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三二【生卒】:949—1003 【介绍】: 宋深州饶阳人,字大辨。李昉长子。以荫补太庙斋郎,迁第四室长。太宗居藩邸时,每有篇咏,令昉属和,前后数百章,皆宗讷缮写,帝爱其楷丽,擢国子监丞。太平兴国中,预集《神医普救方》。颇习典礼,淳化中吕端引为同判太常礼院。官终比部郎中。
李宗讷(九四九——一○○三),字大辨,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李昉长子。以荫补太庙斋郎,迁第四室长,擢国子监丞。雍熙初改秘书丞,历太常博士,判礼院,累迁比部郎中。咸平六年卒,年五十五。《宋史》卷二六五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生卒】:1014—1071 【介绍】: 宋开封人,字献可。吕端孙。登进士第。累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无所避。仁宗嘉祐六年,出知江州。召为侍御史,改同知谏院,论劾宦官任守忠、王昭明等罪。神宗时复知谏院,拜御史中丞。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邓州,以病提举宫观。凡三居言职,皆以弹奏大臣而去,时推其鲠直。
吕诲(一○一四~一○七一),字献可,其先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西)人,后寓居开封(今属河南)。登进士第,历旌德、扶风主簿,云阳、翼城令,知延州、江州。英宗即位,改同知谏院,治平二年(一○六五)兼侍御史知杂事,以争濮议事出知蕲州。神宗初,徙知晋州、河中府。召为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复知谏院。王安石执政,出知邓州。熙宁四年卒,年五十八。事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七七《右谏议大夫吕府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一○三四
吕诲(一○一四——一○七一),字献可,端孙,荀子,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寓居京师。进士登第,历旌德、扶风主簿、云阳令,改著作佐郎,知翼城县,入为殿中侍御史。以宣徽使判延州。嘉祐六年知江州。上疏请早建皇储,由此定议。英宗即位,召为侍御史,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治平二年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濮议起,引义固争,出知蕲州。神宗立,徙晋州,加集贤殿修撰知河中府。召为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复知谏院,拜御史中丞。上疏劾王安石,出知邓州。改知河南,命未下而寝疾,旋提举崇福宫。熙宁四年卒,年五十八。见《司马文正公集》卷七七《吕府君墓志铭》及《宋史》卷三二一本传。
人物简介
【生卒】:1139—1193 【介绍】: 宋抚州金溪人,字子静,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九思弟。孝宗乾道八年进士。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少闻靖康间事,感慨金军侵辱,即访勇士,商议恢复大略。曾轮对陈五事,为给事中王信所驳,遂还乡讲学。光宗时,知荆门军,创修军城,以固边防,甚有政绩。卒谥文安。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苟知道,六经皆我注脚”。与熹通信论难,并会于鹅湖辩论。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有《象山先生全集》。全宋诗
陆九渊(一一三九~一一九三),字子静,号存斋、象山翁,学者称象山先生,金溪(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授隆兴府靖安县主簿,未上,丁继母忧。六年,服除,改授建宁府崇安县主簿。九年,除国子正。十年冬,迁敕令所删定官。十三年,除将作监丞,为言者疏驳,还乡,讲学贵溪象山精舍。曾与朱熹会讲鹅湖,论多不合,理学自此分朱陆二家。光宗即位,知荆门军。绍熙三年十二月卒,年五十四。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赐谥文安。有《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语录四卷。其中诗一卷。事见《象山全集》卷三三《象山先生行状》、清杨希闵编《陆文安公年谱》,《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陆九渊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一三《象山先生集》(简称小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陆九渊(1139—1192) 字子静,自号"象山翁",学者尊为"象山先生",谥文安。