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介绍】: 战国时人。性情放荡恣纵,近于禽兽之行。荀况讥之,谓其之言,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民人,而扰乱天下,使天下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
人物简介
全上古三代文·卷四【生卒】:约前280—前233 【介绍】: 即韩非子,亦称韩子。战国末韩国人。韩诸公子之一。与李斯同师事荀子,主张不务德而务法,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曾建议韩王修明法度,未被采用。所著《孤愤》、《五蠹》等传入秦,为秦王政所重视。秦攻韩,迫非至秦,秦王悦之。后为李斯、姚贾陷害,入狱自杀。学说兼采商鞅、申不害、慎到,主张法、术、势兼用,中央集权,君主专政。重耕、战,轻商、学,反对是古非今,独尊法家,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有《韩非子》。
非,韩之诸公子,与李斯俱师事荀卿。韩王安之五年,奉使之秦,留而不遣。寻为李斯所谮,下吏治罪,自杀。有《韩子》二十卷。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介绍】: 西汉人。武帝幸臣。尝建议征世家子弟富人之坐斗鸡走狗马、弋猎博戏者,决为徒,相引数千人,名曰“株送徒”。能入财者得补郎。又齐人公孙卿欲因所忠上奏其得宝鼎札书,所忠视其书不合经典,疑其妄言而婉拒之。武帝元封中,丞相石庆尝劾治之,不能服,反受其过。
人物简介
全后汉文·卷六十八【生卒】:?—195 【介绍】: 东汉会稽上虞人,字公伟。举孝廉,除兰陵令,累迁谏议大夫。及黄巾起事,拜右中郎将,与皇甫嵩等镇压颍川等地黄巾军,以功封西乡侯。拜光禄大夫,更封钱唐侯。董卓议徙都长安,俊止之,为卓所忌,弃官奔荆州。献帝初平四年,拜太尉,录尚书事。
俊,字公伟,会稽上虞人。桓帝时,仕郡,后为主簿。熹平中,举孝廉,再迁除兰陵令。光和初,拜交阯刺史,封都亭侯,徵为谏议大夫。中平初,拜右中郎将,进封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拜右车骑将军,还为光禄大夫,更封钱唐侯,加位特进。母丧去官,起为将作大匠,转少府太仆,出为河内太守,复拜光禄大夫,转屯骑,寻拜城门校尉、河南尹。献帝西迁,为洛阳留守,弃官柬屯中牟,徵为太仆,代周忠为太尉,录尚书事。兴平初,免。寻拜大司农,奉诏和郭汜,留不遣,发病卒。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介绍】: 唐虢州弘农人。杨汝士子。宪宗元和十三年,官大理评事。穆宗长庆三年,为大理司直,刑部奏请其详定敕格。武宗会昌中,为汾州刺史。又官主客郎中。有《荀子注》。
倞。刑部尚书汝士子。元和时官大理评事。
人物简介
【生卒】:1014—1071 【介绍】: 宋开封人,字献可。吕端孙。登进士第。累为殿中侍御史,弹劾无所避。仁宗嘉祐六年,出知江州。召为侍御史,改同知谏院,论劾宦官任守忠、王昭明等罪。神宗时复知谏院,拜御史中丞。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邓州,以病提举宫观。凡三居言职,皆以弹奏大臣而去,时推其鲠直。全宋诗
吕诲(一○一四~一○七一),字献可,其先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西)人,后寓居开封(今属河南)。登进士第,历旌德、扶风主簿,云阳、翼城令,知延州、江州。英宗即位,改同知谏院,治平二年(一○六五)兼侍御史知杂事,以争濮议事出知蕲州。神宗初,徙知晋州、河中府。召为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复知谏院。王安石执政,出知邓州。熙宁四年卒,年五十八。事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七七《右谏议大夫吕府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一○三四
吕诲(一○一四——一○七一),字献可,端孙,荀子,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寓居京师。进士登第,历旌德、扶风主簿、云阳令,改著作佐郎,知翼城县,入为殿中侍御史。以宣徽使判延州。嘉祐六年知江州。上疏请早建皇储,由此定议。英宗即位,召为侍御史,改起居舍人,同知谏院。治平二年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濮议起,引义固争,出知蕲州。神宗立,徙晋州,加集贤殿修撰知河中府。召为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复知谏院,拜御史中丞。上疏劾王安石,出知邓州。改知河南,命未下而寝疾,旋提举崇福宫。熙宁四年卒,年五十八。见《司马文正公集》卷七七《吕府君墓志铭》及《宋史》卷三二一本传。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