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泌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华州人。
郭子仪女。
有殊色,喜读《离骚》、陶谢诗。
李泌子,人称李公子。
李年少谑浪,清明君不悦。
尽选能诗之奇女子以侍李。
李乐之以酒,酒必以诗。
清明君恒细加品题,为改点数字。
每点一字,辄以觞罚李。
李尽情作乐,后忽有所悟,家产万亿,悉数散之。
清明君遂与李公子入洞庭石公山修道,不知所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4—? 【介绍】: 清浙江乌程人,字崧瞻,号海珊。雍正二年进士。乾隆元年举荐博学鸿词,不与试。官至云南嵩明知州。历游豫、楚、滇、黔。诗工咏古,撰《明史杂咏》至四卷。有《海珊诗钞》。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六
严遂成,字崧瞻,号海珊,乌程人。雍正甲辰进士,授知县。乾隆丙辰举博学鸿词,历官嵩明知州。有《明史杂咏》、《海珊诗》。
海珊诗钞·序
壬戌岁,余视学山左,时海珊宰阜城,与余曾同应徵书,邮亭道故,一昔别去,阅十有二年。来吏于滇,蹇伤迟暮,顾益豪于诗,阅《明史杂咏》,知其用世有所未尽,特于诗发之。又手一编以进,则豫、楚、黔游草,余赞之曰:「知人论世,其言有物。于诗为史,于治为谱。信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曩余由滇入觐,得《北上口占》百首,考地理之讹,补古事之阙,雅亦非空言无补。今万里外合海珊若符契,可谓不孤,无俟淯井监弓衣定织梅尧臣《春雪》也,因劝梓之,为弁其端。 乾隆甲戌中元,年眷弟盐城徐铎拜撰。
海珊诗钞·自序
余少为诗,以偏宕相尚,罔识律令。吾乡姚薏田、同年厉樊榭方负能诗声,雅与余善,而于诗未之许也。甲寅被荐,居内忧,弗逮赴朝考,顾虚声一时藉甚,思有以禳之。辛酉夏,量移阜昌,吾师穆堂先生典试江南,止邮亭,余谒见迎,谓曰:「吏亦不易为,知生百无暇,独诗可分余一席,慎毋废。」余憬然汗下,嗣后收视返听,知功夫有在于诗之外者。厚其所积,穷其所变,别搆户牖,不屑苟同昔人,迄于今不自知其至犹未也,然我才亦既竭矣。《后梅花诗》传诵京师,《明史杂咏》人以诗史目之,今裒集十一卷,又补遗二卷,都从零佚中以次改窜,无复前后年地可问。大参徐南冈先生阅竟,评曰:「君诗必有所为始作,无一字无来历,笔头勾得数十斤起。」楚中余同麓尝从夏环川太史游,叹为知言,辱参之于竹垞、阮亭二家之间,相劝付梓,惜乎樊榭、薏田蚤下世,无缘重定吾文,此足贻千古知己之憾也。 丁丑试灯日于役宜良,夜宿万寿山僧舍,遂成自记。
明史杂咏
国朝严遂成撰。
遂成字海珊,乌程人,雍正甲辰进士,官云南知州。
咏史之作,起于班固,承其流者,唐胡曾、周昙皆用近体,明李东阳则用乐府体,遂成此编,赋明一代之事,古体、近体相间,故名曰《杂咏》。
严震直一首,力辨史彬《致身录》之诬,虽子孙之词,实则公论。
至于刘三吾一首,谓太祖欲立燕王,为三吾所沮,酿靖难之祸,不为无见,至「周公成王本一家,事犹贤于王莽篡」句,则谬矣。
姚广孝二首,盛推其功,比以萧何、李泌,且有「特地开科长取士,不知漏落几多人」句。
王越、王骥、王琼三首,谓三人之交结宦侍,乃借其阴助以济国事,非为身家之计,比之郭子仪之俯仰鱼朝恩,持论皆有意抑扬,故翻定案。
李梦阳一首,词多诋斥,并有附记曰「北地虽非西涯门人,然如王九思以仿西涯体中选,其馀诸子,多有亲承指授者,皆夺于北地之焰,改辕背之,犹之北地背之也」云云。
夫文章公器,各自成家,原非为植党报恩之地,况梦阳与东阳本风马牛不相及,而忽坐以背东阳之罪,尤未免深文锻鍊,踵明末门户之旧论矣。
明史杂咏·序
