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介绍】: 唐人。约于玄宗天宝末年入仕。代宗大历中官监察御史。德宗贞元中,为徐泗节度使张建封从事。能诗,诗风清雅,工于形似。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其诗。
唐诗汇评
于良史,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大历中为监察御史。贞元中,为徐州节度使张建封幕从事。《全唐诗》存诗七首。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生卒】:?—775 【介绍】: 唐人。少喜剽盗,善用白弩,巴中号为白蹠。后折节向学,及进士第。累迁侍御史。湖南观察使崔瓘辟为从事。瓘遇害,涣走交广,与哥舒晃反,兵败被杀。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汇评【生卒】:?—775 排行大,蜀人,少年时往来剽盗,善放白弩,巴蜀商人称之为“白蹠”。后折节读书,代宗广德二年(764),进士及第,累迁至监察御史。大历四年(769),湖南观察使崔瓘召为从事。五年,崔被杀,涣南奔广州,依广帅李勉。八年,岭南部将哥舒晃据广州反,苏涣为谋主。十年,路嗣恭率军破广州,斩晃、涣。生平散见《中兴间气集》、《新唐书·艺文志四》之《苏涣诗》注、权德舆《赠太子太保伊公(慎)神道碑铭》、《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卷三。大历四年,杜甫漂泊至潭州,涣与之交游。杜甫称其“才力素壮,词句动人”,赞其诗“突过黄初诗”、“殷殷留金石声”(《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纪异》)。高仲武选其诗三首入《中兴间气集》,评曰:“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有诗1卷,已佚。《全唐诗》存诗4首。
苏涣(?-775),里贯未详。少喜剽盗,善用白弩,巴蜀商人号为“白蹠”,以比盗蹠。后折节读书。广德二年登进士第。大历四年,以侍御佐崔瓘湖南幕,与杜甫交游,甫赞其诗作“突过黄初”。次年,减玠杀崔瓘,据潭州,涣亡走岭南。哥舒晃杀广州刺史吕崇贲反,涣为之谋主。晃败,死之。有《苏涣诗》一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三首。
作品评论
苏大侍御涣,静者也,旅于江侧,不交州府之客,人事都绝久矣。肩舆江浦,忽访老夫舟楫,已而茶酒内,余请诵近诗。肯吟数首,才力素壮,辞句动人。接对明日,忆其浦思雷出,书箧儿杖之外,殷殷留金石声。赋八韵记异,亦见老夫倾倒于苏至矣。诗云:“庞公不浪出,苏氏今有之。再闻诵新作,突过黄初时。乾坤几反复,扬马宜同时。今晨清镜中,胜食斋房芝……”中兴间气集
涣本不平者,善放白弩,巴中号曰“白蹠”,賨人患之,以比盗蹠。后自知非,变节从学。乡赋擢第,累迁至御史……二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故善之。兰丛诗话
杜所称赏之苏涣,据《唐书》有为“白蹠”者,不知即此人否?其诗有古律二十余首,不知即杜所称“殷殷几席者”否?其事其人皆不足以深究,其诗非古非律,不知何所据而创之。
人物简介
【介绍】: 唐吴兴人,字季兰。女冠。工诗,刘长卿称为女中诗豪。有诗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汇评
李冶(?—784),一作李裕,字季兰,以字行。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幼聪慧,六岁能诗,善弹琴,出家为女道士。曾应诏赴阙,留宫中月馀,放还。大历中在湖州,与诗僧皎然及刘长卿、陆羽等唱和,又与阎伯均最善,人目为“风情女子”。朱泚据长安反,季兰曾上诗朱泚,故后为德宗命人扑杀。有《李季兰集》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士有百行,女惟四德。季兰则不然,形气既雌,诗意亦荡。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盖五言之佳境也。上仿班姬则不足,下比韩英则有馀。不以迟暮,亦一俊妪。唐诗纪事
刘长卿谓季兰为女中诗豪。唐才子传
