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孟宗政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1213 【介绍】: 宋潭州醴陵人,字德夫,号畏斋。
曾从张栻、朱熹问学。
孝宗淳熙间进士。
为栻檄摄静江府教授。
以陈傅良荐,守秘书省正字。
宁宗即位,累除监察御史。
以反对禁道学,出为江西转运判官,寻劾罢。
党禁解后复官。
嘉泰间总领湖广、江西、京西财赋,请增枣阳、信阳之戍以御金兵,拔孟宗政诸将分列要郡。
以秘阁修撰知江陵府,屡解襄阳、德安、竟陵之围,且计讨吴曦之叛。
除刑部侍郎,充四川宣谕使,改四川安抚制置使。
有《畏斋文集》。
全宋文·卷六三五一
吴猎(一一四三——一二一三),字德夫,号畏斋,潭州醴陵(今湖南醴陵)人。尝从张栻、朱熹问学,登淳熙进士第,初主浔州平南簿,摄静江府学教授,知常州无锡县。以陈傅良荐,召守秘书省正字。宁宗即位,迁校书郎,除监察御史,出为江西运判,寻罢。久之,起为广西运判,除户部员外郎,总领湖广、江西、京西财赋。召除秘书少监,复以秘阁修撰主管荆湖北路安抚司公事、知江陵府。金人围襄阳,迫竟陵,诏猎节制本路军马以禦之,以功加宝谟阁待制、京湖宣抚使。后以敷文阁学士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在蜀有惠政,民绘像而祠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一,谥文定。著有《畏斋文集》、《奏议》共六十卷。《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2 【介绍】: 宋潭州衡山人,字彦直。
从张栻学。
孝宗淳熙八年进士。
历知随州,时宋金议和,诸郡弛备,方独招兵择将。
累迁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力主抗金,数解枣阳之围。
又败金驸马阿海于淮西。
进太中大夫、权刑部尚书。
帅边十年,以战为守,使京西一境屡免金人蹂躏。
能拔识人才,知名士陈赅、游九功及名将扈再兴、孟宗政,皆为擢任。
得疾归,犹贻书宰相,论疆埸大计。
全宋诗
赵方,字彦直,衡山(今属湖南)人。少从张栻学。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调蒲圻尉。授大宁监教授,改知青阳县。京湖帅李大性辟知随州。提举京西常平兼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改京湖北转运判官兼知鄂州。宁宗嘉定八年(一二一五)知江陵府。十年,改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数败金人。十四年,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宋史》卷四○三有传。今录诗十首。
全宋文·卷六四三八
赵方,字彦直,衡州衡山(今湖南衡山)人。少从张栻学。淳熙八年举进士,调蒲圻尉,历提举京西常平兼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寻加直秘阁,改湖北转运判官兼知鄂州,知江陵府,又权工部侍郎、宝谟阁待制、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数败金人,进显谟阁直学士、权刑部尚书。擢徽猷阁直学士、京湖制置大使。卒谥忠肃。《宋史》卷四○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5—1246 【介绍】: 宋绛州人,徙随州枣阳,字璞玉,号无庵居士。
孟宗政子。
随父击败金兵于枣阳,以功补进勇副尉。
父死,统其所属忠顺军,累官京西兵马钤辖。
理宗绍定六年,与蒙古军合围金哀宗于蔡州,次年灭金。
后屡击蒙古军,收复襄阳、信阳、樊城等地。
拜宁武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进封汉东郡侯,任京湖安抚制置使。
坐镇荆襄,以恢复中原为己任。
卒于江陵治所。
谥忠襄。
精于《》,亦通佛学。
有《警心易赞》。
全宋诗
孟珙(一一九五~一二四六),字璞玉,号无庵,随州枣阳(今属湖北)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从父宗武于襄阳军中,以败金兵功补进勇副尉。理宗绍定间累官京西兵马钤辖。端平元年(一二三四),会元兵于蔡州合击金兵,擢建康府都统制。后屡抗元兵,累官枢密都承旨、京西湖北路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淳祐四年(一二四四),兼知江陵府。六年卒,年五十二。《宋史》卷四一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七七六二
孟珙(一一九五——一二四六),字璞玉,号无庵居士,随州枣阳(今湖北枣阳)人。嘉定十年,以功补进勇副尉;十六年,特授承信郎。统忠顺军,累官京西兵马钤辖。绍定六年,与蒙古合围金哀宗于蔡州,次年初亡金,特授武功郎、主管侍卫马军行司公事,擢建康府都统制。后抗击元兵,拜宁武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进封汉东郡侯兼京湖安抚制置使。病卒,谥忠襄。著有《警心易赞》。《宋史》卷四一二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