古者史与诗异体而同用。周世《尚书》,所记不过数十篇,上自文武,下迄春秋之中世,凡王朝得失,列国盛衰,与夫贤士大夫悯俗忧时,草野中士女讴吟言志,其事则具备于诗。迨《黍离》降而雅亡,《閟宫》立而颂亡,《株林》赋而风亦亡,诗亡矣! 诗亡而史亦亡,春秋之所为作。然则诗未亡以前,诗即史也。春秋既作以后,史亦即诗也。自汉氏以来,诗人递起,《文选》所录咏史、咏古、拟古诸篇,何尝不即史为诗?特其以诗为史,可泣可歌,深得三百篇之意,独推工部。又如乐府古题,初皆寔有其事而言其情,后人拟者,亦必稍仿其意,又岂非以史为诗者耶?工部不拟古题而能成乐府,此其所以为诗史也。 曩者词科之役,吾浙荐举,先得十人,皆史才,而海珊先生为举首,海内翕然推之。及临轩召试,而先生顾以艰归里,海内莫不叹其才之奇而不获为史也。乃先生澹然不以介意,频宰剧邑,用儒术饰吏治政事,暇即读书著述以自娱。岁丁卯,余服阙补官,先生遥寄一编,则咏明史古今体也,先生既不获为史,因以其史之具尽发于诗。余读之,欲歌欲泣,其诗即其史也,高者欲攀工部,次亦平视记室诸公,较西涯新乐府何多让焉?先生以余尝校《明史》,索余序,余不得辞,为书古人诗史同用之义以复之。 时乾隆十二年孟秋,年弟天台齐召南拜撰。
维基
严遂成(1694年—?),字崧瞻,号海珊,乌程(现浙江湖州)人。严遂成于康熙年间中举人,后于雍正二年(1724年)中甲辰科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后任雄州知州。著有《明史杂咏》、《海珊诗钞》等书,《三垂冈》等诗。他与厉鹗、钱载、王又曾、袁牧及吴锡麒并称“浙西六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8 【介绍】: 明湖广衡州人,字舜徵,号金简。
习陆九渊主静之学。
万历十一年进士。
历仕至礼部郎中,致仕后建衡山集贤书院,祀韩愈、李泌、赵抃、周敦颐。
维基
曾凤仪,字舜徵,号金简,湖广衡州府耒阳县人,民籍。湖广乡试第二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进士。仕至礼部郎中。隐退之后,笃信佛法。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姓名不详。
玄宗时人。
尝过李泌,留一男及一函于李处。
过八九日男殂,即以函盛之而瘗。
后发函视之,有一黑石,上题诗云云。
事见《太平广记》卷三八引《邺侯外传》。
全唐诗》收之,题作《李泌庭黑石诗》。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玄宗时禅僧。
开元间至嵩山,师北宗僧普寂。
后居衡山,性懒而食残,时称懒瓒,或懒残。
然出言皆契佛理,时人或以为弥陀佛应身。
天宝初,入南岳寺为执役僧。
肃宗时,曾预言避居南岳之李泌将领取10年宰相,后果应验。
卒谥大明禅师。
宋高僧传》卷一九、《祖堂集》卷三有传。
祖堂集》及《景德传灯录》卷三〇收其长篇歌行1首。
北宋黄庭坚曾书此歌,明董其昌误断为王梵志作,《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初谒嵩山普寂禅师。
得心法。
寻游衡山。
执役南岳寺。
历二十年。
未尝言劳苦。
遂隐居石廪峰。
以极道趣。
李泌方年少读书。
嗜静僻。
尝筑室其地。
不甚远。
夜闻梵呗音。
且往见之。
正值瓒发牛粪火出芋以啖。
拜于前。
瓒徐指炉旁地曰。
可席此。
因分半芋以啖之。
无复他语。
刺史岁脩祀事岳祠下。
而颓石碍行路。
石甚钜。
遣里胥挽除之。
役数百人。
瓒悯其骚动。
悉谢去。
稍举足蹴之。
转石抵山下。
声若雷震。
虎害颇众。
瓒独坐召一大虎前伏。
出尺箠使衔之曰。
宜为吾痛鞭诸所害人者。
大虎去。
虎暴由是遂绝。
世率称神异。
卒谥大明禅师。
有所著歌词。
载传镫录。
宋高僧传·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释明瓒者。
未知氏族生缘。
初游方诣嵩山。
普寂盛行禅法。
瓒往从焉。
然则默證寂之心契。
人罕推重。