(季兰)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时往来剡中,与山人陆羽、上人皎然意甚相得。皎然尝有诗云:“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其谑浪至此。《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闺阁之诗,不能与士大夫争胜,以其学力终浅也。独李冶“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比同时所称刘长卿“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钱起“破镜催归客,残阳见旧山”、郎士元“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韩翃“潮声当昼起,山翠近南深”、皇甫冉“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于良史“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等句,殆皆有过无不及。《中兴》高步,若准周才之例,吾必以作者与焉。
人物简介
【介绍】: 唐邓州南阳人,字君平。玄宗天宝十三载进士。善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侯希逸镇淄青,辟为从事。府罢,闲居十年。李勉镇宣武,复辟之。德宗建中初,以驾部郎中知制诰。时有两韩翃,其一为刺史,宰相请孰与,帝命与诗人韩翃。官终中书舍人。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汇评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玄宗天宝十三载(754)登进士第。肃宗宝应元年(762)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中为从事,检校金部员外郎。代宗永泰元年(765)侯希逸为部下所逐,韩翃随之归朝,在长安闲居10年。大历九年(774)后,在汴宋节度使幕中任职。德宗建中初(780)因《寒食》诗见赏于德宗,擢为驾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卒。其与柳氏之爱情故事,盛传一时,许尧佐撰为传奇《柳氏传》,《本事诗·情感》亦载其事。生平见《新唐书·卢纶传》、《极玄集》卷下、《唐才子传》卷四,今人傅璇琮有《关于〈柳氏传〉与〈本事诗〉所载韩翃事迹考实》。韩翃久在军幕,其诗多为送别酬赠之作,颇负盛名。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卷上云:“韩员外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翃为“大历十才子”之一,然诗风富丽华美,异于诸人。五律洗炼清丽,佳句迭见,《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题僧房》、《送故人归鲁》为其名作。七律以技巧圆熟著称,《送客水路归陕》、《同题仙游观》等为大历七律佳构。古诗《奉送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送孙泼赴云中》,气势沉雄,为大历边塞诗之名作。七绝则风华流丽,为中唐名家。《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诗集5卷,已佚。明人辑有《韩君平集》。《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载(754),登进士第。代宗初,入侯希逸淄青幕为从事。希逸被逐,闲居将十年。大历中,入田神功汴宋幕。九年,神功死,弟神玉代为节度,翊仍在幕中。后又佐李希烈、李勉汴州幕。建中初,以《寒食》诗受知于德宗,征为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翊工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有《韩翊诗集》五卷。明人重编《韩君平集》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三卷。词学图录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有《韩君平诗集》。其爱姬柳氏乱离中曾被番奖沙叱利所夺,因作《章台柳》词赠姬,姬和《杨柳枝》,附韩诗集中。全唐诗补逸
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天宝十三载杨纮榜进士。其诗兴致繁富,人谓如芙蓉出水云。补诗二首。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四
翃字君平。南阳人。侯希逸在淄青。李勉在宣武。皆辟佐幕府。后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终中书舍人。
作品评论
韩员外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多士之选也。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又“客衣筒布润,山舍荔枝繁”,又“疏帘看雪卷,深户映花关”,方之前载,芙蓉出水,未足多也。其比兴深于刘员外,筋节成于皇甫冉也。《唐诗品》
