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叔明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傅畅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30 【介绍】: 西晋北地泥阳人,字世道。傅祗子。少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为秘书丞。惠帝时,以父讨杨骏功,固让,封畅为武乡亭侯。寻没于石勒,为大将军右司马。谙识朝仪,恒居机密,为勒所重。有《晋诸公叙赞》、《公卿故事》等。
全晋文·卷五十二
畅字世道,祗少子。
元康初封武乡亭侯。
永嘉中选为秘书丞,没于石勒,勒以为大将军右司马。
有《晋诸公赞》二十二卷,《晋公卿礼秩故事》九卷,《集》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阆州新政人,字向。
鲜于叔明兄。
涉学明经,轻财务施。
举进士。
玄宗天宝末,为京兆尹,历御史中丞、剑南节度使。
以忤杨国忠被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2—793 【介绍】: 唐僧。河南洛阳人,俗姓高。年二十八,投师习学,住洛阳同德寺。精律典,复归信禅宗,从荷泽神会付授心印。后志历四方,周游天下名山。德宗时,将精简僧尼,无名上表直谏,事遂止。贞元六年,往游五台山。卒于佛光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姓高氏。
其先渤海人。
祖有宦游洛阳者。
因家焉。
年二十八。
隶同德寺出家。
始研律部。
既而以禅宗之盛。
获记莂于荷泽会公。
先是会每谓人曰。
吾法必待无名者。
然后付之。
及是而果信。
乃周历遍揽。
以极其造诣。
而名之志得矣。
贞元初。
朝士鲜于叔明
令狐峘。
劝上。
料简天下僧尼。
以利百姓。
名闻之遽上疏谏。
事遂寝。
叔明峘海南。
六年杖锡五台。
九年十二月十二日。
方赴中食于佛光寺。
食先毕。
凝然趺坐。
不动。
撼之则已化去矣。
春秋七十二。
腊四十三。
十一年阇维。
敛舍利升许。
泽潞节度使李抱真。
建塔以葬。
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护法篇第五
释无名。
姓高氏。
渤海人也。
祖宦今西京。
乃为洛阳人矣。
冲孺之龄举措卓异。
口不哜辛血性不狎諠哗。
邈矣出尘。
故难留滞。
年二十八若瘦雁之出笼。
投师习学依随隶同德寺。
及精律藏解一字以无疑闻有禅宗思千里而请决举领整裘开扃见路。
辞飞笔健思若涌泉。
因随师游方访祖师之遗迹。
得会师付授心印会先语诸徒曰。
吾之付法无有名字。
因号无名也。
自此志历四方周游五岳。
罗浮庐阜双峰𡷗公铝岭牛头剡溪若耶天台四明罔不询问。
风格高远神操朗澈。
博识者睹貌便伏。
僻见者发言必摧时德宗方纳鲜于叔明令狐峘料简僧尼事。
时名有表直谏并停。
寻时鲜于叔明令狐峘等流南海百姓。
至贞元六年往游五台居无定所。
九年十二月十二日于佛光寺。
先食讫俨然坐化。
春秋七十二。
腊四十三。
十一年阇维获舍利一升。
泽潞节度使李抱真。
建塔于佛光寺。
贞元六年庚午岁也。
或云名著疏解弥陀经焉。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名不详。
阆州(今四川阆中)人。
代宗大历末,上疏请复李叔明之本姓,不许,被置以法。
事迹见《旧唐书》卷一二二《李叔明传》。
《舆地纪胜》卷一五四引其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阆州新政人。
李叔明子。
以少卿从德宗于梁州。
父严敕以死报君,故有功,擢禁军将军。
贞元初迁太子詹事,后贬罗州别驾。
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八
昪字正伦。本姓李。徐州人。幼孤养于徐温。遂冒姓徐氏。名知诰。吴天祐中。自元从指挥使迁升州防禦使。累迁检校太保润州团练使。朱瑾杀温子知训。知诰以州兵入广陵定乱。遂代知训为淮南节度行军副使内外马步都军副使。武义元年拜左仆射参知政事。顺义元年加同平章事。领江州观察使。温死。加都督中外诸军事。封浔阳公。改封豫章公。太和三年。以太尉中书令领镇海宁国诸军节度使出镇金陵。天祚元年加尚父太师大丞相天下兵马大元帅。进封齐王。三年受吴禅。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寻改号唐。改元升元。复姓李氏。更今名。七年二月殂。年五十六。僭谥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