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泚

相关人物:共 79 位
共 7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武功人,字元容。
苏冕弟。
擢进士,调奉天主簿。
朱泚之乱,德宗出奔奉天,官属皆惶恐欲遁,弁劝止。
帝嘉之,试大理司直。
乱平,以度支郎中副知度支事,平赋缓役,人甚称之。
坐事贬汀州司户参军,起为滁州刺史,卒。
少博学,聚书二万卷,手自雠定,当时称与秘府埒。
编有《制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9或702—791 【介绍】: 唐河南人,祖籍南兰陵,字中明。
萧恢七世孙。
少补崇文进士,玄宗时二举博学宏辞,累迁宪部员外郎,为哥舒翰掌书记。
肃宗时,累迁秘书监,代宗时转国子祭酒。
大历初出使回鹘,有折冲之功。
德宗时,朱泚乱,昕徒步至奉天从帝,迁太子少傅。
贞元初,兼礼部尚书。
致仕,卒谥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9—791 字中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开元十九年(731)首举博学宏词科,天宝初复举宏词,累迁左拾遗、宪部员外郎、起居郎,天宝十四载(755)为兵马元帅哥舒翰判官。萧宗至德年间任中书舍人,张巡亡,萧昕诔其行。迁礼部侍郎,知宝应二年、广德二年贡举。代宗永泰元、二年任国子祭酒。大历三年(768)以右散骑常侍充回鹘吊祭使。十二年迁工部尚书。德宗建中四年(783)拜太子少傅,封晋陵郡公。贞元五年(789)以太子少师致仕,七年夏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懿。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五
昕字中明。河南人。少举崇文进士。再中博学宏词科。累迁左拾遗。哥舒翰为副元帅。辟掌书记。翰败。入蜀。累迁秘书监。代宗幸陕。转国子祭酒。大历初转工部尚书。封晋陵侯。德宗幸奉天。迁太子少傅。爵郡公兼礼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贞元七年卒。年九十三。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8—784 【介绍】: 唐人,祖籍南兰陵,字梅臣。
萧瑀曾孙。
以荫授陕州参军、金城丞。
吏事清干。
累迁侍御史、考功员外郎、左右司郎中。
后为元载所挤,出为袁、润等六州刺史,所莅有政声。
代宗大历时,迁户部侍郎、太常卿。
德宗建中时,朱泚反,变姓名匿里中。
事平,擢为太子少师,卒。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四
定字梅臣。
太子太保瑀曾孙。
以荫起家陕州参军事。
擢右司郎中。
外历袁州润州刺史。
大历中迁户部侍郎。
转太常卿。
朱泚反。
变姓名为张诞。
不污贼。
事平。
擢太子少师。
兴元元年卒。
年七十七。
赠太子太师。
阳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4—785 【介绍】: 唐定州北平人,字利涉。
肃宗初,起家监察御史,出为密州司马。
李光弼荐为密州刺史。
丁忧后,拜大理少卿,持节和蕃。
代宗大历初,出为潭州刺史。
四年,任衡州刺史。
杜甫避难南行,曾作诗投谒。
坐擅出兵讨叛将臧玠,贬抚州司马。
德宗即位,擢鸿胪卿。
建中末,朱泚占据长安,因疾未出。
德宗归京后,贬明州司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6—784 【介绍】: 唐幽州蓟人。
本姓董,名秦。
少从军,材力冠异。
肃宗时以战功赐姓名。
代宗时历汴州刺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西平郡王。
性贪残好色,将吏妻女多被诱胁以通之。
军无纪纲,所至纵暴。
木强率直,不识书、不喜儒生。
朱泚反,伪署司空、兼侍中。
及败,伏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5—789 【介绍】: 唐襄州人,字夷旷。早孤,力学不辍。玄宗天宝进士。代宗大历末为尚书右丞。德宗贞元初封宜城县伯,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时浑瑊与吐蕃会盟,柳浑以为难与吐蕃信结,后果劫盟。宰相张延赏嫉浑守正,排挤之,罢政事。卒谥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6—789 初名载,字元舆,后改名浑,字惟深,又字夷旷,汝州梁县(今河南汝州)人。
玄宗天宝元年(742)进士及第,历仕丰城令、监察御史、右补阙。
代宗大历二年(767)任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大历中历仕袁州刺史、谏议大夫。
德宗建中初充浙江东西道黜陟使,还朝拜右庶子,迁尚书右丞、右散骑常侍。
四年(783),泾原兵乱,浑遁入终南山,不受朱泚召。