抚州金溪人。南宋教育家、理学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乾道八年进士。在京师,"士争从之游,言论感发,闻而兴起者甚众"。每开讲席,学者群集,"户外屡满,耆老扶杖观听"。 与朱熹 "所学多不合",曾在鹅湖就 "理"与"气"大辩论,而友谊极厚,书信往来,论辩不已。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又倡"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以为治学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能诗。《陆九渊集》中录存诗作一卷23首,有《象山先生全集》36卷。全宋文·卷六一二七
陆九渊(一一三九——一一九二),字子静,号象山翁,抚州金溪(今江西金溪)人。乾道八年登进士第,淳熙元年授迪功郎、隆兴府靖安县主簿。丁母忧,服阕,调崇安县主簿。九年,以侍从荐,除国子正。迁敕令所删定官,转宣义郎,除将作监丞。后省疏驳,主管台州崇道观。开门授徒,从容讲道,环坐率一二百人,学者称象山先生。光宗即位,除知荆门军。通下情,断狱讼,严保伍,修城壁,人情晏然,郡中恬若无事,诸司交章论荐。绍熙三年冬十一月卒,年五十四。谥文安。九渊论学,主简易直捷,开心学之派。尝与朱熹会讲鹅湖,论辩多不合。朱以「道问学」为主,陆以「尊德性」为宗,理学遂有朱、陆二派。见杨简《象山先生行状》(《慈湖遗书》卷五),《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五九五【生卒】:1154—1223 【介绍】: 宋平江府常熟人,字从龙,号益斋。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知溧水县。历秘书丞,改尚左军器监,同日再命殿中侍御史兼侍讲,除起居郎崇政殿说书。为人宽厚易直,遇事以诚。有《益斋文集》、《奏议》、《汉唐论》。在秘书日,铨次《中兴馆阁书目》万余卷上之。
张攀(一一五四——一二二三),字从龙,号益斋,平江府常熟(今江苏常熟)人。淳熙十一年进士,累官秘书丞。嘉定间为殿中侍御史兼侍讲,擢起居郎、崇政殿说书。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著有奏议集、《中兴馆阁书目》及文集等。见宝祐《重修琴川志》卷八,《南宋馆阁续录》卷七。
人物简介
全宋诗炳龙,字子文,其先山(一作丹)阳人。居京口,辟庆元市舶提举。学问该博,善谈论,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易》,诗歌甚工。晚自号北村老民,所著曰《北村诗集》。四明戴表元帅初序曰:子文诗肆丽清邃,乃一如丘园书生、山林处士之作。太玉山人俞德邻宗大序曰:子文诗悯世道之隆污,悼人物之聚散,明时政之得失,吟咏讽谏,使闻者皆足以戒,岂徒誇竞病事推敲者之为哉!盖其易直子谅之心閒于中而肆于外者也。年八十馀卒。子垕为绍兴路兰亭书院山长,终都护府官属。
汤炳龙(一二四一~?),字子文,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辟庆元市舶提举。入元,自号北村老民。有《北村集》,已佚。事见清乾隆《淮安府志》卷二二。今录诗四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淮安山阳人,居镇江,字子文,号北村老民。辟为庆元市舶提举。善谈论,学问该博,四书五经皆有传注,尤深于《易》。亦工诗。年八十余卒。有《北村集》。
人物简介
【生卒】:1245—1306 【介绍】: 宋元间福州长乐人,字德基,号梅西。太学生,深经术。宋亡,居乡讲学。元初举遗逸,授泉山书院山长,迁兴化路教授,改吴江州卒。学者私谥纯德先生。为人易直修洁,诗文平和沉深,不以琢镂为工。有《梅西先生集》。
人物简介
【介绍】: 元关中人,字仲渊,号冲斋。历官为四川行省员外郎。卜居蚕茨,植竹十万个,名万竹亭,兄弟对床,吟哦其中。累迁翰林侍读学士。仕至云南行省参知政事。有《仲渊集》。元诗选
源道,字仲渊,号冲斋,关中人。宦学三川,历四川行省员外郎。与弟叔行乐成都风土,卜居蚕茨,买田百馀亩,因所居植竹十万个,覆以白茅,颜曰「万竹亭」,兄弟对床吟哦其中。后入为监察御史。延祐中,迁翰林直学士,出为云南肃政廉访使。累迁翰林侍读学士,出为云南行省参知政事。仲渊尝自录其五言诗,题曰《宗雅》,蜀郡虞集序之曰:五言之道,近世几绝,数十年来,人称涿郡卢公。故仲渊自序,亦属意卢公,然仲渊来朝廷为学士,而卢公去世已久,独吴兴赵公深知之,至以为上接苏州,信知言哉!临川吴澄序曰:仲渊心易直而气劲健,其为诗也肖其人,古体五言如生在魏、晋,略不涉齐、梁以下光景。七言杂言,翩翩乎钟山丞相,雪堂学士之间而无留难。约之而为近体也亦然。今古诗散亡,止录近体数首。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