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慧颙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6—973 【介绍】: 五代时僧。
杭州馀杭人,俗姓刘。
应试不遂,乃出家。
初依本州开元寺智恭习天台止观。
曾参镜清、华严两禅师。
后谒南院颙禅师,言下大彻玄旨,依止六年,得其法嗣。
四众请主汝州风穴寺,世称风穴和尚。
门人录其上堂法语为《风穴语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6—973 一作延昭,俗姓刘,余杭(今属浙江)人。五代时禅僧。初于越州镜清院出家,后至襄州华严院,嗣南院守廓。晚住汝州风穴寺,世称风穴和尚。《景德传灯录》卷一三,《天圣广灯录》卷一五有传。《古尊宿语录》卷七收其语录。《天圣广灯录》存其诗偈5首,《全唐诗续拾》据之补入。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
延昭俗姓刘氏。馀杭人。咸通中镇州保寿寺沙门。
禅林僧宝传·卷第三
师讳延沼。以伪唐乾宁三年十二月。生于馀杭刘氏。少魁礨。有英气。于书无所不观。然无经世意。父兄强之仕。一至京师。即东归。从开元寺智恭律师。剃发受具。游讲肆。玩法华玄义。修止观定慧。宿师争下之。弃去游名山。谒越州镜清怤禅师。机语不契。北游襄沔间。寓止华严。时僧守廓者。自南院颙公所来。华严升座曰。若是临济德山。高亭大愚。鸟窠船子下儿孙。不用如何若何。便请单刀直入。廓出众便喝。华严亦喝。廓又喝。华严亦喝。廓礼拜起。指以顾众曰。这老汉一场败缺。喝一喝归众。风穴心奇之。因结为友。遂默悟三玄旨要。叹曰。临济用处如是耶。廓使更见南院。问曰。入门须辨主。端的请师分。南院左拊其膝。风穴便喝。南院右拊其膝。风穴亦喝。南院曰。左边一拍且止。右边一拍作么生。风穴曰。瞎南院反取拄杖。风穴笑曰。盲枷瞎棒。倒夺打和尚去。南院倚拄杖曰。今日被黄面浙子钝置。风穴曰。大似持钵不得诈言不饥。南院曰。子到此间乎。曰是何言欤。南院曰好问汝。曰亦不可放过。便礼拜。南院喜赐之坐。问所与游者何人。对曰。襄州与廓侍者同夏。南院曰。亲见作家。风穴于是俯就弟子之列。从容承禀。日闻智證。南院曰。汝乘愿力。来荷大法。非偶然也。问曰。汝闻临济将终时语不。曰闻之。曰临济曰。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渠平生如师子。见即杀人。及其将死。何故屈膝妥尾如此。对曰。密付将终。全主即灭。又问。三圣如何亦无语乎。对曰。亲承入室之真子。不同门外之游人。南院颔之。又问。汝道四种料简语。料简何法。对曰。凡语不滞凡情。即堕圣解。学者大病。先圣哀之。为施方便。如楔出楔。曰。如何是夺人不夺境。曰新出红炉金弹子。簉破阇梨铁面门。又问。如何是夺境不夺人。曰刍草乍分头脑裂。乱云初绽影犹存。又问。如何是人境俱夺。曰蹑足进前须急急。促鞭当鞅莫迟迟。又问如何是人境俱不夺。曰常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又问曰。临济有三句。当日有问。如何是第一句。临济曰。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存。风穴随声便喝。又曰。如何是第二句。临济曰。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赴截流机。风穴曰。未问已前错。又问曰。