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昭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尹拙 朝代:五代至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971 【介绍】: 五代、宋间颍州汝阴人。
后梁贞明五年举三史。
后晋天福中任仓部员外郎,与张昭等同修《唐史》。
后周显德中又同详定《经典释文》。
入宋,迁判大理寺,太祖乾德六年以秘书监致仕。
全宋文·卷九
尹拙(八九一——九七一),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
后梁贞明五年举三史。
后唐长兴中为著作佐郎、直史馆,清泰二年为忠武军掌书记。
后晋天福四年为右补阙,八年迁左司员外郎。
后汉初为司马郎中、弘文馆直学士。
后周显德初拜检校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通判太常礼院事,与张昭同修后唐应顺、清泰及周祖《实录》,又与及田敏同校定《经典释文》。
宋初检校工部尚书、太子詹事、判太府寺,迁秘书监、判大理寺。
开宝四年卒,年八十一。
宋史》卷四三一有传。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五
拙。颍州汝阴人。梁贞明五年举三史。摄本镇馆驿巡官。仕后唐。累迁御史大夫检校虞部郎中。晋天福四年入为右补阙。八年迁左司员外郎。汉初召为司马郎中宏文馆直学士。周显德初拜检校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入宋终秘书监。
赵熙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字绩巨。
赵光逢从子。
后唐明宗时,累迁至起居郎,数上章言事,以称旨,寻除南省正郎。
后晋高祖时,承诏与张昭远等修《唐史》。
出帝时,授谏议大夫。
契丹犯阙,遣使于晋州率配豪民钱币以实行橐,熙畏契丹峻法,穷力搜索,遂为百姓所杀。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四
熙字绩巨。唐宰相齐国公光逢从子。起家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唐天成中累迁南省正郎。晋天福中授秘书少监。迁右谏议大夫。十二年。汉祖入太原。为晋州乱军所杀。
吴承范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903—约944 【介绍】: 五代时魏州人,字表微。
少好学,善属文。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擢进士第。
末帝清泰中充史馆修撰,与张昭等共修《明宗实录》。
入后晋,迁尚书屯田员外郎,知制诰。
未几,拜中书舍人,赐金紫。
出帝嗣位,迁礼部侍郎。
寻遘疾卒。
刘延皓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应州浑元人。
后唐末帝刘后之弟。
末帝镇凤翔时为元随都校,累迁枢密使,出为邺都留守。
初以温厚见称,后掠人财贿,内外怨之,为屯将张令昭所逐。
后晋高祖入洛,延皓逃匿龙门广化寺,自缢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4或915—986 【介绍】: 宋幽州安次人,字日用。
后晋天福中进士。
仕后周为右拾遗、直史馆、知制诰。
时从弟扈载为翰林学士,兄弟并掌内外制,号二扈。
入宋,由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
太祖乾德六年复知制诰,充史馆修撰。
开宝中与李穆等同修《五代史》,详定《古今本草》。
太宗即位,拜中书舍人,复翰林学士,与李昉同修《太祖实录》,同编《文苑英华》。
雍熙三年,以工部尚书致仕。
性沉厚,不言人是非。
张昭、窦仪卒,典章仪注,多蒙所刊定。
有《鳌山集》。
全宋诗
扈蒙(九一五~九八六),字日用,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后晋天福中进士。仕后汉、后周,官至右拾遗、直史馆、知制诰。入宋,由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太祖乾德元年(九六三),黜为太子左赞善大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六年,复知制诰,充史馆修撰。开宝九年(九七六),出知江陵府。太宗即位,召拜中书舍人,复翰林学士。太平兴国四年(九七九),转户部侍郎,加承旨。雍熙三年,以工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二。有《鳌山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全宋文·卷一四
扈蒙(九一五——九八六),字日用,幽州安次(今属河北廊坊)人。少能文,晋天福中举进士。仕周为右拾遗、直史馆,知制诰。入宋迁翰林学士,与李穆等同修《五代史》,详定《古今本草》。又与李昉同修《太祖实录》,并预修《文苑英华》。雍熙三年被疾,以工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二,赠右仆射。蒙早擅文场,多所著述,有《鳌山集》二十卷。《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傅义(1923年-2019.2.27),号仰斋。丰城人。宜春学院教授,江西诗词学会顾问、江右诗社顾问。著有《郑谷诗集编年校注》、《仰斋存稿》和《仰斋吟稿》等。
仰斋吟稿·序
此仰斋夫子近十年诗词之选集也。
诗之泰半成于网络游弋,故亦可视为网游篇。
网游无足奇,无足贵,奇且贵,在耽吟于网,高年上网。
诗家多寿,创作不衰,容或有之,而九帙期颐尚活跃于网坛,笔耕于博客,交接于小友,予敢谓当今坛坫,唯此一老也,是为第一人也。
此第一人者何?