寻于衡岩闲居。
众僧营作我则晏如。
纵被诋诃殊无愧耻。
时目之懒瓒也。
一说伊僧差越等夷。
或随众斋餐。
或以瓦釜煮土而食。
云是弥陀佛应身。
未知何證验之。
一云好食僧之残食。
故残也(残上声呼)或随逐之则时出言语皆契佛理。
事迹难知。
天宝初至南岳寺执役。
尽专一寺之上。
夜止群牛之下。
曾无倦也。
如是经二十年。
相国邺公李泌
避崔李之害隐南岳。
而潜察瓒所为。
曰非常人也。
听其中宵梵呗响彻山谷。
李公情颇知音能辩休戚。
谓瓒曰。
经音悽怆而后喜悦。
必谪堕之人时将去矣。
候中夜李公潜往谒焉。
望席门自赞而拜瓒。
大诟仰空而唾曰。
是将贼我。
李愈加郑重。
唯拜而已。
瓒正发牛粪火出芋啖之良久乃曰。
可以席地。
取所啖芋之半以授焉。
李跪捧尽食而谢。
谓李公曰。
慎勿多言。
领取十年宰相。
李拜而退。
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路极严忽中夜风雷而一峰颓下。
其缘山蹬道为大石所拦。
乃以数牛縻绊而挽之。
又以数百人鼓噪以推之。
物力竭而石愈固。
更无他术。
瓒曰。
奚用如许繁为。
我始去之。
众皆大笑。
瓒遂履石而动。
忽转盘而下。
声若震雷。
山路既开。
众僧礼而踊跃。
一郡呼为至圣。
太守奉如神明。
瓒悄然乃怀去意。
寺外虎豹忽尔成群。
日有杀伤无由禁止。
瓒曰。
授我一小箠为尔驱除。
众曰。
大石犹可推虎豹当易制。
遂与之荆梃。
皆蹑后以观之。
出门见一虎衔之而去。
瓒既去矣。
虎亦绝踪矣。
李邺公于天宝末肃宗北巡至灵武即位。
遣使访召。
自嵩颖奔赴行在所。
帝喜用之俾掌枢务权逾宰相判广平王府司马事。
肃宗曰。
卿为朕师友。
今父子三人资卿道义。
寻为崔圆李辅国害其能。
惧乞游衡岳。
诏许之。
绝粒数年。
遂见瓒焉。
后终居相位。
一如瓒之悬记矣。
敕谥大明禅师。
塔存岳中云。
神僧传·卷第七
懒残者。
唐天宝初衡岳寺执役僧也。
退食即收所馀而食。
性懒而食残。
故号懒残也。
昼专一寺之工。
夜止群牛之下。
曾无倦色。
已二十年矣。
邺侯李沙寺中读书。
察懒残所为曰非凡物也。
听其中宵梵唱响彻山林。
李公情颇知音能辨休戚。
谓懒残经音先悽惋而后喜悦。
必谪堕之人。
时将去矣。
候中夜李公潜往谒焉。
望席门通名而拜。
懒残大诟仰空而唾曰。
是将贼我。
李公愈加谨敬。
唯拜而已。
懒残正拨牛粪火出。
芋啖之良。
久乃曰可。
以席地取。
所啖芋之半以授焉。
李公捧承尽食而谢。
谓李公曰。
慎勿多言。
领取十年宰相。
公又拜而退。
居一月刺史祭岳修道甚严。
忽中夜风雷而一峰颓下。
其缘山磴道为大石所栏。
乃以十牛縻绊以挽之。
又以数百人鼓噪以推之。
物力竭而石愈固。
更无他途可以修事。
懒残曰。
不假人力我试去之。
众皆大笑以为狂人。
懒残曰。
何必见嗤。
试可乃已。
寺僧笑而许之。
遂履石而动。
忽转盘而下。
声若震雷。
山路既开。
寺僧皆罗拜。
一郡皆呼至圣。
刺史奉之如神。
懒残悄然乃怀去意。
寺外虎豹忽尔成群。
日有杀伤无由禁止。
懒残曰。
授我箠为尔尽驱除之。
众皆曰。
大石犹可推虎豹当易制。
遂与之荆挺。
皆蹑而观之。
才出门见一虎啣之而去。
懒残既去虎亦绝踪。
后李公果十年为相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即明瓒禅师。
唐僧。
初游方诣嵩山,从普寂。
玄宗天宝间居衡岳寺为众僧执役,食退,即收所余。
性懒而食残,因得名。
李泌寓衡,尝夜往见之,云将为宰相十年。
卒谥大明禅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苏州人,字逋翁。
肃宗至德二载进士。
善为歌诗,工画山水。
初为韩混江南判官。
德宗时,柳浑辅政,荐为秘书郎。
素善于李泌,师事之,得其服气之法。
相,自谓当得达官,久之,迁著作郎,心不乐,求归于吴。
卒,作《海鸥咏》嘲诮权贵,大为所嫉。
德宗贞元五年被宪司劾贬饶州司户,遂全家去,隐茅山,自称华阳山人。