君平意气清华,才情俱秀,故发调誓拔,节奏琅然,每一篇出,辄相传布,亦雅道之中兴也。七言古作,性情奔会,词采蓊郁,虽格稍不振,而风调弥远,讽其华要,亦足解于烦襟矣。升庵诗话
唐人评韩翃诗,谓“比兴深于刘长卿,筋节减于皇甫冉”。比兴,景也,筋节,情也。少室山房笔丛
余谓君平之诗,比兴不深于长卿,筋节不减于皇甫也。诗薮
中唐钱、刘虽有风味,气骨顿衰,不如所为近体。惟韩翃诸绝最高,如《江南曲》、《宿山中》、《赠张千牛》、《送齐山人》、《寒食》、《调马》,皆可参入初盛间。唐音癸签
君平高华之句,几夺右丞之席,无奈其使事堆垛堪憎,见珍朝士以此,见侮后进亦以此。《诗源辨体》
翃七言绝,后二句多偶对者,藻丽精工,是其特创,晚唐人决不能有也。《诗源辨体》
韩七言古艳冶婉媚,乃诗馀之渐。《诗辩坻》
君乎长篇,天才逸丽,兴逐笔生,复工染缀,色泽秾妙,在天宝后,文房、仲文俱当却席者也。《载酒园诗话又编》
贞元以前人诗多朴重,韩翃在天宝中已有名,其诗始修辞逞态,有风流自赏之意,昌黎曰:“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独翱反是。其佳句如“寒雨送归千里外,东风沉醉包花前”、“露色点衣孤屿晓,花枝妨帽小园春”、“池畔花深斗鸭栏,桥边雨洗藏鸦柳”、“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急管昼催平乐酒,春衣夜宿杜陵花”,皆豪华逸乐之慨。唯《送李少府入蜀》诗“孤城晚闭秋江上,匹马寒嘶山露中”,稍觉凄然可念。然在集中,亦如九十春光,一朝风雨耳。第姿韵虽增,风气亦渐降。至若“葛花满地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骎骎已入轻靡,为晚唐风调矣。《大历诗略》
歌行诸制,笔力不高,而调态新颖动人。诸绝句兴寄或深或浅,具有乐府意。韩舍人翃才调翩翩,大历能品。《石园诗话》
韩君平翃七律健丽而对仗天成,七铯亦神情疏畅。“雨馀衫袖冷,风急马蹄轻”,“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鸣磬夕阳尽,卷帘秋色来”、“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为五言佳句。如“小县春生日,公孙吏隐时”、“远水流春色,回风送落晖”、“过淮芳草歇,千里又东归”、“县舍江去里,心闲境又偏”、“还家不落春风后”、“白晰风流似有须”、皆工于发端。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谢元晖,泛艳轻华,已无深致。歌行法初唐之体,亦能卷舒命匠,经纬成机。律体自亚李、卢,犹称芳润。
人物简介
【生卒】:728—762 【介绍】: 唐僧。广陵人,俗姓吴。九岁出家,及冠受具足戒。居馀杭宜丰寺。禅诵之暇,辄赋诗歌。与朱放、张籍、皇甫曾等为尘外友,酬赠甚多。有诗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汇评【生卒】:727—762 诗僧。俗姓吴,广陵(今江苏扬州)人。9岁出家,13岁削发。从扬州僧法慎学相部律,造乎精微。初住越州会稽山南悬溜寺,常与僧友讨论佛教义谛。后住扬州庆云寺,复住余杭宜丰寺。曾著《法性论》,探究佛理。工诗什,与当时诗人皇甫冉、独孤及、李纾、朱放、张继、张南史、陆羽、严维、皇甫曾、徐嶷等为诗友,常相互唱和,过从颇频。代宗宝应元年(762)十月,卒于杭州龙兴寺,36岁。事迹见《毗陵集》卷九《扬州庆云寺一公塔碑》、《宋高僧传》卷一五。其诗以写山林禅居生活及与诸诗友酬寄赠送之作为多,诗风自然淳和,格律清畅,颇为人所称道,高仲武曾将其诗收入《中兴间气集》,刘禹锡称其为江左诗僧“导其源”(《澈上人文集纪》)。有《灵一诗集》1卷,《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七》著录,今存,有明朱警刊《唐百家诗》本、清江标刊《唐人五十家小集》影宋书棚本,另有明抄《唐人诗集八种》本,分为上下二卷。《全唐诗》编其诗为1卷,凡42首又2句。除一首与护国互见之诗外,皆为近体诗。
灵一(727—762),俗姓吴,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九岁出家,十三削发。初师扬州法慎,后居若耶溪云门寺,又徙杭州宜丰寺。与李华、朱放、李纾、张继、皇甫冉、张南史、严维等为尘外之交,讲德论道,朗咏终日,酬和甚多。终于杭州龙兴寺,独孤及为撰塔铭。有《灵一集》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生广陵吴氏。九岁即薙落。弱冠受具。遂习毗尼有成效。家本货殖。诸昆弟以侈靡相尚。一独纳衣锡杖自若。始从惟扬法𫺤师学相部律。又依禅者隐空乾靖于会稽山南悬溜寺。以讨论第一义谛。或游庆云寺及馀杭之宜丰寺。而足迹不入俗姓之门。天台道土潘志清。襄阳朱放。南阳张继。安定皇甫曾。范阳张南史。吴郡陆迅。东海徐嶷。景陵陆鸿渐。皆引分愿交。扣襟尚友。其所尤善者。慧凝明幽灵祐昙一义宣。