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惟宽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8—861 【介绍】: 唐僧。衢州须江人,俗姓祝。年十五,随叔僧唯宽入内道场,诵《法华》、《华严》等经。年二十三,受戒。历四十年,精通诸大经论。归诸暨法乐寺授徒。武宗会昌间,往永嘉,隐于乐成县大芙蓉山。宣宗大中初,出住温州开元寺。晚住越州吕后山院。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祝氏。
衢之须江人。
大德惟宽
其季父也。
名重当时。
质幼从出家。
被诏。
入长安居大兴善寺。
复请授菩萨戒于内道场。
而质皆在焉。
年十五。
诵法华华严维摩等经。
二十三。
受具。
七日能覆习戒本。
更二夏。
讲四分律。
年二十七。
讲俱舍论。
如是四十年。
而大经大论。
通畅者多矣。
后问心法于大悲禹迹二禅师。
乃归领徒于诸暨之法乐寺。
虎伏座下。
若听所说者。
质为摩顶。
使毋噬生物。
虎妥尾去。
会昌诏沙汰。
质遁永嘉之乐清县大芙蓉山。
太中初。
太守韦公。
屡致召命。
质固辞。
于是强舁之入城府。
居开元寺积岁月。
所得檀施。
悉以造佛殿讲堂房庑等宇。
而像设之严饰。
藏教之完治。
皆其费。
俄而会稽廉使贰沈公。
以吕后山院迎之。
以归。
院盖宁贲禅师旧化地。
质至。
惟寓一榻于草庵而已。
咸通二年十月十四日。
告别于众。
十五日。
端坐而化。
寿八十四。
腊六十二。
窆全身于灵谷。
塔既建。
越州刺史段成式。
叙其行实。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文质。俗姓祝氏。尚丘之远孙。衢州须江人也。叔氏为僧号唯宽。学通多本经论。宽被诏入长安止大兴善寺。重诏入内道场。兼请受菩萨戒。质随宽入内。年十五诵法华华严维摩等经。二十三受具。七日诵周戒本。二夏便讲四分律。二十七讲通俱舍。四十年中精晓诸大经论。后约束大悲禹迹二禅师参问心要。既博达矣。归诸暨法乐寺领徒。时有虎来听法。质摩其顶而去。后往永嘉钟会昌之搜简乃隐乐成县大芙蓉山。胎息而已。大中重兴。太守韦君累请不来。强置于榻舁出州开元寺居。檀施骈貤回造大佛殿并讲堂房廊形像。并写藏教无不备焉。越州廉使沈贰卿命住吕后山院。本宁贲禅师旧化之地也。质唯居草庵而止。咸通二年十月十四日告众言别。十五日端坐而化。春秋八十四。僧腊六十二。窆于云谷建塔。越州刺史段式为行录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守智(一○二五~一一一五),俗姓陈,剑州(今四川剑阁)人。年二十三受具于建州开元寺,后住潭州云盖,乃南岳下十二世,黄龙南禅师法嗣。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退居西堂,闭户三十年。徽宗政和五年卒,年九十一。《五灯会元》卷一七、《禅林僧宝传》卷二五有传。今录诗四首。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五
禅师名守智。
生于剑州龙津陈氏。
幼依剑浦林重院。
沙门某。
为童子。
年二十三得度。
受具于建州开元寺。
初出岭。
至豫章。
谒大宁宽禅师
时法昌遇公。
方韬藏西山。
智闻其饱参诣之。
至双岭寺。
寺屋多僧少。
草棘满庭。
山雪未消。
智见一室邃僻。
试揭帘。
闻叱诟曰。
谁故出我烟。
盖遇方附湿薪火。
藉烟为暖耳。
智反走。
遇呼曰。
来汝何所来。
对曰大宁。
又问。
三门夜来倒。
知否。
智愕曰。
不知。
遇曰。
吴中石佛。
大有人不曾得见。
智不敢犯其词。
知其为遇也。
乃敷坐具。
愿亲炙之。
遇使往谒真点胸。
久之无大省发。
然勤苦不费剪爪之功。
及谒南禅师于积翠。
依止五年。
又见英邵武于同安。
南公殁。
南游首众僧于石霜。
谢师直闻其名。
以书抵智曰。
果游岳道由长沙。
幸屈临庶款晤。
师当恕其方以官。
守不当罪其坐致也。
智过师直。
师直问曰。
庞居士问马大师。
无弦琴因缘。
记得否。
智曰记得。
师直曰。
庞公曰。
弄巧成拙。
是宾家是主家。
智笑指师直曰。
弄巧成拙。
师直喜之。
出世住道吾。
俄迁住云盖十年。
疾禅林便软暖。
道心澹泊。
来参者。
掉头不纳。
元祐六年。
退居西堂。
闭户三十年。
湘中衲子。
闻其接纳容入室。
则堂室为满。
智为人耐枯淡。
日犹荷锄理蔬圃。
至老不衰。
政和四年。
年九十矣。
潭师周穜仁熟。
遣长沙令佐诣山请供。
智以老辞。
令佐固邀曰。
太守以职事。
不得入山。
遣属吏来迎意勤。
乃不往贻山门之咎。
智登舆而至。
入开福斋罢鸣鼓。
智问其故。
曰。
请师住持此院。
智心知堕其计。
不得辞乃受之。
明年三月七日(或云七月七日)升座说偈曰。
未出世。
头似马杓。
出世后。
口如驴觜。
百年终须自坏。
一任天下卜度归。
方丈安坐。
良久乃化。
阇维得五色舍利。
经旬。
细民拨灰。
烬中犹得之。
坐六十六夏。
赞曰。
余至云盖。
依止之二年。
详闻黄檗翠岩故时事。
曰。
南公住黄龙。
天下有志学道者。
皆集。
南公视之。
犹不怿。
从容问其意。
曰。
我见慈明时。
座下虽众不多。
然皆堂堂龙象。
今例寒酸。
不上人眼。
佛法盛衰。
自今日始也。
云盖今又老矣。
丛林去南公已五十年。
当时号寒酸者。
亦不可见。
余因传其平生。
感之遂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