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司马光

相关人物:共 136 位
共 13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赵众,曾官龙州签判,与司马光同时。
事见《方舆胜览》卷七○。
文洎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五
文洎,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彦博父。
本姓敬,太宗时其父避宋翼祖赵敬讳,改姓文。
洎以儒学进,历十三官,天圣中以司勋员外郎判三司开拆磨勘司,迁主客郎中,历三河白波发运使,河东转运使,卒。
后以彦博贵,赠太师、中书令,燕、周、魏三国公。
司马光司马文正公集》卷七九《文潞公家庙碑》,宋庠《元宪集》卷二二,王安礼《王魏公集》卷二,《宋会要辑稿》方域一四之一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0—1041 【介绍】: 宋陕州夏县人,字和中。登进士第。授永宁主簿。历建德、郫县尉。蜀人传言戍兵叛,蛮将入寇,邑民争相出逃。池摄县事,会上元张灯,纵民游观三夕,民心遂安。知数州县,所至皆有政声。累擢天章阁待制、知河中府,徙同州,又徙杭州。因不知吴中习俗,决事不当,被劾降知虢州,徙晋州。
全宋诗
司马池(九八○~一○四一),字和中,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光父。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授永宁主簿。兼侍御史知杂事,更三司副使。知河中府,历同州、杭州、虢州、晋州。仁宗康定二年卒,年六十二(《东都事略》卷六○作卒年五十三)。事见《隆平集》卷一四,《宋史》卷二九八有传。
全宋文·卷三二六
司马池(九八○——一○四一),字和中,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司马光父。
第进士,授永宁主簿,历建德、郫县尉。
调郑州防禦判官、知光山县。
监安丰酒税,徙知小溪县,改河南府司录参军,通判留守司,除群牧判官,出知耀州,擢利州路转运使、知凤翔府,累迁尚书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擢天章阁待制,历知河中府、同州、杭州、虢州、晋州。
卒,年六十二。
宋史》卷二九八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九
韩渎(?
——一○四三),明道二年宰相李迪奏除为殿中侍御史,寻出知岳州。
景祐初复入为侍御史,为开封府判官。
三年五月,希吕夷简意,请以范仲淹「朋党」榜朝堂,迁刑部员外郎、直史馆、知澶州。
后任京东转运使,迁兵部员外郎。
宝元中又曾为益州转运使。
终工部郎中、直史馆,庆历三年卒。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一一三、一一六、一一八、一二七等卷,《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五,宋庠《元宪集》卷二六《韩渎可兵部员外郎制》,司马光司马文正集》卷七五《玉城县君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4—1071 【介绍】: 宋冀州人,字诚之。真宗景德二年进士。为安肃军判官。屡荐为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西边兵事起,以天章阁待制为陕西都转运使。元昊求款附,存建言息兵役,反对攻讨。后入知开封府。王则起事,坐失察降知汀州。又坐事夺职知池州,徙郴州。久之复职,以吏部侍郎致仕。卒谥恭安。
全宋诗
张存(九八四~一○七一),字诚之,冀州(今河北冀县)人。
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为安肃军判官。
天禧末,官殿中侍御史。
仁宗康定元年(一○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
庆历二年(一○四二),由知成德军徙为河北转运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六)。
嘉祐二年(一○五七),以吏部侍郎致仕。
神宗熙宁四年卒,年八十八。
谥恭安(《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一司马光《张恭拨公存墓志铭》)。
宋史》卷三二○有传。
全宋文·卷三三○
张存(九八四——一○七一),字诚之,冀州(治今河北枣强东北)人。
景德二年举进士。
历蜀州、赵州司理,迁安肃军判官。
天禧中,中身言书判科,改著作佐郎,知大名府朝城县,历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户部度支副使,陕西都转运使,知延州、泽州、成德军。
入知开封府,降知汀州,夺职知池州,徙郴州。
