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绛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0—1003 【介绍】: 宋嘉州洪雅人,祖籍京兆人,字表圣。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
累官河北转运副使,知相州、睦州。
慕魏征、李绛为人,以谏诤为己任,屡上疏言时政。
真宗咸平三年,上《御览》、《御屏风》,以为治乱兴亡之鉴。
五年,擢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连上八疏,皆直言时政得失。
有《咸平集》。
全宋诗
田锡(九四○~一○○四),字表圣,嘉州洪雅(今属四川)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释褐除将作监丞,通判宣州。迁著作佐郎、亦西北路转运判官。改左拾遗、直史馆。六年,为河北转运副使。七年,徙知相州,改右补阙。八年,移睦州。转起居舍人,还判登闻鼓院。寻以本官知制诰,加兵部员外郎。端拱二年(九八九),改户部郎中,出知陈州。因稽留狱案,降海州团练副使,嗣知单州。召为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真宗即位,迁吏部,同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出知泰州。咸平三年(一○○○)召还。五年,再掌银台,兼侍御史知杂事,擢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朝请大夫。咸平六年十二月十一日卒,年六十四(《范文正公集》卷一二《赠兵部尚书田公墓志铭》)。有《咸平集》五十卷(今本三十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田锡诗,以宜秋馆刻《宋人集》丁编本为底本,校以毛晋藏明钞本(简称毛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明张位抄本(简称张本,藏北京图书馆)、汪士钟藏抄本(简称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为六卷。另从《天台续集》等辑得集外诗二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八○
田锡(九四○——一○○三),字表圣,嘉州洪雅(今四川洪雅)人,祖籍京兆(今陕西西安)。太平兴国三年进士高等,释褐将作监丞、通判宣州。迁著作郎、京西北路转运判官,改左拾遗、直史馆。历知相州、睦州,转起居舍人,还判登闻鼓院,以本官知制诰。端拱二年忤宰相,出知陈州,坐稽狱,责授海州团练副使,徙单州,俄诏直集贤院。真宗时出使秦、陇,同知审官院兼通进、银台、封驳司,出知泰州。咸平五年再掌银台,擢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六年十二月十一日病卒,年六十四。著《奏议》二卷、《咸平集》五十卷、《别集》三卷、《唐明皇制诰后集》一百卷、《曲本草》一卷(存)。《宋史》卷二九三有传。端平初谥曰献翼,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3—814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本名纯,避宪宗讳改。王端子。少为颜真卿器重,字之曰德素,奏为武康尉。累迁仓部员外郎、户部侍郎、尚书,判度支。德宗以其谨密,恩遇特异。宪宗元和初为武宁军节度使,搜集军政,推诚示人,出家资赏士,举军安赖。拜兵部尚书。卒谥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3—814 本名纯,避宪宗讳改;字德素,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郡望太原(今属山西)。
少为颜真卿所知,代宗大历八年(773)表授湖州武康尉,参预真卿、皎然等数十人之联唱,后结集为《吴兴集》10卷。
历佐使府,德宗贞元元年(785)入朝任仓部员外郎,累迁户部郎中、户部侍郎、户部尚书等。
二十年出任东都留守,移镇徐州。
宪宗元和六年(811)征拜兵部尚书,九年十一月卒,谥敬。
生平见李绛《兵部尚书王绍神道碑》、《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联句1首。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六
绍字德素。本名纯。避宪宗讳改焉。自太原徙京兆之万年。累官户部尚书。顺宗立。转兵部。出为东都留守。元和初检校尚书右仆射。为武宁军节度使。复拜兵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右仆射。谥曰敬。
崔宗 朝代: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
全唐诗》收省试诗《恩赐耆老布帛》1首,出《文苑英华》卷一八〇。
德宗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之张复元有同题之作。
然贞元九年之试题乃《风光草际浮》。
此诗一作李绛诗。
元义方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3 【介绍】: 唐河南人。
元正子。
初以父死节,授华州参军。
德宗贞元中,历京兆府司录,有能名。
宪宗元和初,出为虢、商二州刺史。
四年,迁福建观察使。
党宦官吐突承璀。
李吉甫再为相,欲得承璀之助,乃召义方为京兆尹。
李绛恶其党,七年,出为鄜坊观察使。