如何是第三句。临济曰。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风穴曰。明破即不堪。于是南院以为。可以支临济。幸不辜负兴化先师。所以付托之意。风穴依止。六年辞去。后唐长兴二年。至汝水。见草屋数椽依山。如逃亡人家。问田父。此何所。田父曰。古风穴寺。世以律居。僧物故。又岁饥。众弃之而去。馀佛像鼓钟耳。风穴曰。我居之可乎。田父曰可。风穴入留止。日乞村落。夜燃松脂。单丁者七年。檀信为新之。成丛林。伪晋天福二年。州牧闻其风。尽礼致之。上元日开法。嗣南院。伪汉乾祐二年。牧移守郢州。风穴之避寇往依之。牧馆于郡斋。寇平。汝州有宋太师者。施第为宝坊。号新寺。迎风穴居焉。法席冠天下。学者自远而至。升座曰。先师曰。欲得亲切。莫将问来问。会么。问在答处。答在问处。虽然如是。有时问不在答处。答不在问处。汝若拟议。老僧在汝脚跟底。太凡参学眼目。直须临机。大用现前。勿自拘于小节。设使言前荐得。犹为滞壳迷封。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应是向来依他作解。明昧两岐。与汝一切扫却。直教个个如师子儿。吒呀地。对众證据。哮吼一声。壁立千仞。谁敢正眼觑著。觑著即瞎却渠眼。又曰。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颦頞。不立一尘。家国丧亡。野老安贴。于此明得。阇梨无分。全是老僧。于此不明。老僧即是阇梨。阇梨与老僧。亦能悟却天下人。亦能瞎却天下人。欲识阇梨么。拊其左膝曰。这里是。欲识老僧么。拊其右膝曰。这里是。于时莫有善其机者。伪周广顺元年。赐寺名广慧。二十有二年。以宋开宝六年癸酉八月旦日。登座说偈曰。道在乘时须济物。远方来慕自腾腾。他年有叟情相似。日日香烟夜夜灯。至十五日。跏趺而化。前一日手书别檀越。阅世七十有八。坐五十有九夏。有得法上首。住汝州首山念禅师。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风穴延沼禅师。馀杭刘氏子。少魁礨有英气。于书无所不窥。然无经世意。初祝发业教义。久乃归禅。发迹于镜清怤公。针芥不投。乃北游湘沔。遇守廓上座。南院侍者也。乃密探南院宗旨。忻然赴之。初见不礼拜。便问曰。入门须辩主。端的请师分。院以左手拊膝。师便喝。院右手拊膝。师亦喝。院曰。左边一拍且止。右边一拍作么生。师曰。瞎。院拟拈拄杖。师曰。作甚么。夺拄杖打著老和尚。莫言不道。院倚拄杖曰。三十年住持。今日被黄面浙子上门罗织。师曰。和尚大似持钵不得。诈言不饥。院曰。子到此间乎。师曰。是何言与。院曰好问汝。师曰。也不得放过。便礼拜。南院喜赐坐命茶。因问所与游者何人。对曰。襄州与廓侍者同夏。院曰。亲见作家来。始叙师资礼。依止六年。辞去至汝水。住风穴废寺。日乞村落。夜燃松脂。单丁者七年。而后学徒麇至。开法嗣南院法席。冠天下传法者。首山念公。与广慧真也。一日上堂曰。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颦蹙。不立一尘。家国丧亡。野老安帖。于此明得。阇黎无分。全是老僧。于此不明。老僧即是阇黎。阇黎与老僧。能悟天下人。能瞎天下人。欲识阇黎么。拊左膝曰。这里是。欲识老僧么。拊右膝曰。这里是。其辩才无碍如此。以宋开宝六年癸酉八月旦日。登座说偈。至十五日。加趺而化。阅世七十有八。坐五十九夏。 系曰。廓侍者以三喝。觕忤老华严时。师为维那。上方丈问讯。严曰。汝来适守廓不应当众扭捏。老僧须痛与一顿趁出。师曰。趁他迟了也。他是临济下儿孙。本分如此。师举似廓。廓曰。汝何必劝止。我未问前早要棒吃得我话行。如今搭却我话也。穴曰。虽然已闻天下矣。廓公四楞塌地。师壁立万仞。老华严一矮人看场耳。临济宗所以不可攀仰凑泊也。