以吏部侍郎致仕,累迁礼部尚书。
熙宁四年三月卒,年八十八,谥恭安。
事迹详司马光《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七七),《宋史》卷三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1063 【介绍】: 宋单州成武人,字醇之。真宗大中祥符间进士。仁宗明道间为殿中侍御史,谏请焚垂帘仪制,又请仁宗用人博采公论,勿出执政意。西夏攻宋,数任边帅,历知延州兼鄜延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用部将狄青、周美等击败西夏兵,收复失地,并筹划议和。和议成,任枢密副使,旋擢参知政事、枢密使。皇祐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力主专任狄青击侬智高。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卒谥庄敏。
全宋诗
庞籍(九八八~一○六三),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属山东)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时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徙福建转运使。景祐三年(一○三六),入为三司户部判官。西夏事起,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历知汝、同二州,陕西都转运使。庆历元年(一○四一)知延州。二年,兼陕西四路缘边都总管、经略招讨使。西夏事定,入为枢密副使。八年,改参知政事。皇祐元年(一○四九)为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后历知郓、并、青、定等州。嘉祐八年卒,年七十六。谥庄敏。事见宋王圭《华阳集》卷四八《庞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一一有传。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三六五
庞籍(九八八——一○六三),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人。
登大中祥符八年进士第,为黄州司理参军。
预修《天圣编敕》,为刑部详覆官,擢群牧判官,殿中侍御史。
历知临江军、汝州、同州,为广东、福建、陕西转运使。
庆历元年,拜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俄兼鄜延路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
累拜参知政事、枢密使。
皇祐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罢知郓州,加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并州、青州。
嘉祐中,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
八年卒,年七十六,谥庄敏。
所著文五十卷。
司马光《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司马文正集》卷七六),《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人物简介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
言法华者。
莫知其所从来。
初见之于景德寺。
七俱胝院。
梵相奇古。
直视不瞬。
口吻衮衮。
不可识。
相传言。
诵法华经。
故以为名。
时独语笑。
多行市里。
褰裳而趋。
或举手画空。
伫立良久。
从屠沽游。
饮啖无所择。
道俗共目为狂僧。
丞相吕许公。
问佛法大意。
对曰。
本来无一物。
一味总成真。
僧问世有佛否。
对曰。
寺里文殊。
有问。
师凡耶圣耶。
举手曰。
我不在此住。
至和三年。
仁宗始不豫。
国嗣未立。
天下寒心。
谏官范镇首发大义。
乞择宗室之贤者使摄储贰。
以待皇嗣之生。
退居藩服。
不然。
典宿卫尹京邑。
以系天下之望。
并州通判司马光亦以为言。
凡三上疏。
一留中。
二付中书 上夜焚香默祷曰。
翌日化成殿具斋。
虔请法华大士。
俯临无却。
清旦 上道衣凝立。
以待。
俄驰奏。
言法华。
自右掖门径趍。
将至𥨊殿。
侍卫呵止不可 上笑曰。
朕请而来也。
有顷至。
辄升御榻。
跏趺而坐。
受供讫。
将去 上曰。
朕以储嗣未立。
大臣咸以为言。
侵寻晚暮。
嗣息有无。
法华其一决之。
师索笔引纸。
连书曰。
十三十三。
凡数十行。
掷笔无他语。
皆莫测其意。
其后 英宗登极。
乃濮安懿王第十三子。
方验前言也。
庆历戊子十一月二十三日。
将化谓人曰。
我从无量劫来。
成就逝多国土。
分身扬化。
今南归矣。
语毕右胁而寂。
赞曰。
如来世尊曰。