谓童心在焉。
古人云:“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持本念真心,必无叹老嗟卑、虚矫浮诞之气。
夫子之平居,鹤发飘萧,罡步庄静,读其诗,爽朗之言,吐属健达,卓荦之思,手眼独具。
盖其人襟怀坦荡,躬诚恪以亲风雅,抱虚冲而趋三昧,故能尽挹西江之灵秀,终诗心而无改。
谛观夫子为诗,颖不敢至谓卓杰睥睨,开阖变化,然其诗心醇澈,真气团聚,肩时及己,达兴与观。
可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夫子之独到也。
若乃琴月松风,茶盐柴米,甘平生之所守,赏晨夕而悦四时,本地之风光已备,披其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夫子面目俱在焉。
此第一人者何?
谓童眼具焉。
常持童心,必有乐观。
世尘纷浊,人事沧桑,阅历愈深,澄视愈明,观察捕捉,自有旷达之胸襟,独特之角度。
遇境触物,彼涂饰而吾质直,彼多端而吾穷一,处激流而步超迈,涉巨变而持宽馀,则海雨天风,兴亡宠辱,不为其所移也。
粤耄耋以来篇章,更加俯察物理,仰观天道,遂能又进一格。
讽而能温,刺而不厉,或嬉笑以纪时事,或舂容以摹世相,由微抉著,皆能去浮躁,远雷同,以人所未言,达吾所别见也。
此第一人者何?
谓童趣溢焉。
夫子之诗,开卷清新扑面,触处生意,而绝无头巾陈腐气。
若论掉书袋、搬典册,以夫子之学问殖养,何患不能?
乃不为也。
“欲知子美高人处,只把寻常话入诗”。
观集中诸制,访博登坛,荧屏应答,或《练拳》《做操》,或《敧枕》《凭栏》,寻常兴趣,悉收吟囊,要皆出以平易,尤好以语体写新事物,饶富人生之况趣。
时问工于稚,时逢巧得新,神思朴润,并兼俗雅,若山泉一泓,掬之以照夫子,则澹远温邃,弥老而弥新也。
近十数载,拜网络之便捷,吟坛风起,诗苑笋出,夫子以椿龄童心,弄潮网海,遍获吟友,其声愈昭远,而诗愈纯青。
盖时代之日新,则吾之筌罤固当焕新也。
一时屏纸键笔,竟专注于此,手不颠掉,体不疲苶,夫子自谑为“网恋”,欲戒而不能。
思维之敏捷,操作之娴熟,闻者往往瞠目咋舌。
于后学诸生,夫子更尽己之婆心,评骘推敲,极提携奖掖之事,每至夜深而不辍。
此中之乐,夫子未尝道,然观其矍铄之神采,精覃之吐属,吾人已知是所至乐矣。
昔凌虚而游,御风以行,庄周谓之逍遥。
如吾夫子,竟于无涯网海得之,诗以性情,天以颐年,舍夫子而谁为第一欤?
忆三十五年前忝列门墙,颖尚未知吟事,而夫子授古诗文辞,循循善诱,娓娓以道,引诸子入文学之门境焉。
师恩深厚,常愧无以为涓埃之报。
今夫子居宜春古州,秀水可沐,春台可风,颖亦何敢言序?
愿藉此篇幅,为吾夫子寿,为吾诗坛寿,谨书数语缀后也。
壬辰初夏受业段晓华拜撰于红谷颖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