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澄观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皇甫,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少出家,住长安大兴善寺。游心佛典,兼通儒道,善于著述,亦工赋咏。曾助日照、实叉难陀等译经。高宗永隆二年(681)著《十门辨惑论》3卷,今存。其有文集,已逸。《宋高僧传》卷一七有传。《林间录》卷上收录其诗偈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文·卷九百十二
复礼俗姓皇甫氏。出家住兴善寺。永隆二年。诏问释典稽疑十条。复礼撰十门辨惑论三卷上进。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生京兆皇甫氏。虚静寡欲。游心内学。出家住兴善寺。颇以赋咏之工。为名士所过从。三藏地婆河罗。实叉难陀等。译大庄严论华严经等。皆承诏缀文正义。永隆二年。太子文学权无二。述释典所疑十条。以问。因为徵诘剖析。以辟其凝滞。假设宾主。撰十门辨惑论三卷。以贻之。无二复书有曰。续晨凫之足。凿混沌之窍。百年之疑。一且顿尽。永遵觉路。长悟迷源。爇烦恼之薪。餐涅槃之饭。请事斯语。以卒馀年。其为外教之士。悦服如此。加复深综玄机。特契心法。作真妄颂。天下尤传播。草堂宗密独见许焉。有文集行世。
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护法篇第五
释复礼。
京兆人也。
俗姓皇甫氏。
少出家住兴善寺。
性虚静寡嗜欲。
游心内典兼博玄儒。
尤工赋咏善于著述。
俗流名士皆仰慕之。
三藏地婆诃罗实叉难陀等译大庄严华严等经。
皆敕召礼令同翻译缀文裁义。
实属斯人。
天皇永隆二年辛巳因太子文学权无二述释典稽疑十条。
用以问礼。
请令释滞。
遂为答之。
撰成三卷。
名曰十门辩惑论。
宾主酬答剖析稽疑。
文出于智府。
义在于心外。
如斯答对坚阵难摧。
赤幡曳而魔党降。
天鼓鸣而脩罗退。
权文学所举稽疑数义也。
于馀则难在礼殊易何邪。
盖不知教有弛张文存权实。
谓为矛盾。
故行吊伐之师。
如小偏裨须请军门之命。
无二既披来论全释旧疑。
乃复书云。
续晨凫之足凿混沌之窍。
百年之疑一朝顿尽。
永遵觉路长悟迷源。
爇烦恼之薪。
餐涅槃之饭。
请事斯语以卒馀年云。
此虽一时之解纷。
实为万代之龟鉴也。
礼之义学时少比俦。
兼有文集行于代。
加复深综玄机特明心契。
作真妄颂问天下学士。
击和者数人。
当草堂宗密师铨择臻极。
清凉澄观得其旨趣。
若卢郎之米粒矣。
馀未体礼师之见。
故唐之译务礼为宗匠故惠立谓之译主。
译主之名起于礼矣。
妙通五竺融贯三乘。
古今所推世罕伦匹。
其论二轴编入藏。
酬外难之攻。
但用此之戈盾也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8—778 【介绍】: 唐僧。俗姓孙。年十五辞亲从师。尝梦乘大艑直截沧溟,自此经义不思而得。初居钱塘天竺寺,盛阐《华严经》。代宗大历时,居常州龙兴寺。前后讲大经十遍。有《仪记》。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姓孙氏。母梦吞明珠而娠。及生。奇相异表。不类群儿。从师薙落。依年受具。而遗形治性。隐居自得。于是地恩贞大师。以华严经菩萨戒起信论付嘱之。一夕梦。乘舟渡海。而山横其前。已而所乘之舟。凌峰竟济。而不为所碍。既寤。骇汗喜莫之胜。由是贯华偈义无所底滞。天宝六年。缋卢舍那像于苏州常乐寺。大历二年。众请于常州龙兴寺开阐。将升法座。忽有神光。如曳红缕。渐大渐明。萦旋空中。久修行者先睹焉。十三年十一月七日。沙门惠觉。梦钜塔三级陷地。继而诜以疾卒。寿六十腊四十三。弟子太初正觉神秀嗣。墓则吴兴昼公为碑。邗城肃公为颂。
宋高僧传·卷第五 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法诜。
姓孙氏。
母初梦吞明珠。
遂黜鱼恶荤。
诞弥厥月生有异表。
十五辞亲从师依年受具。
行学一集蔚为教宗。
卷伊吕立功之致。
陋黄绮肆志之适。
遗形理性与山木为群。
故地恩贞大师嘱之以华严经菩萨戒起信论。
心以静铣智与经冥。
一夕梦乘大艑直截沧溟。
横山当前峻与天极。
不觉孤帆鸢戾怀襄上济。
峰竦竦而忽高。
云溶溶而在下。
既寤形若委衣流汗轻醒。
自此句义不思而得。
一部全文常现心境。
事事无碍之旨如贯华焉。
天宝六年于苏州常乐寺缋卢舍那像化示群品。
大历二年于常州龙兴寺讲。
才登法座忽有异光如曳红缕。
渐明渐大萦旋杳空。
久修行者会中先睹。
前后讲大经十遍。
撰仪记十二卷。
大历十三年十一月七日。
沙门慧觉梦巨塔陷地二级。
无何诜示疾而终。
春秋六十一。