卒于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泉州晋江人,字行周。德宗贞元八年进士,与韩愈、李观等联第,时称“龙虎榜”。官终国子监四门助教。卒年四十余。工散文。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757?—802?) 字行周,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四试于吏部,方授国子监四门助教。十五年上书宰相郑馀庆求不次进用,未果,遂北游太原,悦一乐妓,约以迎娶。过期不往,妓相思成疾,临终,乃刃髻藏匣,附以诗。詹得匣,睹髻及诗,悲恸而卒。事迹散见孟简《咏欧阳行周事》并序、《太平广记》卷二七四引《闽川名士传》、韩愈《欧阳生哀辞》、《新唐书》本传。韩愈称其“志在古文”,“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其诗多干谒酬赠之作,葛立方以为“皆赋情不薄”(《韵语阳秋》卷一九)。有《欧阳詹集》10卷,今存。《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欧阳詹(约761-约801),字行周,泉州晋江(今福建南安)人。
贞元八年(792),与韩愈、李观、李绛、崔群、王涯等同登进士第,时称“龙虎榜”。
十三年,游兴元、蜀中,献诗严震、韦皋。
还京,官四门助教。
十五年,韩愈自汴州朝正京师,詹率其徒伏阙下,举愈为博士,不果。
十六年,北游太原,与郑儋、严绶唱和。
归京,寻卒。
有《欧阳詹集》十卷,今存。
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文·卷五百九十五
詹字行周。泉州晋江人。举进士。为国子监四门助教。卒年四十馀。

作品评论

《全唐诗话》
欧阳詹,……初见拔于常衮衮,后见知于退之、元宾,终于四门助教。李贻孙序其文曰:“君之文周祥,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命而卒,天其绝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6—835 【介绍】: 唐太原祁人,字简舆。
温佶子。
幼嗜学,不喜试吏,隐居王屋山,慨然有高天下之心。
后为张建封署为节度参谋。
穆宗长庆间,累转殿中侍御史。
出为朗州刺史,开后乡渠九十七里,溉田二千余顷,郡人获利。
召拜侍御史。
劾李祐违制进马,祐股战汗流,自谓“胆落于温御史”。
寻拜御史中丞。
性刚褊,不顾贵势。
文宗太和初,兴元军乱,杀节度使李绛,乃以造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往定其乱。
入为兵部侍郎,又出为河阳节度使,开浚怀州枋口堰,溉四县田五千余顷。
入为御史大夫,转礼部尚书,卒。
有集。
全唐文·卷七百三十
造字简舆。河内人。穆宗朝累拜御史中丞。迁尚书右丞。加大中大夫。封祁县子。转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右仆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奉天人。
赵植子。
文宗大和三年为兴元从事,值军乱,时存约方与节度使李绛宴语,令其遁去,存约曰:“荷公德厚,谊不当独免。
”即部署左右捍守,遂同时被害。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0 京兆奉天(今陕西乾县)人。
懿宗朝宰相赵隐父。
穆宗长庆元年(821)登进士第。
文宗大和三年(829)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李绛判官,四年二月军乱,与同遇害。
生平附见新、旧《唐书·赵隐传》。
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8—820 【介绍】: 即李纯。
唐朝皇帝。
本名淳。
顺宗长子。
贞元二十一年立为太子,同年八月即位。
锐意改革吏治,整顿江淮财赋,志平僭叛。
任用李绛、裴度等,先后讨平刘辟、李锜、吴元济等,强藩悍将皆欲悔过听命,藩镇跋扈局面暂告一段落,唐之威令,几于复振。
晚年服金丹,多躁急,遂为宦官陈弘志等所谋杀。
在位十五年。
谥圣神章武孝皇帝。
全唐文·卷五十六
帝讳纯。顺宗长子。大历十三年生。贞元四年六月封广陵郡王。名淳。二十一年四月立为皇太子。改今名。永贞元年八月即位。元和三年正月。上尊号曰睿圣文武皇帝。十四年七月。又上尊号曰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在位十六年。年四十三。谥曰圣神章武孝皇帝。庙号宪宗。加尊昭文章武大圣至仁孝皇帝。
孔敏行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7—835 【介绍】: 唐越州山阴人,字至之。
孔述睿子。
宪宗元和五年进士。
历迁右拾遗、左补阙。
穆宗长庆中,累擢谏议大夫。
兴元监军杨叔元阴激募卒为乱,杀节度使李绛,人不敢发其事,敏行上书极论之,叔元乃得罪,时论称美。
李让夷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陇西人,字达心。
元和十四年擢进士第。
初为镇国李绛府判官,又从西川杜元颖幕府,累进谏议大夫。
文宗开成初拜中书舍人。
武宗初,李德裕秉政,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宣宗立,进司空、门下侍郎。
拜淮南节度使,以疾还,卒于道,赠司徒。
让夷廉介不妄交,位虽剧显,犹俭约自守,为世称美。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