有《华阳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7?—816? 字逋翁,号华阳山人,又号悲翁,排行十二,苏州海盐(今浙江海盐)人。
曾求知新亭监,监在盐官(即海盐)海滨,见《尚书故实》。
肃宗至德二载(757)进士及第。
代宗大历八、九年(773、774)于永嘉一带任度支盐铁转运使府下属官;十年,曾至江西,与李泌、柳浑交往,吟咏自适。
德宗建中二年(781)至贞元二年(786),在镇海军节度使韩滉幕下任判官。
后随韩滉入朝,为大理寺司直。
贞元三年,柳浑辅政,顾为校书郎;李泌继入,迁为著作郎(一说著作佐郎)。
贞元五年(789),柳、李相继去世,顾乃为众所排,贬为饶州司户参军。
途经苏州、杭州、睦州、信州,与当地刺史韦应物、房孺复、韦攒、刘太真相唱和。
贞元十年返苏州,定居茅山。
曾来往湖州、扬州、宣州、嘉兴、常熟等地,约卒于宪宗元和十一年(816)。
生平事迹见皇甫湜《唐故著作佐郎顾况集序》、《旧唐书·李泌》附《顾况传》。
顾况视诗歌为“理乱之所经,王化之所兴”,反对徒求文采之丽。
所作《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开白居易新乐府先声。
张为《诗人主客图》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列顾况为升堂。
其诗颇有纵横奇诡之作,皇甫湜言其“逸歌长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顾况集序》)。
有明刻本《华阳集》,内诗赋2卷、文1卷。
又《唐诗百名家全集》有《顾逋翁诗集》4卷。
今人王启兴、张虹有《顾况诗注》。
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4首,断句2。
唐诗汇评
顾况(约727-820),字逋翁,自号华阳山人。
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亦称苏州(今属江苏)人,或海盐(今属浙江)人。
至德二载,登进士第。
尝求知新亭监,又为盐铁从事,大历中粜盐温州。
建中中,以大理司直为润州节度使韩滉判官。
李泌、柳浑善,贞元三年,柳浑为相,荐为秘书郎。
李泌为相,转著作佐郎。
五年,卒,况作《海鸥咏》嘲诮权贵,贬饶州司户。
后归吴,隐于茅山,卒年九十馀。
有《顾况集》二十卷,己佚。
后人辑有《顾华阳集》三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四卷。
词学图录
顾况(727-815),字逋翁,苏州人,与元结同时而略晚,亦新乐府作者。有《竹枝》等词。
黄鹤楼志·人物篇
顾况(约727—约820) 唐代诗人。字逋翁,号华阳山人,晚年自号悲翁。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二年(757)进士,历官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幕府判官、著作佐郎,贬饶州司户参军。善画,著《画评》一卷,已佚。《全唐诗》存其诗四卷,《全唐文》存其文三卷。有《华阳集》。曾在黄鹤楼游赏,作诗《黄鹄楼歌送独孤助》送别故人,“鄂州杂诗碑”录存该诗。
全唐诗补逸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八
况字逋翁。苏州人。至德二年进士。以校书郎徵。迁著作郎。贬饶州司户参军。

作品评论

皇甫湜《唐故著作佐郎顾况集序》
吴中山泉,气状英淑怪丽……君出其中间,翕轻清以为性,结冷汰以为质,煦鲜荣以为词。偏于逸歌氏句,骏发踔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最为快也。李白、杜甫已死,非君将谁与欤?