慧命四十二。
受法弟子太初付以香垆谈柄。
浔阳正觉。
会稽神秀。
亦犹儒氏之有游夏焉。
诜初讲天竺寺。
盛阐华严。
时越僧澄观就席决疑深得幽趣。
及终吴兴皎然为碑。
䢴城肃公为颂。
合扬其美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湖州长城下若人,俗姓钱,名俨,字志鸿。
少出家于石门乡寺。
具戒后,往苏州依道恒习经。
因感前人释《南山抄》否臧无准,遂集四十余家解律之言,成《搜玄录》二十卷。
代宗大历间,澄观为作序。
春秋一百有八岁,敕署长寿大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钱氏。
湖之长城下若人。
本名俨。
志鸿字也。
少出家于乡里之石门寺。
即梁之静林寺也。
纳具后。
依茂苑道恒师。
研覈律部。
与昙清省躬相切磋。
意以为先德之释南山钞。
未尽善。
乃著搜玄录二十卷。
尽囊括大慈灵岩已下。
四十馀家之说。
华严疏主澄观
于大历间。
为作序引。
以冠其首。
春秋百有八岁。
矣尚无恙。
诏号长寿大师。
世不敢以名而以字。
则其尊之可知。
宋高僧传·卷第十五 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志鸿。
俗姓钱氏。
湖州长城下若人。
本名俨。
志鸿字也。
少出俗于石门乡寺。
则梁静林也。
削染受具讫。
往茂苑亲道恒师盛集研覈精微。
时昙清省躬互相切磋。
卒成洪绪。
然慊先德释南山钞。
商略不均否臧无准。
捕蝉忘后补衮不完。
囊括大慈灵崿已下四十馀师记钞之玄。
勒成二十卷。
号搜玄录。
大历中华严疏主澄观披寻。
乃为序冠于首。
然其解判不无所长。
其如科节繁碎是其短也。
春秋一百有八岁。
敕署为长寿大师焉。
近世止行其字而已。
今双林累遭兵革。
加以水潦碑碣失踪。
閟于言行也。
吁其俨公氏族本生。
必与南山宣律师相同。
亦为美事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永嘉人。
初住长安云华寺,从澄观法师研习《华严》之教,凡诸经论,志极旁通。
代宗大历二年入五台山求圣迹,遂暂住于华严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永嘉人也。
少禀志操。
自出家受具。
即习大乘无少怠。
游方抵京师云华寺。
澄观法师
研究华严。
通畅法界之指。
凡诸经论。
莫不弘阐。
大历二年。
讨胜五台。
驻锡华严寺。
时五月。
方坐夏堂中。
啜茶次。
见老僧貌陋甚。
袒据北床。
问曰。
子从南方来。
所持数珠。
借一
著遽授之。
转盻间失老僧所在。
著心以为异。
念曰。
昔有睹石臼木杵于此。
而终获入圣寺者。
我其庶几哉。
间登般若经楼眺望。
适吉祥鸟。
翔舞虚空中。
羽毛茜绚。
鼓翼趋东北去。
明日白光两道穿户入。
朗照寺内。
久之而灭。
同房法等。
祝曰。
若果菩萨垂意者。
当再发。
果发如初。
因独往金刚窟致礼。
倦而假寐。
石上三闻叱牛饮水声。
寤睹一翁。
形服殊古朴。
著起执其手。
问何从来。
曰山外求粮来。
曰居何地。
曰台山。
翁问著。
师何为在此。
曰久闻金刚窟。
故随喜来耳。
曰师欲困睡耶。
请就所止啜茶。
遂相持东北行。
距精舍。
翁扣门。
呼均提者三。
一童子应声出。
年可十四五。
发齐眉。
短褐才及胫。
翁授之纼使先牵牛以入。
因直升堂坐揖。
著坐其傍。
童子进茶毕。
又进酥酪。
味隽永。
咽之神府澄爽。
而栋宇床座器用。
皆金玉迟象玳瑁物。
其华靡瑰玮。
槩非人间世也。
翁问著所营治。
曰大小二乘染指而已。
曰然则初出家心将何求。
曰务求大乘。
曰但从初心所求即得。
且问齿腊。
曰三十一矣。
曰师纯淑如此。
自今至三十八。
则福根德芽。
茂殖于兹地矣。
遽起谢著曰。
吾老倦欲偃息。
师可去。
著请留一宿。
曰师有二伴待归。
可留邪。
且师执情未尽。
故欲留耳。
著答以为执情在学佛者所当尽。
而伴亦安敢顾恋乎。
曰持三衣否。
曰受戒来持之。
曰又道执情当尽。
竟起挥手别。
著方趋出。
翁曰。
听吾一偈。
即唱曰。
一念净心是菩提。
胜造恒沙七宝塔。
宝塔究竟碎为尘。
一念净心成正觉。
呼均提送著。
且拊著背再。
著偕童子。
至金刚窟前。
问童子曰。
此寺何名。
童子曰。
师以为此窟何名。
著曰名金刚。
曰金刚下有二字。
师能忆否。
曰无乃为般若字乎。
童子莞然曰。
此正般若寺也。
复唱曰。
面上无嗔供养具。
口里无嗔吐妙香。
心里无嗔是真宝。
无染无垢是真常。
忽然俱灭。
回望向遇翁处。
则白云荏苒。
而涌出地寻丈许。
成五彩霓。
有菩萨乘狮子其上。
而诸菩萨围绕四散。
顷之白云起东方渐蔽没。
无复见时。
则汾州菩提寺主修政等六僧。
亦诣窟礼敬。
而适与著会。
著问其所得。
云但闻山石振吼如霹雳声而已。
著因为陈述上事。
六僧怅惋。
尤知罪障所累云。
著隐居山中终其身。
元和中。