诚同门之三益。住世之四衣矣。然工辞章。乐吟咏。既著法性论。或遇良辰胜境。必掇笔申楮。以遣兴趣。好事者录之。名间气集。宝应元年冬十月十六日。示灭于杭州之龙兴寺。寿三十五。弟子以遗命。行阇维法。树浮图。以表其地。左卫兵参军李纾。嘉兴令李汤左金吾卫兵曹参军独孤反。相与悼梁木之坏。虑陵谷之迁。刻石于武林山东峰之阳。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灵一。姓吴氏。广陵人也。神清气和方寸地虚。与大和元精合其纯粹。年肇九岁僻嫌朽宅决入梵园。堕息慈之伦禀出家之制。暨乎始冠受其具足。学习无倦律仪是修。示见谈笑。欲明解脱。示人文艺以诱世智。初不计身中有我我中有身。德全道成缘断形谢。以宝应元年冬十月十六日。寂灭于杭州龙兴寺。春秋三十五。凡满十五安居。临终顾谓弟子行茶毗法树小浮图焉。时左卫兵参军李纾嘉兴县令李汤左金吾卫兵曹参军独孤及。相与悼梁木之既坏。虑陵谷之当迁。后之人礼应真之塔婆。昧应真之德行。故刻石于武林山东峰之阳也。一家富货殖。既而削发。推千金之产。悉让诸孤昆弟。所取者惟纳衣锡杖。自尔叩维扬法慎师学相部律。造乎微而臻乎极。友善者慧凝明幽灵祐会稽昙一晋陵义宣同门三益作者七人也。一咳唾尘境继日经行。宴坐必择山椒树下。初舍于会稽山南悬溜寺。接禅者隐空乾靖讨论第一义谛。或游庆云寺。复居馀抗宜丰寺。寺邻生丹山。门对佳境囧然独往。暴风偃山正智不动。巨浪沃日浮囊不飘。于是著法性论以究真谛。此一之了语也。每禅诵之隙辄赋诗歌事思入无间兴含飞动。潘阮之遗韵江谢之阙文。必能缀之。无愧古人。循循善诱门弟子受教若良田之纳膏雨焉。一迹不入族姓之门。与天台道士潘志清襄阳朱放南阳张继安定皇甫曾范阳张南史吴郡陆迅东海徐嶷景陵陆鸿渐为尘外之友。讲德味道朗咏终日。其终篇必博之以文约之以修。量其根之上下而授之药焉。一居寺高隅。初无井泉。一旦呀然而涌喷金砂之溜于庭之左右。挹之弥清𣂏之无竭。盖精至之感矣。诗行于世。有选其尤者入间气集焉。
作品评论
(灵一)肤清气和,方寸地灵,与自然妙有合其纯粹……骚雅之遗韵,陶、谢之缺文,公能缀之。《宋僧传•灵一传》
(灵一)思入无间,兴含飞动,潘、阮之遗韵,江、谢之阙文,必能缀之。唐才子传
(灵一)尤工诗,气质淳和,格律清畅……与皇甫昆季、严少府、朱山人、彻上人等为诗友,酬赠甚多。刻意声调,苦心不倦,骋誉丛林。《唐诗品》
一公诗虽复剪刻,弥精律调,要之泓泛微波,未胜皎然,而净密之致,终当独步。如“月影沉秋水,风声落暮山”,又“水容愁暮急,花影动春迟”,又“孤烟生暮景,远岫带春辉”,皆有雅思可采。林居静僻,游心象外,固宜有尔,然超悟会心,尚在烟花山水之间,未能了入真境。唐诗镜
(灵一为)越中云门寺律师,持律甚严,以清高为世所推,尤善声诗,与刘长卿、皇甫冉、严维相倡和。
人物简介
【介绍】: 唐赵州人。字从一。擢进士第。授秘书正字。坐事谪鄱江令,调江阴,入为中台郎。又出为台州刺史,复为袁州刺史。为诗丽婉,有齐梁风。有诗集一卷。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汇评生卒年不详。字从一,排行二,赵州(今河北赵县)人。玄宗天宝七载(748)登进士第,历官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肃宗至德元载(756)贬鄱阳令,乾元二年(759)量移江阴令,上元二年(761)迁台州刺史。代宗宝应元年(762)罢任,漫游吴越。大历初入朝为工部员外郎、司勋员外郎,六、七年(771、772)间出任袁州刺史。罢任侨居苏州,约卒于大历末。事迹散见《极玄集》卷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一。嘉祐有诗名,与钱起、郎士元、刘长卿并称“钱郎刘李”。高仲武称其“振藻天朝,大收芳誉,中兴高流。与钱、郎别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盖吴均、何逊之敌也”(《中兴间气集》)。今存《李嘉祐集》2卷,一称《台阁集》。《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
李嘉祐,生卒年未详,字从一,起郡(今河北赵县)人。天宝七载,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正字,奉使搜求图书。肃宗朝,官遗补,贬鄱阳令,移江阴令。大历中,入朝为司勋员外郎。出为袁州刺史。卸任后屏居苏州。与刘长卿、严维等友善。建中中,为台州刺史,卒。有《李嘉祐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二卷。
作品评论
袁州自振藻天朝,大收芳誉,中兴高流,与钱、郎别为一体,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盖吴均、何逊之敌也。如“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又“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文章之冠冕也。又“禅心超忍辱,梵语问多罗”,设使许询更出,孙绰复生,穷极笔力,未到此境。《唐诗品》