唐国史补
吴人顾况:词句清绝,杂之以诙谐,尤多轻薄。为著作郎,傲毁朝列,贬死江南。
南部新书
顾况志尚疏逸,近于方外。时辈招以好官,况以诗答之曰:“四海如今已太平,相公何用唤狂生?此身还侣笼中鹤,东望瀛洲叫一声。”
沧浪诗话
顾况诗多在元、白之上,稍有盛唐风骨处。
《唐诗品》
况诗天才不足,而问辩有馀,虽有骨气,殊乏风采。其《补亡》诸诗,颇有流调可讽,然词旨不圆,终违机悟。晚居华山,自号华阳真逸。今观其诗,类非裁谢风尘,超脱凡径,此岂感贶于山灵者耶!
诗薮
唐人诸古体,四言无论,为骚者太白外,王维、顾况二家,皆意浅格卑,相去千里。
《大历诗略》
逋翁乐府歌行多奇趣,拟之青莲近似,但无逸气耳……其稍平正可法者却高。
石洲诗话
顾逋翁歌行,邪门外道,直不入格。
查世沣《重刻顾华阳集序》
观其气度之磊落,诗笔之骏发踔厉,语必惊人,正孔门中狂者,故自称狂生。翁尝称皇甫堤为扬雄、孟某,翁即杨雄、孟某矣。其祭陆端公文曰:“有书满屋,与人共分,破富为贫,好事日闻。”何胸次之豁达开朗如是也!翁盖自写其郁抑不平之气,借友人为杯酒耳,非狂者而能作如是语乎?
贺桂龄《重订顾华阳集序》
其文体与顾亭林先生有间,而骨力之苍雄、志气之豪迈,踔厉峻发,不可一世。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汤惠休,幽永善怀,如层波叠藻,虽渊澜未阔,而芳润相因。行路悲歌,扣乐府之噤喉,傅齐梁之粉泽,六朝香草,犹胜晚季风华。
《诗学渊源》
况乐府歌行颇著于时。其杂曲长短句以体质自高,微伤于直率。《补亡》、《拟古》诸作,犹落言诠。间作绝句宫词,则殊不减王建,然已逗晚唐之先。其乐府则齐梁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5—1499 【介绍】: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克勤休宁人官礼部侍郎有篁墩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克勤,休宁人。成化丙戌赐进士第二,授翰林编修历少詹事兼翰林侍读学士掌院事迁礼部侍郎赠尚书有篁墩正续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五
敏政字克勤,休宁人。成化丙戌第二人及第,授编修。历左谕德、少詹事,兼侍读学士,以事罢官。寻起复,改太常卿,仍兼侍读学士,进詹事,再进吏部侍郎。赠尚书。有《篁墩集》九十三卷。 (《殿阁词林记》:孝宗时尤重经筵,学土程敏政记其事云:「弘治元年三月十二日,初开经筵,宴它及白金宝镪。十三日,文华后殿早进读《尚书》、《孟子》,及午进读大学衍义》以为常。讲毕赐茶,上皆呼先生而不名。四月二十八日以后屡赐桃杏、郁李、莲房、鲜笋、青梅、枇杷、杨梅、雪梨、鲜藕。敏政等具表称谢,且记之以诗,有曰:『黄封尽带乾清字,朱实平分上苑香。』七月二十日文华后殿讲,上顾中官赐讲臣冠带靴袍。敏政预赐织金云雁绯袍一副、金带一,及乌纱帽、皂靴,面谢讫。上顾谓曰:『先生辛苦。』咸对曰:『此皆职分当为。』顿首而退。有诗纪之云:『日映罘罳晓殿清,湛恩稠叠驾亲临。裒衣红濯天机锦,束带黄分内帑金。久幸清班容宦履,渐惭华发点朝簪。经生职分寻常事,消得君王念苦辛。』」 查慎行《人海记》:刘文靖以程篁墩短其不能诗,衔之,酿成廷鞫之狱。李文达之嗛叶文庄,亦以疵其诗文之故。二公贤相也,其器量狭小乃尔。 田按:克勤勘少慧,四川巡抚罗绮以神童荐,英宗召试,命赐食。即日赋《圣节》及《瑞雪》诗并经义各一篇,援笔立就,文采粲然,诏读书翰林。大学土李贤妻以女。弱冠成进士,学问该博,为一时冠,数遭齮龁,末竟其用。《篁墩集》存诗甚夥,撷其精华,不愧一时作者。特以芜蔓不剪,为世訾议,亦可为存诗太多之诫云。)
维基