门人文一追状其事。
行于世。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感通篇第六之三
释无著。
永嘉人也。
识度宽明秉操贞礭。
留神大道约志游方。
抵于京师云华寺。
澄观法师研习华严之教。
凡诸经论志极旁通。
然于华藏海终誓遨游。
以大历二年入五台山。
肆欲圣人之境界。
五月到华严寺挂锡。
始于堂中啜茶见老僧寝陋据北床。
问曰。
子从南方来还赍数珠。
请看。
著乃躬度之。
回视之间失僧之所。
于时神情𢠵恍疑喜交生。
曰昔僧明入此睹石臼木杵。
后得入圣寺获见圣贤。
我愿止此其为快乎。
次由般若经楼见吉祥鸟。
羽毛茜绚双飞于顶上。
望东北鼓翼而去。
明日有白光两穗入户悠飏。
少顷而灭。
同房僧法等见而惊怪。
言曰。
此何祥也。
愿期再现断众生疑。
寻睹光如前。
因往金刚窟望中致礼。
方坐假寐。
闻叱牛三声云饮水。
一翁古貌坏形服粗短褐曳麻屦。
巾裹甚异。
著乃迎执其手问从何来。
翁曰。
山外求粮。
用来居在何地。
云求粮用在台山。
翻质著云。
师何戾止。
答曰。
闻此有金刚窟。
故来随喜。
翁曰。
师困耶。
答曰否。
曰既不困惫何辄睡乎。
著曰。
凡夫昏沈胡可怪哉。
曰师若昏沈可去啜煮荈乎。
翁指东北。
见精舍相距数步馀。
翁牵牛前行。
著蹑躅而随。
至寺门。
唤均提三声。
童子应唯开阖。
年可十四五。
垂发齐眉衣褐襦。
牵牛入寺。
见其地尽是琉璃。
堂舍廊庑皆耀金色。
其间华靡非人间之制度。
翁踞白牙床。
指锦墩揖著坐。
童子捧二瓯茶。
对饮毕擎玳瑁器满中酥酪。
各赋一匙。
著咽之如有所證。
神府明豁悟宿事焉翁曰。
师出家来何营何虑乎。
答曰。
有修无證。
大小二乘染指而已。
曰未知初出家时求何心。
著云。
求大乘菩提心。
曰师以初心修即得。
又问。
齿腊几何。
三十一矣。
翁云。
师之纯淑年三十八则其福根荄植此地而荣茂欤。
且徐徐下山。
好寻道路勿伤厥足。
吾年老朽从山外来困极。
欲偃息也。
著请寓一宵可乎。
曰不可。
缘师有两伴相随。
今夜不见师归。
忧愁曷已。
此乃师有执情在。
著曰。
瞿昙弟子有何执处。
虽然有伴不顾恋他。
又问。
持三衣否。
曰受戒已来持之。
曰此是封执处。
著曰。
亦有圣教在。
若许住宿心念舍之。
脱有强缘佛故听许。
曰若依小乘无难不得舍衣。
宜从急护。
翁拂襟投袂而作。
著亦趋行。
翁曰。
听吾宣偈一念净心是菩提。
胜造恒沙七宝塔。
宝塔究尽碎为尘。
一念净心成正觉。
著俯听凝神。
谢曰。
蒙宣密偈若饮醍醐。
容入智门敢忘指决。
丈人可谓知言铭刻心府。
翁唤均提可送师去。
临行拊背曰。
好去。
著再折腰。
与童子骈肩齐步至金刚窟前问童子。
此何伽蓝不悬题额。
童子指金刚窟。
反问著云。
伊何窟乎。
曰先代相传名金刚窟。
童子曰。
金刚下有何字。
著惟忖少选曰。
金刚下有般若。
童子唍尔。
适入者般若寺也。
著携童子手揖顾而别。
童子瞠目视著如欲吐辞。
著曰。
送我可以言代缟带与玉玦乎。
童子遂宣偈㖟云。
面上无瞋供养具。
口里无瞋吐妙香。
心里无瞋是珍宝。
无染无垢是真常。
偈终恍惚之间童子及圣寺俱灭。
唯见山林土石。
悢悢盈怀歔欷不已。
叹曰。
绪言馀论若笙镛之末响。
犹在乎耳。
谛观山翁立处。
有白云冉冉涌起。
去地寻常许。
变成五色云霓。
上有大圣乘师子。
而诸菩萨围绕。
食顷东方白云一段渐遮菩萨面。
群像与云偕灭。
著倏见汾州菩提寺主僧修政等六人。
相将还至窟前作礼。
忽闻山石振吼声如霹雳。
诸僧奔走。
良久寂无所睹。
著遂陈遭遇。
六人悔责不见圣容。
咫尺绵邈知罪障之屏翳欤。
著遂隐此山而终。
元和中门人文一追述焉。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永嘉人。
识度宽明。
秉操贞确。
留神大道。
约志游方。
抵京师云华寺。
澄观法师
研习华严之教。
大历二年。
入五台山。
圣人境界。
五月到华严寺挂锡。
于堂中啜茶。
见老僧𥨊陋据北床。
问曰子从南方来。
还赍数珠请看。
著乃躬度之。
回视之间。
失僧之所。
于时神情𢠵恍。
疑喜交生。
曰昔僧明入此。
睹石臼木杵。
后得入圣寺。
获见圣贤。
我愿止此。
其为快乎。
次由般若经楼。
见吉祥鸟。
羽毛茜绚。
双飞于顶上。
望东北鼓翼而去。
明日有白光两穗入户。
悠飏少顷。
同房僧法等。
见而惊怪。
言曰。
此何祥也。
愿再现。
断众生疑。
寻睹光如前。
因往金刚窟。
望中致礼。
方坐假𥧌。
闻叱牛三声云饮水。
一翁古貌瑰形。
服粗短褐。
曳麻履。
巾裹甚异。
著乃迎执其手。
问从何来。
翁曰。
山外求粮。
问在何地。
云求粮用在台山。
翻质著云。
师何戾止。
答曰。
闻此有金刚窟。
故来随喜。
翁曰。
师困耶。
答曰否。
曰既不困惫。
何辄睡乎。
著曰。
凡夫昏沉。
胡可怪哉。
曰师若昏沉。
可去啜煮[荈-夕+歹]。
翁指东北见精舍。
相距数步馀。
翁牵牛前行。
著蹑躅而随。
至寺门唤均提三声。
童子应唯开阖。
