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未详何许人。有至行。能循持律范。以表率叔季。不徒为言说而已。然尤融贯华严。每讲则盈席皆士大夫。时号胜集。且仓廪之中。所积才数百斛。而沿夏涉秋。晨鬻午斋之馈。日给千人。未尝匮。非冥有感致能尔乎。所居之寺多异徵。慧观禅师。寺之耆德也。云。夜必见三百馀僧。持莲镫历历凌空而去。开元中。冀公崔宁。疑其妄。躬信宿山中。以候。仍预禁山之四旁三十里毋作火。初犹无所睹也。三日之夜。见百馀镫现空中。复现光之赤色者千馀尺。于是冀公蹙然作礼。叹未曾有。俄而松间出金色手。长七尺许。二菩萨黄白色。闪烁莫正视。明日之昼。一镫现庭柏上。与太阳争辉。亘玻璃山约三里。宝珠一颗。圆径一丈。熠爚可爱。西岭山门上。起大虹桥。桥上梵僧老叟童子间出二炬。于空中交相往来。如送迎状。其下两两比立四菩萨。通身放杂色光。高六七十尺。忽标榜寺额于大松林。后作篆书三学字。又一镫烂然下垂二绣带。夜出金山东林之间。月方中。有金银二镫。列照知铉法师坟侧。诚奇特事也。南康王韦皋。每岁三月。就寺设三百菩萨斋。中令白敏中。既为缮治众宇。且尽疏其灵迹以闻。大中八年。诏改额开照。故东川毗尼之学。卒推源之为宗主云。
人物简介
神僧传·卷第七释鉴源者。不知何许人也。素行甄明范围律道。苾刍表率何莫由斯。后讲华严经号为胜集。日供千人粥食。其仓箪中米粟才数百斛。取之不竭。沿夏涉秋未尝告匮。其冥感如此。其山寺越多徵应。有慧观禅师见三百馀僧持莲灯凌空而去。历历如流星焉。开元中崔冀公宁疑其妖妄。躬自入山宿。预禁山四方面各三十里火光。至第三夜有百馀支灯现。兼红光可千尺馀。冀公蹶然作礼叹未曾有。时松间出金色手长七尺许。有二菩萨黄白金色闪烁。然复庭前柏树上昼现一灯。其明如日横布玻瓈。山可三里所。宝珠一颗。圆一丈熠爚可爱。西岭山门悬大虹桥。桥上梵僧老叟童子间出有二炬烂然空中。如相迎送交过之状。下有四菩萨两两偶立放通身光。可高六七十尺。复见大松林后。忽有寺额篆书三学字。又灯下垂绣带二条。东林之间夜出金山。月当于午。金银二色灯列于知铉师坟侧。韦南康皋每三月就寺设三百菩萨大斋。菩萨现形捧灯。僧持香灯引挹之。炉在寺门矣。白中令敏中睹瑞兴立此寺。大中八年改额曰开照。源律师道化与地俱灵哉。弟子传讲东川所宗也。
释鉴源。不知何许人。素行甄明。后讲华严经号为胜集。日供千人粥食。其仓簟中米粟才数百斛。取之不竭。沿夏涉秋未尝告匮。冥感如此。后多徵应。有慧观禅师。见三百馀僧持莲灯凌空而去。历历如流星焉。开元中崔冀公宁疑其妖妄。躬自入山宿。预禁山四方面各三十里火光。至第三夜有百馀支灯。现兼红光可千馀尺。冀公蹶然作礼叹未曾有。时松间出金色手长七尺许。有二菩萨黄白金色闪烁。然复庭前柏树上昼现一灯。其明如日。横布玻瓈。山可三里所宝珠一颗圆一丈。熠爚可爱。西岭山门悬大虹桥。桥上梵僧老叟童子。间出有二炬烂然空中。如相迎送交过之状。下有四菩萨两两偶立。放通身光可高六七十尺。复见大松林后。忽有寺额篆书三学字。又灯下垂绣带二条。东林之间夜出金山。月当于午。金银二色灯列于知铉师坟侧。韦南康皋每三月就寺设三百菩萨大斋。菩萨现相焉。
人物简介
【生卒】:?—850 【介绍】: 唐人,字相之。文宗大和四年进士。能诗工文。累官起居郎。武宗会昌二年,充翰林学士,转司封员外郎、考功郎中、中书舍人。宣宗大中元年,以礼部侍郎知贡举。迁兵部侍郎、判户部事,封巨鹿县开国男。三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卒。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七【生卒】:?—850 生年不详。字相之,籍贯不详。文宗大和四年(830)登进士第,累擢起居郎。武宗会昌二年(842),充翰林学士,赐绯,历司封员外郎。三年,加知制诰。次年,转考功郎中,拜中书舍人。宣宗大中元年(847),以礼部侍郎知贡举。后改兵部侍郎判户部。三年,任宰相。四年卒。生平事迹散见《旧唐书·宣宗纪》,《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资治通鉴》卷二四八、卷二四九,《唐诗纪事》卷五一,岑仲勉《翰林学士壁记注补》一〇。魏扶能诗,与白居易、白敏中友善,有诗唱和。《全唐诗》存诗3首。
扶字相之。大和四年进士。宣宗朝官司封员外郎考功郎中。累迁御史中丞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人物简介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感通篇第六之四蜀之眉州洪雅人。形貌短小寝陋。而气量宏肆。见者未易测识。世。谓无漏师。以其所證悟然也。或以其未尝登溷厕故云尔。大中八年。白敏中。帅成都安造谒。馆之圣安寺。敏中使僧五六辈。昼夜守之。留十日。虽饮食与人同。而果绝无二行事。于是近远惊异。年八十馀。郡判官卢求犹每称之。为童子。则其所养和粹可想见。