程敏政(1445年—1499年),字克勤,号篁墩,又号留暖道人,北直隶河间人,生于京师(今北京市),祖籍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篁墩村(今属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
明朝文学家、政治人物。
南京兵部尚书程信之子。
生于正统十年(1445年)出生。
自幼聪慧,十岁随父官四川,时人拟之孔融、李泌,以神童闻名,蒙明英宗召见,奉诏至翰林院读书。
天顺六年(1462年)举壬午科顺天府乡试第二名(《书经》经魁)。
成化二年(1466年)成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参修《大明一统志》、《洪武正韵》等。
成化十二年(1476年)十一月,《续通鉴纲目》书成,因有纂修之功,次年四月升左春坊左谕德。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孝宗即位,十一月,程敏政升为少詹事兼侍讲学士。
弘治元年十月,遭弹劾,被迫致仕归里。
弘治五年(1492年),获昭雪,翌年返京,“牵复故官,再入讲筵”。
累官至礼部右侍郎。
时有“学问渊博程敏政,文章最好李东阳”之说。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敏政总裁会试,他对唐寅的文章大为赏识,但有传闻与唐寅一同赴考的江阴富人徐经贿其家童,得试题。
户科给事中华昶遂弹劾程敏政有事先泄题之嫌。
最后程敏政与徐经、唐寅、华昶等一同下狱。
工科给事中林廷玉曾为同考官,上疏历陈程敏政在出题、阅卷、取人等方面存在六处疑点,要求释放华昶。
李东阳复阅后发现程敏政称赞的卷子其实不是唐寅和徐经的。
镇抚司认为华昶和徐经在狱中的供词前后反覆,真假难状。
最后程敏政革职归乡,数日后发痈卒。
史界认为此事件实乃礼部左侍郎傅瀚为了打倒程敏政,便指使给事中华昶弹劾程敏政。
卒赠礼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6—805 【介绍】: 唐定州北平人,徙居陕州夏县,字亢宗。
性好学,家贫不能得书,乃求为集贤院写书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房,经六年,无所不通。
登进士第后,隐中条山,远近慕其德行,多从之学。
李泌为宰相,荐为著作郎。
德宗召为谏议大夫。
时裴延龄、李齐运等以奸佞相次进用,诬谮宰相,毁诋大臣,陆贽等咸遭枉黜,无敢救者。
城乃伏阁上疏,论延龄奸佞,贽等无罪。
贬国子司业,出为道州刺史,有善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6—805 字亢宗,定州北平(今河北顺平)人,徙居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
家贫无书,遂求为集贤院书吏,昼夜读书。
登进士第。
隐居中条山中,以德行闻于世。
终身不娶。
德宗贞元三年(787),李泌荐为著作郎,寻迁谏议大夫。
每日饮酒,不言朝政。
韩愈作《争臣论》讥之,仍不为所动。
十年,陆贽被诬罢相,几被杀,乃伏阁上疏,慷慨陈言,陆贽因而得免。
坐是贬国子司业。
在国学,躬讲经籍,为诸生所重。
十四年,得罪贬刺道州,国子生200余人叩阙请留,终未果。
守道州7年,有善政。
顺宗即位后,诏追赴京,诏至而已逝。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光绪《道州志》卷一一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字贯不详。
全唐诗》存诗3首。
《送咸安公主》诗系德宗贞元四年(788)十月为德宗女咸安公主远嫁回纥可汗而作。
又曾作诗上宰相李泌
事迹据《唐诗纪事》卷二八。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