贞元元年(785)贼平,拜兵部侍郎,封宜城县开国伯。
三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五年卒,谥曰贞。
生平详见柳宗元《柳公(浑)行状》、新旧《唐书》本传。
浑善文,与顾况友善。
新唐书》本传及《艺文志四》均云“有文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七
浑字夷旷。一字惟深。本名载。襄州人。天宝初进士。累除衢州司马。弃官隐武宁山。召拜监察御史。除殿中侍御史。大历中累迁尚书右丞。贞元元年迁兵部侍郎。封宜城县伯。三年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年卒。年七十五。谥曰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9—783 【介绍】: 唐陇州汧阳人,字成公。
六岁,母病,勺饮不入口七日,时号孝童。
玄宗天宝时任安西府别将,先后从高仙芝、封常清治军事,转绥德府折冲都尉。
肃宗时,累官泾州刺史。
代宗大历中,官至四镇、北庭行军、泾原、郑颍节度使。
数年,吐蕃不敢犯塞。
德宗建中元年,召为司农卿。
朱泚叛,以秀实有人望,使骑往迎。
秀实阳与合,一日与计事,突夺象笏击之,中其颡,至流血被面。
遂遇害。
谥忠烈。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八
秀实字成公。
陇州汧阳人。
天宝中历官太常卿。
拜泾州刺史。
大历元年加开府仪同三司。
拜御史大夫四镇北庭行军泾原郑颍节度使。
德宗立。
就加检校礼部尚书。
封张掖郡王。
除司农卿。
建中四年。
朱泚盗据宫阙。
秀实以笏击
中颡流血。
遂被害。
年六十五。
兴元元年赠太尉。
谥曰忠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所为率意,不拘僧体。德宗建中初,于潞州佛寺题诗数篇亡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约780 代宗大历间泽潞僧。
随意所为,不拘僧相,或歌或笑,言事往往有验。
德宗建中初,于潞州佛寺中题诗数首而亡。
其中一首预言兴元间朱泚之乱被平定事。
事迹见《太平广记》卷一四〇引《广德神异录》。
全唐诗》谶记类收其诗1首。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未详何许人。
汾晋间。
颇彰异迹。
世因以强练万回辈视之。
建中初。
题诗于潞州佛舍中云。
此水连泾水。
双朱血满川。
青牛将赤虎。
还号太平年。
竟亡去。
不知所在。
然诗意亦莫有能窥测之者。
朱泚以泾源节度叛。
驾幸奉天。
四方勤王之兵。
转战不已。
其弟朱滔佐之。
逮兴元元年乙丑。
贞元二年丙寅。
而后平。
乃知此水者也。
双朱则与滔也。
青牛则乙丑。
赤虎则丙寅。
所指晓然。
抑何其神也。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 感通篇第六之三
释普满者。
未知何许人也。
于汾晋间所为率意不拘僧体。
或歌或哭莫喻其旨。
以言斥事往必有徵。
故时人以强练万回待之。
或入稽胡激劝修善。
至有罢弋猎者。
建中初于潞州佛舍中题诗数篇而亡去。
所记者云。
此水连泾水。
双朱血满川。
青牛将赤虎。
还号太平年。
题后人莫能知。
朱泚为泾源。
叛徒推拥驾幸奉天。
干时天下徵兵关辅贼据围逼连战。
人方解悟。
此水者也。
泾水者泾州来兵始乱也。
朱泚与滔也。
青牛者兴元元年乙丑。
乙木青也。
丑牛也。
其年改元贞元。
至二年丙寅。
丙火赤也。
寅虎也。
至是贼始平。
故曰还号太平年也。
神僧传·卷第七
僧普满。随意所为不拘僧相。或歌或笑莫喻其旨。以言事往往有验。故时人待之为万回。后于潞州佛舍中题诗数篇而亡。所记者云。此水连泾水。双珠血满川。青牛将赤虎。还号太平年题诗后人莫能知。及贼泚称兵。众方解悟。此水者泚字。泾水者自泾州兵乱也。双珠者泚与滔也。青牛者兴元二年乙丑岁。乙者木也。丑者牛也。明年改元贞元。岁在丙寅丙者火也。寅者虎也。至是贼已平。故云青牛将赤虎。还号太平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3—783 【介绍】: 唐卫州人,先世为博陵安平人,本名旰。
落魄客剑南。
代宗宝应初蜀乱,严武荐宁为利州刺史,又奏为汉州刺史,旋为西山都知兵马使。
宰相杜鸿渐利宁贿,荐诸朝,大历二年授西川节度使。
十四年入朝,迁司空,以平章事为御史大夫。
德宗立,杨炎说帝罢之,遂改宁灵州大都督。
朱泚反,宁自京师奔奉天,卢杞等诬其通朱泚,被冤杀。
樊系 朝代:中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3 【介绍】: 唐润州人。
约于玄宗开元十七年登进士第。
又以校书郎调选,除泾阳尉。
代宗大历十二年,自谏议大夫授湖州刺史。
迁濠州刺史。
德宗建中二年,为太常少卿。
四年,泾原兵乱,朱泚僭立,系受伪职为礼部侍郎、礼仪使。
旋自杀。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五
系。开元时第进士。调校书郎。历泾县尉。迁尚书员外郎。
共 7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