释永安。眉州洪雅人也。身裁么么面色黧皯。言音鄙恶而识量宽舒。大抵不可赀也。大中八年三月中诣成都云。造谒府帅白公敏中。请奏寺额。以其足跋肩舆而至。人皆未尝见其登圊而旋溺也。故时呼为无漏师。安置圣寿寺中。且十日白中令俾差僧五六。昼夜互守之而伺察焉。内外饮食亦略同常人。而无解衣去二行之意详其十辰之积。便旋何所。毕不可知司徒白公奏额。到日便辞归眉郡。判官卢求见之谓为小沙弥耳。人云此师年已八十馀矣。系曰。蜀人谓安公为无漏师者非也。夫断烦恼不复随增。故永无种习。乃称之无漏。今以饮食之馀归于九孔。安公止二窍不流耳。瑜伽云无内逼恼分也然其位次忍住难知。啜茹如常何缘不流二窍。观夫对法论中。有清净依止住。食示现依止住食二种。则罗汉菩萨佛也。若然者安公是示现依止住食。虽食不食滓秽奚生。必也正名以召其体哉。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介绍】: 唐幽州范阳人。李翱婿。敬宗宝历二年登进士第。后累佐节度使幕。宣宗大中九年,为西川节度从事。应节度使白敏中之命,撰《成都记》五卷,历记成都风俗物产及古今逸事。官至刺史。
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四
求。范阳人。宝历初进士。应诸府辟召。位终郡守。
人物简介
【介绍】: 唐渤海人,字莹之。高元裕子。第进士。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擢谏议大夫。懿宗时累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以交游丑杂,进取多蹊径,谥为剌。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介绍】: 唐毗陵人。初为昆山尉。宣宗时官州刺史。工诗,尤善乐府。与白敏中、崔元式、韦琮友善。有《集类》。
唐诗汇评
刘绮庄,生卒年详,毗陵(今江苏常州)人。初为昆山尉,大中中官州刺史。善乐府,与白敏中、韦琮等友善。有《刘绮庄集》十卷,又著《集类》一百卷,均佚。《全唐诗》存诗二首。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介绍】: 唐蜀人。宣宗大中间在世。时剑南西川节度使白敏中因妇人多患难产,遂询访名医,思救人命。或荐殷,敏中召问产乳之事。殷遂撰方三卷,进于敏中。敏中重其简要,遂名其书为《产宝》。此书后经五代人周颋增辑为《经效产宝》三卷,为我国存世最早之妇产科专书。
人物简介
【生卒】:约816—约875 【介绍】: 唐桂林阳朔人,字业之,一作邺之。宣宗大中四年擢进士第。曾为天平节度使掌书记。懿宗咸通中迁太常博士,历祠部、吏部郎中,洋州刺史。与刘驾为诗友,时称“曹刘”,有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诗汇评
曹邺,生卒年不详,字邺之,桂林(今属广西)人。和,屡举进士不第,后为韦悫所知,力荐于礼部侍郎裴休,大中四年(850),登进士第。佐天平节度使幕。咸通中,任大常博士,历主客员外郎、祠部郎中,出为洋州刺史。乾符元年,官吏部郎中。后免官归,卒。与李频、郑谷、张𧏖、李洞等交游。其诗多古风,颇多讽谕之作。有《曹邺诗》三卷,已佚。后人辑《曹祠部集》二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二卷。
作品评论
高古奥逸主:孟云卿……升堂六人:李观、贾驰、李宣古、曹邺、刘驾、孟迟。唐摭言
刘驾与曹邺为友,俱攻古风诗。邺既擢第,而不即出京,俟驾成名同去,果谐所志。杨沔《曹邺古风诗序》
予尝见曹邺之《监察从兄》、《读李斯传》诸作于选集中,窃谓唐之诗人鲜出其右,恨不多得。去冬,过阳朔衙推,雨岩陈君遗以全帙,凡若干首。其意隽以永,其风肆以则,其欣戚感遇各得乎性情之正,读之不忍去手。唐才子传
(邺)为《四怨》、《三愁》、《五情》诗,雅道甚古……看榜日上主司诗云:“一辞桂岩猿,九泣都门月。年年孟春至,看花如看雪。”杏园宴间呈同年云:“歧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又云:“忽忽出九衢,童仆颜色异。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又云:“永持共济心,莫起胡越意。”佳句类此甚多,志特勤苦。《唐诗品》
邺之诗得于乐府古辞,其《四怨》、《三愁》、《五情》之作,盖亦平子之流,综词虽拙,使人忘其鄙近。其受知韦悫,殆不为过。世晚类孤,游从缺丧,遂使幽兰丛委,不能自异于蘼芜间耳。唐诗归
钟云:此君艳诗好手,以快情急响为妙,而少含蓄;若含蓄则不能妙,选者无处着手矣。采其妙处,则其馀当耐之,此看中晚诗法也。《诗源辨体》
曹邺(五古)间学六朝,亦无足采。《五朝诗善鸣集》
邺之诗说得出,说得尽,蕴藉少而透快多,有髓有神,少肤少肉。费密《曹邺诗序》
曹邺诗,世所谓晚唐格卑者也。然此等诗亦安得都废?……读晚唐诗,当观其法之所自变,不取其辞;当观其意之所专注,不仿其声。合百家之风骨,以成一美。至于求雄浑而粗疏,欲藻丽而芜秽者,尤宜考邺辈诗以涤除之,使进于岑、韦、储、柳之姿态。《龙性堂诗话初集》
晚唐之曹邺,中唐之孟郊也。逸情促节,似无时代之别。石洲诗话
曹邺、刘驾,古诗皆无足取。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