僧遵诲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5—945 【介绍】: 五代时僧。谯郡人,俗姓李。年十一,于亳州开元寺出家。通《法华经》。受戒后,持律无缺。后梁太祖开平二年,住汴州相国寺药师院。历后唐、后晋诸朝,讲经倾动一时,从者甚从,朝廷崇重,赐号真行大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李氏。
谯郡人。
祖世不仕。
母张氏梦神人遗己宝珠而娠。
方乳哺。
善知人喜愠。
稍长至佛宇僧舍。
必徘徊顾盻。
不忍去。
年十一。
师事毫城开元寺崇諲律主落发。
诵法华经。
能覆忆。
迨弱冠乃登戒。
顷之访道汴洛。
禀法华经义于智潜法师。
梁开平二年。
首阐所业于相国寺之药师院。
后唐长兴二年。
以疏钞训迪门徒。
门徒之升其堂者。
馀二十人。
晋天福二年。
诲习华严义。
敷扬于五台。
以继颙大师之武。
缁素云萃。
因镌经于石。
列置殿之三面。
以垂永久。
又以四年。
会僧俗二百四十人。
使人诵一卷。
总成三部。
以周一年。
如是二十年。
不少间旷。
复施食以劝鬼神。
发菩提心。
上闻诏赐号真行大师。
开运二年。
正月十六日示疾。
右胁称佛名号而逝。
寿七十一。
腊五十一。
门人奉遗命。
葬于隋河北之寺庄东原。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遵诲。
姓李氏。
谯郡人也。
祖世不仕。
母张氏梦神人授己宝珠乃有娠焉。
生且奇异。
乳哺之时善认人之喜愠。
弥长见寺观必任步迟回顾盻不舍。
年甫十一礼亳城开元寺崇諲律主为师范矣。
诵法华经二周毕部。
由是勤于学问。
殆登弱冠受于戒律。
持彼律仪确乎转石。
寻师西洛问道梁园。
初于智潜法师传法华经讲。
精义入神雌黄满口。
梁开平二年戊辰岁止相国寺药师院。
首讲所业。
至后唐长兴二年辛卯岁门徒相续请其训导。
已周一十九遍。
升其堂者二十馀人。
洎天福二年。
有五台山继颙大师精达华严大经。
躬入东京进晋祖降圣节功德。
诲仰师辩浪经江。
下风趋附乃允讲宣。
诲善下百川蔚成藏海矣。
梁宋之间以罢唱。
请诲敷扬。
𢈈匝虚堂缁素云萃。
募四众镌石壁华严经一部于讲殿三面焉。
嗟其油素易罹炎上之灾。
刻此贞珉宁患白蟫之食。
工未告终所施已足。
又召僧俗人各念一卷。
得二百四十人成三部。
四季建经会。
近二十年更无间旷。
复别施鬼神水陆法食。
皆劝励庄严菩提心行矣。
朝廷崇重旌表其功。
赐号真行大师。
开运二年乙巳岁正月十六日示疾。
策杖教诫门弟子讫。
右胁而卧。
口诵佛名斯须长逝矣。
享寿七十一。
法腊五十一。
门生奉遗旨葬于随河之北寺庄东原也。
次有杭州龙华寺释彦求姓叶氏。
缙云人也。
梁贞明中纳戒。
造景霄律席迥见毗尼秘邃。
方将传讲。
俄悟呇婆罗汉。
反求坚固法。
乃游闽岭得长庆禅师心决。
回浙受丹丘人请居六通院。
其道望惟馨与夫申椒菌桂。
争其芬烈矣。
汉南国王钱氏钦其高行。
命住功臣院。
末归州治龙华寺。
聚徒开演。
求好营众事。
务必身先。
唯以利人为急受施必归常住。
房无关键笥无扃鐍。
不容尼众礼谒。
不苟声势。
常属度戒四远人聚。
日供累千僧食。
未尝告匮。
言前后计饭钜万人焉。
宋建隆中终于住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