年可十四五。
垂发齐眉。
衣褐襦。
牵牛入寺。
见其地尽是琉璃。
堂舍廊庑。
皆耀金色。
其间华靡。
非人间之制度。
翁踞白。
牙床。
指锦墩。
揖著坐。
童子捧二瓯茶。
对饮毕。
擎玳瑁器。
满中酥酪。
各赋一匙。
著咽之。
如有所證。
豁然悟宿事焉。
翁曰。
师出家来。
何营何虑乎。
答曰。
有修无證。
大小二乘。
染指而已。
曰未知初出家时。
求何心。
著云。
求大乘菩提心。
曰师以初心修即得。
又问。
齿﨟几何。
云三十一。
翁云。
师年三十八。
其福根荄植此地而荣茂。
且徐徐下山。
好寻道路。
勿伤厥足。
吾年老朽。
从山外来。
困极欲偃息也。
著曰。
请寓一宵可乎。
曰不可。
缘师有两伴相随。
今夜不见师归。
忧愁曷已。
此乃师。
有执情在。
著曰。
瞿昙弟子。
有何执处。
虽然有伴。
不顾恋他。
又问。
持三衣否。
曰受戒已来持之。
曰此是封执处。
著曰。
亦有圣教在。
若许住宿。
心念舍之。
脱有强缘。
佛故听许。
曰若依小乘无难。
不得舍衣。
宜从急护。
翁拂襟投袂而作。
著亦趋行。
翁曰。
听吾宣偈。
一念净心是菩提。
胜造恒沙七宝塔。
宝塔究尽碎为尘。
一念净心成正觉。
著俯听凝神。
谓曰。
蒙宣密偈。
若饮醍醐。
容入智门。
敢忘指决。
翁唤均提。
可送师去。
临行拊背曰。
好去。
著再折腰。
与童子骈肩齐步。
至金刚窟。
反问著云。
伊何窟乎。
曰先代相传。
名金刚窟。
童子曰。
金刚下有何字。
著惟忖。
少选曰。
金刚下有般若。
童子唍尔。
适入者般若寺也。
著携童子手。
揖顾而别童子瞠目视著。
如欲吐辞。
著曰。
送我可以言代缟带与玉玦乎。
童子送宣偈授云。
面上无瞋。
供养具。
口里无瞋吐妙香。
心里无瞋。
是珍宝。
无染无垢是真常。
偈终。
恍惚之间。
童子及圣寺俱灭。
唯见山林土石。
怅怅盈怀。
歔欷不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7 【介绍】: 唐僧。苏州吴门人,俗姓秦,字广成。住苏州开元寺。从师荆溪湛然禅师,默记暗诵,罕为人说,后始著《涅槃经解述》。元和中圆寂,葬于苏州虎丘东山南原。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字广成。
姓秦氏。
吴人。
蚤岁依晋陵灵山寺惠日禅师出家。
具满分律。
配居本州龙兴寺。
寻为荆溪湛然禅师得法弟子。
尝叙其所注涅槃经曰。
予闻先觉之大宝曰常。
在宥布和之盛典曰教。
率土知化而归境曰行。
交感人心之至极曰證。
然则以道御时。
以法性合运。
当应物之际。
与显晦同其光。
恢张至化。
而自它昭著者。
实播于鸿名。
钦恭闻思。
恊和至极。
四德克彰者。
实存乎妙体。
格变群家。
历观诸行至典克脩。
庶绩有成者。
实赖乎宗本。
信以授人。
大明宗极。
敷畅厥旨。
庶几有补于将来者。
寔存乎妙用。
博综群言以立成训。
风行十方。
率用归顺者。
实存乎妙教。
此浩之论议。
则其所造诣。
可知矣。
元和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
右胁累足。
入于涅槃。
明年十一月十三日。
阇维。
起塔于苏州虎丘东山之南原。
浩无恙时。
与上都云华寺华严澄观法师友善。
其注涅槃也。
盖翰林学士梁公肃。
苏州刺史田公敦请之。
受业沙门智恒子瑜道儒仲仪仲良。
比丘尼识微道巽志真悟极等。
树其塔。
刺史崔恭铭。
宋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元浩。
姓秦氏。
字广成。
吴门人也。
绮岁依晋陵灵山寺慧日禅师出家。
具满律戒。
配本州龙兴寺。
寻为荆溪湛然禅师嘱累弟子。
初受法华止观已得醍醐。
唯以裂大网感大果成大行归大处以为大愿。
宴居三昧常随佛后。
希夷自得人莫能知。
其秘密深远如海印三昧。
不言出处常行佛事。
与夫难行苦行更相祖述。
默传心要为论为记。
灵芝瑞草以为功德。
传于后世者不同日而语矣。
浩注解大涅槃经。
为文首序。
德美圆实志愿显现。
盖录其所證之意而见于文。
曰余闻先觉之大宝曰常。
在宥布和之盛典曰教。
率土知化之归宗曰行。
交感人心之至极曰證。
然则以道御时。
以法性合其运。
当应物之际。
与显晦同其光。
恢张至化。
而自他昭著者。
实播于鸿名。
钦恭闻思协和至极。
四德克彰者实存乎妙体。
格变群家历观诸行。
至典克修庶绩有成者。
实赖乎宗本。
信以授人。
大明宗极敷畅厥旨。
庶几有补于将来者实存乎妙用。
博综群言以立诚训。
风行十方率用归顺者实存乎妙教矣。
此浩之法要。
如王辅嗣之法系辞司马迁之自叙管仲能言轻重孟子之传春秋。
虽儒释不同其义一也。
以元和十二年十一月十一日示疾。
右胁累足入于涅槃。
非二乘境界。
真如来定也。
明年十一月十三日阇维。
起塔于苏州西北虎丘东山南原也。
浩耽学味道不涉馀事。
常随然师听其言说。
曾无倦色分析义理。
派流川注必默记而暗诵。