我灭度后。
敕诸菩萨。
及阿罗汉。
应身生彼。
末法之中。
作种种形。
度诸轮转。
或作沙门。
白衣居士。
人王宰官。
童男童女。
如是乃至淫女寡妇。
奸偷屠贩。
与其同事。
称赞佛乘。
令其身心。
入三摩地。
终不自言。
我真菩萨。
真阿罗汉。
泄佛密因。
轻言末学。
唯除命终。
阴有遗付。
言法华临终乃曰。
我从无量劫来。
成就逝多国土。
分身扬化是也。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言法华者。
莫知其所从来。
梵相奇古。
语言无忌。
出没不测。
多行市里。
褰裳而趋。
或举指画空。
伫立良久。
与屠沽者游。
饮啖无所择。
道俗共目为狂僧。
时至景德寺七俱胝院。
丞相吕许公。
问佛法大意。
答曰。
本来无一物。
一味总成真。
僧问。
世有佛否。
对曰。
寺里文殊有。
问。
师凡耶圣耶。
举手曰。
我不在此住。
至和三年。
仁宗始不豫。
国嗣未立。
天下寒心。
谏官范镇。
首发大义。
乞择宗室之贤者。
使摄储贰。
以待皇储之生。
并州通判司马光
亦以为言。
凡三上疏。
上夜焚香默祷曰。
翼日化成殿具斋。
虔请法华大士。
俯临无却。
清旦上道衣凝立以待。
俄驰奏言。
法华自右掖门径趋。
将至寝殿。
侍卫呵止不可。
上笑曰。
朕请而来也。
辄升御榻趺坐。
受供讫将去。
上曰。
朕以储嗣未立。
大臣咸以为言。
侵寻晚暮嗣息有无。
师其一决之。
师索笔引纸。
连书曰。
十三十三。
凡数十行。
掷笔无他语。
皆莫测其意。
其后英宗登极。
乃濮安懿王第十三子。
方验前言也。
吕申公蒙正居政府日。
焚疏请师斋。
翼旦师至坐堂上。
公将出。
念当拜不当拜。
师大呼曰。
吕老子。
快出来。
拜亦得。
不拜亦得。
吕大惊。
遽出拜之。
斋毕。
问未来休咎。
师索笔书亳州二字。
及后罢相知亳州始悟。
天衣怀公。
依景德时。
与师遇。
拊怀背曰。
临济德山去。
怀因奋而游禅。
遂大振云门之道。
儿孙珠走而玉跃。
师言于是乎验。
庆历戊子十一月二十三日将化。
谓人曰。
我从无劫来。
成就逝多国土。
分身扬化。
今南归矣。
言毕右胁而寂。
或作寿春许氏子。
弱冠游东都。
得度于俱胝院。
留讲肆之久。
一日读云门录。
忽契悟。
遂获感通焉。
河南志曰。
志言。
姓许氏。
自寿春来。
居东京景德寺。
为人卜休咎。
书纸挥翰甚疾。
字体遒劲。
初不可晓。
后多验。
有具斋荐鲙者。
则并食之。
临流而吐。
化为小鲜。
群泳而去。
海客遇风且没。
见僧操絙引舶而济。
客至都下。
志言谓客曰。
非我汝奈何。
客犹记其貌。
真引舟者也。
后卒。
仁宗以真身塑像置寺中。
榜曰显化禅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2 【介绍】: 宋润州丹徒人,字景纯。
刁衎孙。
仁宗天圣八年进士。
庆历初与欧阳修同知礼院,四年坐院祠神饮酒事出通判海州。
嘉祐初以太常少卿使契丹,还判度支。
历知扬州、宣州、湖州。
神宗熙宁初判太常寺。
辞官后筑藏春坞,收藏图书甚富。
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皆爱敬之。
卒年八十余。
全宋诗
刁约(九九四~一○七七),字景纯,润州丹徒(今属江苏)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施注苏诗》卷一三作天圣二年),历诸王宫教授。宝元中为馆阁校勘。庆历初与欧阳修同知太常礼院,为集贤校理。四年(一○四四),坐苏舜钦进奏院祠神饮酒事,出通判海州。皇祐中为开封府推官。嘉祐初使契丹。四年(一○五九),出为两浙转运使,还判三司盐铁院,出提点梓州路刑狱。英宗治平中出知扬州,移宣州。神宗熙宁初判太常寺。十年卒(《苏东坡全集》前集卷八《哭刁景纯》),年八十四(《施注苏诗》)。事见《京口耆旧传》卷一。今录诗九首。
全宋文·卷四一一
刁约(九九四——一○七七),字景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湛子。擢天圣八年进士第,为诸王宫教授。宝元中,入为馆阁校勘。庆历初,与欧阳修同知太常礼院;四年,坐事出通判海州。皇祐中权吏部南曹,寻为开封府推官。至和中出提点京西刑狱,嘉祐初还判度支院,出为两浙转运使。还判三司盐铁院,出提点梓州路刑狱。再判盐铁院。八年,出知扬州,移宣州。熙宁初判太常寺。十年卒,年八十四。见《京口耆旧传》卷一,《施注苏诗》卷一五《哭刁》。
宋太元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筠州高安人,字一翁。
仁宗景祐进士。
以大理评事为开封府户曹。
司马光荐为卫尉寺丞,再荐知如皋县,迁郓州掌书记。
太守富弼深器之。
后守浔州,弼荐为尚书都官员外郎,改漕湖北。
所至有治绩。
郭恩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7 【介绍】: 宋开封人。
初隶诸班,累迁秦凤路兵马都监。
积功为并、代州钤辖,管勾麟府军马事。
仁宗嘉祐二年,知麟州武戡等,与通判并州司马光议增二堡,恩往按视,循屈野河行,中夏人伏,力战被执不降,自杀。
共 13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