庙,西祀汾阴,又广建宫观,岁用日增。
在位二十六年,年号五: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
有《注四十二章经》一卷(存),又《玉海》引《中兴书目》著录《真宗御集》三百卷,包括《玉京集》二十卷(今存六卷)、《正说》十卷、《承华要略》二十卷、《静居集》三卷、《玉宸集》五卷等。
事迹详《宋史》卷六至卷八《真宗本纪》。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陈宗道,字道夫,长汀(今属福建)人。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一○○八)进士。
以文墨议论见知于丁谓、寇准
擢开封府教授,卒。
事见《八闽通志》卷六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1—1047 【介绍】: 宋濮州鄄城人,祖籍赵郡,字复古。真宗景德二年进士第一。历将作监丞、翰林学士。熟知陕西驻军及粮储,为真宗赏识。天禧间,历给事中、参知政事、集贤殿大学士。与丁谓不和,出知郓州。仁宗初反对立刘氏为皇后,贬衡州团练副使。后复相。复与吕夷简交恶,贬官。卒谥文定。
全宋诗
李迪(九七一~一○四七),字复古,濮州鄄城(今属山东)人(《东都事略》卷五一)。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咸淳临安志》卷六一),授将作监丞,通判徐州、兖州。四年,迁著作郎、直史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六)。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知亳州(同上书卷八二)。八年,知永兴军。九年,为陕西都转运使,入为翰林学士(同上书卷八五、八六)。天禧元年(一○一七),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同上书卷九○)。四年,为吏部侍郎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仁宗即位,因忤丁谓贬衡州团练副使。不久,起知舒州。历知江宁、兖、青、河南、河阳等州府。仁宗亲政,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景祐二年(一○三五),罢知亳州(同上书卷一一六)。多次出入内外,以太子太傅致仕。庆历七年卒(《乐全集》卷三六《李公神道碑铭》),年七十七。谥文定。《宋史》卷三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七五
李迪(九七一——一○四七),字复古,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北)人。
景祐二年进士第一。
历徐、兖通判,郓、亳知州,进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永兴军,徙陕西都转运使,入为翰林学士。
天禧元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四年,继寇准为相。
旋因与丁谓不和,出知郓州。
刘太后听政,贬衡州团练副使。
明道二年,仁宗亲政后,自工部尚书知河阳召为资政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寻复相。
景祐二年,以与吕夷简不和,出知密、徐、兖等州。
以太子太傅致仕。
庆历七年卒,年七十七。
见张方平《乐全集》卷三六《李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3—1030 【介绍】: 宋真定灵寿人,字宝臣。
曹彬子。
以荫为西头供奉官、閤门祗候。
年十九,以父荐除同知渭州,驭军严明,有如老将。
真宗时迁知镇戎军,历知秦州兼泾、原、仪、渭、镇戎缘边安抚使。
屡破西羌,累拜签书枢密院事。
因不附宰相丁谓,被指为寇准党,谪知莱州。
后起复,官终彰武军节度使。
喜读书,通《春秋》,尤深《左传》。
沉勇有谋,将兵几四十年,未尝失利。
卒谥武穆。
全宋文·卷二七八
曹玮(九七三——一○三○),字宝臣,真定府灵寿(今河北灵寿)人,曹彬之子。
沉勇有谋,通《春秋》三传,于《左氏》尤深。
李继迁叛,彬荐玮为将,除同知渭州,年仅十九。
真宗朝,历知渭州、镇戎军、秦州,兼泾原、环庆等州缘边安抚使。
累迁至宣徽北院使、镇国军节度观察留后、签书枢密院事。
丁谓逐寇准,恶玮不附己,指为党,谪知莱州。
谓败,复华州观察使,知青州。
官终彰武军节度使。
卒,谥武穆。
玮将兵几四十年,未尝少失利。
宋史》卷二五八《曹彬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淄州邹平人,字万卿。真宗咸平二年进士。历通判齐州,知开封、河中府,徙永兴、天雄军,所至有声绩,数赐书褒谕。累官枢密副使。处事周密,凡奏事及答禁中语,随辄焚草,故其言外人无知者。官终知汝州。卒年五十九。谥安惠。
全宋文·卷二七二
周起(九七○——一○二八),字万卿,淄州邹平(今山东邹平北)人。
咸平三年举进士甲科,通判斋州。
累迁三司户部、度支判官。
以右正言知制诰,历判吏部流内铨、登闻鼓院、集贤院。
擢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
三迁右谏议大夫、知并州。
天禧初,拜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
进礼部侍郎,为枢密副使。
四年,以与寇准善,罢为户部郎中、知青州,又降太常少卿、知光州。
复为礼部侍郎,判登闻鼓院。
徙陈州、汝州。
天圣六年卒,年五十九。
赠礼部尚书,谥安惠。
有文集二十卷。
见王安石《赠礼部尚书安惠周公神道碑》(《临川先生文集》卷八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宋史》卷二八八本传。
共 4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