一言不失。
数年之后人始知之。
然师曰。
回也如愚。
罕为人说。
多辞以不能。
及被梁田二君苦劝请之。
始著涅槃经解述。
浩与上都云华寺华严澄观法师
若孔门之游夏焉。
其儒流受业翰林学士梁公肃苏州刺史田公敦。
缁流受业者智恒子瑜道儒仲仪仲良五人。
持经讲论传之无穷。
大比丘尼识微道巽志真悟极。
此四人者高洁之伦深练禅观。
初浩为二官所请注经。
预梦甚为奇特。
又庭阶生花非人间恒所见者。
祥鸟飞驯五彩绝异。
刺史崔恭撰塔碑立于虎丘山罗汉石坛之左。
后有行满道暹明旷。
皆著述广天台之道欤。
释德普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九
禅师名德普。
绵州蒲氏子。
少尚气节。
博观有卓识。
见富乐山静禅。
师合爪作礼曰。
此吾师也。
静与语奇之。
携归山中。
阴察之。
其作止类老头陀。
静曰。
此子赋性豪纵。
不受控御。
而能折节。
杵臼炊爨间。
以事众为务。
是为希有。
年十八得度受具。
秀出讲席。
解唯识起信论。
两川无敢难诘者。
号义虎。
罪圭峰疏义多臆识。
擿其失处。
诫学者不可信。
老师皆数之。
曰。
圭峰清凉国师所印可。
汝敢雌黄。
蚍蜉撼树之论。
汝今是矣。
普叹曰。
学者以名位惑久矣。
清凉圭峰非有四目八臂也。
奈何甘自退屈乎。
佛法其微矣。
此其兆也。
时惟胜禅师还自江西。
吕大防微仲。
由龙图阁直学士。
出镇成都。
执弟子礼。
日夕造谒(或室)。
普衣禅者衣。
窃听其议终日。
一不能晓。
归卧看屋梁。
曰。
胜昔尝业讲有声。
吕公世所谓贤者。
相与詶酢。
敬信如此。
而吾乃不信。
可乎。
然所疑未解。
坐寡闻也。
乃出蜀。
至荆州金銮。
夜与一衲。
偶忘其名。
衲见了山情庵主。
普闻其饱参。
问之曰。
经论何负禅宗。
而长老多讥呵之耶。
衲曰。
以其是识情义理。
思想边量。
非能发圣得道。
脱有得道发圣者。
皆藉之以为缘耳。
傥不因自悟。
唯经论是仗。
则能读能知。
能见解者。
皆證圣成道去矣。
宁尚与仆辈。
俯仰耶。
唯以死语是所知障。
故祖师西来也(一本云。
故明祖师西来之意也)。
如经言。
一切众生本来成佛。
汝信之乎。
对曰。
世尊之语。
岂敢不信。
衲曰。
既信矣。
则尚何区区远来乎。
对曰。
吾闻禅宗有别传法。
故来耳。
衲笑曰。
是则未信。
非能信也。
普曰。
其病安在。
衲曰。
积翠南禅师出世久。
子见之。
不宜后。
见则当使汝疾有廖矣。
普即日遂行。
以熙宁元年至黄龙。
问。
阿难问迦叶。
世尊付金襕外。
传何法。
迦叶呼阿难。
阿难应诺。
迦叶曰。
倒却门前刹竿著。
意旨如何。
南公曰。
上人出蜀。
曾到玉泉否。
曰曾到。
又问曾挂搭否。
曰。
一夕便发。
南公曰。
智者道场。
关将军打供。
与结缘几时。
何妨。
普默然良久。
理前问。
南公俛首。
普趋出大惊曰。
两川义虎。
不消此老一唾。
八年秋。
游螺川。
待制刘公沆。
请住慧云禅院七年。
迁住禾山十有二年。
元祐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谓左右曰。
诸方尊宿死。
丛林必祭。
吾以为徒虚设。
吾若死。
汝曹当先祭。
乃令从今办祭。
众以其老。
又好戏语。
复曰。
和尚几时迁化。
曰。
汝辈祭绝即行。
于是帏寝堂。
坐普其中。
置祭读文。
跪揖上食。
普饮餐自如。
自门弟子。
下及庄力。
日次为之。
至明年元日祭绝。
曰。
明日雪晴乃行。
至时晴忽雪。
雪止普安坐。
焚香而化。
阅世六十有七。
坐四十九夏。
全身塔于寺之左。
赞曰。
初云庵自九峰至庐山。
诸方禅者毕集门下。
杂还多英俊。
而云庵尝敛眉曰。
法道乃今而后。
未可知也。
有问其意。
曰。
先师在黄檗。
众不满百。
而明眼辈几半。
今虽三倍当时。
然才一两人耳。
余时年少。
心非其论。
观元普两禅师。
皆南公晚子也。
而其行已卓绝。
且如此。
则云庵之言。
如百衲帔。
天寒岁晚。
乃见效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9—1370 【介绍】: 明浙江上虞人,字一云,号别峰,俗姓王。出家于会稽崇胜寺。精研佛典,持律甚严。元仁宗延祐中主萧山净土寺,后又主持绍兴宝林寺,传徒甚广。明太祖洪武二年,被召赴钟山无遮大会,寻放归。有《宝林类编》、《天柱稿》。
大明高僧传·卷第三 解义篇第二之三
释大同字一云。
别峰其别号也。
越之上虞王氏子。
父友樵母陈氏。
妊师十月父昼坐堂上。
忽见庞眉异僧振锡而入。
父起揖曰。
和尚何来。
曰昆崙山。
竟排闼趋内急追。
闻房中儿啼声。
父笑曰。
吾儿得非再来者乎。
师幼俊爽读书辄会玄奥。
初习辞章翩翩大有可观。
于是父以缵承家学属之。
母独叹曰。
是子般若种也。
讵俾缠溺尘劳乎。
遂命入会稽崇胜寺薙发。
闻春谷法师讲清凉宗旨郡之景德。
往依之尽得其传。
又谒古怀肇公精四法界观。
因春谷移主宝林。
乃谓师曰。