嘉祐诗一卷,名《晏(台)阁集》,声偶畅达,悉谐平调,虽乏绮密之致,而刻削之风,殊能自远。其在大历诸子。品望虽微,而故家气味犹钉存者。如“江花铺浅水,山木暗残春”,又“风摇近水叶,云护欲晴天”,又“暮色催人别,秋风待雨寒”,又“朝霞晴作雨,湿气晚生寒”,情理俱融,景象切至,可以为诗矣。《批点唐音》
从一、文房,中唐七言绝高者。《载酒园诗话又编》
高仲武祢乍嘉祐“绮靡婉丽,涉于齐梁”,余意此由未见后人如温、李耳,犹舜造漆器而指以为奢也。然《间气集》所载,殊亦平平。余更喜其“风摇近水叶,云护欲霜天”、“无人花色惨,多雨岛声寒”、“能全季布诺,不道鲁连功”、“爽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殊有雅致。按李诗绮丽不及日平之半,郑答曰“何事后来高仲武,品题《间气》未公心”,语亦良是。
人物简介
【介绍】: 唐幽州人,字季直。工弈棋。后折节读书,遂入诗境。肃宗时仕为左卫仓曹参军。后避乱居扬州,难平再召,未及赴而卒。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汇评
张南史,生卒年不详,字季直,幽州(今北京西南)人。善弈棋,中岁苦节学文,遂入诗境。曾任左卫仓曹参军。安史乱起,避难居婺州,后寓居杨子。大历十一年前后,移居宣城。曾再被徵召,因病,未赴任,卒,窦常、李端有诗悼之。南史与刘长卿、钱起、皇甫冉、耿炜、灵一、朱放等交往唱酬,与李纾尤善。有《张南史诗》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介绍】: 唐博陵人。登进士第。历左拾遗,改右补阙,以故谪为潞府功曹。约卒于德宗贞元初。工诗,语言典丽精工。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汇评生卒年不详。郡望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排行八。代宗时登进士第,大历初为补阙,十年(775)以拾遗充使往江淮访图书,后入集贤院为学士,德宗建中年间贬潞州功曹参军,官终州刺史,一说官终玄武令。卒于贞元前期。事迹见《新唐书·卢纶传》、《唐诗纪事》卷三〇、《唐才子传》卷四。今人傅璇琮《卢纶考》附考其事。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韦应物、戴叔伦、严维、皇甫冉等酬唱。以五七律见长,《江上书怀》、《喜逢妻弟郑损因送入京》、《题桐庐李明府官舍》等篇不愧大家;“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题崇福寺禅院》)、“白日空山梵,清霜后夜钟”(《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等名句,韵致清绝,诚如高仲武所云“文彩炳然,意思方雅”(《中兴间气集》卷下)。《全唐诗》存崔峒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6句。
崔峒,生年年不详,博陵(今河北定州)人。安史乱起,避地江淮。大历初由夜圆荐任左拾遗,奉使赴江淮搜求图书。后为集贤院学士,迁右补阙。建中中,因事谪潞府功曹参军,卒。峒与戴叔伦、韦应物、司空曙、卢纶、严维、皇甫冉、丘丹等唱和,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有《崔峒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崔拾遗文彩炳然,意思方雅。如“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又“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斯亦披沙拣金,往往见宝。《大历诗略》
崔补阙诗结体疏淡,似不欲锻炼为功,品第当在韩君平之上,而才调则逊之。
人物简介
【介绍】: 唐人,号沧洲子,一说字巨川。代宗大历初隐居江南,屡召不起。八年,为永平军从事。德宗建中四年,府罢,归隐江南。后曾假摄池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中。能诗,尤工于咏物。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汇评
朱湾,生卒年不详,自号沧州子。肃宗时,在苏、湖诸州,干谒崔论、韦之晋等。后隐居,逍遥云山,放情江湖,郡国交辟,不起。大历末,永平军节度使李勉辟为从事。曾假摄池州刺史,后归隐宣州。有《朱湾诗集》四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六
湾字巨川。西蜀人。自号沧洲子。贞元元和间。李勉帅永平。辟为从事。
作品评论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