子之学精且博矣。
恐滞心于粗执。
但益多闻缚于知见。
诚非见性之本。
宜潜修而涤之。
庶为吾宗之幸。
于是命出钱塘见晦机熙禅师。
见其挥麈之间师之夙习见闻一时荡绝。
惟存孤明耿耿自照。
如是者阅六寒暑。
晦机深嘉其志。
又闻天目中峰法道之盛往参。
便有终焉之意。
中峰一日召而勉曰。
贤首一宗日远而日微矣。
子之器量足以张之。
毋久滞此。
特书偈赞清凉像付以遣之。
师大喜曰。
吾今始知万法本乎一心。
不识孰为禅又孰为教也。
还宝林复侍春谷且告中峰之意。
谷随命分座讲杂华经。
时宋故官徐天祐王易简相与崇奖声光焕著。
郡守范公某怜春谷腊高。
欲风之让席。
乃设伊蒲亲与师言。
师毅然动容曰。
其所贵乎道者在师弟之分耳。
分明可以垂训后学。
苟乘其耄而攘其位。
岂人之所为哉。
明公固爱我。
使我陷于名义。
实伤之也。
范不觉避席谢曰。
吾师诚非常人。
岂吾所能知也。
元延祐初出主萧山净土寺。
次迁景德。
至元被命住嘉禾之东塔。
随改宝林。
然宝林本清凉国师肄业之地。
人咸荣师。
师亦高卧不赴。
于是郡邑交疏延请再至。
始投袂而起。
乃仿终南草堂故事。
辟幽舍招徕俊乂。
故天下学者莫不担簦蹑[尸@憍]集其轮下。
至正初赐佛心慈济妙辩之号并金襕僧伽衣。
元臣忠介泰不华守越苦旱。
力请师祷。
师爇臂香于玄度塔下雨即大澍。
元季天下大乱寺灾。
师奋然谋复新之。
至我太祖高皇帝御极设无遮大会于钟山。
召师入见武楼。
师时年八十免拜跪。
次日赐宴禁中。
事竣赐内库白金数镒并珍物荣其归。
师生神宇超迈伏犀贯顶。
身修伟玉立而美谈吐。
如坐王公贵人有排难教门者。
则法轮滚滚。
理或不直。
虽斧锧在前亦不少挫其气。
有以危法加之弗少顾。
惟诵华严经为常课。
而已不移日其人自毙。
师每扶植他宗毫无猜忌。
如断江恩少林之学者乃荐之主天衣。
天岸济台教之徒也。
挽之住圆通。
师游闽。
时古林茂主福建之保宁。
而驭下过严。
楚僧无赖者将愬之于公府。
师偶遇旅邸。
乃设丰食从容饷之谓曰。
吾固不识古林。
闻其为禅林名德。
若辈将不利之。
君子以若辈为何如人。
不若且止。
否则恐自罹大咎。
事遂寝。
师性至孝恨蚤丧父。
每至忌日必流涕不已。
养母纯至。
非惟顺色凉温而已。
必使心餐道味。
及亡蒸尝无阙。
且求名儒撰行实树石于墓侧。
师持律甚严一钵外无长物。
惟有书史五千馀卷。
洪武二年十二月内示微疾。
次年季春十日登座说法。
辞众归方丈端坐而化。
世寿八十二。
僧腊六十有五。
阇维徵异甚多。
建塔于竹山。
所著有天柱稿宝林类编各若干卷。
嗣法弟子妙心之大衍皋亭之善现高丽之若兰景德之仁静姜山之明善延寿之师顗南塔之国琛福城之大慧景福之性澄妙相之道你法云之道悦净土之梵翱宝林之日益等。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字一云。越之上虞王氏子。父友樵。母陈氏。妊十月。父昼坐堂上。忽见庞眉异僧。振锡而入。父起揖曰。和尚何来曰昆崙山。竟排闼趋内。急追。闻房中儿啼声。父笑曰。吾儿得非再来者乎。母叹曰。是子般若种也。命入会稽崇胜寺薙发。闻春谷法师。讲清凉宗旨。往依之。尽得其传。又谒古怀肇公。精四法界观。因春谷移主宝林。乃谓师曰。子之学。精且博矣。恐滞心于粗执。但益多闻。缚于知见。诚非见性之本。宜潜修而涤之。于是命出钱塘。谒晦机熙禅师。见其挥麈之间。师之夙习见闻。一时荡绝。惟存孤明。耿耿自照。如是者阅六寒暑。晦机深嘉其志。又闻天目中峰。法道之盛。往参。便有终焉之意。中峰一日召而勉曰。贤首一宗日远而日微矣。子之器量。足以张之。毋久滞此。特书偈读清凉像。付以遣之。师大喜曰。吾今始知万法本乎一心。不识孰为禅。又孰为教也。还宝林。复侍春谷。且告中峰之意。谷随命分座。讲杂华经。时宋官徐天祐。王易简。相与崇奖。声光焕著。郡守范公。怜春谷腊高。欲风之让席。乃设伊蒲。亲与师言。师毅然动容曰。其所贵乎道者。在师弟之分耳。分明可以垂训后学。苟乘其耄。而攘其位。岂人之所为哉。明公固爱我。使陷于名义。实伤之也。范不觉避席谢曰。吾师诚非常人。岂吾所能知也。延祐初。出主萧山净土寺。次迁景德。元命住嘉禾之东塔。随改宝林。乃放终南草堂故事。辟幽舍。招来俊人。故天下学者。莫不担簦蹑屩。集其轮下。至正初。赐佛心慈济妙辩之号。并金襕僧伽衣。元臣泰不华守越苦旱。力请师祷。师爇臂香于玄度塔下。雨即大澍。至太祖高皇帝御极。设无遮大会于钟山。召师入见武楼。师时年八十。免拜跪。次日赐宴禁中。事竣。赐内库白金数镒。并珍物。荣其归。师持律甚严。一钵外无长物。惟有书史五千馀卷。洪武二年十二月内。示微疾。次年年春十日。登座说法。辞众归方丈。端坐而化。世寿八十二。僧腊六十有五。阇维徵异甚多建塔于竹山。所著有天柱稿。宝林类编。各若干卷。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大同。一云其字。号别峰。越之上虞王氏子。世推簪缨之族。父有樵。母陈氏。妊师已十月。父见庞眉僧。振锡而行。问僧来自何所。曰。昆崙山也。竟排闼而入。父急追之。寂然无有也。暨出。闻房中儿啼声。笑曰。儿岂向来浮屠也。幼极俊爽。览诸载籍。辄会其玄奥。父授以辞章之诀。握笔翩翩。辄有可观。遂以缵承家学属之。母独叹曰。是子。般若种也。可俾其缠绕尘劳乎。命舍家入会稽崇胜寺。从僧贵游。已而剃落。受菩萨戒。会春谷讲经景德师。复往依之。获受五教仪玄谈二书。又谒怀古肇师。受四种法界观。怀古春谷。皆南山大弟子。深于华严之学者也。师天分既高。又加精进之功。凡清凉一家疏章。悉摄其会通。而领其枢要。义趣消融。智光发现。识者心服之。春谷升主宝林华严教院。召师谓曰。子学精且博矣。恐滞于心胸。以成粗执。曷从事思惟。修以刬涤之乎。师即出钱塘。见佛智熙禅师。于慧日峰下。旧所记忆者。一切弃绝。唯存孤明。耿耿自炤。如是者。阅六暑寒。佛智嘉其有成。欲縻以上职。不听而去。俄上天目山。礼普应本禅师。普应见已。期之如佛智。师将久留。普应曰。贤首之宗。日远而日微矣。子之器量。足以张大之。毋久淹乎此也。为赞清凉像而遣之。师喜曰。吾今始知万法皆本一心。不识孰为禅那。而孰为教乘。内外自此空矣。亟还宝林见春谷。且告之故。春谷曰。可矣。乃命之司宾。寻升上座。当时相从者。皆宏伟之龙象。师为分讲杂华玄门。会要统宗。必极其所言。宋故官徐天祐王易简。闻之。相与崇奖莫置。声光焕著。五尺童子。皆能知其名。郡守范侯某。怜春谷僧腊已高。风之使让其席。师毅然不答。侯设伊蒲供。延师亲与之语。师曰。有是哉。所贵乎道者。在明师弟子之分。垂训后人。苟乘其耄。而攘其位。岂人之所为乎。明公纵爱我厚。名义不可犯也。侯不觉离席。把师臂曰。别峰诚非常人也。元延祐初。始用荐者。出世萧山净土寺。师自念。圭峰以来。累叶相承。其间或绝或续。系执法者之贤否。遂发弘誓。力持大法。晨讲夕演。虽至于劳勚。弗敢少懈。天历初。朝廷新设广教都总管府。遴选名山主僧。一归至公。升师住景德。重纪至元中。行宣政院。迁主嘉禾之东塔。师不赴。时宰臣领院事。乃改宝林。宝林清凉肄业之地。人咸为师荣。师固守谦退。迟回不上。州牧。邑尹。山林友社。交疏延请。亦不允。至第二疏。始投袂而起。仿终南山草堂故事。建高斋。辟幽舍。招徕俊乂。浙水东西。莫不担簦蹑屩。争集轮下。师竭忱开授。比景德为尤勤。法席之盛。不减东山。时至正初。顺帝。御宣文阁。近臣。有以师之道行闻者。帝嘉之。特赐金襕伽黎衣。帝师大宝法王。亦俾以六字师号。隐然作镇江南。宗门恒倚之为重。状元忠介公泰不华守越。病旱无以禳。佥谓。非师不可。师为爇香臂上。以请雨。即澍。师莅事一纪馀。以疾固辞。坚卧崇福庵中。而时事日棘。师因退处瞻博迦室。年垂乃八十矣。皇明御极。四海更化。设无遮大会于钟山。名浮屠咸应诏集阙下。入见于武楼。独免师拜跽之礼。命善世院护视之。次日复召。赐食禁中。及还复有白金之赐。洪武二年冬十二月。得疾久不瘳。口占辞众语。端坐而蜕。寔三年春三月十日也。世寿八十一。僧腊六十五。越七日。遵治命就城南竹山。准法阇维。收馀烬瘗焉。其嗣法分布列刹者。则妙心大衍。臬亭善现。高丽若兰。景德仁静。姜山明善。延寿师顗。南塔国琛。福城大慧。景福性澄。妙相道称。法云道悦。小宝□日益。净土梵翱也。师神宇超迈。伏犀插脑。长身而玉立。美谈吐。遇王公贵人轻重教门者。发论兖兖弗休。其挺己卫道。理或不直。虽斧锧在前。不少挫其气。中岁稍涉魔事。至中之以危法。师不顾。下帷却扫。日味华严。其人一旦自毙。然其游心文。翰宾接贤。公卿燕飨赆遗。唯恐不尽其意。永康胡公长孺。吴兴赵文敏公孟頫。巴西邓文肃公文原。长沙欧阳文公玄乌。伤黄文献公溍武。威余忠宜公阙。咸乐与师交。函诗往来。无虚岁。晚岁与安阳韩庄节公性。李著作孝光。唱酬于水光山色间。尤极其情趣。扶植他宗。无尘毛猜忌。闻其贤也。敛衽不暇。断江恩师少林学也。荐之主天衣。天岸济师台衡教也。挽之尸圆通。至于甄别人品。摩厉后进。三宗屡得其人。古林茂师之主保宁。驭下过严。楚僧无赖者数人。将愬之于公府。师偶遇于旅邸。设丰食食之。从容谓曰。吾虽不识古林。闻其为禅林名德。子等将不利之。君子以为何如人。不如且已。否则恐罹大咎也。众沉吟良久。稽首列拜而去。事遂寝。师性至孝。自恨蚤丧父。养母纯至。及亡。春秋祭礼无阙。且请名臣书父母群行。树碑于墓。生平无躁进意。高丽沈王。遣参军洪瀹。施大藏经于二浙。瀹自负通内外典。不复下人。入越见师。茫然如有失。力言于王。邀公游燕都。将振拔之。过吴。辞以疾而还。持律甚严。不敢违越。抚世酬物。终始如一。不以久近为碍。而散其诚。逮革代之后。囊无一钱。唯存书史五千卷。尽散其徒之能文者。著述颇多。未脱稿。辄为人持去。其外集曰天柱稿。录师自制诗文。曰宝林编。额聚古今人。为寺所作者也。呜呼。贤首之宗。不振久矣。凛乎若九鼎一丝之悬。师独能撑支震耀。使孤宗。植立于十馀传之后。凡五十年。非贤者。其能致是乎。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大同,字一云,亦字别峰,上虞王氏子。
父友樵,母陈氏,妊十月,父昼坐堂上,忽见庞眉异僧振锡而入,父起揖曰:“和尚何来?
”曰:“昆崙山。
”竟排闼趋内急追,闻房中儿啼声,父笑曰:“吾儿,得非再来者乎?
”同幼俊爽,读书辄会玄奥,初习辞章,翩翩大有可观。
于是,父以缵承家学属之。
母独叹曰:“是子般若种也,讵俾缠溺尘劳乎!
”遂命入会稽崇胜寺薙发。
闻春谷讲清凉宗旨于景德寺,往依之,尽得其传。
又谒古怀肇,精四法界观。
会春谷移主宝林,乃谓同曰:“子之学精且博矣,恐滞心于粗执,但益多闻,缚于知见,诚非见性之本,宜潜修而涤之,庶为吾宗之幸。
”于是命出钱塘,见晦机熙禅师,见其挥尘之间,同之夙习见闻一时荡绝,惟存孤明,耿耿自照,如是者阅六寒暑,晦机深嘉其志。
又闻天目中峰法道之盛,往参便有终焉之意。
中峰一日召而勉曰:“贤首一宗日远而日微矣,子之器量足以张之,毋久滞此。
”特书偈赞清凉像,付以遣之。
同大喜曰:“吾今始知万法本乎一心,不识孰为禅,又孰为教也。
”还宝林,复侍春谷,且告中峰之意,谷随命分座,讲《杂华经》。
时宋故官徐天祐、王易简相与崇奖,声光焕著。
郡守范公怜春谷腊高,欲风之让席,乃设伊蒲,亲与同言,同毅然动容曰:“其所贵乎道者,在师弟之分耳,分明可以垂训后学,苟乘其耄而攘其位,岂人之所为哉!
明公固爱我,使我陷于名,义实伤之也。
”范不觉避席,谢曰:“吾师诚非常人,岂吾所能知耶。
”元延祐初,出主萧山净土寺,次迁景德。
至元,被命住嘉禾之东塔,寻改宝林,然宝林本清凉国师肄业之地,人咸荣之,同殊高卧不赴,于是郡邑交疏,延请再至,始投袂而起,乃仿终南草堂故事,辟幽舍招徕俊人,故天下学者莫不担簦蹑屩,集其轮下。
至正初,赐“佛心慈济妙辩”之号,并金襕僧伽衣。
元忠介泰不华守越苦旱,力请同祷。
同爇臂香于玄度塔下,雨即大澍。
元季天下大乱,寺灾,同奋然谋复新之。
大明龙兴,太祖御极,设无遮大会于钟山,召同入见武楼,时年八十,次日赐宴禁中,事竣,赐内库白金数镒并珍物荣其归。
同神宇超迈,状甚修伟,玉立亭亭,而美谈吐。
如坐王公贵人有排难教门者,则法轮滚滚,理或不直,虽斧锧在前,亦不少挫其气,有以危法加之,弗少顾,惟诵《华严经》为常课而已,不移日,其人自毙。
同每扶植他宗,毫无猜忌,如继江恩,少林之学者,乃荐之主天衣。
天岸济,台教之徒也,挽之住圆通。
同游闽时,古林茂主福建之保宁,而驭下过严,楚僧无赖者将愬之于公府,同偶遇旅邸,乃设丰食饷之,从容谓曰:“吾固不识古林,闻其为禅林名德,若辈将不利之,君子以若辈为何如人?
不若且止,否则恐自罹大咎。
”事遂寝。
同性至孝,恨蚤丧父,每至忌日,必流涕不已。
养母纯至,非惟顺色凉温,而必使心餐道味。
同持律甚严,一钵外无长物,惟有书史五千馀卷。
洪武二年十二月示微疾,明年季春,十日登坐,说法辞众,端坐而化,世寿八十二,僧腊六十有五。
阇维徵异甚多,建塔于竹山。
所著有《天柱稿》、《宝林类编》各若干卷。
弟子妙心大衍、皋亭善现、高丽若兰、景德仁静、姜山明善、延寿师顗、南塔国琛、福城大慧、景福性澄、妙相道你、法云道悦、净土梵翱、宝林日益,十三人俱继其法,化亦弘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方念。
号清凉。
古唐杨氏子。
剃染从师。
颇习文义。
后舍之入少林。
谒幻休。
幻休。
提大事因缘。
激发之。
晓夕体究。
至寝食俱忘。
一日至五乳峰前。
忽有得。
呈偈曰。
五乳峰前。
好个消息。
大小石头。
块块著地。
幻休可之。
寻入京。
依暹礼二师。
探性相宗旨。
曰。
差别智不可不明也。
自是肆游诸方。
所见非一人。
所修非一行。
吃水斋。
刺血书华严经。
断三日食。
或断七日。
岩间枯坐。
六时课诵。
行大悲咒秽迹咒。
日各千遍。
跽阅杂华。
放施食。
吃麸糠吞菜。
闭关禁足。
凡一切苦行。
人所頞蹙者。
师甘之如饴。
然亦不废讲演。
结冬度夏。
从人渴仰引进。
作佛事耳。
万历丁亥。
在古华严石城。
精厉过分。
忽双目失明。
思惟曰。
幻身非有。
病从何来。
身心一时放下。
硬坐七日。
而复见。
随至秀州天宁。
饭僧十万八千。
过越中。
寓广济兰若。
有澄上座者。
拜侍为弟子。
禅者仰峰从杭来。
梦师踞法座。
放顶光普荫越地。
其后。
澄上座法道大行越中。
斯其兆也。
又行化入吴。
于天池开火场炼魔。
回秀州。
修福城东塔。
复游江西。
历云居匡庐。
将入五台。
而越中缁白。
念德之深。
力挽之。
归后竟莫知所终。
其在越。
独眷眷于宝林道场。
焉知非清凉国师后身。
又焉知后日不复卓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